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 Triassic Intraoceanic Arc Aystem within Neotethys: Evidence from Cumulate Hornblende Gabbro in Gangdese Belt, South Tibet
1
作者 MA Xuxuan YI Zhiyu XU Zhiq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21-,共1页
The Neotethy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Gangdese magmatic belt,southern Tibet.However,the initial time of spreading and subduction of the Neotethys remains contentious.In this study,a suite of late Triass... The Neotethy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Gangdese magmatic belt,southern Tibet.However,the initial time of spreading and subduction of the Neotethys remains contentious.In this study,a suite of late Triassic cumulate hornblende gabbro was identified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Gangdese magmatic belt.The gabbro exhibits cumulate structure,with hornblende and plagioclase as the primary mineral phases.Isotopic data indicate a hydrous magma source derived from a depleted mantle wedge that has been modified by slab dehydration.Geochemical discriminations suggest that the gabbro was formed in an intraoceanic arc setting,with crystallization ages of ca.220-213 Ma.Hornblende,hornblendelagioclase and ilmenite thermometers reveal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900-750°C for the gabbro.Hornblende and hornblende-plagioclase geobarometers yield an emplacement depth at ca.14.5-19.5 km.This gabbro constitutes a line of evidence for an intraoceanic arc magmatism that is coeval with the counterparts in the southern Turkey,revealing an intraoceanic subduction system within the Neotethys from west to east in the Late Triassic and that the oceanization of the Neotethys was much earlier than previous expec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dence from Cumulate hornblende gabbro in Gangdese Belt Late Triassic Intraoceanic Arc Aystem within Neotethys South Tibet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Early Cretaceous hornblende gabbro in Khanka Massif: evidence from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2
作者 WEI Chunxia WEI Xu +1 位作者 ZHU Weigang XU Wenliang 《Global Geology》 2018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The authors report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whole-rock geochemical and zircon Lu-Hf isotope data for the hornblende gabbro within the Khanka Massif,with the aim of constraining its formation time and petrogenesis.... The authors report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whole-rock geochemical and zircon Lu-Hf isotope data for the hornblende gabbro within the Khanka Massif,with the aim of constraining its formation time and petrogenesis. The zircon U-Pb dating shows that ^(206)Pb/^(238)Pb ages of zircons from the hornblende gabbro range from 120 to 129 Ma,yielding a weighted mean age of 123 ± 2 Ma,i. e.,the Early Cretaceous. The hornblende gabbro has SiO_2 of 44. 77%--46. 58% and belongs to the tholeiitic series on FeO^t/MgO-SiO_2 diagram. It displays a right-inclined REE pattern with( La/Yb)_N ratios of 3. 44 to 4. 42. The trace element spidergram shows that they are enriched in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 such as Rb,Th,U,K and Pb,and depleted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such as Nb,Ta,Ti and P,indicating an affinity to arc igneous rocks.The ε_(Hf)( t) values of zircons vary from -2. 6 to + 3. 9 and Hf model ages( T_(DM1)) range from 622 to 883 Ma.Thes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primary magma of the hornblende gabbro could be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young mantle material accreted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Combined with the Early Cretaceous igneous rock assemblages in NE Asi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ornblende gabbro formed in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related to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beneath the Khanka Mass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纪 角闪石 兴凯湖 地球年代学 地球化学 U-Pb 证据 亲石元素
