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蠕形螨病原学检查方法效果比较及相关因素对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崔金环 田华 +2 位作者 王琛 徐颖 邢秀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学检查法对人体蠕形螨的检出效果及相关因素对检出率的影响,寻找更佳的蠕形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刮脂法、粘贴法及挤刮法在同一人群(共585人)的鼻部取材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刮脂法、粘贴法及挤刮法的蠕形螨检出率...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学检查法对人体蠕形螨的检出效果及相关因素对检出率的影响,寻找更佳的蠕形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刮脂法、粘贴法及挤刮法在同一人群(共585人)的鼻部取材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刮脂法、粘贴法及挤刮法的蠕形螨检出率分别为43.2%(253/585)、29.1%(170/585)及31.8%(186/585)。3种方法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刮脂法,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075、45.343,P均=0.001)。3种方法不同性别患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2.546、0.008,P均>0.05)。不同季节粘贴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4,P=0.046)。结论:刮脂法的检螨效果优于粘贴法和挤刮法。3种不同检查方法对男女检出率无差异。粘贴法的检出率受季节变化影响,而刮脂法和挤刮法则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蠕形螨 检查方法
下载PDF
不同人群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继鑫 李朝品 +2 位作者 王克霞 朱玉霞 刘小燕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职业、性别、地域等的关系。方法采用略加改进的透明胶纸法。结果共检查583人,阳性率30.53%(178/583)。学生中阳性率随年级及年龄的增高而上升,其中小学与高中之间差异显著;不同职业中,...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与职业、性别、地域等的关系。方法采用略加改进的透明胶纸法。结果共检查583人,阳性率30.53%(178/583)。学生中阳性率随年级及年龄的增高而上升,其中小学与高中之间差异显著;不同职业中,银行职员与饮食服务人员阳性率最高,但不同职业之间、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感染者中以混合感染居多,感染部位以鼻尖鼻翼部、鼻唇沟部阳性率最高,感染度以轻度感染为主。患有痤疮、酒渣鼻、毛囊炎等皮肤疾病者与正常者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06.15,P<0.05)。结论不同人群感染人体蠕形螨较为普遍,但在职业、性别、地域上的差异无显著性,以轻度感染为主,鼻部感染居多。其阳性率高低与年龄、个人生活习惯及面部皮肤有无疾患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蠕形螨 感染 阳性率
下载PDF
医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及药物防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彬彬 刘彦 +2 位作者 廖力 梁瑜 邝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调查医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 ,观察自制杀螨液的杀螨、抑螨效果。 方法 采用挤压括拭法。 结果 其总感染率为 4 3.74 % ;1998、1999、2 0 0 0级三个年级的感染率分别为 39.3%、4 2 .8%、4 9.9% ,有显著性差异 ;男生感染率为 1... 目的 调查医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 ,观察自制杀螨液的杀螨、抑螨效果。 方法 采用挤压括拭法。 结果 其总感染率为 4 3.74 % ;1998、1999、2 0 0 0级三个年级的感染率分别为 39.3%、4 2 .8%、4 9.9% ,有显著性差异 ;男生感染率为 19.11% ,女生感染率为 4 0 .75 % ,有显著性差异 ;感染者中 ,毛囊蠕形螨最多 ,占 4 6 .96 % ,皮脂蠕形螨最少 ,占 2 0 .0 5 % ,重度感染占 14 .74 %。对部分感染者施用本室自制的杀螨液 ,用药 2 0 d后总有效率和治愈率达 90 .6 4 %和 5 7.31%。 结论 人体蠕形螨在集体生活的人群中感染较为普遍 ,且随着集体生活时间的延长 ,其感染率上升 ;杀螨液具有较好的杀螨、抑螨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感染率 杀螨液 药物防治
下载PDF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亚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2年第3期158-164,共7页
自1842年Simon发现蠕形螨,人类对蠕形螨致病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国学者在蠕形螨病确认和防控过程中作出了中国贡献。本文主要就我国学者在蠕形螨致病性确认、致病机制、诊断与检测、流行与防治、分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 自1842年Simon发现蠕形螨,人类对蠕形螨致病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国学者在蠕形螨病确认和防控过程中作出了中国贡献。本文主要就我国学者在蠕形螨致病性确认、致病机制、诊断与检测、流行与防治、分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推动蠕形螨病防控向纵深发展,减少蠕形螨病对我国人群的危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蠕形螨 蠕形螨病 致病机制 诊断 检测 流行 分子水平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人体蠕形螨体内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韩忍忍 张大存 +5 位作者 王澜 汤非凡 曹佳诚 王婧璇 湛孝东 谷生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 分析人体蠕形螨体内细菌群落多样性,为探究蠕形螨在其所致传染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6—7月通过透明胶纸法采集芜湖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通过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扩增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 目的 分析人体蠕形螨体内细菌群落多样性,为探究蠕形螨在其所致传染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6—7月通过透明胶纸法采集芜湖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通过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扩增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16S r RNA)基因V4区以及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将测序结果根据重叠关系进行拼接、过滤得到有效序列,再进行操作分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聚类。对得到的OTU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在不同分类水平对细菌菌落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S r RNA测序获得57 483条有效序列,根据不同相似度水平对其进行OTU分类,得到159个OTUs;对其中97%相似水平的OTU进行分类学水平分析,发现人体蠕形螨体内细菌分属于14个门、20个纲、51个目、72个科、94个属。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在属分类水平上,弧菌属、慢生根瘤菌和贪噬菌属为优势菌属。ITS测序共获得56 362条有效序列及147个OTUs,分属于5个门、17个纲、34个目、68个科、93个属;注释到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属门和毛囊菌门等,子囊菌门为优势菌门,链格孢菌属、附球菌属、青霉菌属和帚枝霉属为优势菌属。结论 蠕形螨体内细菌群落组成具有较高多样性,同时微生物种类较多、物种丰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蠕形螨 细菌群落 群落多样性 16S核糖体RNA 内转录间隔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