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和癌症基因组图谱临床数据分析并鉴定肝细胞癌的Hub基因研究
1
作者 陈超 陈天翔 +5 位作者 刘钱伟 张秩 王欢欢 吴平平 高磊 于照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50-4059,共10页
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病例的90%,其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的 探索HCC潜在的分子机制,发掘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RNA-seq表达数据... 背景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病例的90%,其复发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的 探索HCC潜在的分子机制,发掘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RNA-seq表达数据和临床相关信息,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正常肝脏组织与HCC组织的差异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基于TCGA中HCC的基因表达数据概况,使用WGCNA R包建立共表达网络,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选择具有临床意义的模块,并筛选候选Hub基因;进一步分析候选Hub基因在HCC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显著差异表达、与HCC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是否显著相关,最终确定Hub基因;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对Hub基因蛋白表达进行验证。结果 本研究的基因表达数据来自50个正常肝脏组织样本和373个HCC组织样本。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发现7 230个在HCC和正常肝脏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HCC中3 691个上调基因和3 539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表明,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和有丝分裂过程;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小分子代谢和有机酸代谢等过程。WGCNA确定了19个与HCC患者临床特征相关基因模块,通过分析模块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青色模块和紫色模块。青色模块基因中同时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强烈相关的前两个基因为VPS45和FAM189B;紫色模块基因中同时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强烈相关的前两个基因分别为CLEC1B和FCN3,因此将VPS45、FAM189B、CLEC1B和FCN3确定为最终的Hub基因。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PS45和FAM189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FCN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肝脏组织,CLEC1B在HCC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 初步确定VPS45、FAM189B、CLEC1B和FCN3可能是HCC的新型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Hub基因可能为HCC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hub基因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鉴定食管癌浸润性淋巴细胞关键节点基因
2
作者 侯永杰 曹恒 +1 位作者 杨海军 周福有 《食管疾病》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区的基因表达,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筛选食管癌的关键基因,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70例食管癌患者... 目的分析食管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区的基因表达,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筛选食管癌的关键基因,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70例食管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同时,从NCBI SRA数据库下载部分转录组数据。通过R语言的WGCNA模块构建食管癌共表达网络,并鉴别与食管癌关联性最强的共表达模块,关键基因由Centiscape筛选。结果网络分析的结果表明,MEgrey60、MEpurple和MEblack模块与食管癌高度相关。依据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从每个模块中筛选了关联度最高的20个关键基因。这些模块中的基因主要涉及内肽酶抑制剂活性和特异性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活性、组蛋白结合、抗氧化活性、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活性、ATP酶活性和蛋白质转运蛋白活性等生物学功能。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食管癌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关键基因,可为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靶点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WGCNA 靶点 节点基因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龟板-鹿角”药对活性成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绍烁 顾一丹 +3 位作者 尹恒 郭杨 马勇 王建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5668-5674,共7页
背景:“龟板-鹿角”药对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典中药配伍方式,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其药理学分子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典补肾中药药对“龟板-鹿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从BATMAN-TCM、TCM... 背景:“龟板-鹿角”药对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典中药配伍方式,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其药理学分子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典补肾中药药对“龟板-鹿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从BATMAN-TCM、TCM-MESH、化学专业数据库及手工检索文献获取“龟板-鹿角”药对的活性成分及治疗作用靶点。从毒理组学比较数据库、人类基因数据库获取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靶点,与“龟板-鹿角”作用靶点取交集确定治疗作用靶标基因。通过STRING网站构建靶标基因间蛋白互作网络关系;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对-活性成分-靶标基因网络、核心靶标基因互作网络;借助DAVID、KOBAS等在线工具对靶标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及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过程或通路(P<0.05);通过SwissDock进行核心基因与活性成分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与结论:①检索筛选得到“龟板-鹿角”药对含天冬氨酸、苯丙氨酸等21个有效活性成分,对应183个骨质疏松症治疗靶标基因,药对、活性成分、靶标基因形成紧密联系的互作网络关系;②筛选出INS、ALB、TNF等10个核心基因,靶标基因主要富集于衰老、药物反应等66个基因本体论过程,缺氧诱导因子1、卵巢类固醇生成等27个信号通路;③靶标基因INS与丙氨酸、雄激素,ALB与丙氨酸等获得了较高的分子对接评分,亲和力较好;④结果表明,“龟板-鹿角”药对的活性成分及其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靶标基因存在复杂网络关系,靶标基因富集于多个联系密切且复杂的信号通路,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症反应、性激素调控等多层次以调节骨修复重建的动态平衡,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龟板-鹿角”药对 骨质疏松症 靶标基因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胰腺癌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4