下载PDF
Origin and chronology for hornblende gabbroic intrusions in Urad Zhongqi of we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3
作者 WANG Yingde SUN Fengyue +3 位作者 WANG Li ZHANG Gengxin LIU Jinlong Huo Liang 《Global Geology》 2015年第2期88-97,共10页
The Urad Zhongqi mafic intrusions crop out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are dominated by hornblende gabbro.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mafic pluton was emplaced in the Early Permian(272 ± 3Ma... The Urad Zhongqi mafic intrusions crop out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are dominated by hornblende gabbro.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mafic pluton was emplaced in the Early Permian(272 ± 3Ma).The hornblende gabbro rocks have low concentrations of Si O2,high total Fe2O3,Mg O,Ni,Co,Sc and Cr.Th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selective enrichment of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and depletion in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e.g.Nb,Ta,Zr,Hf,P and Ti).It suggests that they formed from a primary magma generated by the partial melting of lithospheric mantle material had been previously modified by subduction-related fluids.According to the geochemical data and the geology of the region,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Early Permian hornblende gabbroic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formed in a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al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 辉长岩体 角闪石 构造意义 LA-ICP-MS 轻稀土元素 年代 产地
下载PDF
福建南安四黄角闪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
作者 蔡立业 《福建地质》 2024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泉州南安四黄角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14.7±1.2)Ma,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岩石富Al2O3、高Na,低Si、低K、低MgO。δEu值为1.00~1.04,无明显的Eu异常,(La/Yb)N值为4.46~6.79,属轻稀土富集型。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 泉州南安四黄角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14.7±1.2)Ma,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岩石富Al2O3、高Na,低Si、低K、低MgO。δEu值为1.00~1.04,无明显的Eu异常,(La/Yb)N值为4.46~6.79,属轻稀土富集型。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四黄角闪辉长岩总体上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i、P明显亏损,与活动大陆边缘玄武岩相似,结合微量元素Zr/Sm-Zr、Rb/Nb-Rb/Zr的相关性,表明岩石在侵位过程中分离结晶、堆晶作用明显。四黄角闪辉长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伸展构造环境或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U-PB同位素 分离结晶 角闪辉长岩 福建南安
下载PDF
Petrolog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Younger Gabbros of Wadi Shianite Area, Southeastern Desert, Egypt
5
作者 Magdy S. Basta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5年第8期577-588,共12页
