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ew Criticism&Semiotic Criticism——In Terms Of Their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ctional World&The Real World
1
作者 Chen Hong-Qin 《宜宾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53-57,共5页
As we know,new criticism is the post—world school of critical theory insists onthe intrinsic value of work of art and focusses on the individual work alone asan independent unit of meaning.It is opposed to the critic... As we know,new criticism is the post—world school of critical theory insists onthe intrinsic value of work of art and focusses on the individual work alone asan independent unit of meaning.It is opposed to the critical practice of bringing histori-cal of brographical data to bear on the anterpretation of a work.To the new critocs,poet-.ry was a special kind of discourse,a means of communicating feeling and thought thatwould not be expressed in any other kind of language.It differed qualitatively from thelanguage of science,or philosophy,but it converyed valid meanings.Such critics set outto define and formalize the qualities of poetic thought and languagege,using the techniqueof close reading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implicative values of works and on the vari-ous function of figurative language—imagery,metaphor and symbol—in the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ew Criticism&Semiotic Criticism VIEW In Terms Of Their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ctional world&The Real world
下载PDF
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解答方案研究
2
作者 钟华 李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息处理的方式更为合理地重构其中的虚构世界;其次,读者遵循两种“内涵函数”的规则来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其中“认证函数”确定该虚构世界中存在哪些“虚构事实”,“饱和函数”确定它们在虚构世界中的分布及密度;最后,读者还应遵循“再中心化”理论和“最小偏离原则”来填补文本虚构世界中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这个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在解答读者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方面,提供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具体方案,但也存在某些尚需进一步斟酌的问题,值得学界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读者 虚构世界 内涵函数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西方犯罪小说研究的三个转变
3
作者 郭恋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5,共10页
犯罪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对21世纪之前以及近期犯罪小说研究的三个转变呈现西方犯罪小说批评研究趋势,同时展现犯罪小说与世界文学关系的新变。这三个转变依次为:尽管世界经典文... 犯罪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对21世纪之前以及近期犯罪小说研究的三个转变呈现西方犯罪小说批评研究趋势,同时展现犯罪小说与世界文学关系的新变。这三个转变依次为:尽管世界经典文学对类型小说的排斥依然存在,新旧世纪之交犯罪小说创作及其研究已进入世界文学研究的视野;其后,“作为世界文学的犯罪小说”概念取得合法性,世界文学研究开始全面接受这一类型并指引其研究方向;近期,加强犯罪叙事个体文本研究以证明其所具有的经典性,从而突破犯罪小说的研究定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当下犯罪小说研究这一类型自源头就具备跨国性和世界性特征,这充分证明了犯罪小说所具有的世界文学属性和自我更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小说研究 世界文学 类型的流动性 文本细读 全球维度
下载PDF
科学幻想的哲学模式:《燃烧的世界》的科幻诗学
4
作者 郝田虎 舒好 《语言教育》 2024年第2期123-132,F0003,共11页
