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125、HE4、ROMA值联合检测对早期卵巢癌风险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舒琪 王丽萍 岳丽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究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丸蛋白4(HE4)、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值联合检测对早期卵巢癌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以50例早期卵巢癌患者为试验组A,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试验组B,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接受CA125、HE4水... 目的探究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丸蛋白4(HE4)、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值联合检测对早期卵巢癌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以50例早期卵巢癌患者为试验组A,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试验组B,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接受CA125、HE4水平检测,计算ROMA值,并分析CA125、HE4、ROMA值单独、联合诊断卵巢癌的价值。结果试验组A的CA125、HE4水平、ROMA值高于试验组B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B的CA125、HE4水平、ROMA值高于对照组(P<0.05)。CA125+HE4+ROMA联合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CA125、单独HE4、单独ROMA值的诊断结果(P<0.05)。结论CA125、HE4、ROMA值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可为患者疾病的确诊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丸蛋白4 糖类抗原125 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 早期卵巢癌
下载PDF
Gastric submucosa-invasive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EpsteinBarr virus a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2
作者 Yu Kobayashi Takehito Kunogi +12 位作者 Hiroki Tanabe Yuki Murakami Takuya Iwama Takahiro Sasaki Keitaro Takahashi Katsuyoshi Ando Yoshiki Nomura Nobuhiro Ueno Shin Kashima Kentaro Moriichi Hidehiro Takei Mikihiro Fujiya Toshikatsu Okumur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10期925-932,共8页
BACKGROUND Epstein-Barr virus(EBV)-associated carcinoma is a gastric cancer subtype with a morphology characterized by gastr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stroma(GCLS).Clinico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indicated a better p... BACKGROUND Epstein-Barr virus(EBV)-associated carcinoma is a gastric cancer subtype with a morphology characterized by gastr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stroma(GCLS).Clinico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indicated a better prognosis for GCLS than for common gastric carcinomas.Some previous case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ssociated with EBV had been diagnosed by endoscopic resection.CASE SUMMARY We present two GCLS cases subjected to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for a definitive diagnosis.A protruded gastric lesion was identified by routine endoscopic examination,but forceps biopsy showed no atypical cells before ESD.The resected specimen showed a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with lymphoid cells involving the mucosa and submucosa.The final diagnosis was submucosa-invasive poorly differentiat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Accordingly,additional gastrectomy was recommended to obtain a complete cure.One patient underwent additional distal gastrectomy with lymph node dissection,but the other was refused because of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Both patients remained in remission for more than half a year.EBV posi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EBV-encoded RNA in situ hybridization.We also conducted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ase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ssociated with EBV that had been diagnosed by ESD.CONCLUSION Submucosa-invasive GCLS could be dissected using ESD,and EBV positivity should be subsequently asses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any additional curative surgery is required.Further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s on the preval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BV-associated carcinoma should be performed to expand the indications for endoscopic re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PESVIRUS 4 human Stomach neoplasms GASTRIC CARCINOMA with LYMPHOID stroma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Case report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江娅 孙萌 郑有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45-1448,共4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儿童少见的组织细胞疾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结合目前EBV-HLH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便临...