The present work is a petrological study of the gabbroic rocks of wadi Shianite Southeastern Desert of Egypt. Chemical analyses for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3 main gabbro types. These are: 1)?pyr... The present work is a petrological study of the gabbroic rocks of wadi Shianite Southeastern Desert of Egypt. Chemical analyses for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3 main gabbro types. These are: 1)?pyroxene hornblende gabbronorite;?2) hornblende gabbro;?and 3) anorthosite.?The opaque minerals study of the gabbroic rocks showed that they composed mainly of ilmenite, magnetite and sulphides. The present gabbroic rocks work are related to calc-alkaline magma type, similar to the younger gabbros in other areas in the Eastern Des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XENE hornblendE gabbronorite hornblendE gabbro and ANORTHOSITE
下载PDF
粤北石人嶂钨矿区角闪辉长岩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6
作者 秦锦华 王登红 +4 位作者 黄凡 赵如意 刘士岩 洪文亮 魏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8-1002,共25页
石人嶂钨矿区发育的角闪辉长岩与钨矿密切共生,研究该矿区对认识粤北地区区域地质演化、深部岩浆信息以及区域基性岩与成钨作用关系研究意义重大,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开展相关系统的研究。文章报道了角闪辉长岩的锆石和磷灰石U-Pb年代学... 石人嶂钨矿区发育的角闪辉长岩与钨矿密切共生,研究该矿区对认识粤北地区区域地质演化、深部岩浆信息以及区域基性岩与成钨作用关系研究意义重大,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开展相关系统的研究。文章报道了角闪辉长岩的锆石和磷灰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资料。磷灰石U-Pb年龄指示角闪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为(171±14)Ma,形成于燕山早期晚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其中,锆石为捕获锆石,具有3组年龄,分别记录了区域古元古代陆核增生,新元古代古华南板块的聚合和裂解,早中生代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印支地块聚合的后造山伸展等多起构造事件。角闪辉长岩具有低Si、K、Mn,高Ca、Fe、Mg、Na、Ti的特征,富集Rb、Ta、Zr、Ti等,亏损Ba、Nb、Sr、Hf、Be、Cs、U、Th等元素,表明其源区具有E-MORB型富集地幔的属性。角闪辉长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同时,由于角闪辉长岩的高氧逸度的特征及其较石人嶂钨矿成矿更早,角闪辉长岩的存在可能主要是为后期的钨矿化的叠加提供部分Ca、Fe等元素,并为富矿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辉长岩 磷灰石U-Pb 岩石圈伸展 钨矿 石人嶂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断裂以南幔源底侵体、“钉合花岗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田健 廖群安 +5 位作者 樊光明 聂小妹 胡朝斌 王富明 陈帅 吴魏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5-1730,共16页
新疆富蕴县滴水泉-畜牧办侵入体出露于卡拉麦里断裂以南,呈北西西向带状分布,以碱长花岗岩体为主,也可见规模较小的角闪辉长岩体。碱长花岗岩体的岩石组合为碱长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高硅(SiO2=71.07%-76.71%),富碱(Na2O+K2O=7.41%... 新疆富蕴县滴水泉-畜牧办侵入体出露于卡拉麦里断裂以南,呈北西西向带状分布,以碱长花岗岩体为主,也可见规模较小的角闪辉长岩体。碱长花岗岩体的岩石组合为碱长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高硅(SiO2=71.07%-76.71%),富碱(Na2O+K2O=7.41%-9.07%)、K2O〉Na2O(平均为1.10),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点。角闪辉长岩体涌动侵入于碱长花岗岩体之中,二者接触带附近发育浆混性质的石英闪长岩。辉长岩+花岗岩的双峰式岩石组合、构造判别图解R2-R1及区域地质背景指示滴水泉侵入体形成于陆内伸展环境,且花岗岩体具有"钉合岩体"的作用,穿插了卡拉麦里蛇绿岩带。结合岩体的LA-ICP-MS锆石年龄(碱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21±2Ma,角闪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19±3Ma)可知,卡拉麦里洋盆在晚石炭世早期(321Ma)之前已经闭合。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碱长花岗岩为年轻地壳部分熔合融的产物,而角闪辉长岩则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及俯冲交代的地幔楔物质,代表了同期花岗岩的底侵岩浆演化的产物。辉长岩与花岗岩相似的εNd(t)值及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表明该区的花岗岩体并非来源于底侵岩浆的高度分异或底侵体的部分熔融,而最可能为底侵体之上的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这一结论与最近一些学者研究的断裂以北的花岗岩体成因机制相同。晚石炭世早期幔源底侵体的发现,为卡拉麦里地区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幔源底侵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 碱长花岗岩 角闪辉长岩 后碰撞 岩石成因 底侵作用
下载PDF
东南沿海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的Re-Os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9
8
作者 周金城 蒋少涌 +2 位作者 王孝磊 杨竞红 张孟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7-413,共7页
