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ntilated Double Skin Facades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Juan,CHEN You-ming,FANG Shan-shan(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Safety and Energy Efficiency,MOE,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0-162,共3页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 Double-skin facades(DSF)are a technique developed for colder climates,so few people think about whether or not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using DSF for hot-summer zones,this paper explor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DSF in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in China.The main existing research methods for DSF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commented.If properly managed,the ventilated DSF with controlled shading devices can be used even in hot summe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IBILITY double-skin FACADES 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ZONES simulation method
下载PD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one-site and three-site abdominal hot-stone stimulation on the skin-temperature changes of the lower limbs
2
作者 Hiroshi Kuge Hidetoshi Mori +2 位作者 Tim Hideaki Tanaka Kazuyo Hanyu Tateyuki Morisaw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14-319,共6页
To determine whether any difference exists in the skin-temperature responses of the lower limbs to hot-stone application relative to one-site and three-site abdominal application. METHODS: Twenty-five female students... To determine whether any difference exists in the skin-temperature responses of the lower limbs to hot-stone application relative to one-site and three-site abdominal application. METHODS: Twenty-five femal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experimental sessions after a random allocation: 14 participants received a hot-stone application on the umbilicus, superior-umbilicus, and inferior-umbilicus regions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three-site stimulation group); and 11 participants received the hot-stone application on the umbilicus region only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one-site stimulation group). Heated stones were applied for 9 min to participants in both groups. Four arbitrary frames (the lower leg, ankle, proximal foot, and distal foot regions) were created in order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skin temperature of a lower limb using a thermograph. Observation periods were as follows: before hot-stone stimulation, immediately after stimulation, and 5, 10, 15, and 20 min after stimulation.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offset interaction of distal foot skin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groups. The left-side distal foot skin temperature increased at 15 and 20 min following the three-site abdominal hot-stone stimulation. The right-side distal foot skin temperature increased immediately and at 5, 10, 15, and 20 min following the three-site abdominal hot-stone stimulation.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distal foot skin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following the one-site stimulation. CONCLUSION: Lower-limb skin temperature was altered following hot-stone stimulation applied to the abdomen, and the one-site stimulation and three-site stimulation yielded different distal foot skin-temperature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GRAPHY skin temperature MASSAGE hot-stone pilot study
下载PDF
国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3
