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ablishing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score threshold in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to predict the efficacy of PARP inhibitors
1
作者 Diwei Zhao Anqi Wang +8 位作者 Yuanwei Li Xinyang Cai Junliang Zhao Tianyou Zhang Yi Zhao Yu Dong Fangjian Zhou Yonghong Li Jun Wang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Background: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score serves as a promising biomarker to iden-tify patients who are eligible for treatment with PARP inhibitors(PARPi).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a 3-biomark... Background: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score serves as a promising biomarker to iden-tify patients who are eligible for treatment with PARP inhibitors(PARPi).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a 3-biomarker Genomic Instability Score(GIS)threshold of≥42 as a valid biomarker to predict response to PARPi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However,the GIS threshold for prostate cancer(PCa)is still lacking.Here,we conducted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an appropriate HRD score threshold and to evaluate its ability to predict response to PARPi in PCa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181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Ca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umor tissue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or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genes and copy number variation(CNV)analysis.The HRD score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over 50,000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distributed across the human genome,incorporating three SNP-based as-says:loss of heterozygosity,telomeric allelic imbalance,and large-scale state transition.The HRD score threshold was set at the last 5th percentile of the HRD scores in our cohort of known HRR-deficient tumo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RD score and the efficacy in 16 patients of our cohort who received PARPi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Genomic testing was succeeded in 162 patients.In our cohort,61 patients(37.7%)had HRR mutations(HRRm).BRCA mutations occurred in 15 patients(9.3%).The median HRD score was 4(ranged from 0 to 57)in the total cohort,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s.Patients who harbored HRRm and BRCA or TP53 mutations had higher HRD scores.CNV occured more frequently in patients with HRRm.The last 5th percentile of HRD scores was 43 in the HRR-mutant cohort and consequently HRD high was defined as HRD scores≥43.In the 16 patients who received PARPi in our cohort,4 patients with a high HRD score achieved an 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of 100%while 12 patients with a low HRD score achieved an ORR of 8.3%.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in HRD high patients was longer compared to HRD low patients,regardless of HRRm.Conclusions:A HRD score threshold of 43 was established and preliminarily validated to predict the efficacy of PARPi in this study.Futu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further verify this thresho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 score THRESHOLD PARP inhibitor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athway mutation BRCA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athway genes mutation in ovarian cancers
2
作者 Zongbi Yi Min Chen +5 位作者 Shaoxing Sun Chunxu Yang Zijie Mei Hui Yang Qingming Xiang Hui Qiu 《Cancer Innovation》 2022年第3期220-228,共9页
Background: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BRCA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pathway somatic mutations,and the impact of these mutations on efficacy of treatment in ovarian cancer pati... Background: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BRCA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pathway somatic mutations,and the impact of these mutations on efficacy of treatment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is not clear.Therefore,we conducted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 frequency and spectrum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HRR pathway genes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matic mutations in HRR pathway gen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fficacy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Methods:We performed