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oneering a New Realm of Human Rights Civilization i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An Overview of the Symposium on“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Free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1
作者 王新怡 黄安杰 QIAN chuijun(Translated)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4年第2期476-481,共6页
On October 14,2023,a symposium themed“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Free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was held in Changchun,Jilin Province,China.More than fifty experts,scholars,and r... On October 14,2023,a symposium themed“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Free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was held in Changchun,Jilin Province,China.More than fifty experts,scholars,and researchers from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universities engaged in discussions and exchanges on human rights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including the path,practice,knowledge systems,and civilization forms of human rights.This symposium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academic system,and discourse system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hinese human rights civilization China’s indigenous human rights knowledge system free and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意蕴
2
作者 周杰 焦玉瑞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唯物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术语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这也要求我们立足唯物史观来深刻理解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丰富、拓展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涵,彰显了社会... 新质生产力是唯物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术语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这也要求我们立足唯物史观来深刻理解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丰富、拓展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涵,彰显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准确识别社会发展方位,应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更是摆脱全球发展困境、把握历史大势的新创见。在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生产力的历史性、科技异化的现实性和绿色发展的指向性决定了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对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命题的现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归宿,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为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唯物史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下载PDF
The Value Insistence of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Big Data Era
3
作者 Yun H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8期94-98,共5页
The ultimate valu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should be realizing human's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and deconstructing the ultimate value would result in human alienation.In the era of big data,every domain o... The ultimate valu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should be realizing human's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and deconstructing the ultimate value would result in human alienation.In the era of big data,every domain of human's social life,even the mode of thinking,has been transformed significantly.However,when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entirely penetrates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inducts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depending on the demand forecasting techniques,it would inevitably lead to a worry about value of the cultural production.This paper formulates that the cultural production's essence in the era of big data remains for the purpose of maximizing profit of commercial manipulation based on the modeling analysi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mechanism in the big data times.If the tendency is not corrected,the two main factors of cultural consumerism prevalence and the instrumental reason dictatorship will gradually deconstruct the ultimate valu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bring about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For the sake of avoiding the trend,we should cope with two relationships:one is the people as a means and as a purpose;the other is the instrumental reason and the value rationality,finally giving rise to human's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human alie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 data Cultural production humans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ALIENATION
下载PDF
马恩政治哲学的贡献、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4
作者 江畅 周莹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政治哲学(后文简称为“马恩政治哲学”)对人类政治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些价值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完善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马恩政治哲学创建了以人类彻底解放和普遍幸福为终极追求的政治哲学体系,描绘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美好理想社会,找到了实现理想蓝图的强大社会力量,开辟了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可靠路径。马恩政治哲学给政治哲学提供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确立了全人类立场和价值取向,将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规定为政治的终极目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性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政治哲学改变世界的根本使命和实践要求。马恩政治哲学研究和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其政治本性论为政治文明进步奠定了牢固的动力基础,政治目的论为人类普遍而永久获得幸福指明了正确前进道路,政治制度论为社会长治久安贡献了政治哲学智慧,政治活动理论为实行人民统治和治理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政治权力论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充分理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人类立场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知识融通——从知识立场到生命立场 被引量:4
5
作者 鲁子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知识融通是“五育融合”的基础。追溯历史,知识分化和教学知识学科化是知识逐渐遮蔽生命、知识逻辑取代生命发展逻辑的过程。因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融通是知识进化... 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知识融通是“五育融合”的基础。追溯历史,知识分化和教学知识学科化是知识逐渐遮蔽生命、知识逻辑取代生命发展逻辑的过程。因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融通是知识进化的根本出路。知识融通作为“五育融合”之基础的理论逻辑体现为:“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但“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式知识组织方式阻碍着学习者生命的整全发展。因此,通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知识融通才能以“整全的知识”育“全面发展的人”。当前,人文知识的重组和教学重建成为知识融通的“试验田”,要坚持知识的生命立场,打破学科间知识边界、领域内知识固化和“唯知识”的教学评价,围绕生命主题开展知识融通,为实现“五育融合”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知识融通 教学知识组织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思政课教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四重意蕴
6
作者 冯赵建 只慧薇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切实要求,是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重要体现,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是顺应历史发展潮...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切实要求,是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重要体现,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国家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从社会联系、劳动实践、自由个性、道德品质4个维度出发,探究思政课教师促进青少年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有助于优化育人实践路径,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 维度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新质生产力探析
7
作者 吴文新 朱轶先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5期56-64,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崭新的生产力质态,表现出和传统生产力完全不同的特点,即创造性、生态性和融合性,三者统一于新质生产力的人本性当中。新质生产力生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代表人的现实实践能力,并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崭新的生产力质态,表现出和传统生产力完全不同的特点,即创造性、生态性和融合性,三者统一于新质生产力的人本性当中。新质生产力生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代表人的现实实践能力,并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它通过改变人的劳动方式、休闲方式实现对人存在方式的改变,并在与人的交互作用中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的本质进一步发展,人的价值进一步实现,人的主体性进一步彰显。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新质生产力成为了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以人学视角考察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揭示其对人民群众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为新质生产力的利用提供“人本”意义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新质生产力 人的存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现代大工业理论的三重意蕴
8