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儿童少见的组织细胞疾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诊断为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结合目前EBV-HLH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以便临床工作者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为患儿争取生存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疱疹病毒4 EB病毒 儿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罕见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胜男 杨岚岚 +2 位作者 邵雪 柳思琪 金珍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94-1395,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反复发热7周,发现肝功能异常1个月"于2014年8月20日入本院。患者于7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多发生于晚间(约16∶00-19∶00),体温最高为38.5℃,伴有咽痛,偶有咳嗽、咳痰,痰为白色泡沫样,伴有散在皮肤疱...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反复发热7周,发现肝功能异常1个月"于2014年8月20日入本院。患者于7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多发生于晚间(约16∶00-19∶00),体温最高为38.5℃,伴有咽痛,偶有咳嗽、咳痰,痰为白色泡沫样,伴有散在皮肤疱疹,约米粒大小,自服"布洛芬"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不曾系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爱泼期坦巴尔病毒感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丹 钱家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193-1197,共5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后出现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伴随EBV抗体的异常改变和外周血高EBV-DNA载量,称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后出现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伴随EBV抗体的异常改变和外周血高EBV-DNA载量,称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尚无确切治疗方案,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就CAEBV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CAEBV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4 慢性活动性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与儿童肝损害 被引量:22
6
作者 谢正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许多疾病相关。在儿科,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EBV相关噬血细胞性...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许多疾病相关。在儿科,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yndrome,EBV-HLH)等,这些疾病多伴有肝脏损害,出现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和黄疸。本文将对儿童EBV感染及其肝脏损害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儿童
下载PDF
EB病毒BHRF1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海 潘星华 +6 位作者 孙喜元 傅强 余龙 孔宪涛 周水淼 李兆基 温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5期290-292,共3页
为了解EB病毒编码基因BHRF1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携有BHRF1的高表达载体,并转染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观察转染后的癌细胞在缺乏营养条件下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发现:BHRF1的表达... 为了解EB病毒编码基因BHRF1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携有BHRF1的高表达载体,并转染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观察转染后的癌细胞在缺乏营养条件下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发现:BHRF1的表达能抑制增殖核抗原的表达,并促进其在缺乏营养条件下生存能力。提示EB病毒编码的BHRF1基因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基因表达 增殖能力 EB病毒
下载PDF
EBV、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艳丽 胡建国 司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探讨Epstein-Barr virus(EBV)、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100例胃癌组织(胃癌组)及82例胃炎组织(胃炎组)中EBV的感染情况,采用PCR技术检测Hp感染情... 目的探讨Epstein-Barr virus(EBV)、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100例胃癌组织(胃癌组)及82例胃炎组织(胃炎组)中EBV的感染情况,采用PCR技术检测Hp感染情况,分析EBV、Hp感染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EBV和Hp的感染阳性率均高于胃炎组(9.0%vs 0和56.0%vs 40.2%,均P<0.05)。贲门胃体癌较胃窦癌EBV感染率高(16.3%vs 2.0%,P<0.05),低分化癌较中高分化癌EBV、Hp感染率高(15.7%vs 2.0%和66.7%vs44.9%,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EBV、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发生部位间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EBV与Hp感染无相关性(r=0.137,P>0.05)。结论 EBV、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2个独立因素,二者均与胃癌的恶性演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疱疹病毒4 胃肿瘤 螺杆菌感染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EB病毒LMP-1与ISGs表达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丽 张云清 +2 位作者 孙明姝 辛苗苗 杨堃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76-279,282,共5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体内Epstein-Barr(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Ⅰ型干扰素诱导基因(ISGs)表达的关系及其与SL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SLE病人68例(其中狼疮肾炎病人39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40例,采...