在近现代科学的发育过程中,哲学与科学具有同构性,二者又常套上诗之外衣。在哲学、科学与文学的互动中,科幻的诗学应运而生。自然哲学家玛格丽特·卡文迪什1666年首版的乌托邦游记《燃烧的世界》被视为原始的科幻小说。此书集中展... 在近现代科学的发育过程中,哲学与科学具有同构性,二者又常套上诗之外衣。在哲学、科学与文学的互动中,科幻的诗学应运而生。自然哲学家玛格丽特·卡文迪什1666年首版的乌托邦游记《燃烧的世界》被视为原始的科幻小说。此书集中展示了卡文迪什经由幻想过滤的活力唯物主义哲学如何内蕴科幻的诗学。卡文迪什的诗学观不仅体现了17世纪西欧知识进步的时代特征,而且以其对幻想的独特认识展示了科学革命倡导的经验观察、理性精神与普遍怀疑如何孕育出一套关于科学幻想的创作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卡文迪什 《燃烧的世界》 《论实验哲学》 科幻诗学
下载PDF
中国科幻全球传播公共产品的塑造--基于《科幻世界》的跨文化传播与全球传播视角的分析
5
作者 侯洪 余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中国科幻文艺产品的全球传播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存在时间较长、对中国科幻影响力较大、发展历史悠久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艺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传播品牌性刊物。在新中国科幻传播史上,该杂志创刊至... 中国科幻文艺产品的全球传播近年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存在时间较长、对中国科幻影响力较大、发展历史悠久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文艺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传播品牌性刊物。在新中国科幻传播史上,该杂志创刊至今,就作为中国科幻创作与传播的引领者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肩负起跨文化传播的重任。该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围绕有关该杂志品牌塑造的要素--封面符号的创意与视觉传达、绘制品牌文本科幻想象蓝图展开考察与分析,探索其在中国科幻跨文化传播中的品牌塑造与发挥的引领作用,以及绘制中国想象力地图与世界共享中国科幻全球传播的价值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世界》 品牌 中国科幻 跨文化传播 全球传播 全球性公共产品
下载PDF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病媒生物监测及防制效果评估
6
作者 韩江 张伟 +2 位作者 杨万英 郭强 彭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 掌握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场馆及接待酒店的病媒生物侵害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病媒防制措施,保障大会病媒安全并分析总结病媒防制经验,为重大活动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举办前期,于2023年9—10月对涉及的1个场... 目的 掌握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场馆及接待酒店的病媒生物侵害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病媒防制措施,保障大会病媒安全并分析总结病媒防制经验,为重大活动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举办前期,于2023年9—10月对涉及的1个场馆和5家接待酒店开展3轮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以及病媒防制效果评估,分析各场所蜚蠊、蝇、鼠、蚊侵害情况以及防制效果。结果 3轮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显示,6个场所的总体蜚蠊粘捕率、蟑迹阳性率、成蝇侵害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蜚蠊粘捕率分别为1.74%、0.97%、0.24%;蟑迹阳性率分别为5.15%、2.63%、0.39%;成蝇侵害率分别为3.76%、1.47%、0.00%;P<0.05);所有场所均未捕获到鼠类,室内未查见鼠迹;6个场所的总体诱蚊灯蚊密度、停落指数及路径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病媒防制效果评估显示,所有场所蚊虫达到密度控制水平A级,蝇及蜚蠊达到密度控制水平B级,酒店A和酒店E鼠类密度控制水平仅达到C级,其余场所鼠类密度控制水平达到B级。结论 随着时间不断推进,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场馆及接待酒店病媒防制效果持续改善;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防制效果评估,可为病媒防制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客观反映病媒防制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病媒生物 监测 控制水平
下载PDF
作为“理想”的“二十一世纪”——《电世界》中的现代性想象
7
作者 胡驭舟 王洁群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滥觞,晚清科幻小说是进行“想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晚清“现代性”的表征,更是其展开的重要介质。作为与晚清相呼应的历史坐标,“二十一世纪”则为现代性“想象”提供了延展的空间与舞台。《电世界》构建了一个...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滥觞,晚清科幻小说是进行“想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晚清“现代性”的表征,更是其展开的重要介质。作为与晚清相呼应的历史坐标,“二十一世纪”则为现代性“想象”提供了延展的空间与舞台。《电世界》构建了一个与晚清全然不同的时空坐标与世界体系,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的时空、科技、人格进行了多维度畅想,较早地尝试了从“神怪”到“科幻”的范式转换,同时对民族国家的建立也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探索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科幻小说 《电世界》 现代性 二十一世纪
