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步靖 霍小燕 +3 位作者 张厚庆 王余山 石瑄 霍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6-680,共5页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与玻璃酸钠(hyaluronic acid sodium,H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月,将60例KOA按就诊顺序依次分至A、B、C组,每组20例。...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与玻璃酸钠(hyaluronic acid sodium,H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1月,将60例KOA按就诊顺序依次分至A、B、C组,每组20例。A组膝关节内注射自体PRP 5 ml,B组膝关节内注射HA 2 ml,C组膝关节内先注射PRP 5 ml,10 min后注射HA 2ml。每周一次,连续5周。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A组、C组各1例注射PRP后出现短暂膝关节炎症反跳,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3组治疗后4周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A组42.3±10.5 vs.54.3±10.4,t=-7.086,P=0.000;B组41.6±10.0 vs.54.2±9.1,t=-5.450,P=0.000;C组41.8±10.4 vs.66.8±7.2,t=-12.887,P=0.000),且C组明显高于A、B组(F=12.982,P=0.000)。C组有效率(60%,12/20)明显高于A组(20%,4/20)和B组(20%,4/20)(χ2=9.600,P=0.008)。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膝关节腔注射PRP联合HA可以迅速控制疼痛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是治疗KO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玻璃酸钠 膝关节 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患者滑液中几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游 孙材江 +1 位作者 方建珍 彭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与膝骨关节炎(OA)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31例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患者(OA组),8例对照组(非OA组)的膝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1β、IL-6;... 目的探讨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与膝骨关节炎(OA)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31例不同程度膝骨关节炎患者(OA组),8例对照组(非OA组)的膝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IL-1β、IL-6;放射免疫法检测透明质酸(HA)的水平。结果膝OA组关节滑液中IL-1β、IL-6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H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轻度患者滑液中IL-6及HA已分别显著增高及降低(P<0.05)。IL-1β、IL-6的水平均有随病情程度加剧而升高的趋势。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滑液中IL-1β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IL-1β、IL-6在骨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在体内环境下单个细胞因子不造成关节滑液中HA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骨关节炎 膝关节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透明质酸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模型中透明质酸和CD_(44)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修复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边晓慧 何平 +3 位作者 孙广萍 孙立 李德天 冯江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03-210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模型中透明质酸(HA)与CD44的相互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归巢和修复受损肾脏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MSC组(n=8)和MSC/抗CD44组(n=8)。采用间隔1周...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模型中透明质酸(HA)与CD44的相互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归巢和修复受损肾脏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MSC组(n=8)和MSC/抗CD44组(n=8)。采用间隔1周的两步法建立大鼠5/6肾切除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麻醉和肾被膜剥离,而不进行肾切除术。第二次术后第8周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1×107/ml MSC、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1×107/ml MSC、1×107/ml抗CD44抗体OX50预孵的MSC。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和残肾组织。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Masson染色后观察病理改变,应用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来判定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残肾组织中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免疫荧光法追踪归巢的MSC;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HA的表达;双荧光法观察MSC与HA的共定位关系。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肥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炎性细胞浸润和肾间质纤维化,包括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MSC组、MSC/抗CD44组肌酐、尿素氮、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降低(P<0.05)。假手术组肾皮质几乎不表达HA,而模型组的肾皮质大量表达HA。免疫荧光法显示,治疗4周后,假手术组未发现有归巢的MSC,MSC组的残肾组织中有较多的MSC,MSC/抗CD44组归巢的MSC减少。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较多MSC归巢至HA表达丰富的区域。结论 HA和CD44的相互作用影响MSC的归巢能力,但不影响MSC修复受损肾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透明质酸 CD44 归巢
下载PDF
