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损伤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鹏 王利民 +3 位作者 张春巍 王玺德 陈凡秀 钟宜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钢纤维的掺入在混凝土断裂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应变片电测法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法对楔入劈拉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分析了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两种材料的裂纹扩展行为。利用应变片电测法得到断裂损伤区内虚拟裂纹张开位移随荷载的... 为探究钢纤维的掺入在混凝土断裂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应变片电测法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法对楔入劈拉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分析了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两种材料的裂纹扩展行为。利用应变片电测法得到断裂损伤区内虚拟裂纹张开位移随荷载的变化和不同荷载时的张开位移分布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由DIC法得到试件的应变场变化云图,并计算出张开位移,与应变片电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能阻挡裂缝贯通发展,钢纤维试件在破坏过程中承载能力变化更为平缓;DIC法的运用在试件达到峰值荷载前是可靠的。另外,基于双K断裂准则计算了试件的最大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非线性断裂的裂纹黏聚模型及损伤因子计算法,结合试验数据,给出黏聚裂纹张开位移与损伤变量在断裂过程区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断裂性能 应变片 DIC法 断裂过程区 损伤因子
下载PDF
基于应变片法的非平行多裂纹相互作用及起裂机理
2
作者 沈晴晴 黄典一 +3 位作者 饶秋华 易威 孙栋良 李卓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655-1668,共14页
通过计算3条非平行斜裂纹的最大应力强度因子KⅠ,kmax(θ)和KⅡ,kmax(θ),揭示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采用多裂纹起裂准则预测非平行多裂纹的起裂参数。对含3条非平行斜裂纹的红砂岩试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采用应变片测量方法监测裂纹尖端附... 通过计算3条非平行斜裂纹的最大应力强度因子KⅠ,kmax(θ)和KⅡ,kmax(θ),揭示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采用多裂纹起裂准则预测非平行多裂纹的起裂参数。对含3条非平行斜裂纹的红砂岩试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采用应变片测量方法监测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变,以确定裂纹起裂顺序。结果表明:裂缝相对倾角的变化对破坏轨迹影响不大且多裂纹尖端很少同时起裂。单轴压缩下含3条非平行斜裂纹红砂岩试件破坏形式可分为两种:翼裂纹贯通和翼裂纹-次生裂纹贯通。断裂机理均为Ⅰ型(拉伸)起裂。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行多裂纹 相互作用机理 起裂机理 应变片法
下载PDF
全机静力试验应变测量优化方法
3
作者 魏强 张清勇 +3 位作者 米征 王刚 王晓鑫 李小军 《工程与试验》 2024年第3期88-89,共2页
全机静力试验中,每个工况对应不同的应变测量规模,并且静力试验周期长,将所有应变片全部接入到测量设备上,会导致设备利用率极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飞机主体结构应变分组以及飞机主体结构加非主体结构A+B的应变测量优化方法... 全机静力试验中,每个工况对应不同的应变测量规模,并且静力试验周期长,将所有应变片全部接入到测量设备上,会导致设备利用率极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飞机主体结构应变分组以及飞机主体结构加非主体结构A+B的应变测量优化方法,能够使设备利用率最大化,从而解决型号任务多的时候应变测量设备不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试验 应变计 应变测量 优化方法
下载PDF
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试验测量改进设计
4
作者 胡升阳 沈刚 +2 位作者 方宗德 关亚彬 侯祥颖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6,共8页
试验测量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的精准度是评价系统动态性能的基础。针对现有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量方法存在灵敏度与精度欠佳、系数测试算法缺失、测试应力点存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方便、实用且具有高精度的行星传... 试验测量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的精准度是评价系统动态性能的基础。针对现有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量方法存在灵敏度与精度欠佳、系数测试算法缺失、测试应力点存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方便、实用且具有高精度的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系数测试方法,定义了系统系数的测试算法与概念,明确了精确应力测试位置点及不同位置间差异性,采用应变片电桥传感器串并联设计,实现了拉压应力叠加、温度补偿以及繁琐标定免除等优点,为精准测取行星传动系统均载与动载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齿根应力 测试算法 贴片方式 试验测量 信号分析 均载系数 动载系数
