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15
1
作者 肖贵清 唐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教育、科技、人才均为强国建设之基石,三者统一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整体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现有效联动,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设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实现各方面政策举措的贯通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创新
下载PDF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常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8,共9页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关系未来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应基于科技—人才—制度“三位一体”的框架,即以科技为根本动力、以人才为主体依托、以制度为...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关系未来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应基于科技—人才—制度“三位一体”的框架,即以科技为根本动力、以人才为主体依托、以制度为必要保障。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仍面临着科技赋能不足、人才支撑不够、制度保障不力三大困境,突出表现为农业科技与产业相互脱节、农业科技人才与农村实用人才“量质齐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不相协调。为此,未来我国要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尽快补齐短板弱项,即通过促进农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释放科技的“乘数效应”;通过坚持农业农村人才“育、用、留”并举,构筑人才“三脚架”结构;通过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 科技 人才 制度
下载PDF
现代化强国新内涵建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名芳 管明雪 曹娇妮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者放在一起进行系统谋划,统筹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深刻理解三...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者放在一起进行系统谋划,统筹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主要从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内涵、构建新发展格局及铸牢强国之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创新型国家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有力支撑现代化强国战略全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三位一体”
下载PDF
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发展科技人才工作对策
4
作者 姜钦扬 温玉娟 田苗苗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以人才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阐释了发展科技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对沈阳科技人才工作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如何有效地引进人才、孵育人才和管理人才;结合沈阳地区高校科技人才资源储备情况,探讨了人才发挥的主要作用。以实现充分引进、利... 以人才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阐释了发展科技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对沈阳科技人才工作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如何有效地引进人才、孵育人才和管理人才;结合沈阳地区高校科技人才资源储备情况,探讨了人才发挥的主要作用。以实现充分引进、利用科技人才资源为目标,提出了高校科技人才发展的实施策略和助推科技人才工作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后续人才新政的出台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 沈阳 高校 科技人才 人力资源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5
作者 王晨旭 《商业观察》 2024年第17期44-47,共4页
文章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失衡;科技活动人员严重缺乏;研发人才不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少。进而提出优化配置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力资源的建议:加大教育投入和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加大科技... 文章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失衡;科技活动人员严重缺乏;研发人才不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少。进而提出优化配置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力资源的建议:加大教育投入和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集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合理分布;建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科技人力资源 优化配置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6
作者 叶一江 裴文庆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7-23,共7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撑、环环相扣、集成一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撑、环环相扣、集成一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坚持问题导向;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至上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重要论述 系统思维 矛盾规律 人民立场
下载PDF
教育强国与人的现代化发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范国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共22页
现代化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演进过程,包括物质-技术层面的现代化、文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一个从“家庭人”走向“社会人”、从“熟人”走向“公共人”、从“经验人”走向... 现代化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演进过程,包括物质-技术层面的现代化、文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一个从“家庭人”走向“社会人”、从“熟人”走向“公共人”、从“经验人”走向“知识人”、从“知识人”走向“智慧人”不断演进升华的历史渐进过程。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辩证审视经济、科技、人口与教育发展的现实发展水平与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艰巨任务:经济增长乏力亟待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依赖问题突出、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存在差距;人口出生率下降与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减少等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亟待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以“人才红利”代替“人口红利”;我国用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教育财政投入支撑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教育投入水平、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人才竞争力都与发达国家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求存在相当差距。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现代化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与方法,建设教育强国,走向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教育变革,需要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从协同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入手,系统重构各级各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需要在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补齐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短板,着力提升农村人口现代化发展水平;需要以技术赋能教育,打造创新教育新业态,助力人的现代化智慧发展;需要建立与完善以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系统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国家建设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教育现代化 人的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中的科技角色:历史方位、实践表征及未来趋向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成岗 吕志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坚持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历史演进来看,科教兴国中的科技角色经历了从“服务国...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必须坚持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从历史演进来看,科教兴国中的科技角色经历了从“服务国家建设”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再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过程。当代科技发展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在新科技革命时代呈现出渗透性、扩散性和重塑性等特征。党的二十大面向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科技角色作用的发挥指明了方向。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联动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必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 科技 创新 人才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引领驱动一体推进”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慧英 冀钰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进行统筹安排,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对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正确认识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提...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进行统筹安排,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对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正确认识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在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上,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促进人才诞生和科技进步的摇篮;科技是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充分涌现的“强国之基”;人才是教育持续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资源”。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历史作用。正确理解并把握三者关系,可以为新时代中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提供支撑,可以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国家发展
下载PDF
