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谋干热河谷强侵蚀区陷穴发育特征与演化过程 被引量:10
1
作者 舒成强 张斌 +2 位作者 蒋良群 刘守江 罗明良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元谋干热河谷潜蚀地貌发育,是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陷穴属于潜蚀地貌的一种,因此有必要了解陷穴特征及演化过程。2009―2013年,通过多次现场测定陷穴形态特征、陷穴发育地地形地貌、周边植被特征等,并对土壤进行取样分析... 元谋干热河谷潜蚀地貌发育,是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陷穴属于潜蚀地貌的一种,因此有必要了解陷穴特征及演化过程。2009―2013年,通过多次现场测定陷穴形态特征、陷穴发育地地形地貌、周边植被特征等,并对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元谋陷穴主要发育于元谋组地层,土壤具有易崩解性、湿陷性等特征;2)陷穴主要分布于冲沟中上游沟底及支冲沟沟头部位;3)元谋陷穴形态规模总体不大,早期多呈近圆形,中晚期多为椭圆形,直至消失后成为沟中之沟;4)陷穴一般呈单个和串珠状分布,较少出现集群现象;5)演化过程遵循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分为萌芽期、年轻期、成熟期、消亡期4个阶段;6)陷穴发育过程与冲沟、土桥、淘洞等地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陷穴 潜蚀地貌 冲沟 元谋
下载PDF
高炉铁口孔道侵蚀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铭 郭满平 +2 位作者 王敏 杜钢 李军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3-85,共3页
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高炉出铁口处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对孔口出流出口处流线公式的推导并作适当修正,计算出铁时铁口孔道的侵蚀形状,并描述了侵蚀过程.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模拟计算的方法分别模拟出侵蚀过程.实验与模型假设较为符... 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高炉出铁口处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对孔口出流出口处流线公式的推导并作适当修正,计算出铁时铁口孔道的侵蚀形状,并描述了侵蚀过程.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模拟计算的方法分别模拟出侵蚀过程.实验与模型假设较为符合,可以为铁口区的维护以及推荐适宜的打泥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口孔道 侵蚀形状 模型
下载PDF
闸后冲刷深度计算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梅海州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8年第B10期74-75,共2页
利用《水闸设计》规范计算的闸后冲刷深度,经模型试验论证偏大。计算时可考虑闸后冲刷坑逐步形成,因此闸后水深也在逐步加深,这样计算出来的闸后冲刷深度和模型试验数据较为吻合。
关键词 冲刷深度 不冲流速 冲刷坑
下载PDF
闸后冲刷深度计算的探讨
4
作者 梅海州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利用《水闸设计》规范计算的闸后冲刷深度,经模型试验论证偏大。计算时可考虑闸后冲刷坑逐步形成,因此闸后水深也再逐步加深,这样计算出来的闸后冲刷深度和模型试验数据较为吻合。
关键词 冲刷深度 不冲流速 冲刷坑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切沟内陷穴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金珊 贾玉华 +1 位作者 郭成久 董爽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8-954,共7页
通过对陕北黄土区六道沟流域切沟内陷穴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陷穴的发育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陷穴主要形态类型有浅碟形、漏斗形、竖井状以及葫芦状,其断面形态接近于圆形或椭圆形,陷穴形态规模相对偏小,处于成熟... 通过对陕北黄土区六道沟流域切沟内陷穴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陷穴的发育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陷穴主要形态类型有浅碟形、漏斗形、竖井状以及葫芦状,其断面形态接近于圆形或椭圆形,陷穴形态规模相对偏小,处于成熟期的比例达72.8%;陷穴长轴、短轴和深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长轴和短轴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陷穴主要发育位置为沟道中上游及支沟沟头处,多与黄土桥和跌水相伴而生;切沟为陷穴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条件,陷穴亦可促进切沟进一步发展。上述结果完善了切沟内陷穴的发生发育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深入认识陷穴侵蚀机理,进一步研究陷穴侵蚀状况、陷穴与切沟发育关系以及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等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陷穴 切沟 潜蚀地貌 土壤侵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