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世界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
1
作者 陈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9期7-11,29,共6页
人对于意义世界的追寻与创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解决当下人们精神世界存在的现代性危机,就要关注人的意义生存,构筑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意义世界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需要从构建更为稳定和谐的情感生态、提升内圣修... 人对于意义世界的追寻与创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解决当下人们精神世界存在的现代性危机,就要关注人的意义生存,构筑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意义世界视域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需要从构建更为稳定和谐的情感生态、提升内圣修身的道德境界、建构更为有序规范的价值秩序、追寻并确立生命的终极意义四个方面着力,为构筑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提供情感寄托、道德基点、价值支撑与终极关怀。为此,需要从文化入手,坚持以文化人的实践原则,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立意寻根,即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构建起主体精神的文化世界,确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生长脉络、意义指向与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 意义世界 安身立命 精神家园 精神世界 文化
下载PDF
《家山》折射的生命观念浅探
2
作者 杨宇星 刘婉婷 彭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重死的婚丧礼仪、家国天下的生命价值、平等和谐的生命智慧,这是沙湾村独特的生命观念,也是湖湘民俗视景中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这种对生命的独特见解与践行对树立积极的主体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生命观念与现实的生命困境结合为现代人的生存提供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贡献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山》 生命观念 价值取向 尊生重死 家国天下 平等和谐
下载PDF
家、工厂与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 对《茧》中人物生活世界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凌鹏 孟奇 《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202,共30页
《茧》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后完成的一部英文小说,具有丰富的纪实与理论意涵。对《茧》的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与家庭结构的分析,较少探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情感与心态变化的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生活世界”的概念与视角,对... 《茧》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后完成的一部英文小说,具有丰富的纪实与理论意涵。对《茧》的先行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与家庭结构的分析,较少探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情感与心态变化的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生活世界”的概念与视角,对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与心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费孝通通过塑造宝珠的形象,展现了他理想的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过程,即,现代个体在家(即“茧”)与工厂的意义重叠与张力中得以真正成长,随之确立的是基于现代个体而成立的新的生活世界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家既是个体的养育之所,也是个体的动力之源与安居之所。王婉秋的形象则展示缺少真实的家的个体可能呈现的纠结状态。这两个形象的对照,真正揭示了费孝通所理解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复杂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现代人格 社会转型 生活世界
下载PDF
家园、英雄与节日世界
4
作者 程秋君 陆毅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家园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工作世界和节日世界作为家园中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与世界联系的方式,在其动态的相互作用中打开了真正的人类世界。家园揭示了人类居住的终极基础,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开展的据点。正因此,英雄的肉身和精神世界与家园... 家园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工作世界和节日世界作为家园中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与世界联系的方式,在其动态的相互作用中打开了真正的人类世界。家园揭示了人类居住的终极基础,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开展的据点。正因此,英雄的肉身和精神世界与家园大地根脉相连,英雄奔赴以工作为核心的未知世界的意义得以彰显。从建设家园美好生活的角度追寻英雄本质,英雄就不再是抽象的精神个体,而是在以家园为场所的节日世界和工作世界互动平衡中,创造并守护生活意义的劳作者。不依循人在家状态的创造性活动,思考英雄的本质会陷于迷惑。整合工作世界与节日世界的裂隙,免除人在工作世界精神的家园蜕变,既是谈论人之本质的关键,也是探明英雄本质之根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 英雄 创造性 工作世界 节日世界