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荣波 王健 +1 位作者 高尊敬 狄长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7-218,221,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病程的关系。方法用R IA方法对135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前体(PⅢC)、Ⅳ型胶原(ⅣC)检测。结果乙肝患者血清中HA、LN、PⅢC和ⅣC水平分别...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病程的关系。方法用R IA方法对135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前体(PⅢC)、Ⅳ型胶原(ⅣC)检测。结果乙肝患者血清中HA、LN、PⅢC和ⅣC水平分别为(338.7±122.6)、(226.2±43.3)、(152.8±33.7)和(132.6±41.1)μg/L。其中,急性黄疸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变代偿期、肝硬变失代偿期、肝癌和肝硬变+肝癌患者HA、LN、PⅢC和ⅣC水平分别为(134.2±101.4)、(185.1±104.5)、(373.5±147.1)、(445.5±123.6)、(477.3±186.0)、(653.7±98.5)、(597.5±91.3)和(723.6±110.4)μg/L;(106.7±31.3)、(179.5±28.5)、(234.6±66.1)、(287.3±57.0)、(294.8±66.4)、(345.6±61.2)、(322.1±71.0)和(357.8±88.3)μg/L;(103.5±19.2)、(108.6±21.4)、(145.3±37.3)、(194.5±41.7)、(188.8±39.5)、(247.6±48.0)、(251.3±37.3)和(286.7±35.8)μg/L;(49.6±14.7)、(83.4±15.3)、(134.5±50.5)、(178.7±61.4)、(183.2±61.3)、(256.8±72.4)、(217.7±64.5)和(281.1±57.0)μg/L。结论肝癌、肝硬化、肝硬变+肝癌和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存在明显的肝纤维化征象,急性黄疸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较轻,在一定范围内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病的病情、病程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酶 层粘连蛋白 Ⅲ型胶原前体 Ⅳ型胶原
下载PDF
卡介苗联合透明质酸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航 余良 +4 位作者 张惠敏 蒋少华 孙文 周春辉 吕晓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联合透明质酸(HA)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03~2015-0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29)。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1周开始按疗程行BCG 100mg灌注,排...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联合透明质酸(HA)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03~2015-0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29)。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1周开始按疗程行BCG 100mg灌注,排空膀胱后,实验组灌注40 mg HA/50ml生理盐水,对照组灌注50 ml生理盐水。分别于灌注3、6个月时记录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我评价量表评分(OABSS)和膀胱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镜检查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灌注治疗3个月时实验组OAB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无肿瘤复发病例。灌注治疗6个月时,实验组OABSS评分和VAS评分以及与灌注前评分的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分别有7例和6例肿瘤复发,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A灌注能够减轻BCG引起的局部症状,且不增加肿瘤复发率,可作为NMIBC患者可耐受的膀胱灌注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透明质酸 卡介苗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疼痛综合征
下载PDF
高原鼢鼠组织中透明质酸提取工艺及分子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琳娜 汪洋 +3 位作者 魏登邦 魏莲 王宁 索有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旨在建立高原鼢鼠组织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粗提、酶解和除杂等工艺的最佳条件,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粗提和酶解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确定HA的分子结构,Bitter-Muir法确定其葡萄糖醛... 旨在建立高原鼢鼠组织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粗提、酶解和除杂等工艺的最佳条件,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粗提和酶解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确定HA的分子结构,Bitter-Muir法确定其葡萄糖醛酸的含量,黏度法和体积排阻色谱法确定透明质酸的分子量。高原鼢鼠最佳粗取工艺∶液料比4 m L/g(水/动物组织,V/W),提取温度26℃,提取时间1.6 h;最佳酶解工艺:酶解温度37℃,p H8.7,加酶量0.7%(1∶250胰蛋白酶/动物组织,W/W);最佳除杂工艺为:氯苯体积20%(氯苯/HA水溶液,V/V),以3倍体积95%乙醇沉淀,以7%活性碳(活性碳/HA水溶液,W/V)除杂,透析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每500 g高原鼢鼠组织可得到(144±3.61)mg HA粉末。平均回收率为72.73%。红外图谱显示提取物具有与Sigma公司的HA标准品一致的吸收峰,葡萄糖醛酸的质量分数为45.60%,蛋白质含量为0.11%,其分子量达到3×106 Da。本工艺提取的高原鼢鼠组织来源的HA回收率好,纯度高;高原鼢鼠组织中HA分子量大,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透明质酸(HA) 提取工艺 表征方法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唾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国林 朱声荣 +2 位作者 王秀丽 陶学金 汤国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32-634,共3页
目的:检测口腔癌患者唾液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探讨HA对口腔癌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癌患者36例,健康人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所有标本唾液中的HA浓度。结果:治疗前口腔癌患者唾液... 目的:检测口腔癌患者唾液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探讨HA对口腔癌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癌患者36例,健康人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所有标本唾液中的HA浓度。结果:治疗前口腔癌患者唾液中H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口腔癌患者唾液中HA含量低于治疗前,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唾液中HA含量测定对口腔癌可能有辅助诊断价值。唾液中HA的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参考,但不能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唾液 透明质酸
下载PDF
絮凝法预处理透明质酸发酵液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华昌 马钦元 +2 位作者 邓静 徐静 陈哲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提高透明质酸的纯度。方法:研究了絮凝预处理发酵液对醇沉法提取透明质酸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明矾可作为最佳絮凝剂,正交实验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添加量1 000mg/L、絮凝温度30℃、絮凝转速60r/mi... 目的:提高透明质酸的纯度。方法:研究了絮凝预处理发酵液对醇沉法提取透明质酸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明矾可作为最佳絮凝剂,正交实验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添加量1 000mg/L、絮凝温度30℃、絮凝转速60r/min、絮凝时间20min。在该条件下处理的HA发酵液相对于未经过处理的对照组,菌体去除率可提高42.6%,蛋白去除率可提高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发酵液 分离提纯 絮凝