targeted sequencing of 688 gene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treatment,and prognosis of solid tumors.Somatic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by paired analysis of tumor tissue and germline DNA in blood cells.Results:A total of 38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nd 35(92.1%)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All patients exhibited somatic mutations in the tumor tissue samples.The commonly mutated genes were TP53(73.7%),BRCA2(55.3%),NF1(52.6%),BRCA1(47.4%),and CDH1(47.4%).Overall,71.1%of the patients exhibited mutation in at least one HRR pathway gene.The most frequently altered HRR genes were BRCA2(55.3%),followed by BRCA1(47.4%),ATM(44.7%),BARD1(42.1%),and CHEK1(36.8%).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in patients with HRR pathway mutation was 36.0 months compared with 13.6 months in patients with no HRR pathway mutation(hazard ratio[HR],0.25;95%confidence interval[CI],0.08–0.77;p=0.016).Patients harboring BRCA1/2 and/or CDK12 mutations displayed a longer PFS(median,36.0 months)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no BRCA1/2 or CDK12 mutation(median,13.6 months;HR,0.21;95%CI,0.07–0.61;p=0.004).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after adjustment for tumor stage at diagnosis and histology of initial diagnosis,patients with HRR pathway mutation had a longer PFS than patients with HRR wild‐type genes(p=0.006).Conclusions:HRR pathway somatic mutations are comm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HRR pathway somatic muta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to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Large-scale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to verify our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cancer genetic testing somatic mutation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latinum-based therapy
原文传递
Gene editing for corneal disease management
3
作者 Sudhanshu P Raikwar Apoorva S Raikwar +1 位作者 Shyam S Chaurasia Rajiv R Mohan 《World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Gene editing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engineer genetic modifications precisely in the genome to achieve long-term relief from corneal disorders.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leading... Gene editing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engineer genetic modifications precisely in the genome to achieve long-term relief from corneal disorders.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s) and CRISPR-associated systems,zinc finger nucleases and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like effector nucleases have ushered in a new era for high throughput in vitro and in vivo genome engineering.Genome editing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decipher complex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disease pathophysiology,develop innovative next generation gene therapy,stem cell-based regenerative therapy,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for corneal and other ocular diseases.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genome editing,current challenges,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genebased medicine for corneal diseases.The gene editing approach is expected to revolutionize current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practices for curing blin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ASSOCIATED virus Clustered Regularly-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associated protein 9 Cornea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 Double strand breaks gene EDITING sgRNA gene targeting Homology directed repai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dels LENTIVIRAL vector Protospacer-adjacent motif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like effector NUCLEASES Zinc finger NUCLEASES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陈丽萍 项保利 +3 位作者 王布 姬泽萱 郭志青 赵建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MSY转录抑制因子(EMSY)、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NSCLC患者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MSY转录抑制因子(EMSY)、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NSCLC患者8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EMSY、PIDD表达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EMSY、PIDD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相关参数的关系及在NSCL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NSCLC癌组织中EMSY、PIDD、BRCA1、ERCC1、RRM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t/P=30.176/<0.001,27.821/<0.001,25.075/<0.001,16.680/<0.001,25.610/<0.001)。