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st-Parasitoid系统的分岔与混沌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褚衍东 李险峰 张建刚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6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ost-Parasitoid模型.该模型是一类非线性离散系统,反映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寄生虫和寄宿主之间的生存状态.通过调节各种影响下的分岔参数,可以观察到系统具有周期泡,倍周期分叉,间歇混沌和Hopf分岔等复杂...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ost-Parasitoid模型.该模型是一类非线性离散系统,反映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寄生虫和寄宿主之间的生存状态.通过调节各种影响下的分岔参数,可以观察到系统具有周期泡,倍周期分叉,间歇混沌和Hopf分岔等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现象,揭示了系统通向混沌的途径.利用不同周期遍历下的奇怪吸引子和具有分形边界的吸引盆对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利用参数开闭环控制法对系统的混沌状态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选择相应的控制参数可将该系统的混沌状态控制到不同的稳定周期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t-parasitoid模型 分岔 混沌 吸引盆 混沌控制
下载PDF
The behavior of a host-parasitoid model with host logistic growth and proportional refuge
2
作者 Senada Kalabusic Esmir Pila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SCIE 2024年第5期33-78,共46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host-parasitoid model,where the logistic equation governs the host population growth,and a proportion of the host population can find refuge.The equilibrium points'existence,number,and lo...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host-parasitoid model,where the logistic equation governs the host population growth,and a proportion of the host population can find refuge.The equilibrium points'existence,number,and local character are discussed.Taking the parameter regulating the parasitoid's growth as a bifurcation parameter,we prove that Neimark-Sacker and 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s occur.Despite the complex behavior,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system is permanent,ensuring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both populations.Furthermore,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proportional refuge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ystem's behavior compared to the system without aproportional refu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ce equations host-parasitoid Neimark-Sacker bifurcation perioddoubling bifurcation PERMANENCE stability
原文传递
寄生蜂基于嗅觉信号识别的宿主定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亚平 侯有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1-608,共18页
寄生蜂对宿主的成功定位是其繁衍后代的关键步骤之一,主要受挥发性化合物的调节。首先,雌性寄生蜂可根据寄主植物挥发物尤其是植食性昆虫诱导的植物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对宿主的栖息环境进行远距离定位,它... 寄生蜂对宿主的成功定位是其繁衍后代的关键步骤之一,主要受挥发性化合物的调节。首先,雌性寄生蜂可根据寄主植物挥发物尤其是植食性昆虫诱导的植物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对宿主的栖息环境进行远距离定位,它们可根据HIPVs提供的信号缩小宿主范围,而HIPVs的混合物极为复杂,其成分和含量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尽管如此,萜类是HIPVs中常见的化合物,且被多数行为研究证实在寄生蜂宿主定位中发挥作用。随后,当寄生蜂发现并降落到与宿主相关的植物后,它们可利用宿主衍生的信号近距离定位宿主。宿主的虫体、茧和粪便等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对寄生蜂具有吸引作用,有些宿主粪便的气味可以作为寄生蜂执行宿主定位行为的主信号,而且宿主粪便挥发物的成分因昆虫取食的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此外,来自寄生蜂自身的信息化学物质也有助于同种寄生蜂的其他个体对宿主的定位。寄生蜂对气味分子的感知依赖其主要位于触角上的嗅觉感器,而关于其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仍较为薄弱。由于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是嗅觉系统中介导气味识别的关键蛋白,所以大多数研究仅限集中于触角OBPs的分析。据现有研究报道,在不同种寄生蜂之间,编码OBPs的基因数量具有较大的差异,且多数研究通过基因沉默、荧光竞争结合检测、分子对接等技术手段证实了OBPs在寄生蜂的宿主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寄生蜂宿主定位行为及其嗅觉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在农业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田间施用挥发性化合物或种植能够释放有用挥发物的伴生植物和转基因植物可以增强寄生蜂对宿主的定位,从而达到更好的害虫生物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宿主定位 嗅觉信号 嗅觉机制 生物防控