作者 郑琼 《循证护理》 2024年第9期1701-1705,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27日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文献,筛选符合要求... 目的:分析我国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27日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89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和基金支持力度均在2017年后明显提升,主要研究类型为实验研究和类实验研究,共303篇,占61.96%;研究对象以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婴幼儿、肿瘤病人、老年病人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为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预防、评估及护理干预3个方面。结论:我国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文量总体呈递增趋势,但总体研究质量不高,应尽快制定适应本国的相关指南及操作标准,加大对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理论培训,推进医用黏胶敷料的合理运用,减少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文献计量学分析 研究类型 研究热点 研究对象 护理
下载PDF
An improved wall shear stress measurement technique using sandwiched hot-film sensors 被引量:3
4
作者 Xuanhe Liu Zhuoyue Li Nan Gao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37-141,共5页
In this letter we present a novel wall shear stress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using sandwiched hot-film sensor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satisfactory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using only the... In this letter we present a novel wall shear stress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using sandwiched hot-film sensor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satisfactory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using only the heat generated by one of the hot-film and a calibration of the sensors is not required. Two thin Nickel films with the same size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separated by an electrical insulating layer. The upper film served as a sensor and the bottom one served as a guard heater. The two Nickel films were operated at a same temperature, so that the Joule heat flux generated by the sensor film transferred to the air with a minimum loss or gain depending on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film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shear stress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heat flux was obtain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were promising and the estimated wall shear stresses agreed reasonablywell with the directly measured values (with errors less than 20%) in a fully developed turbulent pipe flow. The proposed technique can be improved to further increase pr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 shear stress skin friction hot-film MEMS Calibration-free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of Hot Towel Application to the Back during Bed Bathing
5
作者 Inaho Shishido Yuka Yamaguchi +2 位作者 Rie Miyata Sakiko Kutomi Rika Yano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7年第12期1375-1386,共12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duration of hot towel application during bed bathing, based on temporal changes in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towel temperature, and subjective comfort. As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duration of hot towel application during bed bathing, based on temporal changes in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towel temperature, and subjective comfort. As a secondary objective, differences in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ubjective comfort for hot towel application on the back and dry towel wiping alone were evaluated. For the first objective, hot towels were applied on the lower back of 20 healthy adults, for different duration (10, 15, and 20 s), with a 10-s duration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For the second objective, we compared bed bathing with hot towel application to dry wiping alone, n 21 healthy adult participants. A 10-s hot towel application increase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skin (+0.5℃) and provided a perceived sensation of warmth and comfort. In contrast, dry wip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urface skin temperature (-0.8℃). In conclusion, hot towel application increased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improved subjective warmth and comfort during bed bat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 BATH hot TOWEL APPLICATION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下载PDF