NSCLC癌组织中EMSY、PIDD mRNA与BRCA1、ERCC1、RRM1 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P=0.654/<0.001,0.712/<0.001,0.584/<0.001;0.724/<0.001,0.661/<0.001,0.563/<0.001)。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期NSCLC癌组织EMSY、PIDD mRNA表达分别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NSCLC癌组织(t/P=13.693/<0.001,13.380/<0.001,12.197/<0.001;10.289/<0.001,11.130/<0.001,9.405/<0.001)。EMSY、PIDD mRNA及两项联合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0.834、0.802、0.906,两项联合诊断的AUC大于单一指标(Z=4.751、5.257,P均<0.001)。结论EMSY、PIDD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表达及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NSCL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MSY p53诱导的死亡结构域蛋白1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 诊断
下载PDF
植物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在重离子诱变和基因编辑中的作用
5
作者 隆静 陈婧敏 +3 位作者 刘霄 张一凡 周利斌 杜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7,共13页
在自然界中,植物会遭受各种环境或内源因素导致的DNA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的影响最为严重,如果修复不当,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基因突变甚至细胞死亡。一方面,植物进化出了强大且有序的损伤修复机制,以确保... 在自然界中,植物会遭受各种环境或内源因素导致的DNA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的影响最为严重,如果修复不当,将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基因突变甚至细胞死亡。一方面,植物进化出了强大且有序的损伤修复机制,以确保其存活及正常繁衍;另一方面,基于修复过程的容错性及致突变性,T-DNA插入、基因编辑、物理诱变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品种改良。相较于哺乳动物,植物DSBs修复通路及其分子机制报道较为有限。本文综述了植物对DSBs损伤的响应、主要修复途径及关键因子,介绍了通路机制尚未完全解析的替代末端连接(alternative end joining,Alt-EJ)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探讨了重离子束引起的植物DSBs修复特征和多途径选择,以及基于不同DSBs修复途径的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了解植物DSBs损伤响应及修复的分子机制和研发高效生物育种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DSBs损伤修复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重离子束 基因编辑
下载PDF
RAD54L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6
作者 曹显 陈佳琳 +1 位作者 张锐 过新民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853-862,共10页
目的探讨DNA修复重组RAD54样蛋白(RAD54-like protein,RAD54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功能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OSCC相关数据,通过Mann-Whitn... 目的探讨DNA修复重组RAD54样蛋白(RAD54-like protein,RAD54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功能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OSCC相关数据,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RAD54L在OSCC与对照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RAD54L在OSCC诊断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卡方检验分析RAD54L mRNA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数据之间的关系。将OSCC样本根据RAD54L mRNA表达中位值分为高低表达两组后,采用Cox回归分析比较两组的预后差异;采用DESeq2软件包筛选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展示RAD54L与同源重组修复途径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在明确RAD54L的生物信息学意义后,在人OSCC细胞株HSC-3中进行RAD54L基因敲低实验,并通过qRT-PCR验证敲低效率。转染后,通过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染色、细胞划痕、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实验,评估HSC-3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周期的变化。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AD54L mRNA在OSC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对预后不良的预测具有较高价值(AUC=0.927)。RAD54L高表达组男性患者比例增加(P=0.032),具有更高的T分期(P=0.040)、临床分期(P=0.027)及病理学分级(P=0.013)。以RAD54L mRNA表达中位值将OSCC样本分为高低表达两组后,RAD54L高表达组的预后较低表达组差(P=0.049);RAD54L高低表达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胃癌、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化学致癌-DNA加合物、DNA复制、同源重组和错配修复途径(P<0.05),在同源重组修复途径中RAD54L的表达与BRCA1、BLM、EME1、XRCC2、POLD1、TOPBP1、RAD51、BRIP1、RAD54B、BRCA2和SYCP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其中与BRCA1、BLM和EME1的表达呈强正相关(R>0.8,P<0.05)。体外实验结果表明,RAD54L在HSC-3细胞中的表达被敲低至约25%(P<0.001),与对照组相比,RAD54L敲低组的增殖率降低(P<0.05),EdU阳性细胞比例下降(P<0.001),划痕闭合比例降低(P<0.001),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01),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01),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01)。结论RAD54L在OSCC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下调RAD54L表达可抑制HSC-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并阻碍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 RAD54L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预后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MSI、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7