从浙东、闽东南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和“复合岩体”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玄武岩和角闪辉长岩,分离出钛-磁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角闪辉长岩的γo_s(130Ma)为-83.7~-47.1,其(^(187)Os/^(188)Os)_i过低,为0.0667和0.0205... 从浙东、闽东南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和“复合岩体”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玄武岩和角闪辉长岩,分离出钛-磁铁矿,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角闪辉长岩的γo_s(130Ma)为-83.7~-47.1,其(^(187)Os/^(188)Os)_i过低,为0.0667和0.0205这低得不合理的(^(187)Os/^(188)Os)_i表明成岩之后Re-Os体系可能受到扰动,某些地质过程导致外加Re的进入,使岩石的^(187)Re/^(188)Os比值偏高、(^(187)Os/^(188)Os)_i及γo_s(t)值偏低。玄武岩的γo_s(130Ma)=21.4~267.8,其(^(187)Os/^(188)Os)_i为0.1531~0.4639。Re-Os、Sm-Nd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玄武岩浆不是来自富集地慢,而是来自亏损的地幔源区,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受了地壳岩石和熔体的混染。晚中生代时期,东南沿海“大陆弧”下的地幔可能不是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具有亏损特性,因而是软流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玄武岩-角闪辉长岩 地幔 早白垩世 东南沿海
下载PDF
福建平潭角闪辉长岩结晶过程的矿物学记录 被引量:9
9
作者 董传万 徐夕生 +1 位作者 陈小明 周新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福建平潭角闪辉长岩中具成分环带的斜长石由钙质斜长石核和膜状中长石两部分组成,它是钙碱性高铝玄武岩浆结晶过程中岩浆上升和吸回作用的记录。
关键词 斜长石 吸回作用 角闪辉长岩 结晶过程 矿物学
下载PDF
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段木汗巴斯陶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新 钱青 +1 位作者 苏文 李继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01-2413,共13页
阿吾拉勒山西段出露大量古生代侵入岩体。其中木汗巴斯陶岩体由角闪辉长岩和花岗岩组成。它们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不具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和铕异常,类似于大陆弧钙碱性岩浆岩的地球化... 阿吾拉勒山西段出露大量古生代侵入岩体。其中木汗巴斯陶岩体由角闪辉长岩和花岗岩组成。它们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不具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和铕异常,类似于大陆弧钙碱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和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分别为317.0±2.2Ma和319.1±2.4Ma。木汗巴斯陶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表明包括阿吾拉勒山西段在内的整个伊犁-中天山地块南缘在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期处于一个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阿吾拉勒山 角闪辉长岩 花岗岩 锆石LA-ICP-MS年龄
下载PDF
西藏泽当蛇绿岩中角闪辉长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启示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艳虹 杨经绥 +2 位作者 张岚 熊发挥 来盛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1442,共22页
西藏泽当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由地幔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中发育有少量辉石岩、辉长岩、异剥钙榴岩、斜长花岗岩和角闪辉长岩。本文研究的角闪辉长岩侵入于泽当地幔橄榄岩的辉石岩中,主要由角闪石、葡... 西藏泽当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由地幔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中发育有少量辉石岩、辉长岩、异剥钙榴岩、斜长花岗岩和角闪辉长岩。本文研究的角闪辉长岩侵入于泽当地幔橄榄岩的辉石岩中,主要由角闪石、葡萄石+绿纤石和少量Fe-Ti氧化物组成。岩石中角闪石呈自形,伟晶结构,褐色,均一的干涉色,与交代成因的角闪石相比具有较高的Al2O3(7.0%~11.0%)、Ti O2(1.0%~2.5%)和Na2O(1.0%~1.9%)含量,指示其为岩浆成因;Fe-Ti氧化物以磁铁矿为主(Ti O2=1.2%~13.2%;Fe2O3=40.6%~61.4%;Fe O=31.1%~43.6%),与钛铁矿(Ti O2=36.2%~50.8%;Fe2O3=2.5%~24.6%;Fe O=33.0%~43.7%)经常呈矿物对共生或出溶钛铁矿,磁铁矿—钛铁矿计算矿物平衡氧逸度(-logfo2)为12.4~22.8,约为NNO+1,比正常MORB氧化程度高,指示岩浆结晶时具有较高的水逸度。其锆石εHf(t)值为11.0~19.8,显示亏损地幔源区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具有高的Al2O3(20.4%~22.4%)、Ti O2(1.0%~1.5%),低的Mg O(4.1%~5.5%)含量类似高铝玄武岩的特征。泽当角闪辉长岩可能由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含水岩浆经过演化(分离结晶作用等)形成的低镁高铝类似高铝玄武岩的岩浆结晶形成。然而样品严重亏损轻稀土(LREE),与常见于岛弧区的高铝玄武岩不同,可能为蛇纹石化的洋壳或地幔橄榄岩在俯冲早期脱水使得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导致。对泽当蛇绿岩中侵入岩及地幔橄榄岩进行更详细的调查研究将对揭示泽当蛇绿岩的形成环境构造背景提供更多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Fe-Ti氧化物 角闪辉长岩 泽当蛇绿岩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殷祖岩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丽雪 黄圭成 夏金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2-383,共22页