下载PDF
从“外国”资源论《小说世界》中的“新”“旧”交融
8
作者 吕书彦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在茅盾、鲁迅等新文学大家对通俗期刊《小说世界》的评价中,因其刊发“礼拜六派”等通俗作品,从而处于恶俗、“旧”、落后的位置。为重申《小说世界》在现代文学期刊中的定位,本文以“外国”这一期刊内的文化资源作为切口,进行具体的文... 在茅盾、鲁迅等新文学大家对通俗期刊《小说世界》的评价中,因其刊发“礼拜六派”等通俗作品,从而处于恶俗、“旧”、落后的位置。为重申《小说世界》在现代文学期刊中的定位,本文以“外国”这一期刊内的文化资源作为切口,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和横向对比。通过分析可知,“外国”资源具体体现在《小说世界》中编者与读者的互动以及外国作品的刊登上。在阅读上,编者和读者对外国作品有明显的期待视野上的差异;在实际刊发上,外国作品体现了期刊“新”“旧”混杂的特点。对《小说世界》中“外国”资源的考察,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此刊在新文学语境下“旧”“落后”等片面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世界》 通俗期刊 “外国”资源 “旧”与“新”
下载PDF
虚构世界的模态与函数:论多勒泽尔的可能世界虚构理论
9
作者 刘进 童志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36-43,共8页
卢博米尔·多勒泽尔作为当代著名的捷克学者,是开创可能世界文学理论的先驱之一。他借助可能世界理论对叙事与文学虚构进行研究,提出应当打破“单一世界框架”的束缚,并建构起“可能世界框架”。引入可能世界理论后可以发现,阅读文... 卢博米尔·多勒泽尔作为当代著名的捷克学者,是开创可能世界文学理论的先驱之一。他借助可能世界理论对叙事与文学虚构进行研究,提出应当打破“单一世界框架”的束缚,并建构起“可能世界框架”。引入可能世界理论后可以发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被卷入到虚构世界的过程,而关于这个文学虚构世界的建构与运作原则被多勒泽尔归结为叙事模态与内涵函数。虽然多勒泽尔对文学虚构世界的内部结构与模态类型的分析显示出强烈的逻辑主义倾向,但这也体现了他对结构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并为深入理解文学虚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勒泽尔 虚构世界 可能世界理论 叙事模态
下载PDF
文学史叙述研究的范式构建——乔国强教授访谈录
10
作者 毛燕安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乔国强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专家。近20年来,他在研究美国犹太文学的同时,也在叙述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学史叙述研究方面,堪称独树一帜。他的研究不但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一套理论和方法,而... 乔国强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专家。近20年来,他在研究美国犹太文学的同时,也在叙述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学史叙述研究方面,堪称独树一帜。他的研究不但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一套理论和方法,而且在疆域上拓展了叙述学的研究领域。本访谈围绕文学史叙述研究的一些问题展开。乔国强教授从文学史叙述的虚构性、文学史的“三重世界”以及文学史叙述的故事性和时间性等角度,畅谈了他对文学史叙述研究的一些心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叙述 虚构性 “三重世界” 故事性
下载PDF
漫游感的倡导者:意大利科幻作家弗朗西斯科·沃尔索专访
11
作者 李雅婷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 《探索与批评》 2024年第1期41-53,共13页
意大利科幻作家与出版人弗朗西斯科·沃尔索致力传播未得到充分认识的非英语国家科幻作品,推动科幻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为此,他首次提出了科幻“漫游感”这一概念,意指科幻的“惊奇感”正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本次访... 意大利科幻作家与出版人弗朗西斯科·沃尔索致力传播未得到充分认识的非英语国家科幻作品,推动科幻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为此,他首次提出了科幻“漫游感”这一概念,意指科幻的“惊奇感”正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本次访谈通过讨论科幻作家对未来的影响、非英语科幻小说的贡献、各文化的本土创新、科幻故事筛选、跨媒体叙事和多元世界构建等话题,进一步探索这位“漫游感”倡导者的前沿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科幻小说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 “漫游感” 非英语科幻小说
下载PDF
从“可能世界”到“实在世界”:科幻小说与现实
12
作者 杨湃湃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2期342-357,共16页