作者 李飞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大工业理论,包含着三重意蕴。一是时代意蕴,马克思将现代大工业与工场手工业区分开来,阐明现代大工业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二是价值意蕴,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进行了批...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大工业理论,包含着三重意蕴。一是时代意蕴,马克思将现代大工业与工场手工业区分开来,阐明现代大工业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二是价值意蕴,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更为科学的人的本质的内涵,并将对象确立为人的本质力量展示的关键要素,从而将工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现代大工业对人的本质力量展示的重要意义。三是实践意蕴,马克思认为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本身蕴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消除着人类社会自然形成的一切束缚,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大工业 人的本质力量 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理论特性探究
9
作者 马俊年 王小娟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论述,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创新发展和接力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思想经过各个不同时期的创新发展,体现出不同历史阶段反馈的现实价值,意在通过分析挖掘中国... 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论述,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创新发展和接力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思想经过各个不同时期的创新发展,体现出不同历史阶段反馈的现实价值,意在通过分析挖掘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根植的现实土壤,梳理其理论特性,凸显其在当今世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富裕建设历史中反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思想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理论特性
下载PDF
引入自由时间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圣兵 王松 崔向阳 《管理学刊》 CSSCI 2017年第5期1-12,共12页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相统一。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自由时间理论,在分析自由时间与小康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引入自由时间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自由时间差异与当地小康社...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相统一。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自由时间理论,在分析自由时间与小康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引入自由时间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自由时间差异与当地小康社会建设情况存在一定正向关系,个别地区还存在小康社会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相邻省份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对此,可以尝试从各地自由时间的差异性着手,增加并利用自由时间,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新动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自由时间 人的全面发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论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红玉 彭福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共享发展是指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达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是指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达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设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阐释和具体展现;是中国共产党兑现历史承诺,开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内涵 自由人联合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及其历史过程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斌 王学川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类特性、社会关系、需要和个性的整体发展。人...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类特性、社会关系、需要和个性的整体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我们认识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把它看作逐步提高、不断推进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辩证统一 历史过程
下载PDF
人的发展逻辑:从自由发展到全面发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春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6,共3页
从人的发展逻辑来看,个人发展与人类发展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目标和归宿。
关键词 人的发展 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炳炎 向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指明了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指明了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尺度。构建自主联合劳动的新劳动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科学发展观 价值尺度 自主联合劳动
下载PDF
技术创新的归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雄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50,164,共6页
20世纪以来,技术创新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改变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组合,引发生产力革命,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上层建筑嬗变,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 20世纪以来,技术创新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改变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组合,引发生产力革命,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上层建筑嬗变,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的获得。在现实社会中,技术创新总以"非人化"方式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当"非人化"充分发展之后——技术创新异化否定之后,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人的发展 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10
16
作者 史家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需要出发,《共产党宣言》在行文上,对阶级斗争作了突出与强调,再由于它所蕴涵的阶级斗争理论适应了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曾长期从阶级斗争视角来解读这一重要文献。实际上,《共产党宣言》的深... 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需要出发,《共产党宣言》在行文上,对阶级斗争作了突出与强调,再由于它所蕴涵的阶级斗争理论适应了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曾长期从阶级斗争视角来解读这一重要文献。实际上,《共产党宣言》的深层思想是对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关注,它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了资产阶级活动的为人性质和非人性质,从无产阶级的现实运动和价值追求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人的自由发展问题,蕴涵丰富的人学内涵,这是从人的发展的视角解读它的根本原因。此外,时代特征的新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要求对它作出新的解读。这一解读有助于恢复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终极关怀理念的认识,也有利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人的自由发展 解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人学意涵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仕菊 叶晓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17,共9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我国不断发展的实践所提出的重要命题,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涵。“现实的人”是其价值起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展现了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生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我国不断发展的实践所提出的重要命题,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涵。“现实的人”是其价值起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展现了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生态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关注。人的主体性发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现因素,包括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和主体自为性三个方面。其中主体能动性侧重于指人具有改造自然的意识;主体自主性侧重于指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主体自为性侧重于指人能根据目的对自然进行改造。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通过满足人所需的物质条件、生态场域和精神享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维度的鲜明特征,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宰”的固化逻辑,彰显对人的现实关切和终极关怀,闪烁着耀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光芒,充分展现人民群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利益主体、实践主体、享有主体和评判主体,为建设真正属人的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学 现实的人 人的主体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自由时间: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与尺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荣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185,共4页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问题是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理论界过多地集中在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上,不仅对"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不够,而且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问题"缺少必要的研究,而这恰恰是说明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科学性的一个关键。通过梳理和考察马克思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衡量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的标准和尺度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时间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尺度
下载PDF
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境界——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静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144-149,共6页
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新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动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勇气;全... 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新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动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勇气;全面依法治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规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智慧;全面从严治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保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担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增添新内涵,开辟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
下载PDF
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看五位一体总布局 被引量:2
20
作者 亓静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49-53,共5页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实践需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将这五大建设统一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取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现代化建设 五位一体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