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体内Epstein-Barr(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Ⅰ型干扰素诱导基因(ISGs)表达的关系及其与SL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SLE病人68例(其中狼疮肾炎病人39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LMP-1基因及ISGs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SLE组EB病毒LMP-1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U=1 039.0,P〈0.05);SLE病人LMP-1 mRNA表达与SLE疾病活动度积分呈正相关(r=0.22,P〈0.05)。SLE病人ISGs中的2′-5′寡腺甘酸样合成酶(OASL)、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和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LY6E)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U=377.5~725.0,P〈0.05),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MX1)mRNA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炎组与非肾炎组ISG15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U=387.5,P〈0.05)。SLE病人EB病毒LMP-1与MX1、OASL、ISG15基因mRNA水平呈正相关(r=0.003~0.219,P〈0.05),而与LY6EmRNA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EB病毒LMP-1基因可能通过激活Ⅰ型干扰素通路导致SLE的发病与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疱疹病毒4 潜伏膜蛋白1 干扰素Ⅰ型
下载PDF
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1例
10
作者 景丹蕤 陈浩 +2 位作者 冯素英 李筱芳 王小坡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5-820,共6页
报道国内首例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患儿女,12岁,因全身反复红斑水疱伴口腔糜烂5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上眼睑、面颊散在暗红斑,下颌见暗红斑上糜烂面及水疱;背部、臀部、四肢见红斑基础上蚕豆至鸽蛋大小水疱,... 报道国内首例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患儿女,12岁,因全身反复红斑水疱伴口腔糜烂5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上眼睑、面颊散在暗红斑,下颌见暗红斑上糜烂面及水疱;背部、臀部、四肢见红斑基础上蚕豆至鸽蛋大小水疱,疱液清,部分呈不典型靶形损害;下唇黏膜、右侧颊黏膜各见一绿豆大小糜烂面;满月脸,双下肢较多萎缩纹。下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网篮状角化过度,表皮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伴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细胞间及基底膜带IgG、IgA、IgM、补体C3均为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示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sg1/3抗体、抗BP180抗体和抗Ⅶ型胶原抗体均为阴性;免疫组化:CD3、CD4、CD5、CD8、CD56、颗粒酶B、EB病毒编码RNA均显示部分阳性,Ki67>70%阳性,CD20阴性。全血EB病毒DNA 1.97×10^(6) IU/ml,疱液EB病毒DNA 2.65×10^(7) IU/ml。全基因外显子组检测:未见有意义突变位点。诊断:持久多形红斑样皮肤型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治疗:甲泼尼龙40 mg/d、更昔洛韦20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多形红斑 儿童 持久性感染 淋巴增生性疾病
原文传递
Epstein—Barr病毒相关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金志丽 王旖旎 王昭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6年第6期540-546,共7页
Epstein—Barr病毒(EBV)在健康人群中感染普遍,约90%以上的成人血清中可检测到EBV抗体。近40年的研究证明,EBV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淋巴瘤以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该文... Epstein—Barr病毒(EBV)在健康人群中感染普遍,约90%以上的成人血清中可检测到EBV抗体。近40年的研究证明,EBV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淋巴瘤以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该文就EBV感染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及致病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EBV相关血液系统疾病 致病机制
原文传递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钰 周菊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58-364,共7页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是EB病毒(EBV)感染T细胞或自然杀伤(NK)细胞导致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具有炎症性及肿瘤性双重特点,罕见且病死率高。CAEBV患者的特征包括反复或持续发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外周血EBV-DNA载量升高,临...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是EB病毒(EBV)感染T细胞或自然杀伤(NK)细胞导致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具有炎症性及肿瘤性双重特点,罕见且病死率高。CAEBV患者的特征包括反复或持续发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外周血EBV-DNA载量升高,临床表现通常为反复发热、淋巴结大、肝脾大、EBV肝炎、肝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等。笔者拟通过对近年CAEBV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治及患者预后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诊断 预后 EB病毒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治疗
原文传递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子刚 周春菊 +2 位作者 肖媛媛 马琳 赵佩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9-732,共4页