下载PDF
透明质酸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小忠 曹志杰 +1 位作者 张雪松 凡军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5-16,23,共3页
[目的]优化透明质酸摇瓶的发酵培养基。[方法]利用Plaekett-Burma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RSM)对透明质酸产生菌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结果]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葡萄糖和酵母膏,葡萄糖最佳浓... [目的]优化透明质酸摇瓶的发酵培养基。[方法]利用Plaekett-Burma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RSM)对透明质酸产生菌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结果]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葡萄糖和酵母膏,葡萄糖最佳浓度为55.78 g/L,酵母膏的最佳浓度为23.43 g/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透明质酸的平均产量为0.219(OD400nm)。[结论]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透明质酸产量得到提高,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疫链球菌 优化 透明质酸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的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克锋 刘国凤 张立营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11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透明质酸(HA)的测定对肝纤维化的渗断价值。方法选取121例处于不同严重程度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的HA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HA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透明质酸(HA)的测定对肝纤维化的渗断价值。方法选取121例处于不同严重程度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的HA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HA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A水平在肝炎锌组及肝硬化不同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肝炎中度患者明融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者为最高,其升尚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量正相关。结论动态测定血清HA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透明质酸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0和HA、PⅢ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友山 秦继宝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72-473,共2页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0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ELISA法对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IL-6、IL-10和HA、PⅢP含量检测并与30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0和HA、PⅢP含量均...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0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ELISA法对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IL-6、IL-10和HA、PⅢP含量检测并与30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0和HA、PⅢP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HA、PⅢP水平与IL-6、IL-10呈明显正相关(r=0.6216、0.5127、0.4875、0.4715,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10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透明质酸 Ⅲ型胶原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HA、PⅢP水平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皆金 周国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HA、PⅢ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均非...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HA、PⅢ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eptin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78、0.5706,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的升高与肝脏炎症病变严重程度有关,leptin测定可作为一个判断肝脏炎症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瘦素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肽
下载PDF
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及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吉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及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型,中药内服:肝肾亏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寒凝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瘀血阻滞身痛逐瘀汤,水煎服,1剂/d,分2...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及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型,中药内服:肝肾亏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寒凝当归四逆汤合独活寄生汤,瘀血阻滞身痛逐瘀汤,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中药外敷(红花、杜仲、伸筋草各20g,乌蛇25g,草乌、川乌、木瓜各20g,没药、牛膝、乳香各15g,肉桂、附子、土虫20g)。制药包,水煮后热敷,1剂/d。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最低有效剂量),硫酸氨基葡萄糖(1500mg/d)及硫酸软骨素(800mg/d);外用NSAIDS制剂,布洛芬类乳膏;关节腔内注射皮质激素、透明质酸盐IAHA;关节镜手术。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2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2%。