4
作者 黎越 林丹丹 +1 位作者 何晓琴 徐细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0期33-37,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5471基因芯片数据集,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GSE15471基因芯片数据集,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的cytoHubba插件筛选出关键基因,通过GEPIA数据库对关键基因再次验证。结果从GSE15471基因芯片中共筛选出26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32个,下调基因35个。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黏附、PI 3K-Akt信号通路、蛋白水解、炎性反应、胶原分解代谢、免疫反应等。通过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11个关键基因,下调基因ALB、EGF,上调基因MMP2、CXCL8、FN1、COL1A1、SPP1、MMP1、ITGA2、COL3A1、CRP。GEPIA数据库中关键基因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生存分析显示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与MMP1、ITGA2基因表达高低相关。结论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的11个关键基因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潜在的胰腺癌特异肿瘤分子学标志物和靶向治疗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胰腺癌 关键基因 肿瘤分子标志物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天津火车站交通枢纽多种运输方式协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嘉铭 纪寿文 《物流科技》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目标分解法,建立供需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供给水平综合评价函数、需求水平评价函数、系统协调度、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并结合天津火车站具体实际计算,分析得出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天津火车站交通枢纽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程度和... 采用目标分解法,建立供需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供给水平综合评价函数、需求水平评价函数、系统协调度、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并结合天津火车站具体实际计算,分析得出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天津火车站交通枢纽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程度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天津火车站交通枢纽供需系统基本上向协调状态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时间和距离方面,天津火车站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建设以帮助旅客更快的换乘和更好的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枢纽 协调度 目标分解法 天津火车站 多种运输方式
下载PDF
对福州港发展成国际航运枢纽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娜娜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年第9期20-23,共4页
目前福州港的最新目标是建设成为"集装箱和大宗散杂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文中通过对"国际航运枢纽港"的基本涵义、福州港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港的起点、主要基本条件进行具体的思考与分析,得出福州港应定位... 目前福州港的最新目标是建设成为"集装箱和大宗散杂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文中通过对"国际航运枢纽港"的基本涵义、福州港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港的起点、主要基本条件进行具体的思考与分析,得出福州港应定位"区域性"航运枢纽港、"量需而行"的主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港 国际航运枢纽港 目标 一体化整合
下载PDF
铁路枢纽出租车换乘系统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阳 张文斌 +3 位作者 陈堃 李士香 周竹萍 李卫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6期53-59,共7页
目前,关于铁路枢纽出租车换乘系统调度方面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整体优化上,但对调度的智能化和实时性等微观方面研究有所欠缺。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目标检测及追踪算法Yolov5-Deepsort和Informer模型的乘客排队时间实时预测方法;其... 目前,关于铁路枢纽出租车换乘系统调度方面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整体优化上,但对调度的智能化和实时性等微观方面研究有所欠缺。首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目标检测及追踪算法Yolov5-Deepsort和Informer模型的乘客排队时间实时预测方法;其次,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attention机制对出租车客流进行预测,提出基于乘客需求优先的出租车调度方法;最后,以扬州东站出租车换乘系统为例验证模型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提升乘客出行体验,且明显降低出租车司机的平均等待时间,对铁路枢纽出租车换乘系统的智能化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枢纽 出租车换乘系统 目标检测 排队时间 客流预测 调度优化
下载PDF
永磁轮毂电机目标驱动力SVPWM柔性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昝健洲 李昕涛 +1 位作者 彭健琴 孙宏发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2,共5页