下载PDF
Research and test of the measurement sensing device for the downforce of no-till planter row unit gauge wheels
5
作者 Jiajie Shang Liyi Liu +4 位作者 Ruifeng Zhang Hongcheng Li Shouyin Hou Hongxin Liu Haitao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2024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To effectively obtain the downforce of the gauge wheels in real time,mechanical models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ground,gauge wheels,gauge wheel arms,and depth adjustment lever were constructed.A measuring method w... To effectively obtain the downforce of the gauge wheels in real time,mechanical models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ground,gauge wheels,gauge wheel arms,and depth adjustment lever were constructed.A measuring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monitoring the downforce through a two-dimensional radial sensing device,and a corresponding prototype was designed.Through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ensing device with ANSYS,a 45°angle was determined to exist between the strain gauge axis and the sensing device axis,and the Wheatstone bridging circuit of R1+R3−R5−R7(R stands for resistance strain gauge,different figures represent the strain gauge number)and R2+R4−R6−R8 was adopted.According to performance and calibration tests for the sensing device,the maximum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X and Y axes was 2.52%,and the output signal was stable and consistent.The standard error of the slope of the fitting equation of the downforce calculation model is 0.008.According to the field test,the average downforce of the gauge wheels was 1148,1017,843,and 713 N,at different sowing speeds of 6,8,10,and 12 km/h,respectively.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0.40,0.41,0.62,and 0.71,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ownforce fluctuation of the gauge wheels became more severe with increasing planting speed.Both the strain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field test verified that the measurement method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nsing device is stable,th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ensing device mee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accurate and stable control of downforce of no-till pla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ill planter gauge wheel downforce two-dimensional radial force sensing device strain analysis measurement mode and method
原文传递
基于响应面法的应变测量精度因子的分析与优化
6
作者 韩晓宇 谢贻东 +2 位作者 陈彬 兰宗泽 陈志刚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4-1714,共11页