下载PDF
Inventory of Host Plants and Parasitoids of the Fall Armyworm (FAW),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 in the Southern Agricultural Zone of Niger
4
作者 Ousmane Zakari Moussa Souleymane Laminou +2 位作者 Hamissou Zangui Laouali Amadou Ibrahim Baoua Boukar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CAS 2023年第1期16-27,共12页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 is a polyphagous pest reported in sub-Saharan Africa since 2016 and has expanded rapidly in almost Africa. In Niger,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 is considered ...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 is a polyphagous pest reported in sub-Saharan Africa since 2016 and has expanded rapidly in almost Africa. In Niger,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 is considered like a major pest of maize, to which it causes significant damage, in a context where proven control methods against this moth remain almost non-existent.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FAW through the damage caused to the different host plants and to identify the parasitoids of this caterpillar.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southern agricultural zone of Niger, specifically in the regions of Dosso, Maradi, Tahoua and Zinder. FAW eggs and caterpillar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villages in each region and then incubated and reared in the entomology laboratory of INRAN in Maradi. The rate of infestation of the different crops by FAW was determined as well as the observation of the beneficiarie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FAW on millet with an attack rate varying from 45.7% to 68%, sorghum with 47.2% to 62.25% and sesame with 9.7%. This work also revealed an oophagous parasitoid, Telenomus remus with 138 ± 23 and larval parasitoids, Cotesia sp with 16 ± 1 max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 emerged from the collected material. Also, it was identified the parasitoid Cotesia icipe with a rate of parasitism from 4.6% to 5.75%;the Charops ater whose rate of parasitism varies from 4.5% and 12.25% but for Chelonus insularis with 17.25% and Tachnidae with 53%. These very interesting results will constitut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control and a component of an agroecological management strategy of caterpil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NTORY Host Plants Spodoptera frugiperda PARASITOIDS NIGER
下载PDF
日本柄瘤蚜茧蜂与其寄主豆蚜的相互作用:寄主龄期选择及其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甘明 苗雪霞 丁德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8-604,共7页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的相对被寄生率最高 ,为 2 6 4 % ;其次是 1龄若蚜 ,为 2 0 6 % ;无翅成蚜与 3、 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相对被寄生率较低。日本柄瘤蚜茧蜂的寄生延长了豆蚜若蚜的发育 ,其中 1龄若蚜被寄生后 ,1~ 3龄历期显著延长 ;有翅 3龄若蚜被寄生后 ,3、 4龄历期明显延长 ;但无翅和有翅 4龄若蚜被寄生后的发育历期均不受影响。各龄若蚜被寄生后羽化的成蚜寿命明显缩短 ,其中 ,被寄生的 1龄若蚜不能发育至成蚜 ,其它较早龄期被寄生的若蚜羽化的成蚜繁殖力均显著降低。寄生时寄主的发育期也影响寄生蜂的发育 ,2龄豆蚜被寄生时的日本柄瘤蚜茧蜂个体发育最快 ,为 194 10h ;1龄寄主被寄生时蚜茧蜂的发育最慢 ,需 2 15 8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日本柄瘤蚜茧蜂 寄主-寄生蜂的相互关系 寄主龄期选择 繁殖力曲线