在对永磁轮毂电机进行目标驱动力控制时,采用直接转矩控制会产生很大的转矩脉动,常规的矢量控制因控制器的高频开关信号和定子磁链圆逼近算法造成高频次的电磁转矩脉动。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矢量控制理论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 在对永磁轮毂电机进行目标驱动力控制时,采用直接转矩控制会产生很大的转矩脉动,常规的矢量控制因控制器的高频开关信号和定子磁链圆逼近算法造成高频次的电磁转矩脉动。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矢量控制理论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综合最小二乘法误差优化原理,对矢量控制系统中的SVPWM模块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SVPWM柔性控制器。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在同一设定工况下,对比了直接转矩控制、常规SVPWM控制、SVPWM柔性控制的仿真效果。结果表明:SVPWM柔性控制技术优于直接转矩控制和常规SVPWM控制,降低了转矩动态变换时的脉动幅度和频次。上述方法提高了永磁轮毂电机的控制精度,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轮毂电机 最小二乘 目标驱动力 空间矢量脉宽柔性控制 低转矩脉动
下载PDF
贵州天麻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金继华 李专 +3 位作者 杨欣 尹艾荟 杨玲燕 刘娇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天麻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关键靶点及疾病分析。方法:通过文献筛选贵州天麻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5%),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进行关键挥发性成分靶点筛选,采用R对靶点进行GO和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天麻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关键靶点及疾病分析。方法:通过文献筛选贵州天麻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5%),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进行关键挥发性成分靶点筛选,采用R对靶点进行GO和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3.5.1中的CytoHubba中的度(Degree)、最大邻居组件(maximum neighborhood component,MNC)、最大团中心性(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MCC)和应力(Stress)四种算法输出Hub基因。基于CTD对Hub靶点进行疾病分析。结果:天麻主要挥发性成分6个(相对含量>5%),共筛选出242个靶点。通过四种算法输出11个Hub靶点(IL6,MAPK3,MAPK1,EGFR,PTGS2,CNR1,PPARG,PIK3CA,ESR1,GRM5,MAPK14)。发现11个Hub靶点主要在肿瘤(食道癌、结直肠癌、上皮性卵巢癌)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发挥作用。结论:初步筛选出天麻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关键靶点及疾病分析,为动物和细胞实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hub靶点 疾病分析
下载PDF
运动损伤滑膜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及骨关节炎关键通路和特征基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东阁 何静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554-4558,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关节炎与滑膜炎密不可分,因此基于滑膜组织探索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与正常人滑膜组织转录组数据,从滑膜角度探索骨关节炎的诊疗靶点,并为骨关节炎提... 背景:研究表明,骨关节炎与滑膜炎密不可分,因此基于滑膜组织探索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与正常人滑膜组织转录组数据,从滑膜角度探索骨关节炎的诊疗靶点,并为骨关节炎提供后续研究思路。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筛选含有骨关节炎滑膜组织和健康滑膜组织的数据集,得到GSE55457和GSE55235数据集,2个数据集均包含有10个骨关节炎滑膜样本和健康者滑膜样本。用GEO2R在线工具分别对GSE55457和GSE55235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取校正后P值(adj.P)<0.05的基因并通过在线工具仙桃学术取2个数据集共同的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核心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PI),并使用Cytoscape软件中的插件CytoHubba中的7种算法(BottleNeck,Clossness,Degree,DNNC,EPC,NNC和MCC)对STRING结果进行可视化,每种算法取分数最高的前10个基因,最后挑选7种算法的交集基因作为骨关节炎的关键基因。结果与结论:(1)从上述2个数据集中获得200个共同上调差异基因和124个共同下调差异基因。将得到的324个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与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poly(A)结合、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等有关;而KEGG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等通路上。(2)PPI蛋白交互网络分析筛选得到2个骨关节炎关键基因,即热休克蛋白90αA类成员1(HSP90AA1)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3)结果说明,HSP90AA1和SOCS3在骨关节炎滑膜和健康者滑膜组织中差异表达,并可能成为骨关节炎的监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这一发现为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治疗靶点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相关基因及通路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志 王锦星 王行环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861-865,873,共6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靶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从GEO网站下载基因芯片GSE53000的数据集,用R软件识别肾透明细胞癌和正常肾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然后...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靶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从GEO网站下载基因芯片GSE53000的数据集,用R软件识别肾透明细胞癌和正常肾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然后用DAVID网站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同时从中筛选出最具有意义的模块,并将其中的基因作为枢纽基因。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共计1 175个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差异表达,其中533个基因高表达,642个基因低表达。基因本体分析显示与这些差异基因相关度最高的10个生物学过程分别是细胞粘附、白细胞迁移以及炎症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最显著的10条信号通路包括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细胞粘附分子通路以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互作通路。从PPI网络中共挑选出20个枢纽基因,其中有12个与炎症反应过程相关。结论被鉴别出来的12个基因很有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在将来被用作人类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靶点和/或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枢纽基因 诊疗靶点
