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nt Type and Its Effects on Canopy Structure at Heading Stage in Various Ecological Areas for a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Liangyoupeijiu 被引量:3
1
作者 LU Chuan-gen Hu Ning +2 位作者 YAO Ke-min XIA Shi-jian QI Qing-ming 《Rice science》 SCIE 2010年第3期235-242,共8页
A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Liangyoupeijiu, was used to estimate several factors of plant type, and environmental models for these factors at the heading stage were established using the data of eight ecologic... A two-line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Liangyoupeijiu, was used to estimate several factors of plant type, and environmental models for these factors at the heading stage were established using the data of eight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ites in 2006 and 2007. According to climatic data from 1951 to 2005, the differences in those factors and their effects on plant canopy were analyzed for four rice cropping areas in China, including South China,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ichuan Basin, and river valley in Yunnan, China. The thickness of leaf layer (the distance from pulvinus of the third leaf from the top to the tip of flag leaf) and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could be used as candidate indices for the plant type of a rice can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ice plant type model ecological area canopy structure index
下载PDF
Hybrid Professionals and Academic Productivity: The Case of the University Polyclinic in Messina (Sicily)
2
作者 Angela Alibrandi Lara Gitto +1 位作者 Michele Limosani Guido Noto 《Health》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The productivity of medical staff within a polyclinic is not an easy task due to the multiple activities that physicians must perform at the same time: not only healthcare for patients, but also academic activities, s... The productivity of medical staff within a polyclinic is not an easy task due to the multiple activities that physicians must perform at the same time: not only healthcare for patients, but also academic activities, such a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Hybrid professionals ar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ho have to play multiple roles, often not precisely identified.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case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Polyclinic of Messina (Italy) where three university departments and 7 Dipartimenti di Attività Integrate (DAI) are distinguished and physicians (both professors and researchers) are called to reconcile multiple tasks. Give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departments and DAIs, the aim of this contribution is to identify the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that prove to be predictors of scientific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inclusion in a DAI or within a university department affect individual incentives? A new dataset is built for the present research containing information on University Polyclinic of Messina physicians (full professors, associate professors, researchers). From the Scopus online database (<a href="https://www.scopus.com/home.uri">https://www.scopus.com/home.uri</a>) individu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h-index was obtained. The latter i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research;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activity, the number of hours dedicated to didactical activities is taken into account, together with the number of teaching hours required by one’s rol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muneration and the circumstance of carrying out intramural activities has also been included. A tho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individual