科技人力资源与资金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丽娟 张玉喜 +1 位作者 潘方卉 王磊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文章以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FA模型,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均效率为0.469,东部地区创新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创新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地区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 文章以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FA模型,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均效率为0.469,东部地区创新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创新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地区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促进作用显著,而劳动者素质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出现负面效应。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投入与科技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虽对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农业政策性金融 SFA 农业科技创新效率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姜玲 梁涵 刘志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8,115,共12页
科技人力资源是劳动力队伍中有技术且高效率的组分。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全国性比较优势,但其集聚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联动趋势不显著,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不明显,其集聚并未带来劳均资本同样快速的集聚,只在产业分布上与产业结构呈... 科技人力资源是劳动力队伍中有技术且高效率的组分。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全国性比较优势,但其集聚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联动趋势不显著,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不明显,其集聚并未带来劳均资本同样快速的集聚,只在产业分布上与产业结构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 关联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构想 被引量:25
12
作者 时勘 曹效业 李晓轩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共9页
本文根据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要求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展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构想。本文作者认为 ,可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对科技创新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重点在于 ,探... 本文根据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要求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展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构想。本文作者认为 ,可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对科技创新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重点在于 ,探索科技组织结构调整中职工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型 ,探索科技人员、管理者的胜任特征 ,并以其作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依据 ,进一步提出科技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管理对策 ,形成适合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 胜任特征 激励机制 中国
下载PDF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智波 李向东 赵华峰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本文在系统分析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潜力数学评价模型,尝试理想点法在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潜力 综合评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佑发 魏高峡 陈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2-44,64,共4页
回顾科学技术革命的沿革和体育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发展,从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物质基础、前提条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方法的革新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知识管理"、个性化管理、人文环境净化、契约化雇... 回顾科学技术革命的沿革和体育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发展,从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物质基础、前提条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方法的革新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知识管理"、个性化管理、人文环境净化、契约化雇用方式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体育人力资源 科学技术革命 人力资源管理 产生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个性化管理 物质基础 前提条件 知识管理 环境净化 契约化 回顾 革新 雇用
下载PDF
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奋 韩伯棠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9,共9页
通过对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构建了基于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指数的知识生产模型,提出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效应可以利用单位经费投入产出来度量,并通过近四年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区域集聚 集聚效应
下载PDF
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奋 杨波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2-726,共5页
基于Korelli对影响人口迁移或流动因素的分析与整合研究方法,以北京地区为对象,通过问卷方式针对科技人力资源这一具有显著特征差异的人口群体,探讨影响其区域集聚的各层次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把握科... 基于Korelli对影响人口迁移或流动因素的分析与整合研究方法,以北京地区为对象,通过问卷方式针对科技人力资源这一具有显著特征差异的人口群体,探讨影响其区域集聚的各层次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把握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区域集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科技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鹏程 吴婷 王成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9,共7页
科技人力资源是目前经济关注的一个重点,但是其研究的重点还需要理清。文章根据CSSCI提供的数据,依据科学计量学原理,利用社会网络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国内相关研究... 科技人力资源是目前经济关注的一个重点,但是其研究的重点还需要理清。文章根据CSSCI提供的数据,依据科学计量学原理,利用社会网络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下载PDF
中美间科技人力资源流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宏伟 汪洋 +1 位作者 肖轶 白杨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27,共4页
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和科技发展的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科技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问题对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构建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模型,提出从目的地因素、中间途径因素、迁... 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和科技发展的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科技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问题对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构建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模型,提出从目的地因素、中间途径因素、迁移者因素三个层次的视角研究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分析了中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现状以及美国吸引科技人力资源流入的手段,并提出了我国应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流动模型 政策建议
下载PDF
R&D人力资源投入与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广东省的数据 被引量:12
19
作者 罗珊 李嘉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4-28,共5页
R&D人力资源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其配置和投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生成区域产业群以及调整区域产业战略等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增长是否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集约型增长,科技人力资本对广... R&D人力资源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其配置和投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生成区域产业群以及调整区域产业战略等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增长是否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集约型增长,科技人力资本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何,值得深入探讨。利用广东省的数据,对R&D人力资源配置和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优化配置R&D人力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人力资源 科技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浅议——以武汉市发展低碳产业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亚柯 娄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99,共5页
长期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低碳化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发展低碳产业是"低碳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武汉市低碳产业建设为... 长期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低碳化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发展低碳产业是"低碳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武汉市低碳产业建设为例,从制度体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研究分析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的路径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产业 支撑体系 制度支撑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