下载PDF
瓜实蝇密度和蜂密度对印啮小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林玉英 金涛 +2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彭正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1,111,共4页
在实验室内以瓜实蝇幼虫作寄主研究了寄主密度和蜂密度对印啮小蜂寄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啮小蜂对瓜实蝇的寄生量受寄主密度影响显著。寄主密度为5-20头/管时,寄主密度的增加对印啮小蜂的寄生效能有增强作用,而当寄主密度过高时,... 在实验室内以瓜实蝇幼虫作寄主研究了寄主密度和蜂密度对印啮小蜂寄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啮小蜂对瓜实蝇的寄生量受寄主密度影响显著。寄主密度为5-20头/管时,寄主密度的增加对印啮小蜂的寄生效能有增强作用,而当寄主密度过高时,寄主密度的增加会使印啮小蜂的寄生效能降低。印啮小蜂个体之间存在相互干扰作用。平均每头雌蜂的寄生量和寄生率、每头雌蜂产仔蜂量随蜂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蜂密度的增加降低了印啮小蜂的寄生效能。当蜂密度从2头/管增加到15头/管时,平均每头雌蜂寄生的瓜实蝇数量降低了近3/4。蜂虫比例越低,子代的雌性比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印啮小蜂 寄主密度 蜂密度 寄生效能
下载PDF
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祥令 何余容 +2 位作者 潘飞 王德森 罗永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8-393,共6页
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的寄主栖息地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某些健康植物能释放对寄生蜂有吸引作用的挥发物。当植物受到植食性昆虫为害后,可引起植物的间接防御,即产生对一定种类寄生蜂具引诱作用的挥发物来保护自己。此外,害... 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的寄主栖息地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状态下,某些健康植物能释放对寄生蜂有吸引作用的挥发物。当植物受到植食性昆虫为害后,可引起植物的间接防御,即产生对一定种类寄生蜂具引诱作用的挥发物来保护自己。此外,害虫的产卵也能诱导部分植物产生引诱天敌的物质。对于植食性昆虫取食植物诱导的挥发物研究较深入,而其产卵对植物挥发物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植物挥发物对寄生蜂寄主定位影响的研究概况,可望为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物 寄生蜂 寄主定位 取食 产卵
下载PDF
寄生蜂成虫在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被引量:44
8
作者 刘树生 江丽辉 李月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8-236,共9页
综述了寄生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的概念、过程、适应性意义及影响因子。学习是寄生蜂的一种普遍特征 ,但学习基本上只发生在成虫期 ,其中联系性学习是一个主要特征。学习可产生启动和嗜好性学习二种效应 ,在寄生蜂搜索寄主的各个... 综述了寄生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的概念、过程、适应性意义及影响因子。学习是寄生蜂的一种普遍特征 ,但学习基本上只发生在成虫期 ,其中联系性学习是一个主要特征。学习可产生启动和嗜好性学习二种效应 ,在寄生蜂搜索寄主的各个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可高效地识别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 ,提高搜索效率。学习的潜力及效应可依寄生蜂和寄主的食性专化程度、寄主的发育阶段、寄生蜂自身的生理状态及环境中刺激的性质等因子而变化。对寄生蜂学习行为的了解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 ,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寄主搜索 学习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转主寄主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苏智 杨忠岐 +1 位作者 魏建荣 王小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以及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这些寄主中的寄生率和出蜂量、雌雄性比等。结果表明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主有 7种 :美国白蛾 ,大袋蛾 ,柳毒蛾 ,榆毒蛾 ,国槐尺蛾 ,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白蛾周氏啮小蜂年发生 7代 ,而美国白蛾年发生 2代 (部分年份可发生 3代 ) ,小蜂除寄生这 2代(或 3代 )美国白蛾蛹外 ,其余各代在这些转主寄主蛹中寄生。这些转主寄主的蛹期和美国白蛾的蛹期在 1a的生长发育期中相互衔接 ,小蜂可转移寄生在这些寄主上 ,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对各地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柳毒蛾和美国白蛾上的寄生情况比较分析 ,发现该小蜂在不同地点的寄生情况差异不显著 ,说明这种小蜂的分布比较广泛 ,种群数量比较稳定。研究还表明 ,绿化树木的多样性可以增加转主寄主的种类和数量 ,从而能够使小蜂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转主寄主 美国白蛾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森林害虫
下载PDF