过夏期间平房仓进口大豆粮堆温度时空变化研究
6
作者 赵旭 郝立群 +3 位作者 柏禄乾 李建智 李建 李欣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6,共5页
以进口大豆粮堆为研究对象,在平房仓内利用温度传感器密集阵列排布方式,采集过夏期间进口大豆粮情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平房仓内大豆粮堆温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大豆粮堆“热皮”的形成与变化,进而定量化判定大豆粮堆“热皮”厚度,以期... 以进口大豆粮堆为研究对象,在平房仓内利用温度传感器密集阵列排布方式,采集过夏期间进口大豆粮情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平房仓内大豆粮堆温度时空变化规律及大豆粮堆“热皮”的形成与变化,进而定量化判定大豆粮堆“热皮”厚度,以期为粮食安全储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大豆 粮堆温度 “热皮”厚度
下载PDF
腹部蝶形皮瓣治疗双指热压伤效果观察
7
作者 朱敏达 潘孙峰 +1 位作者 方高丰 王振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9期16-18,23,共4页
目的 探讨腹部蝶形皮瓣修复双指热压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嘉兴市中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2例双指热压伤患者,创面经手术清创后以下腹部蝶形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皮瓣血供、质地,供区情况及患指外观、功能恢复情... 目的 探讨腹部蝶形皮瓣修复双指热压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嘉兴市中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2例双指热压伤患者,创面经手术清创后以下腹部蝶形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皮瓣血供、质地,供区情况及患指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手指伸屈活动良好,5例外观略显臃肿,余外观满意,腹部供区恢复良好。结论 腹部蝶形皮瓣修复双指创面,患指功能恢复较好,外观较满意,供区相对隐蔽,可直接缝合,是一种修复手指创面的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蝶形皮瓣 手指 热压伤
下载PDF
高大平房仓稻谷控温保质储藏试验
8
作者 刘胜强 付鹏程 +5 位作者 刘奕 郑健 林华忠 唐慆 向玉龙 蔡毅 《粮食储藏》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开展了稻谷储藏3年期间持续跟踪检测试验。对粮堆不同部位粮温、脂肪酸值、蒸米品尝评分跟踪检测,分析了稻谷控温、品质指标变化和购销经济效益情况,为更科学指导当地粮库稻谷控温保鲜,实现优质稻保质、控亏减损提供经验。
关键词 优质稻谷 控温储藏 热皮 保质减损
下载PDF
玉米浅圆仓粮面均温管系统的控温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彭洪恩 林泽亮 +4 位作者 叶海军 罗敏 袁海杰 潘建城 周灿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8期17-19,共3页
本研究在4—9月,温度24℃、时长13 h的仓内控温空调条件下,比较了在玉米浅圆仓粮堆表面沿仓壁四周有无布置均温管系统的水分、脂肪酸酯变化,分析了它们的平均外圈粮温、最高外圈粮温以及粮面表层外圈平均粮温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均... 本研究在4—9月,温度24℃、时长13 h的仓内控温空调条件下,比较了在玉米浅圆仓粮堆表面沿仓壁四周有无布置均温管系统的水分、脂肪酸酯变化,分析了它们的平均外圈粮温、最高外圈粮温以及粮面表层外圈平均粮温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均温管系统能有效减少夏季玉米浅圆仓引起粮面表层四周水分集中、发热的异常现象,且均温管系统的耗能较低,控温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浅圆仓 均温管系统 热皮 控温效果
下载PDF
实用化壁面切应力测量技术的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南 刘玄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I0001,共25页
本文围绕“实用化”这一主题对低速条件下常用的壁面切应力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实用化壁面切应力测量技术指的是能够方便、可靠、经济地测量运载工具局部摩阻的方法。具体包括天平法、近壁速度法、普莱斯顿管法、图像法、热膜法等。在实... 本文围绕“实用化”这一主题对低速条件下常用的壁面切应力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实用化壁面切应力测量技术指的是能够方便、可靠、经济地测量运载工具局部摩阻的方法。具体包括天平法、近壁速度法、普莱斯顿管法、图像法、热膜法等。在实用化过程中,现有的测量方法展现出各自的优缺点,其中缺点包括:不便于安装、使用与维护;传感器对运载工具姿态、振动、加速度、温度变化等因素有过大的响应;传感器无法标定或标定结果不唯一;传感器结构强度弱、易损坏、易被污染或易氧化变性;传感器昂贵导致无法实现大规模部署,等等。这些缺点限制了实际应用。本文分析了多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介绍了应用案例,并评估了实用化潜力。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型双层热膜摩阻测量技术。该技术利用一种具有上、下两层金属膜的双层“三明治”热膜传感器测量壁面切应力,两层热膜在相同的温度下协同工作,这样下层热膜“封堵”了上层热膜产生的热量,使其仅传给流体,进而解决了困扰该技术发展的热损失问题。该方法可根据上层热膜的发热量直接计算壁面切应力的大小,这一“免标定”特性提高了测量的便利性及可靠性,令其具有良好的实用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测量 MEMS传感器 微型天平 热膜传感器 免标定
下载PDF
微波、热风干燥对橙皮干燥特性及其品质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燕 程裕东 梁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20,共5页