应变计是诊断结构杆件健康状态的重要传感器,不同应变计其测量精度不同,为研究应变计达到更高测量精度所要求的条件,对应变计敏感栅结构参数及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敏感栅栅丝长度、栅丝长宽比... 应变计是诊断结构杆件健康状态的重要传感器,不同应变计其测量精度不同,为研究应变计达到更高测量精度所要求的条件,对应变计敏感栅结构参数及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敏感栅栅丝长度、栅丝长宽比以及温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然后,利用design-expert建立了测量精度的响应面模型,并利用评价函数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的参数组合;最后,通过格构式杆件的拉压试验进行了优化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敏感栅长宽比存在中间最优值;测量精度不随敏感栅长度的增加而提高;25℃是较佳的测量环境温度;利用评价函数法对响应面模型优化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即L=4 mm,H=2 mm,T=25℃,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后的参数组合较优化前使应变计的测量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较优化前提高了3.760%。对建立的应变计测量精度响应面进行优化,可明显降低所研究因子的叠加效应对应变计造成的测量误差,该研究方法为应变计的设计与选择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计 敏感栅 测量精度 design-expert 响应面分析法 评价函数法
下载PDF
一种用于转子叶片叶尖定时法研究的装置设计及应用
7
作者 侯明 栾想 +2 位作者 闫贺 孙宇星 刘杰薇 《测控技术》 2024年第8期29-36,共8页
为了验证叶尖定时技术中的周向傅里叶拟合(Circumferential Fourier Fit,CFF)法所获辨识结果(叶片振动频率和幅值)的准确度,以便于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将该方法所获测试结果应用于转子叶片动强度安全裕度评估工作中,设计了一种简易... 为了验证叶尖定时技术中的周向傅里叶拟合(Circumferential Fourier Fit,CFF)法所获辨识结果(叶片振动频率和幅值)的准确度,以便于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将该方法所获测试结果应用于转子叶片动强度安全裕度评估工作中,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可同时应用应变片法和叶尖定时法进行同步测试的模拟叶轮试验装置,并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辨识叶片共振幅值方面,叶尖定时法和应变片法的差异在±15%之间;在辨识叶片共振频率方面,两者的差异在±1.8%之间;借助有限元分析的手段将叶尖定时法所获测试结果反算为动应力,以此了解叶片在实际工作中的动应力状况。所提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工程应用方面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叶片 叶尖定时 周向傅里叶拟合 应变片法
下载PDF
锤击预应力管桩内力测试及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哲 郭志广 +2 位作者 魏丽敏 何群 付贵海 《铁道勘察》 2023年第1期63-67,78,共6页
锤击预应力管桩桩身量测元件埋设难度大、成活率低,限制了通过现场试验对预制管桩桩基设计参数、桩基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对比分析已有预制桩桩身量测元件埋设方法,针对锤击预应力管桩的成桩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应变计埋... 锤击预应力管桩桩身量测元件埋设难度大、成活率低,限制了通过现场试验对预制管桩桩基设计参数、桩基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对比分析已有预制桩桩身量测元件埋设方法,针对锤击预应力管桩的成桩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应变计埋设工艺,并在某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实施了6根试验桩(共188个应变计),成活率达到90%。结合桩基的静载试验,实测不同荷载水平下桩身内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桩周不同土层侧摩阻力的综合分析,研究深厚软土地基中预应力管桩的荷载传递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工作荷载(1200 kN)下,桩侧摩阻力占95.6%,桩的受力特性表现为纯摩擦桩;桩身上部3层土(约31.4 m)桩侧摩阻均达到其各自极限值,中下部土层均远小于其极限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管桩 桩身内力 锤击法 荷载传递特性 混凝土 应变计
下载PDF
埋入式振弦传感器的埋设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文龙 许勇 沈仁良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23年第1期15-21,共7页
针对埋入安装的振弦式传感器设计传感器变异性试验,研究直接绑扎法、预制块嵌入法、8字型扣件法、接长杆安装法、焊接法5种混凝土应变计和钢筋替换法、姐妹杆等效法2种钢筋应力计埋设方法的埋入影响,并对比埋入安装的振弦式混凝土应变... 针对埋入安装的振弦式传感器设计传感器变异性试验,研究直接绑扎法、预制块嵌入法、8字型扣件法、接长杆安装法、焊接法5种混凝土应变计和钢筋替换法、姐妹杆等效法2种钢筋应力计埋设方法的埋入影响,并对比埋入安装的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和振弦式钢筋应力计的测量情况。结果表明:1)在5种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埋设方法中,预制块嵌入法埋设效果最好,单位荷载下的应变变异系数为4.97%;接长杆安装法、焊接法埋设效果较好,单位荷载下的应变变异系数约为10%;直接绑扎法、8字形扣件法埋设效果相对较差,单位荷载下的应变变异系数在20%以内,可作为补充或相互验证手段;2)2种振弦式钢筋应力计埋设方法钢筋替换法和姐妹杆等效法,单位荷载下的应力变异系数分别为-5.48%和-5.55%,埋设效果比较理想;3)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预制块嵌入法和振弦式钢筋应力计的钢筋替换法、姐妹杆等效法埋设效果最佳,但预制块嵌入法操作繁琐,在工程上难以广泛应用,故振弦式钢筋应力计更适用于桩身内力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弦式传感器 变异系数 埋设方法 混凝土应变计 钢筋应力计 变异性试验
