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礼学视域下的势论思想考辨
1
作者 胡海洋 《邯郸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0-28,共9页
学界对于荀子的“礼”以及礼法思想的研究已极尽其详,但是对荀子势论思想的讨论却相对匮乏。深入探讨荀子的势论主张及其礼、势关系问题,对于全面把握荀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在对照先秦时期兵、法、稷下诸家势论思想的同时,... 学界对于荀子的“礼”以及礼法思想的研究已极尽其详,但是对荀子势论思想的讨论却相对匮乏。深入探讨荀子的势论主张及其礼、势关系问题,对于全面把握荀子的社会政治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在对照先秦时期兵、法、稷下诸家势论思想的同时,结合荀书中关于“势”字的具体用法,分别讨论《荀子》对势论思想的发展,对势论思想实现道德转向的努力,对礼、势关系问题的辨析,以及将势论思想与“圣王”政治加以结合的尝试。借此阐明荀子以礼用势、以义制势、礼义导势的核心主张,并最终建构起荀子“圣人得势”的完整势论思想体系,为推动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辱
下载PDF
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崇先 杨丽琼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4-39,共6页
彝族祭祖大典仪式集中体现了彝族宗教、哲学、历史、谱牒、民俗、伦理、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直观性资料。笔者于2007年2月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大西邑村进行田野调查,就彝族祭祖大典的相关礼俗作了... 彝族祭祖大典仪式集中体现了彝族宗教、哲学、历史、谱牒、民俗、伦理、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直观性资料。笔者于2007年2月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大西邑村进行田野调查,就彝族祭祖大典的相关礼俗作了广泛的访谈,并对该村普德氏族举行的"祭祖大典"进行系统地观摩和考察。本文拟通过描述彝族氏族祭祀仪式的重要场景,对仪式与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加以探讨,从理论上分析观念与信仰体系同社会结构的关系,在仪式化表演情境中印证地方性知识和学者观念的交接,以期接近研究的特定对象,并做出合乎本文化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合理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民俗认同 彝族 祭祖仪式
下载PDF
自然之性与社会之人——《荀子·荣辱》札记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国荣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荀子以情与欲等自然之性为人的本然规定,但同时又肯定人包含表现为"虑"的理性思维能力,后者使人超越了单纯的感性欲求,趋向于更为合理的取舍。进而言之,在后天的发展中,人究竟成为何种人,并不取决于人的本然规定,而是关乎&qu... 荀子以情与欲等自然之性为人的本然规定,但同时又肯定人包含表现为"虑"的理性思维能力,后者使人超越了单纯的感性欲求,趋向于更为合理的取舍。进而言之,在后天的发展中,人究竟成为何种人,并不取决于人的本然规定,而是关乎"注错习俗之所积",从本然形态的"人之情"向圣人之境的转换,以个体努力与社会影响的互动为前提。在社会的层面,问题不仅仅关乎礼义的引导,而且与"礼义之分"相联系,后者进一步规定了人格的社会之维。人之情与人之虑、社会的制约与个体的习行、外在的塑造和个体的选择相互作用,规定了多样的人格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荀子·荣辱》 情与虑 礼法与习行 礼义之分
下载PDF
华韵十二章——十二章纹中的“道之合”与“儒之礼” 被引量:6
4
作者 蔡锐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1-64,65,共5页
因帝王制度的破除,一些中国古典文化也曾被作为旧时代的特征,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帝王、皇权象征的十二章纹也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然而,十二章纹因承载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内涵,也成为了中国人文思想的精粹。本文... 因帝王制度的破除,一些中国古典文化也曾被作为旧时代的特征,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帝王、皇权象征的十二章纹也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然而,十二章纹因承载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内涵,也成为了中国人文思想的精粹。本文对十二章纹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浅析了十二章纹的成因,并从儒道两家阐述十二章纹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章纹 天人合一 礼运大同
下载PDF
古代“奢婚”的文化解读
5
