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DQA1、DMA、DMB基因与1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桑艳梅 颜纯 +2 位作者 朱逞 倪桂臣 胡亚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MA、DMB和DQA1基因与中国人1型糖尿病的易患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的DMA、DMB和DQA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DMA*0103和DMB*0103基因在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频率显著增高(P<0.01,P<...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MA、DMB和DQA1基因与中国人1型糖尿病的易患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对研究对象的DMA、DMB和DQA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DMA*0103和DMB*0103基因在1型糖尿病病人中的频率显著增高(P<0.01,P<0.05),与中国人1型糖尿病易患性正相关。DMA*0102和DMB*0101基因在对照中的频率显著增高(P<0.01),与1型糖尿病保护性正相关。DMA*0102和DMB*0101基因在携带DQA1*0501基因的对照中的频率显著增高,上述2个基因具有较强的保护性。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与对照携带DMA、DMB易患性和保护性基因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DMA、DMB易患性基因具有部分显性遗传的特点,DMA、DMB保护性基因则具有部分隐性遗传的特点,两者均具有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M基因 非经典基因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γ-干扰素刺激后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粘附分子-1和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燕树勋 陈如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γ -干扰素 (IFN -γ)刺激后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 (RFs)增殖和对细胞粘附分子 - 1(ICAM - 1)、白细胞抗原 (HLA) -DR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RFs分别与IFN -γ、雷公藤甲素孵育后 ,MTT比色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γ -干扰素 (IFN -γ)刺激后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 (RFs)增殖和对细胞粘附分子 - 1(ICAM - 1)、白细胞抗原 (HLA) -DR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RFs分别与IFN -γ、雷公藤甲素孵育后 ,MTT比色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RFs增殖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ICAM - 1、HLA -DR的表达状况。结果 雷公藤甲素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RFs的增殖 ,当剂量达 10 0 μg/L时 ,RFs的增殖完全被抑制。正常人自发表达少量的ICAM - 1,不表达HLA -DR ;IFN -γ (10 0U/L)能强烈刺激ICAM - 1、HLA -DR的表达 (P <0 0 1) ;雷公藤甲素能明显抑制IFN -γ对ICAM - 1、HLA -DR的刺激作用。结论 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RFs的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Graves’眼病 球后成纤维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1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下载PDF
尖锐湿疣病损处角质形成细胞表面ICAM-1及HLA-DR抗原的表达
3
作者 邹耘 周礼义 陈兴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DR区 (HLA DR抗原 )在尖锐湿疣 (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复合物法 (SABC法 )对比研究CA初发组、CA复发组及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 (...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DR区 (HLA DR抗原 )在尖锐湿疣 (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复合物法 (SABC法 )对比研究CA初发组、CA复发组及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 (KC)表面ICAM 1及HLA DR抗原的表达。结果 正常人KC表面没有或仅有极微弱的ICAM 1及HLA DR抗原表达 ,而CA初发组及复发组病损局部KC表面ICAM 1及HLA DR抗原均呈阳性表达 (P <0 0 1)。CA病损处KC表面ICAM 1及HLA DR抗原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r=0 4 316 ,P <0 0 5 )。结论 CA患者病损处KC表面表达ICAM 1及HLA DR抗原使局部细胞免疫状态发生变化 ,能有效地启动并参与局部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反应
下载PDF
Specific HLA-DQB1 alleles associated with risk for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meta-analysis 被引量:8
4
作者 Yong-Ning Xin Zhong-Hua Lin +4 位作者 Xiang-Jun Jiang Shu-Hui Zhan Quan-Jiang Dong Qing Wang Shi-Ying Xu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7期2248-2254,共7页
AIM: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B1 allele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through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data.METHODS:Case-control studies on HLA-DQB1 allele association with ... AIM: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B1 allele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through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data.METHODS:Case-control studies on HLA-DQB1 allele association with HCC published up to January 2010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es.The odds ratios(ORs) of HLADQB1 allele distributions in HCC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The meta-analysis software REVMAN 5.0 was applied for investigating heterogeneity among individual studies and for summarizing all the studies.