下载PDF
不同留守时间下儿童公正感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莉 申继亮 +1 位作者 黄瑞铭 罗曼楠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4-490,共7页
采用公正感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5-8年级565名留守儿童和64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探讨不同留守时间下儿童公正感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留守时间下,儿... 采用公正感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5-8年级565名留守儿童和64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探讨不同留守时间下儿童公正感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留守时间下,儿童的公正感得分存在边缘显著性差异(p=0.055);(2)总体上,留守儿童的公正感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具体讲,留守4年半以下和4年半~10年,儿童的公正感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10年以上的儿童公正感得分和非留守儿童不存在差异;(3)各留守时间下,公正感对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但对于消极情感仅在特定时间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表明,留守时间是影响儿童公正感特点及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公正感 留守时间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现象学视阈下“世界”和“家”内涵的演进——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阿伦特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吉芬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19世纪后半叶,实证科学日益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人们对科学世界的崇拜,遗失了作为科学世界之基础的生活世界,人类精神找不到栖息的家园。现象学的继任者海德格尔则以为,人们将共在的世界误认为家园,孤独个体构建...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19世纪后半叶,实证科学日益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人们对科学世界的崇拜,遗失了作为科学世界之基础的生活世界,人类精神找不到栖息的家园。现象学的继任者海德格尔则以为,人们将共在的世界误认为家园,孤独个体构建的独在的世界才是人们所要寻找的精神家园。阿伦特开启了世界的政治生存向度,赋予行动以世界性,明确指出,人们生活的家园是政治世界,行动是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方式,从而丰富了现象学"世界"与"家"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世界 演进
下载PDF
《家庭与世界》:语言可以虚构出现实的范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艳萍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1-84,88,共5页
语言的意义,不依赖于语言所指称的对象。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不存在时,语言也是有意义的,这就为语言可以指向非现实并仍获得意义敞开了可能性。语言是在语言游戏中获得意义的。在语言游戏中,语言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自我运行。语言的这... 语言的意义,不依赖于语言所指称的对象。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不存在时,语言也是有意义的,这就为语言可以指向非现实并仍获得意义敞开了可能性。语言是在语言游戏中获得意义的。在语言游戏中,语言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自我运行。语言的这种自主性赋予了语言以多重功能。语言不仅具有复制功能,而且具有创造功能,因此,它不仅可以反映现实,而且可以虚构出现实。泰戈尔的小说《家庭与世界》就为语言可以虚构出现实这一论题提供了实证支持。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不仅用语言虚构了自我而且也虚构了他者,而这种虚构的动力机制则是人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虚构现实 《家庭与世界》
下载PDF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承路径探析——以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桂凤 郑树国 《黑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78-180,共3页
精湛的烹调技术是中餐的"根",厚重的文化是中餐的"魂"。走向国际的中餐,要保持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在荷兰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上,北京全聚德、哈尔滨老厨家、西安大唐博相府等以传统中餐为特色的代表... 精湛的烹调技术是中餐的"根",厚重的文化是中餐的"魂"。走向国际的中餐,要保持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在荷兰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上,北京全聚德、哈尔滨老厨家、西安大唐博相府等以传统中餐为特色的代表队,呈现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自信和坚守,在当今中国餐饮市场多元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仍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餐业中最具民族气质的品牌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餐文化 全聚德 老厨家 中国烹饪世界大赛
下载PDF
碧莫拉婚外情深层探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雪妮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1期196-198,共3页