殷祖岩体是鄂东南地区六大岩体之一,也是目前该地区唯一不成矿的大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殷祖岩体至少有两次岩浆侵位活动。该岩体的主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侵位于148±1 Ma,早期黑云角闪辉长岩侵位于151±1 Ma... 殷祖岩体是鄂东南地区六大岩体之一,也是目前该地区唯一不成矿的大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殷祖岩体至少有两次岩浆侵位活动。该岩体的主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侵位于148±1 Ma,早期黑云角闪辉长岩侵位于151±1 Ma。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鄂东南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在~150 Ma时已经开始。根据野外侵入接触关系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殷祖岩体的岩石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为闪长-辉长岩类,包括闪长岩、黑云辉长岩和黑云角闪辉长岩,具有低SiO_2,低Ba、Sr含量,高TiO_2、FeOT、MgO及Y、Yb含量;第二组包括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SiO_2,高Ba、Sr含量,低TiO_2、FeOT、MgO及Y、Yb含量。石英闪长岩的(87Sr/86Sr)i和εNd(t)值分别为0.70638~0.70719和-9.56^-7.59,锆石εHf(t)值为-10.21^-1.15,Nd-Hf同位素基本耦合;黑云角闪辉长岩的(87Sr/86Sr)i和εNd(t)值分别为0.70742和-9.79,锆石εHf(t)值为-24.58^-15.22,Nd-Hf同位素出现解耦。综合两期岩浆活动的侵位时间、地球化学以及Sr-NdHf同位素特征,推测它们可能是同一岩浆源区演化的产物,即均主要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分离结晶作用在主体岩性石英闪长岩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早期小规模的辉长岩类出现Nd-Hf同位素解耦现象可能与石榴子石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地区 殷祖岩体 锆石U-PB年龄 黑云角闪辉长岩 Nd-Hf同位素解耦
下载PDF
小兴安岭构造带早白垩世最晚期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光英 牛晓露 +1 位作者 刘飞 杨经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24-4241,共18页
丰丽镁铁质侵入岩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其岩石组成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其中角闪辉长岩中含有较大的角闪石斑晶,并可见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包含其中。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侵位年代为107±1.0Ma。丰丽岩体具有基本... 丰丽镁铁质侵入岩位于小兴安岭构造带北缘,其岩石组成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其中角闪辉长岩中含有较大的角闪石斑晶,并可见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包含其中。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侵位年代为107±1.0Ma。丰丽岩体具有基本一致的(87Sr/86Sr)i(0.7065)和εNd(t)(-0.17~0.14)组成,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且同早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相比,丰丽岩体的Sr-Nd同位素组成较为富集,可能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多期次俯冲交代导致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累积有关。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揭示岩浆来源于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其源区物质组成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岩浆经历了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3%),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及钛铁矿物的分离结晶。锆石氧同位素组成δ^(18)O值变化于5.0‰~6.6‰之间,平均值为5.8‰,略高于典型地幔锆石的δ^(18)O值,暗示岩浆源区曾受到洋壳上部俯冲沉积物熔流体交代作用影响,同时角闪石矿物的结晶说明原始岩浆含水量较高,也证明源区经历过丰富的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早白垩世最晚期(110~100Ma),东北地区岩浆作用的空间分布范围集中在最东部地区,岩性上主要为碱性岩、双峰式火山岩及少量的镁铁质岩浆岩,说明此时东北地区处于古太平洋后撤导致的陆内伸展拉张环境中,岩石圈地幔发生减压部分熔融形成了研究区镁铁质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最晚期 小兴安岭构造带 角闪辉长岩 氧同位素 岩石成因
下载PDF
福建同安角闪辉长岩的矿物化学、^(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荣 周金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2-607,共6页
福建同安角闪辉长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具有低MgO高铝玄武岩的特征,其中的角闪石是富钙钙镁闪石,斜长石是An=91~95的钙长石。在基性的弧岩浆中,低MgO高铝玄武岩浆富水是导致结晶出高钙斜长石的关键因素。钙镁闪石的^(40)Ar-^(39)Ar年龄为12... 福建同安角闪辉长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具有低MgO高铝玄武岩的特征,其中的角闪石是富钙钙镁闪石,斜长石是An=91~95的钙长石。在基性的弧岩浆中,低MgO高铝玄武岩浆富水是导致结晶出高钙斜长石的关键因素。钙镁闪石的^(40)Ar-^(39)Ar年龄为129.62±0.15Ma,说明同安角闪辉长岩是东南沿海早白垩世“初始引张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矿物化学 氩同位素 角闪辉长岩 福建 早白世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吉林中部敖花村角闪辉长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永刚 李碧乐 +4 位作者 王永胜 李良 张学海 赵昌吉 李翱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欧亚大陆东缘的区域构造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生的时间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吉林中部新发现的敖花村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锆石U-Pb定年显示,角闪辉长岩形成于早侏罗...