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fixed-effect or random-effect methods,depending o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Seven case-control studies containing 398 cases and 594 control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analysis.RESULTS:Among the five family alleles,two(DQB1*02 and DQB1*03)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HCC.The combined OR for the association of DQB1*02 and DQB1*03 allele with the risk for HCC was 1.78(95% CI:1.05-3.03,P = 0.03) and 0.65(95% CI:0.48-0.89,P = 0.007),respectively.Among the 13 specific alleles,two(DQB1*0502 and DQB1*0602)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HCC.The combined OR for the association of DQB1*0502 and DQB1*0602 allele with the risk for HCC was 1.82(95% CI:1.14-2.92,P = 0.01) and 0.58(95% CI:0.36-0.95,P = 0.03),respectively.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for other HLA-DQB1 family alleles and specific alleles.CONCLUSION:Our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specific HLA-DQB1 allele families and alleles might influence the susceptibility or resistance to HCC,although it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qb1 alleles META-ANALYSIS
下载PDF
Effect of immunoglobulin G from patients with Graves’ophthalmopathy and interferon gamma i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and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DR expression in human retroocular fibroblasts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玉姝 陈蕾 +2 位作者 滕卫平 单忠艳 李忠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8期80-83,共4页
关键词 Graves' ophthalmopathy retroocular fibroblasts interferon gamma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DR
原文传递
口含人白细胞α干扰素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富兵 葛永红 +3 位作者 李方仲 刘兰军 钱汶光 章崇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α干扰素口含使用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方法将干扰素与辅料的混合粉喷洒于小鼠口腔 ,然后测定其腹腔巨噬细胞、脾脏NK细胞的活性及口腔唾液分泌型IgA(SIgA)的含量 ,观察滴鼻感染流感病毒后小鼠的生存率。结...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α干扰素口含使用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方法将干扰素与辅料的混合粉喷洒于小鼠口腔 ,然后测定其腹腔巨噬细胞、脾脏NK细胞的活性及口腔唾液分泌型IgA(SIgA)的含量 ,观察滴鼻感染流感病毒后小鼠的生存率。结果干扰素口含使用能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活性 ,增加口腔唾液SIgA含量 ,并提高小鼠流感病毒感染后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α干扰素 巨噬细胞 NK细胞 分泌型IGA 流感病毒
下载PDF
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在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易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少玲 程桦 +3 位作者 黎峰 傅祖植 钟光恕 严棠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NA)或门冬氨酸(A)与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易感性或抵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步法序列特异性PCR技术(sPCR)对69例1型糖尿病病人和4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B1基... 目的探讨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NA)或门冬氨酸(A)与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易感性或抵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步法序列特异性PCR技术(sPCR)对69例1型糖尿病病人和4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结果NA和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中分别为64.5%和35.5%,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0.4%和59.6%(NA的相对危险度(RR)=2.68,P<0.01);表现型NA/NA、NA/A和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中分别为47.8%、33.3%和18.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1.9%、17.0%和51.1%(P<0.01),其中表现型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的分布明显较对照组降低(RR=0.22,P<0.01)。等位基因DQB10302和DQB10201在1型糖尿病组中,频率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研究提示NA与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正相关,A与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负相关。这种关联在儿童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I型 HLA-DQβ链 聚合酶链反应 NA
原文传递
HLA-Ⅰ基因型对HIV-1感染患儿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的影响
8