《家庭与世界》是泰戈尔最富争议的一部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者大都将这部作品解读为反映"国货运动"的社会政治小说,将女主人公碧莫拉产生婚外情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环境的激变,而几乎忽略了这一形象作为女性个体的心理独特性。从... 《家庭与世界》是泰戈尔最富争议的一部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者大都将这部作品解读为反映"国货运动"的社会政治小说,将女主人公碧莫拉产生婚外情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环境的激变,而几乎忽略了这一形象作为女性个体的心理独特性。从女性心理角度对碧莫拉婚外情的解读,将有助于探讨泰戈尔作品的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家庭与世界》 印度 女性 家庭 婚姻
下载PDF
《吉姆爷》:生命的意义世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9-81,共3页
《吉姆爷》是康拉德杰出的心灵探索小说。它以弃船逃生的水手重建生命尊严的故事,揭示了在自然欲求与文化欲求的双重矛盾中,人类生存的困境与崇高性。其悲剧力量、崇高感来自自我超越的内在文化规定与对意义世界的执拗追求。寻找生命的... 《吉姆爷》是康拉德杰出的心灵探索小说。它以弃船逃生的水手重建生命尊严的故事,揭示了在自然欲求与文化欲求的双重矛盾中,人类生存的困境与崇高性。其悲剧力量、崇高感来自自我超越的内在文化规定与对意义世界的执拗追求。寻找生命的意义之家使吉姆的故事超出大众文化读本,具有普遍的人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姆爷》 困境 意义世界 存在之家
下载PDF
真假难辨的“文本真实世界”——论雷蒙·卡佛《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的“不确定式”结尾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伟胜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30,共7页
雷蒙.卡佛的《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的结尾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读者不仅无法知道"故事"层面上的冲突将如何解决,也无法在"话语"层面上对人物做明确的价值判断。对小说的"文本世界"进行... 雷蒙.卡佛的《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的结尾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读者不仅无法知道"故事"层面上的冲突将如何解决,也无法在"话语"层面上对人物做明确的价值判断。对小说的"文本世界"进行考察后发现,该小说存在两个互为矛盾的"文本真实世界",隐含作者同时发展了这两个世界,同时又没有肯定其中任何一个世界。这种叙述方式悬置了读者的判断,从而造成了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 不确定式结尾 可然世界理论 文本真实世界 阅读体验
下载PDF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基本价值旨趣和特质探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泽应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和现实感受,反映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和律己待人的哲学智慧和精神风范,是中华民族关于做人和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行为实践的总和,...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和现实感受,反映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和律己待人的哲学智慧和精神风范,是中华民族关于做人和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行为实践的总和,具有多元一体与和而不同的发展格局,家国同构与忠孝一体的价值追求,修身立德与成人成圣的人生目标,天下为公与仁民爱物的伦理情怀,广大精微与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 家国同构 天下为公 仁民爱物
下载PDF
中国石化工业现状与发展及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基铭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阐述了世界石化工业的发展趋势,详细论述了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并根据中国目前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的情况,提出了继续加快推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石化工业 世界 中国 装备 国产化
下载PDF
孝顺相承 戒行俱高——论中晚唐五代宋敦煌佛教高扬孝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正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4-17,共4页
佛教本不讲孝道,传入中国后,三国时期开始吸收中国的孝道观念,此后,中国佛教才有了孝道观念。吐蕃占领敦煌后,敦煌人民不忘家国宗祖,将家国之思、宗祖之念融入佛教信行,建家窟以代宗祠家庙,将唐宗及父祖同祀于佛窟。晚唐至北宋,敦煌佛... 佛教本不讲孝道,传入中国后,三国时期开始吸收中国的孝道观念,此后,中国佛教才有了孝道观念。吐蕃占领敦煌后,敦煌人民不忘家国宗祖,将家国之思、宗祖之念融入佛教信行,建家窟以代宗祠家庙,将唐宗及父祖同祀于佛窟。晚唐至北宋,敦煌佛教进一步倡扬孝道,事佛与孝亲共容,进一步入世合俗,实际上突破了释迦牟尼弃世脱俗的教义,实现了佛教与儒家孝道兼容共生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孝道 佛窟 家窟 入世合俗
下载PDF
第24届世界大冬会中国运动员发挥主场优势的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晓明 《冰雪运动》 2008年第6期57-60,共4页