下载PDF
大型高铁枢纽优化提升研究——以广州南站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洪涛 徐士伟 王帅 《交通与港航》 2019年第4期48-54,共7页
该文总结广州南站综合枢纽现状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大型高铁枢纽规划建设经验,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出行体验为核心,提出枢纽优化提升目标和对策,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提升方案,可为国内其他大型综合枢纽的规划设计及优化提升提供参... 该文总结广州南站综合枢纽现状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大型高铁枢纽规划建设经验,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出行体验为核心,提出枢纽优化提升目标和对策,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提升方案,可为国内其他大型综合枢纽的规划设计及优化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优化 目标 对策 方案
下载PDF
以互联式创新网络枢纽节点为靶向的中国创新激励政策——基于组合式知识生产函数的探讨
13
作者 安同良 闻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12,共19页
互联式创新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的底层逻辑,而创新主体在互联式创新网络中的位势决定着其创新绩效,因而实施以互联式创新网络枢纽节点为靶向的精准滴灌式创新激励政策才是创新治理的未来方向。本文梳理了中国创新激励政策的演化趋势... 互联式创新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的底层逻辑,而创新主体在互联式创新网络中的位势决定着其创新绩效,因而实施以互联式创新网络枢纽节点为靶向的精准滴灌式创新激励政策才是创新治理的未来方向。本文梳理了中国创新激励政策的演化趋势,基于互联式创新网络,构造了创新主体的组合式知识生产函数,建立了以知识搜寻、组合并创生新知识的创新行为模型,并应用2013—2022年ICT领域互联式创新网络数据,分析了中国以互联式创新网络枢纽节点为靶向的精准滴灌式创新激励政策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创新激励政策对网络中高中心度的枢纽节点效果更好,枢纽节点对互联式创新网络的结构以及整体创新绩效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字技术可帮助创新主体提高中心度、成为创新的枢纽节点,而大企业、国有企业与高校更具备成为枢纽节点的潜力。文章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互联式创新的行为机理,为中国创新激励政策从工业经济时代大水漫灌式向数字经济时代以枢纽节点为靶向的精准滴灌式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更为应对日益严重的贸易摩擦与知识围堵提出了辩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互联式创新 组合式知识生产函数 枢纽节点 精准滴灌式创新激励
原文传递
植物调控枢纽miR156及其靶基因SPL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雷凯健 刘浩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3-20,共8页
SPL(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like)家族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具有多功能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拟南芥中,SPL家族的11个基因受miR156的调控。该家族成员蛋白质都含有十分保守的SBP结构域,该结构域包含2个Zn2+结合位点和1个核定位信号序... SPL(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like)家族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具有多功能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拟南芥中,SPL家族的11个基因受miR156的调控。该家族成员蛋白质都含有十分保守的SBP结构域,该结构域包含2个Zn2+结合位点和1个核定位信号序列。近年来,已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出miR156及SPL基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156及SPL家族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及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物过程,成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枢纽。本文综述了miR156及SPL家族在阶段转变、叶片发育、次生代谢及非生物胁迫等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对其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6 SPL家族 调控枢纽 靶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克罗恩病差异表达基因及中药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宗仁 王惠芳 +3 位作者 郑文江 严倩 张媛婷 孙晓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62-2567,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与正常人的基因芯片数据,筛选CD的差异表达基因,从而探讨CD的发病机制,进而预测治疗CD的潜在中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4183基因芯片,使用,R语言分析得到上调和下调的...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与正常人的基因芯片数据,筛选CD的差异表达基因,从而探讨CD的发病机制,进而预测治疗CD的潜在中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GSE4183基因芯片,使用,R语言分析得到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及其插件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的核心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将核心基因与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相互映射,筛选治疗CD的中药。结果:筛选出93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69个下调基因和562个上调基因。上调的15个核心基因包括STAT3、STAT1、CD44、CXCL10、IRF1、ISG15、MMP9、VCAM1、IL-1β、CD86、TIMP1、GBP1、IRF9、TLR8、PSMB8,其生物作用主要富集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信号通路等。筛选治疗CD的潜在中药有黄连、黄芩、地榆、姜黄、枳实、人参、白术等。结论:对差异表达基因和核心基因的分析促进了对CD发病机制的理解,为CD在中药方面的新药开发提供了潜在基因靶标与研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差异表达基因 核心基因 中药预测 生物信息学 靶点对接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探索CCNB1、CCNB2和CDK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
16