目的报道6例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并研究其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临床病理分析、皮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清学分析、EB病毒编码RNA原位杂交、外周血EB病毒DNA测定。结果6例患者皮损均为反复发作的丘疹、丘疱疹、坏... 目的报道6例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并研究其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临床病理分析、皮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血清学分析、EB病毒编码RNA原位杂交、外周血EB病毒DNA测定。结果6例患者皮损均为反复发作的丘疹、丘疱疹、坏死、痘疮样瘢痕,其中4例还伴有程度不同的颜面、手足水肿。所有患儿均有长期间断发热等症状。皮损病理可见表皮多房性水疱,真皮全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形态异形,可见病理分裂象。4例皮损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CD56阳性细胞,散在的CD3和CD45RO阳性细胞,T细胞内抗原-1和粒酶B染色阳性,诊断为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NK/T细胞淋巴瘤;2例组化染色CD3和CD45RO阳性,CD56阴性,诊断为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6例皮损均可见EB病毒编码RNA原位杂交阳性肿瘤细胞,血清学检查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滴度升高,其中2例滴度为1:5120,2例为1:2560,2例为1:1280;2例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拷贝数高于正常。6例患儿均证实患有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结论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淋巴瘤主要表现为颜面手足肿胀、水疱、痘疮样瘢痕,病理表现主要为真皮异形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中心坏死,免疫表型以NK/T型多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与该型淋巴瘤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杀伤细胞 天然 疱疹病毒4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颖 李伟 高峰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412-418,共7页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54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程7 d时临床表现是否改善...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54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程7 d时临床表现是否改善将其分为病情缓解组(n=436)和病情持续组(n=118),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重要变量,再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M患儿病情持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的价值,并用MedCalc 19统计软件对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随后在2018年141例IM住院患儿中,对符合预测指标者予糖皮质激素,并比较使用前后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OR=1.493,95%CI 1.372~1.626,P<0.01)、受累系统(OR=2.023,95%CI 1.453~2.817,P<0.01)及铁蛋白水平(OR=1.002,95%CI 1.000~1.004,P<0.05)为IM患儿病情持续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热时间的AUC为0.854,临界值为10 d,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86.9%。受累系统和铁蛋白水平的AUC分别为0.640和0.607。与受累系统、铁蛋白水平相比,发热时间在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中的价值更高(P<0.01)。2018年的141例IM患儿中,23例发热>10 d,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7.0%(20/23)患儿当日体温高峰开始下降,91.3%(21/23)患儿3 d内下降至正常。所有患儿均在干预后2 d内体温高峰下降,5 d内体温正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血清EB病毒DNA载量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下降(P<0.05或<0.01)。患儿随访22~34个月未发现EB病毒再活动。结论病情持续的IM患儿常表现为发热时间长、受累系统多及铁蛋白水平增高,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炎来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 EB病毒 糖皮质激素 儿童
原文传递
合并EB病毒感染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萌萌 刘爱国 +2 位作者 张艾 王雅琴 胡群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EB病毒(EBV)感染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断的196例ALL患儿外周血EBV抗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将19... 目的探讨合并EB病毒(EBV)感染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断的196例ALL患儿外周血EBV抗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将196例ALL患儿分成EBV感染组及非EBV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肝脾大、染色体、外周血常规、免疫分型、临床危险度、化疗过程中继发感染、化疗后第46天微小残留病(MRD)、染色体核型等情况及预后。随访至2019年4月30日。结果196例白血病患儿中EBV感染143例,感染率72.96%(143/196),EBV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水平[中位数(P25,P75)]为3.7×103拷贝/L(1.6×103拷贝/L,8.8×103拷贝/L)。EBV感染组患儿肝脾大(肋缘下≥5 cm)发生率高于非EVB感染组[14.69%(21/143)比3.77%(2/53),χ^2=4.45,P=0.035],EBV感染组初诊白细胞计数、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生率与非EBV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BV感染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继发感染率高于非EBV感染组[41.96%(60/143)比24.53%(13/53),χ^2=5.03,P=0.025]。EBV感染组患儿化疗后第46天完全缓解率低于非EBV感染组[80.42%(115/143)比98.11%(52/53),χ^2=9.60,P=0.020],复发率高于非EBV感染组[11.89%(17/143)比1.89%(1/53),χ^2=4.64,P=0.031];两组免疫分型及临床危险度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EBV感染的ALL患儿肝脾大明显,化疗过程中继发感染率高,缓解率低,复发率高,预后不良。EBV感染可能与ALL患儿免疫分型、临床危险度有关,与异常染色体核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样 疱疹病毒4 EB病毒 儿童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京 徐娟 +5 位作者 耿苏安 王峰 徐胜美 苏祖兰 莫香兰 冯志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5-728,共4页