作者 向林果 谭憬一 +2 位作者 姚远 孙雪琴 张阳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大鼠肉瘤(RAS)基因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3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大鼠肉瘤(RAS)基因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12月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3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42例非肠癌患者的实体瘤组织和血液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R蛋白表达,一代测序片段分析法检测MS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MMR蛋白表达、MSI和3种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52例CRC患者肿瘤组织中检出MMR缺陷(dMMR)29例(8.2%),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26例(7.4%),KRAS基因突变161例(45.7%),NRAS基因突变13例(3.7%),BRAF基因突变11例(3.1%)。与dMMR有关因素为低龄、黏液腺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P<0.05);与MSI-H相关因素包括低龄、肿瘤家族史、原发于右半结肠癌(P<0.05);KRAS和NRAS基因高突变率分别与黏液腺癌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RAF基因高突变率与低分化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有关(P<0.05)。BRAF基因突变与dMMR和MSI-H有关(P<0.05)。结论 MMR蛋白表达,MSI,以及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通过这5种分子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对肿瘤进行分子分型,进一步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大鼠肉瘤基因 致癌同源体B1基因 错配修复蛋白 微卫星不稳定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CGRP通过ALKBH5/m6A抑制自噬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增殖
8
作者 耿志刚 刘红梅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23-131,共9页
目的探讨CGRP通过ALKBH5/m6A调控自噬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Control组(H9c2细胞正常培养基培养)、H/R组(制备缺氧/复氧H9c2细胞损伤模型组)、CGRP组(缺氧/复氧模型前加入1×10^(-1)mol/L... 目的探讨CGRP通过ALKBH5/m6A调控自噬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Control组(H9c2细胞正常培养基培养)、H/R组(制备缺氧/复氧H9c2细胞损伤模型组)、CGRP组(缺氧/复氧模型前加入1×10^(-1)mol/L的CGRP作用20 min)和CGRP+sh-ALKBH5组(将sh-ALKBH5转染至H9c2细胞中,培养24 h后加入1×10^(-1)mol/L CGRP作用20 min,后制备缺氧/复氧模型)。采用CCK-8和EdU染色检测H9c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心肌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Dot blot检测m6A甲基化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检测细胞中ALKBH5、Beclin-1、p62、LC3Ⅱ、LC3Ι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R组细胞存活率[(46.27±4.09)%]、EdU阳性细胞率[(3.89±0.87)%]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13.62±1.27)%]、LDH浓度(276.32±25.14)、m6A相对表达量(2.46±0.18)明显增加(P<0.05);与H/R组比较,CGRP组细胞存活率[(87.31±6.24)%]、EdU阳性细胞率[(40.71±2.53)%]均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3.17±0.82)%]、LDH浓度(78.24±7.19)、m6A相对表达量(1.42±0.13)明显降低(P<0.05);CGRP+sh-ALKBH5组细胞存活率[(61.04±5.48)%]、EdU阳性细胞率[(8.76±1.24)%]均明显低于CGRP组,细胞凋亡率[(10.19±0.95)%]、LDH浓度(229.06±22.43)、m6A相对表达量(2.09±0.15)明显高于CGRP组(P<0.05)。与Control组比较,H/R组细胞中ALKBH5(0.34±0.03)、p62蛋白(0.32±0.04)和mRNA表达(0.21±0.04)明显降低,Beclin-1蛋白(0.97±0.13)及mRNA表达(2.14±0.17)和LC3Ⅱ/LC3Ι比值(0.64±0.08)明显升高(P<0.05);与H/R组比较,CGRP组细胞中ALKBH5(0.78±0.09)、p62蛋白(0.71±0.08)和m RNA(0.87±0.08)表达明显增加,Beclin-1蛋白(0.41±0.06)及mRNA表达(1.26±0.12)和LC3Ⅱ/LC3Ι比值(0.23±0.03)明显降低(P<0.05);与CGRP组比较,CGRP+sh-ALKBH5组细胞中ALKBH5(0.50±0.07)、p62蛋白(0.40±0.05)和mRNA表达(0.30±0.05)明显降低,Beclin-1蛋白(0.86±0.10)及mRNA表达(1.95±0.14)和LC3Ⅱ/LC3Ι比值(0.58±0.06)明显升高(P<0.05)。结论CGRP可能通过促进m6A去甲基酶ALKBH5的表达来发挥作用,抑制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条件下的自噬和凋亡,从而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AlkB同源蛋白5/N6-甲基腺嘌呤 自噬 缺氧/复氧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制备 被引量:15
9
作者 茅凌翔 朱超望 +1 位作者 许化溪 黄新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伤寒沙门菌调节因子phoP的功能,制备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并在5′末端加接酶BglII位点,PCR扩增phoP基因上、下游片段后,用BglII消化,再定向连接成phoP基... 目的:为深入研究伤寒沙门菌调节因子phoP的功能,制备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并在5′末端加接酶BglII位点,PCR扩增phoP基因上、下游片段后,用BglII消化,再定向连接成phoP基因的缺损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将此片段胶回收后并导入自杀质粒pG-MB151的BamHI位点,将阳性质粒用电转化导入伤寒沙门菌野生株,进行同源重组。用PCR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phoP基因的缺陷变异株,并通过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结果: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phoP基因缺失297个碱基。结论:成功构建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PHOP 基因缺陷变异 同源重组
下载PDF
几种常用的基因敲除技术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今煜 陈健铭 彭振坤 《武夷科学》 2007年第1期187-190,共4页
摘要: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基因敲除技术逐渐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常用的三种基因敲除技术,即同源重组、插入突变、RNA干扰各自的原理、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插入突变 RNA干扰
下载PDF