[结论]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药及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痹症 辨证分型 关节镜 硫酸氨基葡萄糖 透明质酸盐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与血清HA、PⅢP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勇 孙业富 夏爱萍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及其与血清HA、PⅢ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HA、PⅢP含量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与HA、PⅢP...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及其与血清HA、PⅢ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HA、PⅢP含量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水平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018、0.7126,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临床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透明质酸 胶原蛋白-Ⅲ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GGT/PLT比值与4项肝纤维化项目的相关性分析和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
15
作者 周东铭 李海彬 +3 位作者 林朝 卢昭武 姚映生 林祥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7-20,共4页
目的初步探究慢性肝病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GT/PLT)和4项肝纤维化项目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的相关性和对肝硬化诊断的比较。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慢性肝病患... 目的初步探究慢性肝病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GGT/PLT)和4项肝纤维化项目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的相关性和对肝硬化诊断的比较。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慢性肝病患者263例,诊断为肝硬化的65例为实验组,其余患者198例为对照组,记录HA、LN、PⅢNP、Ⅳ-C、GGT和血小板(PLT),同时计算GGT/PLT比值(GPR);以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人员21例设为观察组,实验组中再进一步选取符合Chid-Pugh分级标准的患者41例,收集GGT和PLT并计算GPR。结果慢性肝病患者HA、LN、Ⅳ-C、PⅢNP与GPR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56、0.73、0.48(P<0.05),匹配前后实验组GPR、HA、LN、Ⅳ-C、PⅢNP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GPR、HA、LN、Ⅳ-C、PⅢNP,GPR、HA、LN、Ⅳ-C、PⅢNP对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82、0.77、0.83、0.73,且GPR的AUC与HA、LN、Ⅳ-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PⅢNP的AUC(P<0.05),GPR的最大约登指数为1.10(灵敏度为0.71,特异度为0.80);观察组GPR(0.18±0.07)低于对照组GPR(0.95±0.76),肝功能分级A级GPR(1.01±1.32)低于B级GPR(2.82±2.46),肝功能分级B级GPR(2.82±2.46)低于C级GPR(8.49±4.03)。结论GGT/PLT比值和4项肝纤维化项目两者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增高反映了肝纤维化,对肝硬化诊断性能接近,有望成为肝硬化防治上4项肝纤维化项目的替代物,其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酶 层粘连蛋白 Ⅲ型前胶原氨端肽 Ⅳ型胶原 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比值
下载PDF
透明质酸复合BMP-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干骨缺损 被引量:6
16
作者 章军辉 陈永强 +4 位作者 汤亭亭 楼觉人 郝永强 郁朝峰 戴尅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8-612,共5页
目的评价携带人BMP-2(hBMP-2)基因重组腺病毒(Adv-hBMP-2)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透明质酸(HA)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取兔骨髓行BMSCs培养及Adv-hBMP-2的体外转染,建立桡骨干1.5cm缺损模型。20只兔(4... 目的评价携带人BMP-2(hBMP-2)基因重组腺病毒(Adv-hBMP-2)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透明质酸(HA)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取兔骨髓行BMSCs培养及Adv-hBMP-2的体外转染,建立桡骨干1.5cm缺损模型。20只兔(40侧)分四组(n=10):第一至三组分别注射Adv-hBMP-2转染细胞+HA、Adv-hBMP-2转染细胞、单纯HA,第四组为空白对照。结果(1)注射后第12周,第一组8侧骨缺损中6侧完全愈合,皮质骨形成,部分髓腔再通;第二组8侧骨缺损中有3侧完全愈合;第三、四组骨缺损均未愈合。X线疗效评分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第一、二组4~8周时骨缺损内有多量新生骨痂形成,12周时部分髓腔再通;第三、四组4~8周时骨缺损处为纤维组织填充,12周时骨缺损未愈合,两骨端硬化。第一、二组之间新生骨小梁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第一组的最大压缩载荷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11.54±63.58)N和(113.36±56.47)MPa,第二组为(126.74±53.13)N和(98.91±63.36)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最大压缩载荷与正常桡骨之比:前者为75.86%,后者为45.45%。结论HA复合Adv-hBMP-2转染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以修复兔桡骨干骨缺损,HA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组织工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基因疗法 间质干细胞 透明质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桡骨干骨缺损 干细胞修复 体外转染 透明质酸 BMP-2 复合 组织工程化骨 基因重组腺病毒
原文传递
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联合应用对皮肤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增长和胶原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许琳 刘志飞 +6 位作者 王晓军 陈兵 朱琳 曾昂 斯楼斌 李薇薇 崔雅宁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联合应用对皮肤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增长和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新西兰兔建立动物模型,设立透明质酸(HA实验组)、A型肉毒毒素(BTX—A实验组)及二者联合(联合实验组),注射3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生...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与透明质酸联合应用对皮肤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增长和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新西兰兔建立动物模型,设立透明质酸(HA实验组)、A型肉毒毒素(BTX—A实验组)及二者联合(联合实验组),注射3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于第1、2、4周.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规察各实验组对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差异,用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评估各实验组对真皮层胶原含量影响的差异。结果联合实验组第2、4周成纤维细胞数日娩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切片Ⅰ、Ⅲ型胶原平均积分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和HA联合局部注射使真皮层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加,且有效缓解BTX—A单独注射引起的对Ⅰ、Ⅲ型胶原沉积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单独应用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成纤维细胞 透明质酸 胶原沉积