昆虫病毒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及其对寄生蜂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伟松 钟国华 胡美英 《昆虫天敌》 CSCD 2001年第2期70-79,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昆虫病毒,包括核多角体病毒(NPV)、昆虫痘病毒(EPV)和颗粒体病毒(GV),在防治农林害虫中的应用及其对寄主寄生蜂影响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昆虫杆状病毒诱导细胞凋亡及基因工程研究的近况。
关键词 核多角体病毒 昆虫痘病毒 颗粒体病毒 寄主-寄生峰-昆虫病毒关系 害虫防治
下载PDF
寄生性天敌寄生行为及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0
11
作者 娄永根 汪霞 +2 位作者 杜孟浩 周国鑫 王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8-442,共5页
作为调节和利用寄生性天敌以控制害虫为害所需的重要基础信息之一,寄生性天敌的寄生行为已有70多年的研究历史。至今在这一领域的很多研究方面,包括寄生性天敌的寄主选择行为、寄主块离开行为、窝卵数以及行为的进化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 作为调节和利用寄生性天敌以控制害虫为害所需的重要基础信息之一,寄生性天敌的寄生行为已有70多年的研究历史。至今在这一领域的很多研究方面,包括寄生性天敌的寄主选择行为、寄主块离开行为、窝卵数以及行为的进化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寄生性天敌的寄主选择行为及寄主块离开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性天敌 寄主选择行为 寄主块离开行为
下载PDF
利用黄粉甲繁育管氏肿腿蜂:不同蜂虫比对繁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代平礼 徐志强 田慎鹏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利用黄粉甲Tenebriomolitor的蛹作为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测定了不同蜂虫比对发育历期、寄生率等几项评价繁育效果的重要指标。结果显示接蜂时不同蜂虫比对雌蜂产卵量和育出的子代蜂数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当蜂虫比为2... 利用黄粉甲Tenebriomolitor的蛹作为中间寄主繁育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测定了不同蜂虫比对发育历期、寄生率等几项评价繁育效果的重要指标。结果显示接蜂时不同蜂虫比对雌蜂产卵量和育出的子代蜂数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当蜂虫比为2∶1时这2项重要指标较为理想。综合比较了寄生率、寄生成功率、子代蜂的发育历期、出蜂数、性比等各项指标后认为,人工扩繁时采用2∶1的蜂虫比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甲 管氏肿腿蜂 蜂虫比 发育历期 寄生率
下载PDF
温度对几种害虫和寄生蜂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刚 林勇文 江树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5-87,共3页
田间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颈双缘姬蜂Diadromuscollaris和菜蚜茧蜂Diaeretiellarapae对敌敌畏的敏感度及AChE的Ki值远高于其寄主害虫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和菜缢管蚜Lipaphiserysimi。与对照(25℃)相比,高反应温度(37℃)可... 田间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颈双缘姬蜂Diadromuscollaris和菜蚜茧蜂Diaeretiellarapae对敌敌畏的敏感度及AChE的Ki值远高于其寄主害虫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和菜缢管蚜Lipaphiserysimi。与对照(25℃)相比,高反应温度(37℃)可显著增高敌敌畏对所测试的5种昆虫AChE的抑制率,而低反应温度(5℃)对5种昆虫AChE的抑制率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高温对3种寄生蜂AChE的影响明显高于对2种寄主害虫ACh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寄主害虫 敌敌畏 乙酰胆碱酯酶 反应温度
下载PDF
寄主龄期、过寄生和寄主饥饿处理对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及畸形细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2 位作者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6,共6页
过寄生、寄生时寄主龄期和寄生后寄主饥饿处理影响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显微解剖和观察表明,4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被寄生后,其体内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发育不整齐、假寄生比例增高。... 过寄生、寄生时寄主龄期和寄生后寄主饥饿处理影响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显微解剖和观察表明,4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被寄生后,其体内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发育不整齐、假寄生比例增高。过寄生后,每头被寄生的寄主血腔中畸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直径变小;随着过寄生程度的加剧,幼蜂发育严重受阻。寄主营养显著影响体内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被寄生的小菜蛾经饥饿处理62h后,体内畸形细胞的数量、活性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幼蜂的发育也受到明显抑制,寄主发育与寄生蜂和畸形细胞的发育呈正相关性。由此可见,寄主不同龄期、过寄生及寄主营养状况均对寄主体内幼蜂和畸形细胞发育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小菜蛾 寄主龄期 过寄生 饥饿处理 畸形细胞 幼蜂 发育