groups (DAI and university departments) are compared through the Kruskal Wallis test. Estimating a Poisson Gamma mixture model highlights those variables that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Attention paid to organizational methods should allow identifying the ideal setting for hybrid professionals to practice the medical profession, while carrying out managerial duties,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 efficient solution could thus be proposed to the complex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at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re called to ans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Professionals University Departments DAI H-index Poisson-Gamma Mixture model
下载PDF
基于LASSO-LSTM-CNN混合模型的中国能源指数预测研究
3
作者 吴忠睿 吴金旺 《财务与金融》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能源兼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为积极应对能源危机和金融风险,中国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绿色发展新理念。能源行业股票价格是能源市场利益相关者博弈最直接、最有...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能源兼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为积极应对能源危机和金融风险,中国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绿色发展新理念。能源行业股票价格是能源市场利益相关者博弈最直接、最有效的反应,能源价格波动具有溢出效应、非对称效应和聚集效应。以我国能源指数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将高频数据和低频数据有机结合成预测大数据集,创新地构建LASSO-LSTM-CNN深度学习混合模型,预测精准度得到显著提升。研究结果显示,中长期预测可将LASSO-LSTM或LASSO-LSTM-CNN修改为多步输出的静态预测,其效果显著优于动态预测,精准度和泛化能力均有提升;但对于长期预测,由于高频数据的解释能力逐渐变弱,因此要综合考虑是否使用高频数据。我国应从生态视角认识能源在产业链中的基础与核心作用,积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同时,充分利用LASSO和LSTM-CNN模型的优势,有效提升能源指数预测的准确性,为金融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在中期预测中充分考虑高频数据对预测能力的正向影响,而在中长期预测中谨慎应用高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SO-LSTM-CNN混合模型 能源指数 混频预测
下载PDF
基于锥角计算的Phong混合反射模型反射参数估算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凤和 王金芬 +1 位作者 尹清静 王军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针对Phong混合反射模型中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比例难以估算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镜面反射系数及高光指数的估算方法。首先,采用边缘检测与链码跟踪相结合的方法,精确确定可观察到镜面反射的区域的轮廓范围;再利用基于朗伯体反射模型的SFS方... 针对Phong混合反射模型中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比例难以估算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镜面反射系数及高光指数的估算方法。首先,采用边缘检测与链码跟踪相结合的方法,精确确定可观察到镜面反射的区域的轮廓范围;再利用基于朗伯体反射模型的SFS方法,得到由于存在镜面反射而形成的亮斑的边缘点梯度值,并计算出表示可观察到镜面反射的区域的锥角大小;最后,利用合成图像找出不同镜面反射系数下高光指数与锥角间的关系式,从而实现高光指数的估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SFS的重构精度及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S 混合反射模型 高光指数 估算
下载PDF
基于IG-LASSO模型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混合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炳春 郑红梅 张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4-148,共5页
空气质量指数是各个地区空气污染状况的数据表征,可用于政府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控制。论文使用天津市2014年1月1日-2016年4月30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一个基于IG(信息增益)和LASSO(最小绝对收缩率和选择算子)的空气质量指数混... 空气质量指数是各个地区空气污染状况的数据表征,可用于政府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控制。论文使用天津市2014年1月1日-2016年4月30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一个基于IG(信息增益)和LASSO(最小绝对收缩率和选择算子)的空气质量指数混合预测模型,对未来一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进行预测。整体实验由预测模型选取、特征变量选取和混合预测3个部分组成。实验结果说明基于IG和LASSO的空气质量指数混合预测模型要比单独使用LASSO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要好,其误差率为4.75%,并且空气质量指数混合预测模型也可以有效的减少输入变量的数量以及降低模型的复杂程度。同时,也得出天津市空气质量指数的预测准确度受PM_(10)、PM_(2.5)、NO_2和SO_(2)4种空气污染物浓度影响较大,与风向、天气现象和风力关联性不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预测 信息增益 LASSO模型
下载PDF
一种含混合变量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乔心州 仇原鹰 张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4-770,共7页