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两种干燥方法对橙皮进行干燥。从干燥速率、温度分布、持水力、吸脂性和外形5个方面对橙皮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处理后样品的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燥至相同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长短为:热风干燥>微波干燥... 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两种干燥方法对橙皮进行干燥。从干燥速率、温度分布、持水力、吸脂性和外形5个方面对橙皮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处理后样品的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燥至相同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长短为: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温度分布均匀,微波干燥中心温度高于边缘温度;微波功率和热风温度对橙皮持水力、吸脂性和外形影响明显;低热风温度和微波功率能得到较好的持水力和吸脂性,热风温度越高,橙皮干样质构越不均匀,边缘越卷,微波功率越高,成品越不均匀,收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 热风干燥 微波干燥 干燥特性 品质
下载PDF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条件优化及性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贤庆 张帅 +4 位作者 郝淑贤 李来好 吴燕燕 石红 黄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06-110,共5页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热水提取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4℃条件下用0.213mol/L盐酸浸泡鱼皮21min(料液比1:20,m/V),蒸馏水浸泡(料液比1:7,m/V),42℃水浴提取12.6h,最终得到的胶原蛋...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热水提取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4℃条件下用0.213mol/L盐酸浸泡鱼皮21min(料液比1:20,m/V),蒸馏水浸泡(料液比1:7,m/V),42℃水浴提取12.6h,最终得到的胶原蛋白含量达293.018mg/g,产品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丰富。SDS-PAGE实验结果表明胶原蛋白中含有α1、α2和β链,是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凝胶强度为682g,特性黏度为1.461d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鱼皮 胶原蛋白 热水提取 凝胶强度 黏度
下载PDF
热轧板结疤缺陷成因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彭凯 刘雅政 +2 位作者 谢彬 周乐育 崔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6,共3页
对热轧板结疤缺陷和冷轧板成串孔洞缺陷进行取样,金相分析认为具有黑色纤维状组织的疤皮部分是钢基受撞后的分离物。现场观察发现了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现象。移植结疤缺陷进行热、冷轧模拟轧制实验,再现了结疤缺陷的生成、演变过程... 对热轧板结疤缺陷和冷轧板成串孔洞缺陷进行取样,金相分析认为具有黑色纤维状组织的疤皮部分是钢基受撞后的分离物。现场观察发现了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现象。移植结疤缺陷进行热、冷轧模拟轧制实验,再现了结疤缺陷的生成、演变过程。分析认为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是产生结疤缺陷的原因,而冷轧板成串孔洞则是结疤缺陷的遗传产物。避免钢板撞击精轧机组侧导板是消除结疤缺陷提高热轧板材质量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板 结疤 成串孔洞 纤维状组织 侧导板
下载PDF
巡航导弹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发强 樊祥 +3 位作者 曹翠娇 陈晓斯 朱斌 方义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9-1233,共5页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分析了巡航导弹的红外辐射特性,建立了巡航导弹在不同飞行速度和视线方向上的红外辐射的简化工程模型,重点对巡航导弹的蒙皮、尾焰、尾喷口以及其反射太阳和地球辐射所产生的红外辐射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巡航...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分析了巡航导弹的红外辐射特性,建立了巡航导弹在不同飞行速度和视线方向上的红外辐射的简化工程模型,重点对巡航导弹的蒙皮、尾焰、尾喷口以及其反射太阳和地球辐射所产生的红外辐射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巡航导弹的红外辐射中,主要是蒙皮、尾焰和尾喷口的辐射,太阳和地球的反射辐射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巡航导弹的红外辐射主要集中在后向上,并且随着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和视线的变化而快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航导弹 红外辐射 导弹蒙皮 尾焰 尾喷管 仿真计算
下载PDF
不同湿度高温环境下急性大强度运动应激前后人体血浆游离HSP72浓度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书强 赖丽丽 +6 位作者 赵杰修 安楠 封文平 尚文元 宗丕芳 冯葆欣 张卫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3,49,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湿度高温环境下急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浆游离HSP72浓度变化。方法:随机挑选10名有训练经历的大学生(平均年龄21.8岁),进行4次高温下递增负荷大强度力竭性跑台运动,运动环境相对湿度(RH)分别设定为20%、40%、60%、80%,... 目的:观察不同湿度高温环境下急性大强度运动前后人体血浆游离HSP72浓度变化。方法:随机挑选10名有训练经历的大学生(平均年龄21.8岁),进行4次高温下递增负荷大强度力竭性跑台运动,运动环境相对湿度(RH)分别设定为20%、40%、60%、80%,温度均为33℃,每次运动间隔一周。分别用电子体温计和红外体温计测定运动前后口腔温度和体表温度,计算平均体表温度(mean skintemperature,MST),运动前后抽取静脉血肝素抗凝分离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HSP72浓度。结果:运动后口腔温度和MST显著升高(P<0.01),20%RH条件下运动后口腔温度显著低于60%RH和80%RH(P<0.01),运动后MST变化为20%RH<40%RH<60%RH<80%RH,且不同相对湿度间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MST与相对湿度存在明显线性关系(r2=0.79,P<0.01)。除40%RH条件外,其他相对湿度条件下大强度运动后血浆HSP72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中运动,湿度增加加剧了体表温度的升高,运动热应激促使血浆HSP72升高,可能对机体起全身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2 高温环境 相对湿度 体表温度