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欧亚大陆东缘的区域构造演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生的时间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吉林中部新发现的敖花村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锆石U-Pb定年显示,角闪辉长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80.3±2.3 Ma),锆石εHf(t)值高且均一(9.6~11.3)。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样品低Si和Al,高Fe、Mg和Ca,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U、K和Sr),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具有弱Eu负异常(δEu=0.67~0.98)。岩石起源于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岩石圈地幔,形成过程中分离结晶、地壳混染和堆晶作用不明显。结合东北地区东段早中生代火成岩组合及时空分布,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开始于早侏罗世,敖花村角闪辉长岩形成于与古太平洋俯冲密切相关的弧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中部 角闪辉长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HF同位素组成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东天山黄山西角闪辉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海迪 陈博 +5 位作者 吕鹏瑞 罗彦军 郭伟立 康磊 刘生荣 任广利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65,共15页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广泛分布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岩,前人对其形成构造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对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圈定的角闪辉长岩体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广泛分布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岩,前人对其形成构造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对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圈定的角闪辉长岩体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SiO_(2)含量为48.72%~53.09%,Al_(2)O_(3)含量为16.75%~19.48%,MgO含量为5.67%~7.87%,Mg^(#)值介于53.83~66.85,里特曼指数σ为2.37~2.95,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呈比较平坦的右倾型,LREE/HREE=4.78~5.69,δEu介于0.95~0.98,(La/Yb)_(N)=4.66~5.80。Rb、Ba、Th、U、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亏损。根据上述特征,认为角闪辉长岩岩浆源区受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影响。对比区域石炭纪—二叠纪岩浆作用,本次获得角闪辉长岩的锆石年龄(319.8±2.6)Ma与区域上晚石炭世早期的岩浆活动相对应,形成于北天山洋闭合后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罗塔格构造带 角闪辉长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广东佛冈花岗杂岩体中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的结晶条件
17
作者 鲁为敏 徐夕生 +1 位作者 耿红燕 范钦成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72,共12页
佛冈花岗杂岩体是南岭地区最大的晚中生代岩基,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是佛冈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中最基性的端员。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和周围佛冈黑云母花岗岩、含角闪石花岗闪长岩同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本文系统地总结并对比了多种... 佛冈花岗杂岩体是南岭地区最大的晚中生代岩基,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是佛冈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中最基性的端员。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和周围佛冈黑云母花岗岩、含角闪石花岗闪长岩同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本文系统地总结并对比了多种角闪石压力计和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针对中酸性钙碱性岩浆,提出了改进的角闪石Al_Ti温压曲线格子,并将其运用到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的结晶条件估算中。估算结果显示,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为82 0±2 0℃,压力为70~130MPa,XH2 O为0 .7±0 .1,其结晶条件代表岩体侵位时的物理环境。花岗闪长岩中的角闪石结晶温度约为82 0℃,压力约为2 6 0MPa ,是在较深的岩浆房中结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 角闪石Al-Ti温压格子 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 广东佛冈
下载PDF
南祁连北缘东段晚奥陶世构造演化:多藏角闪辉长岩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证据 被引量:3
18
作者 师江朋 韩效忠 +4 位作者 乔树岩 王致山 霍腾飞 杨浩田 杨德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9,共14页