提出含模糊变量和区间变量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能度可靠性理论,建立含模糊变量和区间变量的结构可靠性模型,采用最小模糊可靠性指标及最大失效可能度作为含混合变量结构的可靠性度量,给出两种度量指标在特殊情况下的解析求解方... 提出含模糊变量和区间变量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能度可靠性理论,建立含模糊变量和区间变量的结构可靠性模型,采用最小模糊可靠性指标及最大失效可能度作为含混合变量结构的可靠性度量,给出两种度量指标在特殊情况下的解析求解方法及复杂情况下的优化解法。两个实例计算表明文中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分析 混合可靠性模型 模糊可靠性指标 失效可能度
下载PDF
超短期太阳辐照度多模型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海 朱想 +3 位作者 金山红 朱婷婷 张雪松 魏海坤 《中国科技论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695-2700,共6页
为了提高太阳辐射预测精度,提出了1种超短期混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用非线性方法集成多个子模型,从而克服了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了整体预测性能。预测时,首先将历史太阳辐射值转换为晴空系数,消除太阳位置对辐射值的影响;然后根据相关... 为了提高太阳辐射预测精度,提出了1种超短期混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用非线性方法集成多个子模型,从而克服了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了整体预测性能。预测时,首先将历史太阳辐射值转换为晴空系数,消除太阳位置对辐射值的影响;然后根据相关性分析,将转换的晴空系数输入各子模型,并将子模型的预测结果非线性集成。最后,将预测的晴空系数转换为目标水平总辐照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模型性能优于单一预测模型,非线性集成方法优于传统的平值加权集成方法,且整体预测均方差相对持续模型提高了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水平总辐照度 超短期预测 混合模型 晴空系数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齐穗期株型的区域差异及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吕川根 胡凝 +2 位作者 姚克敏 夏士健 漆庆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9-536,共8页
以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于2006年和2007年在江苏扬州、福建尤溪、湖北武汉、云南涛源、四川江油、广东广州、海南海口、广西南宁共8个生态试验点进行齐穗期株型观测,分析了各个生态点株型特征,并根据相应气象资料建立了两优培九... 以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于2006年和2007年在江苏扬州、福建尤溪、湖北武汉、云南涛源、四川江油、广东广州、海南海口、广西南宁共8个生态试验点进行齐穗期株型观测,分析了各个生态点株型特征,并根据相应气象资料建立了两优培九齐穗期株型的环境模型。依据1951-2005年的气候资料模拟,比较了华南双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四川盆地稻区和云南河谷单季籼稻区齐穗期两优培九株型的特征与差异,分析了4个稻区叶片形态差异对植冠层结构的影响。提出植冠层有效厚度和叶面积密度可以作为水稻"株型产量"载体的2个群体结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株型 模型 生态区域 冠层结构 指标
下载PDF
9份水稻籼粳交衍生株系属性鉴定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萍萍 游月华 +1 位作者 黄水明 江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82-1085,共4页
通过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对9个籼粳交衍生系进行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2个偏籼类型材料。采用等位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偏籼型水稻的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主要受到基因加性效应的影... 通过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对9个籼粳交衍生系进行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2个偏籼类型材料。采用等位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偏籼型水稻的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主要受到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播始历期、主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主要受到基因显性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形态指数 偏籼型材料 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产量相关性状
下载PDF
基于位移场混合模型的棉花滩大坝弹性模量反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贝贝 张岚 金秋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根据坝体及坝基的变形特性,对位移水压分量进行分离,建立大坝多测点位移场的混合模型,反演得到坝体及坝基的综合弹性模量,并根据此反演结果,利用结构分析法拟定坝顶水平位移的监控指标。以棉花滩大坝为例进行计算,采用结构分析法的拟定... 根据坝体及坝基的变形特性,对位移水压分量进行分离,建立大坝多测点位移场的混合模型,反演得到坝体及坝基的综合弹性模量,并根据此反演结果,利用结构分析法拟定坝顶水平位移的监控指标。以棉花滩大坝为例进行计算,采用结构分析法的拟定结果与采用实测资料小概率法的拟定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反演分析结果反映了工程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测点位移场 混合模型 反演 结构分析法 监控指标
下载PDF
地理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志宝 夏昊 王成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3-543,共11页
互联网上大部分的数字化信息都与地球上的地点和位置关联,信息检索查询中大量地包含地理信息,传统的基于关键字匹配方法没有考虑检索中的空间关系,无法满足此类检索需求。地理信息检索根据地理范围从文档中获取空间语义匹配的地理知识文... 互联网上大部分的数字化信息都与地球上的地点和位置关联,信息检索查询中大量地包含地理信息,传统的基于关键字匹配方法没有考虑检索中的空间关系,无法满足此类检索需求。地理信息检索根据地理范围从文档中获取空间语义匹配的地理知识文档,成为国内外信息检索和GIS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个地理信息检索的基本系统框架,依据该框架对地理信息知识库、地理信息抽取、地理信息检索模型、混合索引和检索可视化等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分类概括总结。在对已有技术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和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检索 地理信息抽取 混合索引结构 地理信息检索模型 地理信息检索可视化
下载PDF