下载PDF
远位和邻近带蒂皮瓣早期修复手热压伤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海峰 倪俊 +2 位作者 张杏梅 张建 肖玉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远位和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各种原因所致手热压伤早期采用远位和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早期给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34例皮瓣成活,1例皮瓣因蒂部受压坏死。1~2年后随访,外形和功能恢...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远位和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各种原因所致手热压伤早期采用远位和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早期给予康复治疗。结果术后34例皮瓣成活,1例皮瓣因蒂部受压坏死。1~2年后随访,外形和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根据不同的创面选择远位和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可较好地恢复手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手热压伤 皮瓣
下载PDF
上肢热压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庭鸿 黄晓元 +2 位作者 龙剑虹 杨兴华 雷少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7例病人69只上肢热压伤的治疗情况,根据不同的创面情况,分别予以植皮和多种皮瓣的修复。比较受伤机制、修复时机、皮瓣选择等方面的不同。结果1例游离皮瓣坏死,6例... 目的探讨上肢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7例病人69只上肢热压伤的治疗情况,根据不同的创面情况,分别予以植皮和多种皮瓣的修复。比较受伤机制、修复时机、皮瓣选择等方面的不同。结果1例游离皮瓣坏死,6例愈后手部畸形,功能严重受限。其余创面完全修复,手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应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周边血管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保护深层肌肉,尽量减少制动时间,可进一步改善上肢功能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伤 上肢 皮瓣 修复重建
下载PDF
热水法抽提鳕鱼皮胶原蛋白条件的响应面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睿 王晓丹 +1 位作者 祖国仁 赵长新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以鳕鱼皮为原料,先用酸碱浸泡鱼皮,去除脂肪和杂蛋白,并使鱼皮充分膨胀。再利用热水抽提法,以胶原蛋白的产率为主要指标,考察pH、温度,水解时间的变化对指标的影响,并考察这些因素对指标的交互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的胶原蛋白提... 以鳕鱼皮为原料,先用酸碱浸泡鱼皮,去除脂肪和杂蛋白,并使鱼皮充分膨胀。再利用热水抽提法,以胶原蛋白的产率为主要指标,考察pH、温度,水解时间的变化对指标的影响,并考察这些因素对指标的交互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的胶原蛋白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是pH 5.0,温度为42℃,提取时间为25.72 h。在最优条件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8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抽提 鳕鱼皮胶原蛋白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影响猪肉皮气膨化涨发的关键工艺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京洁 朱云龙 《肉类研究》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影响猪肉皮气膨化涨发的关键要素的研究,得出气膨化涨发干猪肉皮最佳工艺的涨发温度和时间。方法: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色泽、组织状态、香味、弹性感官品质进行感官鉴定得出第1阶段不同烤制温度、第1阶段不同烤制时间、... 目的:通过对影响猪肉皮气膨化涨发的关键要素的研究,得出气膨化涨发干猪肉皮最佳工艺的涨发温度和时间。方法: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色泽、组织状态、香味、弹性感官品质进行感官鉴定得出第1阶段不同烤制温度、第1阶段不同烤制时间、第2阶段不同烤制温度的工艺参数,再用正交试验法得出气膨化涨发猪肉皮的最佳值。结果:猪肉皮气膨化最佳涨发条件是:先上火90℃、下火100℃烤40min,后上、下火230℃的烤至完全膨化。其中,影响猪肉皮气膨化涨发的关键因素依次是第2阶段的烤制温度>第1阶段烤制温度>第1阶段烤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皮 气膨化涨发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围绝经期潮热模型大鼠的尾温变化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晓辉 何珍 叶勇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潮热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前第1周至术后第9周,每周连续测量鼠尾皮肤温度和肛温。结果在去卵巢后1~4周,与对照组大鼠(25.9±0.1)℃比较,实... 目的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潮热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前第1周至术后第9周,每周连续测量鼠尾皮肤温度和肛温。结果在去卵巢后1~4周,与对照组大鼠(25.9±0.1)℃比较,实验组大鼠的尾温出现明显升高(26.8±0.4)℃(P<0.05);在去卵巢后5~9周,与对照组大鼠(25.6±0.2)℃比较,实验组大鼠的尾温又明显下降(24.5±0.2)℃(P<0.01),提高环境温度后,实验组大鼠的尾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卵巢功能减退和消失使大鼠立即出现尾温升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也会促发尾部频繁散热,这一特征与围绝经期妇女的潮热症状相似,可作为围绝经期潮热的动物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潮热 大鼠 尾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