作者 霍明宇 《云梦学刊》 2019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奢婚”这一文化现象滥觞于中国古代社会,对当时的文化环境、社会生活造成种种影响。“奢婚”现象得以滋生的文化因素,涉及婚姻中的逐利行为、婚礼用品的商品化倾向、婚礼精神的式微、政府对奢婚的管控力度等方面。随着奢婚现象的愈演... “奢婚”这一文化现象滥觞于中国古代社会,对当时的文化环境、社会生活造成种种影响。“奢婚”现象得以滋生的文化因素,涉及婚姻中的逐利行为、婚礼用品的商品化倾向、婚礼精神的式微、政府对奢婚的管控力度等方面。随着奢婚现象的愈演愈烈,士大夫们曾提出“尚礼不尚饰”的观点予以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奢婚 现象及影响 成因探析 尚礼不尚饰
下载PDF
荀子治国思想述略
6
作者 赵春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了解过去是为了改造现在和预见未来。荀子思想是二千余年中国封建传统的奠基石 ,总体上包含有务实、尚礼、重法、贵人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 苟子 治国 思想 务实 尚礼 重法 贵人
下载PDF
论《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中的尊王思想
7
作者 卢鸣东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6-65,共10页
刘文淇少从舅父凌曙学,也曾授陈立《公羊》学,然而,在家学的渊源上,刘氏四代祖孙皆致力于《左传》,究其原因,实与刘文淇的尊王思想有密切关系。始于清初的一片“反杜”呼声下,刘文淇对杜预义例严加纠正,他利用古注辑存的成果,并凭借乾... 刘文淇少从舅父凌曙学,也曾授陈立《公羊》学,然而,在家学的渊源上,刘氏四代祖孙皆致力于《左传》,究其原因,实与刘文淇的尊王思想有密切关系。始于清初的一片“反杜”呼声下,刘文淇对杜预义例严加纠正,他利用古注辑存的成果,并凭借乾嘉时期典章名物考证日趋精进的优势,去例言礼,通过《春秋》褒贬揭示尊王之义。此外,在《疏证》的撰写上,刘文淇自称对沈钦韩《补注》“十取其六”,其中因袭了沈氏对杜预人格方面的怀疑,也据此驳斥杜注,申明《春秋》大义以尊王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王 义例 绝去王鲁 去例言礼
下载PDF
从“象天”到“崇礼”:两汉都城意象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方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92-97,共6页
都城意象是古代王朝以皇权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象征。西汉长安城由南、北城垣曲折走向提供的可意象性,兼以紫微宫的喻指,牛女像的标树,营构出以"斗城"为特色的"象天"意象,旨在营造与天同构的崇高感,彰显皇权的神圣... 都城意象是古代王朝以皇权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象征。西汉长安城由南、北城垣曲折走向提供的可意象性,兼以紫微宫的喻指,牛女像的标树,营构出以"斗城"为特色的"象天"意象,旨在营造与天同构的崇高感,彰显皇权的神圣和权威。东汉洛阳城通过都城轴线的强化和礼制建筑的营建,使皇权和礼制相衔接,营构出昭示东汉王朝德治教化的"崇礼"意象。从长安到洛阳,都城意象的变化,体现出两汉政治文化由"霸王道杂之"向"柔道行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安城 东汉洛阳城 都城意象 象天 崇礼
下载PDF
彝族祭祖仪式及社会功能
9
作者 颜丽花 赵岩社 张小娜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1-13,共3页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要研究彝族的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材料就是彝族祭祖仪式。彝族氏族祭祖大典,是彝族宗教活动中超度祖先亡灵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它体现了彝族的...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要研究彝族的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材料就是彝族祭祖仪式。彝族氏族祭祖大典,是彝族宗教活动中超度祖先亡灵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它体现了彝族的宗教、哲学、历史、民俗、伦理、文学等各方面的文化,更对彝族文明的发展起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祭祖仪式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经学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读《吴志仁先生遗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汎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68,共9页