下载PDF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镇宇 姚德富 +3 位作者 陈永梅 冯继华 闫国增 石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2,共4页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 ,其中 ,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 (寄生率高达 36 %~ 5 0 % )、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 3~ 4代 ,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 .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 .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 ,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寄生昆虫 转主寄主 天敌昆虫
下载PDF
底比斯姬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万学 王文霞 +2 位作者 王伟 张毅波 万方浩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1-389,共9页
底比斯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Walker)是一种抑性、卵育型单内寄生蜂,可以通过产卵寄生和寄主取食两种方式致死寄主;该蜂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多种潜叶蝇类害虫尤其是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的优势天敌。本文综述其分类地位、分布... 底比斯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Walker)是一种抑性、卵育型单内寄生蜂,可以通过产卵寄生和寄主取食两种方式致死寄主;该蜂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多种潜叶蝇类害虫尤其是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的优势天敌。本文综述其分类地位、分布、寄主种类、寄主取食和繁殖、性比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田间发生应用进展,认为其对我国潜叶蝇具有极强的控害应用潜力,未来应该继续重点研究其基础生物生态学特性、寄主取食的控害特性以及规模化生产和释放技术。本综述可为进一步利用该寄生蜂有效地防控我国的潜叶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比斯姬小蜂 卵育型寄生蜂 寄主取食
下载PDF
潜蝇姬小蜂属寄生蜂对潜叶蝇的控害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万学 王文霞 +2 位作者 王伟 张毅波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7-437,共11页
潜蝇姬小蜂属Diglyphus寄生蜂是潜叶蝇类害虫的重要天敌。本文对其种类、分布、田间发生和优势度、优势种的控害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以及优势种的人工繁殖和田间应用等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应用该属寄生蜂防控我国潜叶蝇的研究和... 潜蝇姬小蜂属Diglyphus寄生蜂是潜叶蝇类害虫的重要天敌。本文对其种类、分布、田间发生和优势度、优势种的控害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以及优势种的人工繁殖和田间应用等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应用该属寄生蜂防控我国潜叶蝇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迄今已鉴定该属寄生蜂36种,全为抑性外寄生蜂,其中针对豌豆潜蝇姬小蜂D.isaea、贝氏潜蝇姬小蜂D.begini和中带潜蝇姬小蜂D.intermedius的研究较多。雌蜂不仅可通过繁殖型的寄生方式而且还可通过非繁殖型方式(取食寄主和产卵器插入直接杀死)致死寄主。雌蜂偏好寄生大个体寄主和取食相对较小个体的寄主,且雌蜂对寄主幼虫的偏好具有"寄主大小依赖型性别分配"现象(host-size-dependent sex allocation)。从温度适应范围和控害潜力首推为豌豆潜蝇姬小蜂。优势种的规模饲养技术已经被研发并得到了较广泛的田间应用。未来研究可主要集中于:(1)加强优势种尤其是温度适应范围广或较为耐热的种群或地理品系的研究,以增加对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和美洲斑潜蝇L.sativae的控效;(2)加强雌蜂寄主取食行为特性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以更高效利用;(3)因地制宜研发规模化饲养技术和释放技术;(4)加强潜蝇姬小蜂同其他潜叶蝇寄生蜂的协同控害及竞争共存机制的研究,已提升对潜叶蝇的生防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蝇姬小蜂 潜叶蝇 卵育型寄生蜂 寄主取食 寄主大小依赖型性别分配 规模化饲养 规模化释放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菜蛾绒茧蜂幼虫体内多杀菌素残留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增梅 王文丽 +3 位作者 吴慧明 刘树生 刘银泉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41,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施用于寄主幼虫的多杀菌素可否传递到在其体内发育的寄生蜂幼虫。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作为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的寄主,待绒茧蜂发育到1龄幼虫时,将浓度为50mgL的多杀菌素点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施用于寄主幼虫的多杀菌素可否传递到在其体内发育的寄生蜂幼虫。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作为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的寄主,待绒茧蜂发育到1龄幼虫时,将浓度为50mgL的多杀菌素点滴到寄主幼虫背板上,随后让寄主幼虫取食经50mgL多杀菌素处理过的甘蓝叶片,寄主幼虫和其体内的蜂幼虫再发育3天后,将寄主幼虫解剖取出蜂幼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多杀菌素处理的小菜蛾幼虫体液以及绒茧蜂幼虫匀浆液进行检测,结果多杀菌素的2个活性成分spinosynA和spinosynD均被检测到,两者的多杀菌素残留浓度分别是2.79mgL和0.94mgL。这表明,通过寄主幼虫体壁接触和取食进入其体内的多杀菌素,可通过寄生蜂幼虫体壁浸透、蜂幼虫对寄主血淋巴的取食,或这两种途经一起进入蜂幼虫的体内,对蜂幼虫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绒茧蜂 小菜蛾 寄生蜂幼虫 寄主 多杀菌素 HPLC