作者 陆思芬 魏小珍 +3 位作者 杨声英 杨浩 陈勃江 李为民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8-27,共10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数据探索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CCNB1)、细胞周期蛋白B2(cyclin B2,CCNB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CDK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首先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数据探索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CCNB1)、细胞周期蛋白B2(cyclin B2,CCNB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CDK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首先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2个数据集的RNA高通量测序表达量数据,采用DESeq2软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果进行后续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选出其中最有意义的模块,这些模块中包括的基因即为核心基因;用来自其他数据库的RNA高通量测序数据验证核心基因的表达情况,验证其是否为差异表达基因;对经验证确定为差异表达基因的核心基因行生存曲线分析,筛选对肺腺癌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的核心基因;分析这些核心基因在肺腺癌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然后用KOBAS数据库对筛选出的核心基因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通路富集分析,用muTarget工具将筛选出的核心基因表达量与肺腺癌基因突变状态进行关联,基于GDSC数据库的药物信息,探索这些核心基因在肺腺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最后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再次验证这些核心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基于GEO中数据集筛选出594个上调、651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P<0.05),其中30个核心基因经筛选用于后续分析;其他数据库的RNA高通量测序数据验证出18个基因是差异表达的;其中8个基因的无病生存率在肺腺癌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8个基因在肺腺癌的不同时期都是差异表达的,在肺腺癌中后期表达量更高。8个基因中,CCNB1、CCNB2和CDK1可在细胞周期通路中显著富集。在肺腺癌中,CCNB1、CCNB2和CDK1的表达量与TP53突变状态相关。另外,CDK1与4种药物有关,揭示了CDK1在肺腺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数据从蛋白质水平再次验证了CCNB1、CCNB2和CDK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结论高表达的CCNB1、CCNB2和CDK1与肺腺癌的预后不良有关,这3个基因是肺腺癌的预后标志物,其中CDK1是肺腺癌的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差异表达基因 核心基因 预后标志物 治疗靶标
原文传递
Differential signaling regulatory networks governing 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s
17
作者 Sujit Nair Celine Liew +2 位作者 Tin Oo Khor Li Cai Ah-Ng Ko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4年第8期511-524,共14页
To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iological networks that might potentially govern the pathogenesis of 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HRPC), we investigated the transcriptional circuitry and signaling in a... To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biological networks that might potentially govern the pathogenesis of 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HRPC), we investigated the transcriptional circuitry and signaling in androgen-dependent 22Rvl and MDA PCa 2b cells, androgen- and estrogen-dependent LNCaP cells, and androgen-independent DU 145 and PC-3 prostate cancer (PCa) cell lines. We used microarray analyses,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pathway prediction analyses, and determin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 (TFBS) signatures to dissect HRPC regulatory networks. We generated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global topology and local network motifs that might be important in prostate carcinogenesis. Many important putative biomarker 'target hub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urrent study including AP-1, NF-KB, EGFR, ERK1/2, JNK, p38 MAPK, TGF beta, VEGF, PDGF, CD44, Akt, PI3K, NOTCH1, CASP1, MMP2 and A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lex cellular events including autoregulation, feedback loops and cross-talk might govern progression from early lesion to clinically diagnosed PCa, as well as metastatic potential of pre-existent high-grade prostat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PIN) and/or advancement to HRPC. The identification of TFBS signatures for TCF/LEF, SOX9 and ELK1 in the regulatory elements suggests additional biomarkers for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chemopreventive/therapeutic strategies against PCa. Taken together, in this study, we have identified putative biomarker 'target hubs' in the architecture of PCa signaling networks, and investigated TFBS signatures that might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key regulatory nodes in the progression and pathogenesis of HR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e cancer Signaling network target hub Regulatory network BIOMARKER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