伤寒沙门菌fljA样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顺高 马洁 +2 位作者 周丽萍 张驰宇 黄新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为探讨z66鞭毛抗原阳性伤寒沙门菌的fljA样基因的功能,制备沙门菌fljA样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伤寒沙门菌fljA样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并在5'末端加接酶BglII位点,扩增fljA样基因上、下游片段,用BglII消化后,定向连接... 目的:为探讨z66鞭毛抗原阳性伤寒沙门菌的fljA样基因的功能,制备沙门菌fljA样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伤寒沙门菌fljA样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并在5'末端加接酶BglII位点,扩增fljA样基因上、下游片段,用BglII消化后,定向连接成fljA样基因的缺损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先克隆至pGEM T质粒,再经BamHI酶切后导入自杀质粒pGMB151,电转化入伤寒沙门菌(GIFU10007),进行同源重组。用PCR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fljA样基因的缺陷变异株,并通过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结果: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fljA样基因缺失231个碱基。结论:成功构建伤寒沙门菌fljA样基因缺陷变异株,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表达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基因缺陷变异 fljA 同源重组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强 吴春雪 +3 位作者 余晓君 李红 朱春晖 刘晓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spvC的功能,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菌spvC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制备spvC基因缺陷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导入自杀质粒pCVD442后再导入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spvC的功能,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菌spvC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制备spvC基因缺陷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导入自杀质粒pCVD442后再导入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进行同源重组,用PCR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spvC基因的缺陷变异株,并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结果: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spvC基因缺失711个碱基。结论: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鼠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PVC 基因缺陷变异 同源重组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M和N基因遗传变异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亓丽红 艾武 +3 位作者 黄兵 王莉莉 秦卓明 宋敏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对山东省1992—2005年分离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毒株的纤突蛋白(S1)、膜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合在GenBank中发表的其他具有S1,N和M基因的IBV参考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和统计学软件SPSS8.0,对不同毒株的S1,N... 对山东省1992—2005年分离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毒株的纤突蛋白(S1)、膜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合在GenBank中发表的其他具有S1,N和M基因的IBV参考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和统计学软件SPSS8.0,对不同毒株的S1,N和M基因分别进行遗传变异和同源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毒株间S1基因与M基因核苷酸遗传变异的相关系数为0.483,S1基因与N基因核苷酸遗传变异的相关系数为0.570,M基因与N基因核苷酸遗传变异的相关系数为0.620,说明S1,M和N基因三者之间的遗传变异既有同步性又有独立性。通过S1,N基因推导的氨基酸系统进化树表明,9株山东野毒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变异方向一致,且与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但从M基因推导的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只有3株山东野毒株与部分疫苗株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由此表明,IBV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N基因 M基因 同源性 遗传变异 相关性
下载PDF
家蚕丝素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华 朱良均 闵思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3种丝素基因的全序列已被测定,其中重链基因的中心区域由12个具有多态性的重复区和11个保守性较强的无定形区组成.丝素基因的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受到调控,已分离到了9种反式作用因子.丝素基因存在4种变异系统:Nd、Nd(2)、Nd s和Nd sD,Nd... 3种丝素基因的全序列已被测定,其中重链基因的中心区域由12个具有多态性的重复区和11个保守性较强的无定形区组成.丝素基因的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受到调控,已分离到了9种反式作用因子.丝素基因存在4种变异系统:Nd、Nd(2)、Nd s和Nd sD,Nd和Nd(2)能抑制重链基因的转录,Nd s和Nd sD为轻链基因的等位基因.利用同源重组技术,GFP等外源基因已被插入到家蚕重、轻链基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基因 结构 表达调控 遗传变异 同源重组 家蚕
下载PDF
携带胚系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的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圆 郭红燕 +1 位作者 张曦 高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索携带胚系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家系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21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所有患者外周血HRR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分... 目的:探索携带胚系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家系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21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所有患者外周血HRR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分别对携带有害胚系HRR基因(致病性和可能致病性)突变的患者(有害突变组)和未携带HRR基因(包含良性、可能良性)突变的患者(未携带突变组)分析其临床特点、预后及个人/亲属肿瘤家族史。结果:121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HRR基因总突变率为29.8%(36/121),其中BRCA1占63%,RAD51D占13%,BRCA2占10%。有害突变组和未携带突变组的患者病理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有害突变组患者均为高级别浆液性癌(100%),未携带突变组高级别浆液性癌比例为72.2%(52/72)。有害突变组有5例(5/36)患者同时罹患其他原发恶性肿瘤,与未携带突变组(2/7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有害突变组患者一级亲属罹患肿瘤阳性率69.4%(25/36)与未携带突变组31.9%(23/7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害突变组均为铂类敏感(100%),与未携带突变组(90.3%)铂类敏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有害突变组与未携带突变组发病年龄、分期、首发症状、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特别是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重视个人及一级亲属肿瘤史采集。携带有害胚系HRR基因突变患者同时罹患其他恶性肿瘤风险高。对HRR基因的检测,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其亲属中的高危人群并早期干预、预防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同源重组修复 胚系突变 二代测序 肿瘤家族史