下载PDF
掺MgO混凝土结构微膨胀发展历程的监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丙垒 明阳 +3 位作者 沈超 纪宪坤 朱国军 张登科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5期149-154,163,共7页
基于埋入式振弦应变计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掺MgO混凝土结构膨胀历程的监测方法,将该方法实施于某隧道侧墙混凝土结构案例中,对比不同约束监测点对应变数据的影响,以及掺与不掺MgO对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收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值分析使... 基于埋入式振弦应变计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掺MgO混凝土结构膨胀历程的监测方法,将该方法实施于某隧道侧墙混凝土结构案例中,对比不同约束监测点对应变数据的影响,以及掺与不掺MgO对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收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值分析使掺MgO现浇混凝土结构膨胀历程得到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弦应变计 混凝土结构 MGO膨胀剂 膨胀历程 监测方法
下载PDF
大型半潜船波浪弯矩间接监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崔家林 张金钊 +2 位作者 张猛 刘红兵 曲先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66-1672,共7页
为准确得到大型半潜船波浪弯矩监测结果,本文阐述了船体波浪弯矩间接监测传统方法,并基于某大型半潜船的全船有限元仿真验证该方法的精度。在船体波浪弯矩间接监测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稳定且精度较高的船体波浪弯矩间接监测的改... 为准确得到大型半潜船波浪弯矩监测结果,本文阐述了船体波浪弯矩间接监测传统方法,并基于某大型半潜船的全船有限元仿真验证该方法的精度。在船体波浪弯矩间接监测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稳定且精度较高的船体波浪弯矩间接监测的改进方法,利用C-最优设计法和D-最优设计法优化长基线应变仪的安装位置,并通过全船有限元仿真构建改进方法的数学模型。对国内某大型半潜船进行实船监测和全船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法的精度,并将改进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装载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进一步验证改进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弯矩间接监测 C-最优设计法 D-最优设计法 长基线应变仪 数学模型降维 测点优化 数值模拟 大型半潜船 实船监测
下载PDF
大开口船型波浪弯/扭矩间接监测方法
12
作者 范鑫杨 李辉 +1 位作者 张猛 曲先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196,共7页
为准确得到大开口船型波浪弯/扭矩监测结果,本文基于船体扭转基本理论研究了大开口船型波浪弯/扭矩间接监测方法。根据船中横剖面弯/扭矩与结构纵向应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联合双剖面监测法,并用数值方法建立了波浪弯/扭矩间接监测... 为准确得到大开口船型波浪弯/扭矩监测结果,本文基于船体扭转基本理论研究了大开口船型波浪弯/扭矩间接监测方法。根据船中横剖面弯/扭矩与结构纵向应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联合双剖面监测法,并用数值方法建立了波浪弯/扭矩间接监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多次数值模拟验证了所识别波浪弯/扭矩的准确性。在联合双剖面监测法中,同时监测船体结构2个邻近的横剖面,分别计算两横剖面的双力矩、弯矩和自由扭转扭矩,得到中间剖面的波浪弯/扭矩。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联合双剖面监测法能够准确地反求出波浪弯/扭矩,特别是在波高较大的情况下反求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扭转基本理论 联合双剖面监测方法 波浪弯/扭矩间接监测 数值模拟验证 大开口船型 载荷识别 长基线应变仪 双力矩
下载PDF
低速风洞全模TPS试验空气桥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0
13
作者 章荣平 王勋年 +1 位作者 黄勇 冯治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2,共5页
TPS试验技术是目前风洞试验中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模拟技术,空气桥是TPS试验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低速全模TPS试验空气桥的设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空气桥关键受力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一步对空气桥进行了整体优化,掌握了关键... TPS试验技术是目前风洞试验中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模拟技术,空气桥是TPS试验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低速全模TPS试验空气桥的设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空气桥关键受力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一步对空气桥进行了整体优化,掌握了关键参数影响空气桥性能的规律。综合考虑模型内部空间、内部设备及空气桥的技术要求,完成了空气桥的设计,优化后空气桥对天平测力的影响较小,且同时具有较好的克服高压空气的内力、温度效应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桥性能满足TPS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S 空气桥 有限元法 优化设计 应变天平
