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帝富贵还乡仪式的象征与实效——以赋役优免诏书的颁行为中心
1
作者 宋继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52-55,共4页
明太祖、成祖、世宗均以皇帝身份富贵还乡,效仿古圣帝王泽被乡里之举,优免当地官民赋役。但是,优免诏书多停留在颁布环节,实效大打折扣。皇帝富贵还乡的象征意义更大,突显了政治影响力。优免诏书服从于政治需求,使其本应发挥的经济效用... 明太祖、成祖、世宗均以皇帝身份富贵还乡,效仿古圣帝王泽被乡里之举,优免当地官民赋役。但是,优免诏书多停留在颁布环节,实效大打折扣。皇帝富贵还乡的象征意义更大,突显了政治影响力。优免诏书服从于政治需求,使其本应发挥的经济效用被严重削弱。皇帝故乡扩城池、修陵墓等大工程与富贵还乡有直接联系,需要大量的人、财、物投入,远非当地百姓所能承受。地方政府为按时完工,无法贯彻执行优免赋役的政策,导致本地民众没能因优免政策而真正达到家给人足,仍要变相承担沉重的赋役。今人对旧时代帝王在纸面上的善政不应该盲目赞扬,要从实际执行角度重新审视其影响,认识到旧制度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富贵还乡 赋役优免 诏书
下载PDF
中国旌表制度溯源 被引量:16
2
作者 秦永洲 韩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维持社会风教的重大动力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旌"、"表"二字字义的发展为"旌表"一词的构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于先秦时期的史籍中即能觅得此词的最早影踪;先秦时... 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维持社会风教的重大动力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旌"、"表"二字字义的发展为"旌表"一词的构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于先秦时期的史籍中即能觅得此词的最早影踪;先秦时期一些表彰的内容和方式,堪称后世旌表制度的典范;先秦是旌表制度的萌芽时期,此时的旌表带有原始性和弱势的一面,又具有开创性和典型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旌表 表闾 先秦
下载PDF
桑梓荣誉、现实利益与权力规约——新乡贤组织慈善的历程与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姜亦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2-100,158,共10页
在“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研究方兴未艾的当下,政府与公益慈善组织的互动依然是理解如今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轴。从“行政吸纳社会”到“治理吸纳慈善”的知识脉络下,“项目规约慈善”可能是其在地化实践的最新版本。本文采取多... 在“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研究方兴未艾的当下,政府与公益慈善组织的互动依然是理解如今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轴。从“行政吸纳社会”到“治理吸纳慈善”的知识脉络下,“项目规约慈善”可能是其在地化实践的最新版本。本文采取多个案过程分析,对浙北浙南四个村庄的新乡贤组织慈善发展历程做了集中呈现,首先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了早期的“分散自发式”、中期的“基金会式”与晚近的“项目认领式”。其次探讨了历程背后以桑梓荣誉为代表的民权逻辑、现实利益考量的绅权逻辑与政府权力规约的政权逻辑的三重互动。最后对经验现实进行了分析,认为项目制对于治理的总调控性,使得公益慈善组织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通过基层政权与新乡贤组织双向赋权,桑梓荣誉、现实利益与权力规约的动态平衡,形成了一种更柔性化与隐性化的社会吸纳模式:项目规约慈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梓荣誉 现实利益 权力规约 新乡贤组织 慈善 项目规约慈善
下载PDF
明初无名氏杂剧《危太朴衣锦还乡》相关问题考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明初无名氏杂剧作品《危太朴衣锦还乡》在《曲录》中被误题为《危太朴后庭花》,错误来源于《啸馀谱》。《啸馀谱》之错,在于该书混淆并误刻了"影写洪武间刻本"《太和正音谱》中"古今无名氏杂剧一百一十本"前后相邻... 明初无名氏杂剧作品《危太朴衣锦还乡》在《曲录》中被误题为《危太朴后庭花》,错误来源于《啸馀谱》。《啸馀谱》之错,在于该书混淆并误刻了"影写洪武间刻本"《太和正音谱》中"古今无名氏杂剧一百一十本"前后相邻两个剧目名称。《危太朴衣锦还乡》的主题,是时人借以暴露、讽刺、批判危素,以达到宣扬"忠君"思想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氏杂剧 《危太朴衣锦还乡》 危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