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兴武 孙菊杰 +1 位作者 魏玲 宋现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经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的BEL7402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As2O3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经不同浓度As2O3处理后的BEL7402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变化。结果:As2O3可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生长,且剂量-效应关系显著(r=0.965 0,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93μmol.L-1;As2O3能显著下调PCNA蛋白表达(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但对bcl-2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As2O3可有效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表达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肝癌细胞株 BCL-2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6种鸢尾黄素曼尼希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帅 袁崇均 +2 位作者 罗森 余梦瑶 王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937-2941,共5页
目的:对鸢尾黄素进行结构修饰,寻求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以鸢尾黄素为先导化合物,分别加入乙醇胺、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正丙胺等胺类试剂和甲醛溶液,经曼尼希(Mannich)反应得到鸢尾黄素曼尼希碱衍生物,根据红外... 目的:对鸢尾黄素进行结构修饰,寻求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以鸢尾黄素为先导化合物,分别加入乙醇胺、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正丙胺等胺类试剂和甲醛溶液,经曼尼希(Mannich)反应得到鸢尾黄素曼尼希碱衍生物,根据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确定其结构。采用溶解度试验法考察鸢尾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水溶性;采用MTT法考察鸢尾黄素及其衍生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H22肝癌荷瘤小鼠为模型,考察鸢尾黄素及其衍生物(剂量均为100 mg/kg)的体内抑瘤率。结果:共合成6个鸢尾黄素曼尼希碱衍生物,分别为8-(N-羟乙基)-亚甲基胺基-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8-(N-甲基)-亚甲基胺基-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8-(N,N-二乙基)-亚甲基胺基-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8-(N,N-二甲基)-亚甲基胺基-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8-(N-乙基)-亚甲基胺基-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8-(N-正丙基)-亚甲基胺基-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依次记为化合物1~6)。与鸢尾黄素比较,6个衍生物的水溶性明显提高,溶解度是鸢尾黄素的5~20倍;其中化合物1、3、5对HCT116细胞的IC50分别为(34.82±3.27)、(16.21±4.13)、(33.12±3.25)μmol/L,均强于鸢尾黄素的IC50[(45.23±5.74)μmol/L];对A549细胞的IC50分别为(37.05±5.74)、(26.88±4.52)、(30.13±6.23)μmol/L,均强于鸢尾黄素的IC50[(53.24±6.34)μmol/L];对HepG2细胞的IC50分别为(23.74±1.45)、(18.96±2.34)、(30.95±2.87)μmol/L,均强于鸢尾黄素的IC50[(48.98±2.58)μmol/L];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55.51%、57.20%、49.15%,且均高于鸢尾黄素的抑瘤率(33.05%),其余3个化合物相比鸢尾黄素的抗肿瘤活性无明显优势。结论:在本研究合成的6个鸢尾黄素曼尼希碱衍生物中,化合物1、3、5均具有强于鸢尾黄素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黄素 胺类 曼尼希碱衍生物 合成 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 人肺癌细胞株A549 人肝癌细胞株HEPG2 半数抑制浓度 小鼠 抑瘤率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增强X射线辐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晓婧 王敏 +2 位作者 王学习 刘斌 张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X射线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RB法和集落形成法测定GSPs对三株细胞的X射线增敏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对细胞杀伤的贡献...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X射线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RB法和集落形成法测定GSPs对三株细胞的X射线增敏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各因素对细胞杀伤的贡献,单击多靶模型曲线拟合计算增敏比。结果:SRB检测结果表明,GSPs可以抑制三株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但对不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差异较大,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对X射线增敏作用结果表明,GSPs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敏作用最强,最佳增敏剂量为6.25~12.5μg/mL,对人肝癌HepG2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敏作用相似,最佳增敏剂量为12.5~25μg/mL;集落形成法检测结果表明,应用增敏剂量的GSPs后,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表现出较好的辐射增敏作用,平均致死剂量D0值和准阈剂量Dq减小,细胞对X射线辐射敏感性增加,亚致死损伤修复减少,增敏比为1.94。结论:GSPs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最佳增敏剂量为12.5~25μg/mL,其机理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调节细胞细胞内氧平衡,诱导细胞产生G1期阻滞而发挥辐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肝癌细胞株 宫颈癌细胞株 白血病细胞株 X射线 增敏
下载PDF
胃泌素及其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对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春平 孔诚 丁义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研究胃泌素及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的影响,并探讨肝癌患者非细胞毒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研究在不同浓度胃泌素和其受体拮抗剂丙谷胺的干预下,4种人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情况,选取1种细胞株,... 目的:研究胃泌素及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的影响,并探讨肝癌患者非细胞毒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研究在不同浓度胃泌素和其受体拮抗剂丙谷胺的干预下,4种人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情况,选取1种细胞株,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在胃泌素及丙谷胺作用下的周期分布.结果:胃泌素在接近生理浓度下促进QGY-7701和Bel-7402的增殖,丙谷胺对胃泌素的作用有抑制作用.过量的胃泌素对QGY-7701有抑制效果.胃泌素对HepG2和SMMC-7721无明显促增殖作用.丙谷胺在高浓度下对所有细胞株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胃泌素可促使Bel-7402G0/G1期细胞向S、G2/M期转化,加用丙谷胺后胃泌素的上述作用消失.结论:胃泌素对肝癌细胞株有促增殖作用及促进DNA合成,丙谷胺对其有抑制作用,可能成为肝癌内分泌辅助治疗的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胃泌素 丙谷胺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黄芩配方颗粒调控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艳青 田宇柔 +1 位作者 牛丽颖 王鑫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4-849,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芩配方颗粒(SBFG)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05、0.1、0.2、0.4、0.8、1.6 g/L SBFG组,共7组,不同浓度SBFG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SBFG... 目的观察黄芩配方颗粒(SBFG)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05、0.1、0.2、0.4、0.8、1.6 g/L SBFG组,共7组,不同浓度SBFG作用于Hep G2细胞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SBFG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高内涵分析(HCS)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色素C、膜通透性、核面积、核DNA含量、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SBFG可明显抑制Hep G2细胞增殖(P<0.01),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IC50值为(0.38±0.016)g/L;Hoechst 33342染色可见细胞核浓染、核质浓缩、核破碎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高内涵分析也发现,0.1 g/L SBFG组细胞MMP丢失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量明显增加(P<0.01),0.4 g/L SBFG组进一步显著降低MMP、增加细胞色素C含量,并可使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升高(P<0.01)、核固缩及核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1.6 g/L SBFG组孵育细胞,除上述凋亡特征外,还伴随着细胞数量的直接下降(P<0.01)。结论 SBFG可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促进Hep 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MP、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细胞膜通透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配方颗粒 人肝癌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高内涵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