下载PDF
煤矿砂岩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汪海波 翟国良 +1 位作者 王梦想 宗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59,共7页
为研究动载荷作用下煤岩体测试与分析方法,基于直径50 mm分离式Hopkinson试验装置,采用半导体应变片和电阻应变片2种方法采集透射波,开展淮北矿区典型砂岩动态冲击压缩试验,采用二波法和三波法分别计算得到砂岩试件的应变率、应力和应... 为研究动载荷作用下煤岩体测试与分析方法,基于直径50 mm分离式Hopkinson试验装置,采用半导体应变片和电阻应变片2种方法采集透射波,开展淮北矿区典型砂岩动态冲击压缩试验,采用二波法和三波法分别计算得到砂岩试件的应变率、应力和应变峰值等动态力学参数以及能量耗散特征,分析不同应变片种类和计算分析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计算分析方法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基本一致,2种应变片采集的数据可以组合使用;与电阻应变片相比,半导体应变片灵敏系数高,由其采集数据计算得到的应力值高、峰值应变小、应力应变曲线光滑,三波法处理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根据2种应变片测试数据计算得到试件应变率、动态强度及峰值应变均随冲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试件吸收能量变化也具有一致性,能量耗散率误差在10%以内。研究结果可为煤矿软岩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砂岩 SHPB 半导体应变片 电阻应变片 数据处理方法
下载PDF
不同测试方法下高温应变片热输出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梓才 喻丹萍 +3 位作者 李锡华 卢琰琰 陈学徳 李朋洲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6-189,共4页
用以夹代焊为热输出的测试方法,揭示对高温应变片热输出的影响。通过分析热输出的影响因素,对高温应变片在安装试件材料和基底材料线膨胀系数不匹配情况下的热输出测试进行了探索。对悬空、夹持、点焊等各种测试方式下的热输出进行了分... 用以夹代焊为热输出的测试方法,揭示对高温应变片热输出的影响。通过分析热输出的影响因素,对高温应变片在安装试件材料和基底材料线膨胀系数不匹配情况下的热输出测试进行了探索。对悬空、夹持、点焊等各种测试方式下的热输出进行了分析比较,利用各种测试方式的特点得到了各种热输出。结果表明:悬空方式下的热输出可以作为高温应变片安装于基底材料上的热输出,为温度变化速率区别于出厂标定温度条件时热输出曲线的获得提供了依据。夹持方式下的热输出可以作为点焊热输出的替代,实现了以夹代焊,节约了成本,而且实现了逐片标定。悬空和夹持方式下热输出的比较揭示了安装试件材料不匹配时不采用实际安装时的热输出曲线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在各种热输出测试方法中,夹持方式可以替代点焊方式,实现热输出的逐片标定,并具有较好的热输出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应变片 热输出 测试方法 夹持
下载PDF
基于载荷特性的玉米收获机车架有限元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丽娜 黄小毛 +2 位作者 宋正河 毛恩荣 梁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88-294,共7页
玉米收获机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其各工作部件与车架的连接和支承方式复杂。针对国内某款玉米收获机,基于各总成部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和载荷布置特点,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其车架的有限元载荷施加方法。然后在车架表面选择8个测点粘... 玉米收获机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其各工作部件与车架的连接和支承方式复杂。针对国内某款玉米收获机,基于各总成部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和载荷布置特点,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其车架的有限元载荷施加方法。然后在车架表面选择8个测点粘贴应变片,通过整机装配实现车架的加载,在静态空载和静态满载两种工况下测试车架各测点的应力,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各测点有限元分析值和试验值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测点1试验值与有限元分析值相对误差较大,其他测点相对误差都在20%以内,从而验证了玉米收获机车架有限元模型加载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车架 有限元模型 加载方法 应变片
下载PDF
龙门山矿区套孔应力解除法测定原岩应力 被引量:9
17
作者 饶运章 钟健 +3 位作者 桂旺华 袁海平 韦章能 朱丽刚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68-72,共5页