原文传递
导入透明质酸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刺激性及致敏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宁少南 赵筱卓 +1 位作者 王慧英 张国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评价导入透明质酸后猪ADM(SADM—HA)的刺激性及敏敏性。方法(1)皮肤刺激试验。将12只新西鼍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SADM—HA组、异体皮组、异种(人)皮组,每组4只。每只免背部没4个刺激部位。每只兔取其中2个部位,均覆盖... 目的评价导入透明质酸后猪ADM(SADM—HA)的刺激性及敏敏性。方法(1)皮肤刺激试验。将12只新西鼍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SADM—HA组、异体皮组、异种(人)皮组,每组4只。每只免背部没4个刺激部位。每只兔取其中2个部位,均覆盖相应的SADM—HA、异体皮及异种皮,另取1个部化覆盖200g/L十二烷牲硫酸钠水溶液纱布作为阳性对照、1个部位覆盖生理盐水纱布作为阴性对照。计算各组敷料原发刺激指数和累积刺激指数。(2)迟发型超敏反应封闭贴敷试验。取60H豚鼠,其中6只设为阳性对照纰,以体积分数25%的己坫肉栳醛溶液诱导后激发。余下54只按随机数宇表法分为3组:SADM—HA组、异怵皮组、异种(人)皮组,每组18只。各组取12只豚鼠,分别以SADM—HA、异体皮、异种皮进行诱导后激发;另外6只以尢水乙醇浸透的敷贴片诱导后激发,作为组内刚性埘照。各组敷料激发后24、48h,采用Magnusson和Kligman等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估其致敏性。数据行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1)皮肤刺激试验中,SADM—HA组、异体皮组、肄种皮组敷料的原发刺激指数分别为-0.04、0,13、0.08;累积刺激指数与组内阴性对照值相近,分别为0.27、0.10、0.25,皮肤刺激性均为极轻微型.(2)迟发型超敏反应封闭贴敷试验中,SADM.HA组、异体皮组、异种皮组敷料敛敏性评分为0~1分,前2组敷料评分与组内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兄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8.00、90.00,P值均大于0.05)。3组敷料致敏性评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9.00、59.00、21,50,P值均小于0.01)。结论SADM-HA在刺激性及致敏性方面安全可靠,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皮肤刺激试验 皮肤致敏试验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原文传递
IGF-1R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HA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小玲 何为民 李薇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HA)的影响及其作用的信号通路。方法体外培养19例(23只眼)TAO患者(TAO组)及5例(5只眼)正常对照(对照组)眼眶成纤维细胞,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进...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HA)的影响及其作用的信号通路。方法体外培养19例(23只眼)TAO患者(TAO组)及5例(5只眼)正常对照(对照组)眼眶成纤维细胞,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重组人IGF-1,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A质量浓度;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GF-1受体阻断剂1H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阻断剂LY294002或蛋白激酶B(PKB)抑制剂(即Akt抑制剂)Ⅳ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再加入重组人IGF-1,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A质量浓度,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及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AO组HA质量浓度在重组人IGF-1 0~5nmol/L处理时逐渐增加,在IGF-1 10nmol/L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在IGF-120~50nmol/L时出现波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0~50nmol/L重组人IGF-1处理的TAO组HA质量浓度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受体阻断剂1H7和Akt抑制剂Ⅳ对细胞预处理后,再加入重组人IGF-1,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A质量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3K阻断剂LY294002预处理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A质量浓度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GF-1处理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对PI3K和总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1H7和LY294002可降低PI3K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总Akt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Akt抑制剂Ⅳ处理组,PI3K、Akt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合成HA增加,IGF-1能促进HA合成,且这种促进作用部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透明质酸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应用锐针程序法注射透明质酸隆鼻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波 路会 +3 位作者 马力 周洋 孙诚 高占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锐针程序法注射透明质酸隆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锐针按顺序在前鼻嵴、鼻小柱、鼻尖、鼻根、鼻背多层次注射透明质酸的方法,对98例患者鼻部进行注射塑形,分析术后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采用锐针程序法注射透明质酸隆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锐针按顺序在前鼻嵴、鼻小柱、鼻尖、鼻根、鼻背多层次注射透明质酸的方法,对98例患者鼻部进行注射塑形,分析术后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鼻部外形得到明显改善,鼻部呈现立体化外观,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鼻背局部皮下淤血、青紫,于2周内消失,无感染、栓塞、坏死、鼻背透光、鼻根变宽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锐针程序法透明质酸注射隆鼻,可安全、有效地改善鼻部外形,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术 透明质酸 注射 锐针 程序法透明质酸注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