为约束多藏角闪辉长岩的岩石成因和南祁连北缘东段晚奥陶世的构造演化,对多藏角闪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中锆石具条痕状吸收和高的Th/U比值(0.37~1.16),暗示其岩浆成... 为约束多藏角闪辉长岩的岩石成因和南祁连北缘东段晚奥陶世的构造演化,对多藏角闪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中锆石具条痕状吸收和高的Th/U比值(0.37~1.16),暗示其岩浆成因。岩浆锆石的206Pb/238 U定年结果为(444±3)Ma,表明多藏角闪辉长岩形成于晚奥陶世,两组捕获锆石的年龄为520 Ma和484 Ma,代表早期的岩浆事件。多藏岩体具相对低的SiO_2含量(51.68%~55.66%)和高的MgO(4.48%~7.37%)、TiO_2(1.01%~1.24%)、FeO^T(7.99%~8.72%)含量以及高的Mg#值(53~63);LREEs相对富集、HREEs相对亏损,(La/Yb)N=4.03~7.89,具有弱的Eu异常(δEu=0.78~1.16),富集LILEs(Rb、Ba、K)、亏损HFSEs(Nb、Ta),具Sr、P、Ti元素的亏损。结合矿物化学分析表明,南祁连北缘东段多藏角闪辉长岩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洋-洋汇聚向洋-陆碰撞转换背景下俯冲大洋板片断离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奥陶世 角闪辉长岩 年代学 多藏 南祁连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地区早石炭世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田健 滕学建 +4 位作者 刘洋 滕飞 何鹏 郭硕 王文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4-770,共17页
内蒙古狼山山脉西侧分布有大面积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时代集中在早石炭世—晚二叠世,早石炭世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体出露于潮格温都尔镇西侧。角闪辉长岩体呈岩滴状产出,被花岗闪长岩体侵入,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角闪辉长岩的^(2... 内蒙古狼山山脉西侧分布有大面积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时代集中在早石炭世—晚二叠世,早石炭世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体出露于潮格温都尔镇西侧。角闪辉长岩体呈岩滴状产出,被花岗闪长岩体侵入,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角闪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29.0±2.3 Ma,花岗闪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1.1±0.9 Ma^330.0±4.2 Ma。花岗闪长岩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富钠(Na2O=3.48%~4.46%),高钠钾比值(Na2O/K2O=1.03~2.39),钙碱性系列,P2O5-SiO_2之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Ⅰ型花岗岩的特点。Hf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角闪辉长岩及花岗闪长岩均来自于受地壳混染的亏损地幔,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角闪辉长岩及花岗闪长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一致,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弱的负Eu异常;角闪辉长岩富集Ba、Sr,亏损Nb、Ta、Zr、Hf;花岗闪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Sr,不同程度地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总体反映了岩浆弧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早石炭世狼山地区侵入岩岩石组合为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认为狼山地区早石炭世处于大陆边缘弧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狼山地区 早石炭世 角闪辉长岩 花岗闪长岩 大陆边缘弧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角闪辉长岩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亚川 于介江 +3 位作者 杨万志 张元厚 崔策 于介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5-1120,共16页
为了确定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单一的角闪辉长岩岩体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本文对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早二叠世角闪辉长岩岩体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2个岩体中的锆石在CL图... 为了确定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单一的角闪辉长岩岩体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本文对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早二叠世角闪辉长岩岩体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2个岩体中的锆石在CL图像上主要呈条痕状吸收,Th/U值较高(0.23~0.58),指示其岩浆成因,成岩年龄为早二叠世(281.1~282.3 Ma)。这些岩体均由单一的角闪辉长岩构成,w(SiO_2)为46.45%~52.76%,w(MgO)为5.15%~8.42%,w(Al2O3)为14.52%~16.84%,Mg#主要为0.55~0.63;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型,LREE/HREE=3.36~5.11,(La/Yb)N=2.64~4.41,δEu值多为1.06~1.98;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及Zr、P、Hf相对亏损;εNd(t)=10.66~12.54(t=282 Ma),平均为11.60。综上所述,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早二叠世角闪辉长岩的岩浆源区主要为受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楔。结合同时代火成岩的组合特征、沉积作用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东天山觉罗塔格带黄山地区早二叠世角闪辉长岩体形成于吐哈地块与中天山地块碰撞后的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觉罗塔格带 黄山 早二叠世 角闪辉长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