患儿男,11岁,面部、手臂出现红斑、水疱4年,四肢肿块、溃疡4个月。逐渐感觉乏力,有不规则间歇发热。体检:体温37.7℃。全身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口腔,颜面和鼻部皮肤片样轻度浸润的粉红色斑片,四肢见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浸润性结节和肿块,结... 患儿男,11岁,面部、手臂出现红斑、水疱4年,四肢肿块、溃疡4个月。逐渐感觉乏力,有不规则间歇发热。体检:体温37.7℃。全身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口腔,颜面和鼻部皮肤片样轻度浸润的粉红色斑片,四肢见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浸润性结节和肿块,结节直径2.0~18cm不等,部分表面有坏死和黑色结痂,较大的结节表面形成溃疡,坏死性溃疡深达肌肉并有白色脓性分泌物。皮损边界清楚,质地较硬,有压痛,部分结节周围见到卫星样小结节。取自大腿的皮损病理检查发现,表皮真皮全层至皮下可见大量形态不一、中等大小的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胞质清晰,核大,扭曲状,染色质丰富,细胞呈巢或散在,可见围管样分布;真皮和皮下见碎核和反应性组织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浸入毛囊和外泌汗腺。免疫组化:胞质CD3在核周区可见阳性染色,CD56、CD45RO和TIA-1强阳性(+++),部分肿瘤细胞CD30、CD8和Ki 67阳性(++)。EB病毒编码小核RNA(EBER)阳性,TCR-γ基因重排阳性。最后诊断为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NK/T细胞淋巴瘤,这是1例罕见的原发于皮肤长达51个月的进展缓慢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杀伤细胞 天然 疱疹病毒4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鼻咽癌与EB病毒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霞 陈晓平 +1 位作者 张玉 鲁丹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鼻咽癌是鼻咽部常见的一种多基因遗传性恶性肿瘤,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和民族聚集现象,发病隐匿,且癌肿易向颅底、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等部位浸润,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鼻咽癌的具体病因及发生、发展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EB病毒与鼻... 鼻咽癌是鼻咽部常见的一种多基因遗传性恶性肿瘤,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和民族聚集现象,发病隐匿,且癌肿易向颅底、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等部位浸润,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鼻咽癌的具体病因及发生、发展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本文就EB病毒感染与NPC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疱疹病毒4 EB病毒
原文传递
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一例
18
作者 李强 卓其斌 +1 位作者 黄玉仙 陈良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患者,男,30岁。以“反复发热、肝功能异常14年”为主诉于2014年10月入院。14年前患者开始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经1~2周的补液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自述14年间因发热多次住院,B超曾示脾脏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化验肝功能异常... 患者,男,30岁。以“反复发热、肝功能异常14年”为主诉于2014年10月入院。14年前患者开始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经1~2周的补液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自述14年间因发热多次住院,B超曾示脾脏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化验肝功能异常(具体不详)。2011年10月12日因“发热、肝功能异常、巨脾”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脾切除术,术后2周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成年人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EB病毒对皮肤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佳维 鲁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458-1462,共5页
自1964年在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EB病毒之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它的致瘤性及其与一系列皮肤病的关联。这篇文章介绍了EB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总结了EB病毒相关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通过收集病例报道,总结常见皮肤病(银屑... 自1964年在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EB病毒之后,人们逐渐认识了它的致瘤性及其与一系列皮肤病的关联。这篇文章介绍了EB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总结了EB病毒相关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通过收集病例报道,总结常见皮肤病(银屑病、皮肌炎、天疱疮、类天疱疮、副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脂膜炎、多形红斑、血管炎)合并EB病毒感染时的临床表现、采用的治疗手段以及最终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epstein-BARR病毒 淋巴瘤
原文传递
芦可替尼治疗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研究新进展
20
作者 崔圆圆 翟宗 +2 位作者 王易 胡绍燕 周密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8-23,共6页
芦可替尼是一种强效选择性Janus激酶(JAK)1/2抑制剂,分别于2011和2012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MF),并于2014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羟基脲耐药或者不耐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EB病... 芦可替尼是一种强效选择性Janus激酶(JAK)1/2抑制剂,分别于2011和2012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MF),并于2014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羟基脲耐药或者不耐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LPD)是EB病毒(EBV)持续获得性感染导致的一组疾病。近年来,芦可替尼应用于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和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BV-HLH)等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的治疗取得了新进展,为EBV-LP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旨在为芦可替尼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笔者就芦可替尼在CAEBV、EBV-HLH中的临床应用及该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芦可替尼 EB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