下载PDF
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5-1627,共13页
寄生性天敌昆虫对不同寄主资源的适应能力是其存活和繁殖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寄主选择行为则是其重要的适应结果。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虽然对某种特定寄主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不如单寄主型寄生蜂,但却有利于拓展更宽的寄主范围,因此对... 寄生性天敌昆虫对不同寄主资源的适应能力是其存活和繁殖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寄主选择行为则是其重要的适应结果。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虽然对某种特定寄主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不如单寄主型寄生蜂,但却有利于拓展更宽的寄主范围,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更容易在自然界维持其种群的生存。统计结果也表明多寄主型天敌的生物防治效果往往比专食性天敌更高。有时生物防治成功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所利用的天敌种类的不同,而在于天敌的不同生物型或地理宗。总结了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寄生性天敌昆虫不仅因地理隔离产生种群分化,也可能因寄生不同的寄主产生种群内的分化,从而更加适应寄主的生活特性和栖境条件。寄主种类、寄主发育阶段、寄主大小、寄主营养、寄主免疫反应、寄主逃避反应、其它天敌的竞争、寄主共生或共栖生物的存在、寄主植物、天敌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其共生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主适应性可产生影响。展望了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对新寄主资源的拓展利用能力和适应性在生产上的可能应用前景和途径,以期为明确天敌与寄主间的互作关系,人工驯化寄生性天敌昆虫增强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合理利用天敌提高生物防治效率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寄主型寄生性天敌昆虫 寄主适应 进化 寄主相关的种群分化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斑痣悬茧蜂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林芳 孟玲 李保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4,共4页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在大透明罩内观察了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和未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活动、取食和栖境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到寄主幼虫生长后期,被寄生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3.74%)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15.71%),...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在大透明罩内观察了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和未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活动、取食和栖境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到寄主幼虫生长后期,被寄生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3.74%)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15.71%),空间位移比例(8.19%)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2.04%),在植物叶正面的比例(47.00%)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24.27%),但在叶背面与未被寄生的寄主幼虫无显著差异。在植株的上部、中部和外部,两类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直到幼虫生长后期才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植株上部和外部,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6.09%、5.89%)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8.88%、17.50%),在植株中部则相反,被寄生幼虫出现的比例(63.57%)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35.74%);然而在植株的下部,两类寄主幼虫只在幼虫生长前期表现出差异,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5.50%)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2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 适应性 行为 寄生性昆虫 寄主操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