本文运用可能世界理论观照科幻小说与“现实”的关系。科幻小说的概念蕴含着内在张力,它一方面是基于“幻想”的虚构作品,一方面又与“科学”紧密相关,需要遵循现实世界的认知逻辑。依据可能世界理论,“科幻小说”构建的文本世界虽然不... 本文运用可能世界理论观照科幻小说与“现实”的关系。科幻小说的概念蕴含着内在张力,它一方面是基于“幻想”的虚构作品,一方面又与“科学”紧密相关,需要遵循现实世界的认知逻辑。依据可能世界理论,“科幻小说”构建的文本世界虽然不“摹仿”外部客观世界,却与现实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推想未来的科幻小说构建的“可能世界”与社会现实存在“对应”关系,既反映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改造,又显示了人类对科技由“片面乐观”到“全面反思”的认知变化。通过“可能世界”与“实在世界”之间的“互惠反馈”,科幻小说既为技术发明提供了灵感,又预警了技术应用催生的社会危机、伦理困境等问题。科幻小说的诗学是对“虚构”与“现实”二元关系的解构,通过对可能世界的虚构,优秀的科幻作品既能反映和批判当下的社会现实,又能对未来世界的现实进行展望,显示出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相似的思想深度、批判精神与历史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可能世界 现实 虚构
下载PDF
诘问历史,探寻真实——从《101/2章人的历史》看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真实性的隐遁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金才 王育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6,共6页
传统文学批评一向热衷于文学真实性的讨论,并将其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文学观念。但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这一观念受到挑战。英国当代小说家巴恩斯在其小说《101/2章人的历史》中以独特的实验手法,探讨了历史、艺术与真实的关系。这部形式新... 传统文学批评一向热衷于文学真实性的讨论,并将其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文学观念。但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这一观念受到挑战。英国当代小说家巴恩斯在其小说《101/2章人的历史》中以独特的实验手法,探讨了历史、艺术与真实的关系。这部形式新奇的小说告诉读者:在后现代条件下,历史不再是对真实的记录,艺术所再现的并非本真的真实,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而真实性的存在主要取决于话语权力的操作者和话语的阐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恩斯 《10 1/2章人的历史》 历史 虚构
下载PDF
三界通达:用可能世界理论解释虚构与现实的关系 被引量:41
14
作者 赵毅衡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可能世界理论最早由莱布尼茨提出,在近二十年扩展到其他领域,文艺学界对此反应最为热烈,希望借此重新解释虚构与现实的关系。通过详细定义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的存在方式,描述了虚构叙述世界与这三个世界的联系:虚构世界的... 可能世界理论最早由莱布尼茨提出,在近二十年扩展到其他领域,文艺学界对此反应最为热烈,希望借此重新解释虚构与现实的关系。通过详细定义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的存在方式,描述了虚构叙述世界与这三个世界的联系:虚构世界的基础语义域是可能世界,一边寄生于实在世界,另一边可以卷入不可能世界。"三界通达"是叙述的基本特征,由此出发可以解决一系列文艺学的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 实在世界 不可能世界 虚构 叙述
下载PDF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内在世界的视觉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靖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是一种与虚构电影相近似的影像民族志类型,其基本特点是以非现实性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展现某种社会文化的基本形态与核心价值。影像民族志作者可以根据田野调查所掌握的事实资料,以虚构的情节为架构,由族群...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是一种与虚构电影相近似的影像民族志类型,其基本特点是以非现实性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展现某种社会文化的基本形态与核心价值。影像民族志作者可以根据田野调查所掌握的事实资料,以虚构的情节为架构,由族群成员采用表演的方法,以描述、表现、反思和重构等表演技巧,展示该族群的文化内容,挖掘深藏于表象之下的内在世界。由于理论稀缺以及实践难度,"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在世界人类学界较少有人尝试,成功的民族志文本更为罕见,但其在人类学领域内的学术潜力却值得进一步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 影像民族志 表演 内在世界
下载PDF
从《小世界》看戴维·洛奇的融合思想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荣升 马爱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小世界》是洛奇校园三部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像一个文本的万花筒,融合了各种斑斓的色彩,既是一部理论与创作相融合的理论化小说;又是一部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点于一体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同时还体现了高雅文化与通俗... 《小世界》是洛奇校园三部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它像一个文本的万花筒,融合了各种斑斓的色彩,既是一部理论与创作相融合的理论化小说;又是一部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点于一体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同时还体现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融合。洛奇的创作实践为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当代小说家指出了一条继承、融合、超越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世界 理论化小说 新现实主义 融合思想