为优化龙门山矿区开采顺序和巷道设计,原岩应力测量非常必要.文中详细介绍了应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定矿山原岩应力,对龙门山矿区原岩应力进行了实际测定,得到了矿区原岩应力大小、方向等参数及其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矿区原岩应力随深度增... 为优化龙门山矿区开采顺序和巷道设计,原岩应力测量非常必要.文中详细介绍了应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定矿山原岩应力,对龙门山矿区原岩应力进行了实际测定,得到了矿区原岩应力大小、方向等参数及其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矿区原岩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平应力为最大主应力,主应力方向与巷道走向基本一致,巷道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岩应力测定 套孔应力解除法 空心包体应变计
下载PDF
水泥煤渣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温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互助 程培峰 +1 位作者 邵洪杰 王黎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32,共4页
为了探讨水泥煤渣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对于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应用于寒冷地区道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采用电测法试验研究了其温缩性能,以水泥煤渣稳定未燃煤矸石为例,探讨了水泥剂量对温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煤渣稳定煤矸石... 为了探讨水泥煤渣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对于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应用于寒冷地区道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采用电测法试验研究了其温缩性能,以水泥煤渣稳定未燃煤矸石为例,探讨了水泥剂量对温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煤渣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的温缩性能随温度呈规律性变化,水泥煤渣稳定未燃煤矸石在-10^-20℃时温缩系数最大,而水泥煤渣稳定自燃煤矸石在10~0℃时温缩系数最大;平均温缩系数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致呈一凹形抛物线,在水泥剂量为5%左右时温缩系数最小。与水泥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砂砾的温缩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煤渣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具有较小的温缩系数,适合于用作寒冷地区道路的路面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基层材料 电测法 温缩 水泥剂量
下载PDF
基桩现场静动载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冷伍明 律文田 +1 位作者 谢维鎏 蔡华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9-622,共4页
原位试验是获取桩基设计参数、了解桩基力学行为最客观、最可靠的方法。但在桩的现场试验中 ,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桩周侧向土压力盒以及预制桩钢筋计的埋设一直是现场试验中的难题 ,至今没有很好解决。笔者所在课题组结合多起科研实践工... 原位试验是获取桩基设计参数、了解桩基力学行为最客观、最可靠的方法。但在桩的现场试验中 ,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桩周侧向土压力盒以及预制桩钢筋计的埋设一直是现场试验中的难题 ,至今没有很好解决。笔者所在课题组结合多起科研实践工作 ,研究了预制桩桩身应变计和侧向土压力盒设置方法和工艺 ,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钻孔灌注桩侧向土压力盒安装器。同时 ,基于现有试验设备 ,研制了桩顶静载和动载组合加载装置 ,为基桩在静载作用下进行大吨位动载试验解决了一个关键性试验技术难题。使用说明 ,上述试验技术和装置 ,可靠性高、效果好。本文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些试验技术成果 ,期与大家交流和共同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桩 钻孔灌注桩 应变计 土压力盒 埋置方法和工艺 大吨位静动载组合装置
下载PDF
柴油机机体高强度螺栓预紧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小良 王根全 +3 位作者 侯晔星 姚亮宇 王轲 王小慧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1,37,共4页
针对传统的螺栓预紧力计算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刚度计算。建立了相关零部件三维实体模型,根据螺纹部分受力分布情况,选取适当位置和载荷,运用有限元法计算连接件与被连接件变形量,根据载荷和变形量计算刚度,根据刚度和... 针对传统的螺栓预紧力计算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刚度计算。建立了相关零部件三维实体模型,根据螺纹部分受力分布情况,选取适当位置和载荷,运用有限元法计算连接件与被连接件变形量,根据载荷和变形量计算刚度,根据刚度和相关参数计算螺栓预紧力。采用应变计法测量了螺栓预紧力,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预紧力 刚度系数 应变计法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