吴志仁(裒仲,1631—1659),即吴谦牧,是明清之交海盐地方上的读书人。吴谦牧在短暂的一生中,努力落实一种新的思想/生活态度,即"经学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强调践履的儒家思想传统中,儒家知识的生活成分是异常浓厚的,经学与生... 吴志仁(裒仲,1631—1659),即吴谦牧,是明清之交海盐地方上的读书人。吴谦牧在短暂的一生中,努力落实一种新的思想/生活态度,即"经学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在强调践履的儒家思想传统中,儒家知识的生活成分是异常浓厚的,经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虽然可能千差万别,但两者间存在着有机关系却是一件相当自然的事。然而,在近代学术观点的笼罩下,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经学作为一种经典研究的客观之学,忽略了经典与生活可能存在的致密关系,因而也遮蔽了我们对思想史中这一个重要层面的了解。研究吴谦牧这样一位局处地方,其视野与思想带有一定的闭塞性的读书人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可以提供我们一个机会,观察明清易代,阳明心学退潮之余,在海盐这样一个地方,一个下层士人的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谦牧 《吴志仁先生遗集》 吴蕃昌 世荣 礼义 经学 张履祥
下载PDF
先秦楚地成人礼首服研究
11
作者 陶辉 吴倩倩 +2 位作者 李斌 苏亚兰 KANG Huihui 《服饰导刊》 2022年第6期31-37,共7页
[研究意义]先秦时期成人礼已经成为孩童向成人跨越的重要仪式体现,本文针对先秦时期楚地成人礼首服问题,为梳理华夏楚地成人礼发展脉络之初始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研究方法]文章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对其展开探索,[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证... [研究意义]先秦时期成人礼已经成为孩童向成人跨越的重要仪式体现,本文针对先秦时期楚地成人礼首服问题,为梳理华夏楚地成人礼发展脉络之初始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研究方法]文章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对其展开探索,[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证明:①先秦楚地男子冠礼首服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缁布冠代表着政治权力,庶民缁布冠为圆帽之形、士族以上用缁布冠由冠体、缨带等部分组成,无需加笄;皮弁代表军事权利,皮料为之、形如覆杯、接缝装饰、加笄纮组缨结构颌下系结;爵弁则代表祭祀及宗庙继承权,爵弁加笄固定,有冠板有仰倾之势。②女子成人礼加笄象征女子成年,有单体复体两式、材质有木、玉、金属等,单体式更强调固定发髻的功能性,复体式则更强调体现身份地位的装饰性;结缨则喻示女子养贞洁,缨带的纹样亦有着浓烈的楚文化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成人礼 冠礼 笄礼 楚地首服
下载PDF
哀荣·仪式·狂欢:关中西部农村丧葬习俗之“开吊”
12
作者 仵军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1-95,共5页
在农村文化场域中,丧葬活动虽然只是一个文化元素,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人文信息量,与逝者哀荣及乡村人际交往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吊唁大礼,关中西部地区俗称"开吊",隆重而盛大,仪式庄重繁琐,不仅全村老幼齐上阵,亲朋好友也要... 在农村文化场域中,丧葬活动虽然只是一个文化元素,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人文信息量,与逝者哀荣及乡村人际交往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吊唁大礼,关中西部地区俗称"开吊",隆重而盛大,仪式庄重繁琐,不仅全村老幼齐上阵,亲朋好友也要前往吊唁和帮忙。在乡村公共交往平台坍塌、人际关系淡漠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活动不仅体现逝者哀荣和丧主名望,也给乡村民众提供了一个交往平台和狂欢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西部农村 开吊 哀荣 狂欢
下载PDF
宋代前期“太祖”位号考述
13
作者 张良 《唐宋历史评论》 2022年第1期72-88,共17页
宋初以“太祖”作为开国君主庙号,却无法解决开国之初兄终弟及所造成的棘手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矛盾越发显著。故有宋一代多次改革庙制,力求礼学与制度、现实与情理和谐统一。本文着眼于制度渊源及前后沿革,力图还原北宋一代设法立制的... 宋初以“太祖”作为开国君主庙号,却无法解决开国之初兄终弟及所造成的棘手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矛盾越发显著。故有宋一代多次改革庙制,力求礼学与制度、现实与情理和谐统一。本文着眼于制度渊源及前后沿革,力图还原北宋一代设法立制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僖祖 始祖 郊祀配享
下载PDF
葬以殊礼:弩机与世家大族墓葬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睿文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6,158,共12页
世家大族墓葬随葬弩机是近承东汉、远溯《周礼》的一种葬制,意在表示葬以殊礼的大丧之礼。它是世家大族政治的一个体现。
关键词 弩机 周礼 葬以殊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