下载PDF
基因敲除技术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红岩 申乃坤 周兴 《酿酒科技》 2010年第4期21-25,共5页
基因敲除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直接手段,而且在微生物育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论述了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几种常用技术及该项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 基因敲除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直接手段,而且在微生物育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论述了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几种常用技术及该项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相关技术诸多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插入突变 RNA干扰
下载PDF
基因敲除技术在芽胞杆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水华 洪钦阳 +1 位作者 林燕珍 李今煜 《生物技术进展》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芽胞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在工业、农业、食品及医疗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基因敲除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本文综述了利用同源重... 芽胞杆菌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在工业、农业、食品及医疗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基因敲除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本文综述了利用同源重组和随机插入突变两种基因敲除方式进行基因敲除的原理、特点及在芽胞杆菌中研究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插入突变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制备及其抗酸能力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春雪 陈强 +5 位作者 李红 余晓君 朱春晖 李岚 何美娟 刘晓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spvB的功能,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完全缺陷变异株,观察spvB基因缺陷株在体外酸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制备spvB基因缺陷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 目的为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spvB的功能,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完全缺陷变异株,观察spvB基因缺陷株在体外酸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制备spvB基因缺陷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导入自杀质粒pCVD442后再导入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进行同源重组,用PCR方法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spvB基因的缺陷变异株,并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绘制生长曲线,对比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与野生株在酸性条件下的生存情况。结果 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spvB基因缺失1 749bp。酸性条件下培养1h及2h后,野生株的活菌数高于spvB基因缺陷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野生株在酸性环境中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缺陷株,野生株在1h及2h后的生存率分别为85.6%、74.9%,缺失株分别为68.0%、42.3%。结论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其生存能力明显降低,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鼠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pvB 基因缺陷变异 同源重组 生长曲线
下载PDF
影响动物细胞同源重组发生与基因打靶效率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兰 沈伟 +1 位作者 邓继先 潘庆杰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真核细胞的基因打靶是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技术,也是可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具有潜力的工具。有2个限制因素束缚真核细胞基因打靶的发展,即同源重组(HR)率非常低而随机整合率非常高。通过特定基因的过表达或表达干涉,使一... 真核细胞的基因打靶是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技术,也是可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具有潜力的工具。有2个限制因素束缚真核细胞基因打靶的发展,即同源重组(HR)率非常低而随机整合率非常高。通过特定基因的过表达或表达干涉,使一些参与DNA重组的蛋白表达水平瞬间改变,可能会增加HR率,降低随机整合率。本文列举了一些与HR相关的候选基因,详细介绍了其中的Rad52上位簇基因,还讨论了打靶载体的设计与修饰、DNA转染方法的有效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 基因打靶 双链断裂修复 非同源末端结合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植物基因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胡颂平 吴云花 +5 位作者 邹国兴 聂元元 杜鹃 毛伟伟 余霞 张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572,共8页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在DNA双链的特定位置形成双链断裂,然后通过同源重组或非同源末端连接方式进行修复,造成基因组碱基局部缺失或插入而引起基因突变,它具有操作简单、突变效率高等优势。笔者归纳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在DNA双链的特定位置形成双链断裂,然后通过同源重组或非同源末端连接方式进行修复,造成基因组碱基局部缺失或插入而引起基因突变,它具有操作简单、突变效率高等优势。笔者归纳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其在植物基因中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组 同源重组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