为了使中国代表团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指出主场优、劣势的客观存在,认为气候、旅途、赛场环境、观众气氛、裁判等为主场的优势影响因素;压力过大、干扰过多等主场的劣势影响因素。提出... 为了使中国代表团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运用文献分析等方法指出主场优、劣势的客观存在,认为气候、旅途、赛场环境、观众气氛、裁判等为主场的优势影响因素;压力过大、干扰过多等主场的劣势影响因素。提出充分利用主场环境条件、正确处理人文社会条件、客观看待比赛结果的评定和加强运动员对信息的心理调控能力等具体措施,发挥中国运动员的主场优势,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冬季项目的整体竞争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4届世界大冬会 主场优势 主场劣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文化地理学观照下《浮世画家》之“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静蓉 张培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新文化地理学注重空间研究,认为文化由空间组成,空间和地方是建构文化体验意义地图的核心力量,而地理景观是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家”之于新文化地理学便是典型的文化地理景观之一。“家”是贯穿石黑一雄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家庭... 新文化地理学注重空间研究,认为文化由空间组成,空间和地方是建构文化体验意义地图的核心力量,而地理景观是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家”之于新文化地理学便是典型的文化地理景观之一。“家”是贯穿石黑一雄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家庭住宅是物化的地理景观,家庭是由权力和性别区分的文化地理景观。在小说《浮世画家》中,小野从“离家”到“寻家”再到“归家”,经历了没有“在家感”的家宅空间、替代性的“艺术家庭”和双重回归的“精神家园”。小说中的“家”既是物理意义上的表征空间,也是权力意义上的空间表征,是休息之地同时也是抵抗之地,是意义居所也是民族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浮世画家》 新文化地理学 地理景观
下载PDF
论赛珍珠《我的几个世界》中的家园叙事及其身份认同
17
作者 朱春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赛珍珠的家园情感结构非常复杂。在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叙述了对出生地西弗吉尼亚州以及成长地中国镇江这两个家园的特殊感情,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回到美国后在青山农场建构一个融合中美文化特色...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赛珍珠的家园情感结构非常复杂。在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叙述了对出生地西弗吉尼亚州以及成长地中国镇江这两个家园的特殊感情,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回到美国后在青山农场建构一个融合中美文化特色的新家园的努力。这些家园叙事一方面展示了赛珍珠作为一个漂泊者独特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复杂的身份认同以及诸多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家园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几个世界》 家园 身份
下载PDF
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旭东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6-20,共5页
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儿童理想世界,呵护童年生命,塑造并促进社会“新人类”成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文学还为成人保留一个美好的童年,而这个童年是成人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同时,儿童文学还可以实现成人与儿童的精神对... 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儿童理想世界,呵护童年生命,塑造并促进社会“新人类”成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文学还为成人保留一个美好的童年,而这个童年是成人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同时,儿童文学还可以实现成人与儿童的精神对话,并且某种程度上儿童文学也是成人的抵抗的文化政治,即面对被消解了主体精神的世界,面对被工具理性而剥离了灵与肉的社会,面对被横流的物欲而泯灭了求真爱美之心的社会,成人有可能借助儿童文学来实现他对现实世界的抵制和建设的文化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介 儿童文学 文化价值 理想世界 精神家园
下载PDF
浪迹穷荒:唐代诗人的边境书写与天下想象
19
作者 廖美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87-101,共15页
在唐代统治者"开边"的大背景下,唐代诗人迈出了"浪迹穷荒"的步伐,并用诗歌展开了对边境的书写和对天下的想象。而这一书写题旨的开拓,有很大的成分缘自浪诗人们浪迹异乡的生命经验,特别是在边城绝域、殊风异俗的多... 在唐代统治者"开边"的大背景下,唐代诗人迈出了"浪迹穷荒"的步伐,并用诗歌展开了对边境的书写和对天下的想象。而这一书写题旨的开拓,有很大的成分缘自浪诗人们浪迹异乡的生命经验,特别是在边城绝域、殊风异俗的多重冲击下,产生传统与当下、故乡与他乡、自我与他者的多元交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边 浪迹 边境 天下 家国
下载PDF
点亮心灵深处的灯盏——评《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20
作者 刘渐娥 彭安湘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出色的才华和敏锐的眼光破译了曾国藩"为师为将为相"的人生秘诀,探究了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智慧,是点亮曾氏心灵深处的灯盏。全书视野开阔,立意深远,点评精当,...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出色的才华和敏锐的眼光破译了曾国藩"为师为将为相"的人生秘诀,探究了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智慧,是点亮曾氏心灵深处的灯盏。全书视野开阔,立意深远,点评精当,笔调轻松,语言生动,集知识性、思辨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是一部成功的文化随笔、学术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知人论世 修身之法 为学之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