-
题名论敦煌佛教家庭伦理中的行孝方式
- 1
-
-
作者
买小英
-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6,共9页
-
文摘
古代敦煌地区的佛教信众在实践家庭伦理、处理父母与子女现世与来世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遵循着佛教家庭伦理中父慈子孝、知恩报恩的基本伦理关系,并将其作为佛教信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文献大量记载的子女对父母实现孝行的方式和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父子关系,为敦煌佛教的发展赋予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
关键词
敦煌佛教
事亲
祭亲
行孝
-
Keywords
Dunhuang Buddhism
attending on parents
holding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parents
filial piety
-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语》“色难”命题的衍义
- 2
-
-
作者
陈保同
尤吾兵
-
机构
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以‘精神赡养’为核心构建新时代孝道文化体系研究”(SK2020A0117)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传统‘色养’文化基因识别与“活化”利用研究”(AHSKZ2021D30)。
-
文摘
“色难”命题的主词指称一直是传统孝文化史的一桩“悬案”,这主要是把“色养”陷溺于“事生”单一维度进行讨论造成的。“事父母”之“孝”的内涵包括“事生与事死”,藉于此,“色难”命题的主词只能指向“子辈”。传统孝文化中,“事生与事死”实践表述为“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以此为进路,“色养”内质可以理解为把“敬、乐、忧、哀、思慕”情感倾注到对父母的“生、老、病、死、祭”全过程照护中。顺之,“色难”的原始意蕴应为:事父母一生,子辈“敬、乐、忧、哀、思慕”的情感贯注是困难的事情。
-
关键词
色难
孝
事生
事死
衍义
-
Keywords
“se nan”
filial piety
maintaining parents when they alive
holding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parents after their death
derivation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