下载PDF
伦理转向语境中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22
17
作者 伍茂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叙事伦理无论作为批评方法还是研究范式,正逐渐受到域内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但在具体使用中却陷入种种误区,原因在于对叙事伦理的概念背景、内涵和批评方法缺少应有的梳理。叙事伦理自古就有,但作为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而出现,则是西... 叙事伦理无论作为批评方法还是研究范式,正逐渐受到域内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但在具体使用中却陷入种种误区,原因在于对叙事伦理的概念背景、内涵和批评方法缺少应有的梳理。叙事伦理自古就有,但作为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而出现,则是西方结构主义之后伦理转向的结果。现代性的展开是伦理转向以及叙事伦理凸显的基本背景,这也决定了叙事伦理不同于传统伦理道德批评,它可区分为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叙事伦理是一种虚构伦理,遵循虚构世界的逻辑和价值原则,因而,虽受生活理性伦理的启发,但并非其刻板复制或反映,叙事伦理批评是现象学意识批评的本质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转向 叙事伦理 虚构世界 意识批评
下载PDF
从文本到世界:一种方法论的探索——贝尔唐·韦斯特法尔《地理批评:真实、虚构、空间》评介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方 路斯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28,共8页
由法国学者贝尔唐·韦斯特法尔提出的地理批评是一种兼具视角多元化和跨学科性质的比较研究方法论。作为当代空间批评的前沿理论成果,该理论通过对比后现代时空中真实和虚构的不同再现形式,探索文学与空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揭示文本... 由法国学者贝尔唐·韦斯特法尔提出的地理批评是一种兼具视角多元化和跨学科性质的比较研究方法论。作为当代空间批评的前沿理论成果,该理论通过对比后现代时空中真实和虚构的不同再现形式,探索文学与空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揭示文本空间与世界空间的互动本质。此外,阐释方式与涉足领域的多样性不仅使地理批评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主观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的研究倾向,还为世界文学的理论构建作出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批评 真实 虚构 文本空间 世界空间 世界文学
下载PDF
论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与虚构世界的符号双轴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光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129,共7页
我们可以把实在世界看作组合轴,把可能世界看作聚合轴,把虚构世界看作可能世界的聚合轴——虚轴,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全域的叙述模型。实在世界由主体与事件构成,聚合轴由事件的可能选项构成,虚轴由主体的可能选项构成,因此虚构世界就是... 我们可以把实在世界看作组合轴,把可能世界看作聚合轴,把虚构世界看作可能世界的聚合轴——虚轴,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全域的叙述模型。实在世界由主体与事件构成,聚合轴由事件的可能选项构成,虚轴由主体的可能选项构成,因此虚构世界就是主体与事件被可能选项替换之后的结果,它是实在世界与可能世界的投影,通过象征的方式与实在世界发生关联。虚构世界可以自由卷曲并与其他世界相交,形成文本特殊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轴 聚合轴 虚轴 实在世界 可能世界 虚构世界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两种个性化建构——沈从文、萧红散文化小说片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利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4-98,共5页
:自“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小说就有“散”的一脉存在 ,不少作家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带有“散文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沈从文、萧红虽同是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创作实践者 ,但他们的散文化小说在艺术世界的构筑 ,在格调、氛围等方面... :自“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小说就有“散”的一脉存在 ,不少作家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带有“散文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沈从文、萧红虽同是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创作实践者 ,但他们的散文化小说在艺术世界的构筑 ,在格调、氛围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个性化 艺术世界 氛围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