作者 占晗琳 唐漾波 +1 位作者 赵稳 唐小平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 对HIV-1感染患儿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基因型进行分析,探讨其对HIV-1特异性CTL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以HIV-1 P24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12个重叠肽段组成的肽段库作为特异性抗原表位,对5例... 目的 对HIV-1感染患儿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基因型进行分析,探讨其对HIV-1特异性CTL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以HIV-1 P24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12个重叠肽段组成的肽段库作为特异性抗原表位,对5例接受HAART后的HIV-1感染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IFN-γ分泌细胞频数进行测定研究.同时,还采用了PCR-序列特异引物技术(PCR-SSP)及PCR-直接碱基序列分析基因分型技术(PCR-SBT)对这5例患儿进行了HLA-Ⅰ等位基因分型及HLA-B*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5例HIV-1感染息儿中,4例HLA-B*基因型为B*40,其中3例为HLA-B*4001,1例为HLA-B*4002.其HIV-1抗原特异性CTL应答水平差异明显.5例患儿均未出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结论 基因型为HLA-B*40的儿童可能更易感染HIV-1,HLA-B*40可能影响HIV-1感染患儿的抗原特异性CTL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 细胞毒性T细胞 HAART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多态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娟娟 顾卫琼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89-893,共5页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多态性与T1DM的关联性。方法在T1DM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HLA-DR基因位点的比值比(OR)。联合检索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CNKI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获得全部相关文献,剔除不...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多态性与T1DM的关联性。方法在T1DM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HLA-DR基因位点的比值比(OR)。联合检索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CNKI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获得全部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包REVMAN 5.0统计相关基因位点的OR值,同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中国人群中,DR3、DR4、DRB1*0301和DRB1*0405是易感性基因(P均<0.05),总OR值分别为4.42、2.18、6.04和3.21。DR2、DR6、DR15和DRB1*1101是保护性基因(P<0.05),总OR值分别为0.31、0.50、0.51和0.35。危险基因型为DR3/DR4和DR3/DR9(P<0.05),总OR值分别为25.36和5.21。结论在中国人群中,一些与T1DM关联的HLA-DR与国外对其他国家人群的研究报道不尽相同。DR3、DR4、DRB1*0301、DRB1*0405、DR3/DR4和DR3/DR9在多个种族人群中均表现为易感性,与本研究一致;而DR2的保护性效应也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余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 HLA-DR基因位点 META分析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复宫宁颗粒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李晓娟 刘晓妍 +1 位作者 王淑娜 高慧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复宫宁颗粒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有效性及对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影响。方法选取2019-05-01-2022-01-01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48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复宫宁颗粒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有效性及对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影响。方法选取2019-05-01-2022-01-01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48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曲普瑞林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用复宫宁颗粒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Kuppperman指数(KI)、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雌激素(FSH)],病情相关指标[HLA-G、SDC-1、卵泡抑制素(F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对照组的81.08%,χ^(2)=4.891,P=0.027。治疗后观察组KI、VAS评分分别为(7.62±1.11)、(1.62±0.46)分,低于对照组的(9.37±1.35)、(2.31±0.63)分;囊肿直径为(22.34±2.15)mm,短于对照组的(25.46±2.30)mm,F值分别为6.025、5.851和6.554,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LH、FSH水平分别为(7.18±1.25)、(3.15±0.57)IU/L,低于对照组的(9.41±1.49)、(4.19±0.63)IU/L;E_(2)水平为(718.65±28.75)pg/mL,高于对照组的(614.27±26.83)pg/mL,F值分别为8.645、21.623和4.587,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SIL-2R、SDC-1、HLA-G、FS水平分别为(246.67±15.27)ng/mL、(1562.37±84.36)μg/L、(5.81±1.24)μg/L、(238.41±17.65)ng/L,低于对照组的(289.54±17.13)ng/mL、(1927.45±91.25)μg/L、(6.77±1.36)μg/L、(281.83±19.15)ng/L,F值分别为18.692、55.850、6.653和35.627,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对照组为1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8,P=0.245。结论复宫宁颗粒联合曲普瑞林治疗EMT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临床症状,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调控HLA-G和SDC-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复宫宁颗粒 曲普瑞林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原文传递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Ⅰ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荣 洛若愚(审校者)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3-125,128,共4页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sHLA)Ⅰ在体内参与免疫应答,可诱导产生免疫耐受,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溶细胞作用。在器官组织移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分化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 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 自然杀伤细胞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