改善风电输出功率特性的复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1
12
作者 谢应昭 卢继平 +1 位作者 翁宗林 尹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2-2058,共7页
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风电场配置合适的储能系统成为解决风电功率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单一储能相比,不同类型储能的联合应用在技术经济方面更具优势。提出了量化风电功率输出要求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指标。以该指标和... 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风电场配置合适的储能系统成为解决风电功率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与单一储能相比,不同类型储能的联合应用在技术经济方面更具优势。提出了量化风电功率输出要求的风电功率波动特性指标。以该指标和基于动态滤波时间常数的功率分配方法为基础,以风电功率输出要求和复合储能系统技术经济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电池和超级电容相结合的复合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嵌套粒子群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所得优化配置方案能使储能系统投资成本或年均综合成本最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指标和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对特性指标、储能形式、目标函数变化给配置结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特性指标 动态时间常数 复合储能系统 优化配置模型
下载PDF
数字图书馆评估模式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晓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
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大多具有企业性质,因此适合公共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评估模式应当是基于局域网的数字图书馆——混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评估模式。对此,韩国首尔教育大学等研究人员根据"德尔非... 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大多具有企业性质,因此适合公共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评估模式应当是基于局域网的数字图书馆——混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评估模式。对此,韩国首尔教育大学等研究人员根据"德尔非法"(Delphi Method)制订出的混合图书馆评估模式很有借鉴价值,但需要在国内的图书馆评估实践中加以完善,如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评估中关于版权保护、读者评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的二元性 混合图书馆评估模式 评估指标的完善
下载PDF
基于混合型网络DEA-Malmquist法的中国智能效率测量研究
14
作者 吴淑娟 吴海民 肖健华 《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6期96-100,共5页
为了准确测量中国智能效率,剖析智能企业运行过程的混合网络型结构,构建并运用混合型网络DEA-Malmquist指数模型,采用2011—2018年中国82家上市智能企业的数据,分别运用构建的模型和传统效率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智能效率被低估,... 为了准确测量中国智能效率,剖析智能企业运行过程的混合网络型结构,构建并运用混合型网络DEA-Malmquist指数模型,采用2011—2018年中国82家上市智能企业的数据,分别运用构建的模型和传统效率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智能效率被低估,政府补贴、融资环境和税收负担通过影响智能企业子系统的投入共同影响智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产业 智能效率 混合型网络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溢流坝参数反演和监控指标拟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高峰 朱锦杰 吴伟 《大坝与安全》 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
以混合模型为基本原理,结合大坝坝顶水平位移实测值,运用有限元分别计算由坝体和坝基引起的坝顶顺河向水平向位移,以此建立溢流坝坝顶顺河向水平位移的混合模型,通过混合模型分别反演坝体和坝基的弹模,并初步拟定监控指标。从计算结果看... 以混合模型为基本原理,结合大坝坝顶水平位移实测值,运用有限元分别计算由坝体和坝基引起的坝顶顺河向水平向位移,以此建立溢流坝坝顶顺河向水平位移的混合模型,通过混合模型分别反演坝体和坝基的弹模,并初步拟定监控指标。从计算结果看,实测值和拟合值非常接近,且其复相关系数R为0.892,剩余方差为0.921,说明该混合模型精度较高,在反演坝体坝基弹模和设置监控指标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为工程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溢流坝 弹模 反演 监控指标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特征空间MRF(Markov Random Filed)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水体提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士进 王声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9,共7页
水体信息提取是遥感图像在水资源调查与利用、水生态监测等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的水体指数法或影像分类法在水体边界处理效果不够精确、易产生误提取和漏提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特征空间与MRF模型图像分割算法的水体提... 水体信息提取是遥感图像在水资源调查与利用、水生态监测等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的水体指数法或影像分类法在水体边界处理效果不够精确、易产生误提取和漏提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特征空间与MRF模型图像分割算法的水体提取新算法.结合遥感图像颜色特征与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创建混合特征空间,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作为MRF模型中的随机变量,构建基于混合特征的能量函数,使用迭代的图割算法(Graph Cut)最小化能量函数确定水体边界,然后根据已提取的水体主体的水体指数及颜色特征等信息对水体边界进行自适应精细化处理.对石梁河水库水体提取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对周边环境复杂的水库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并且水体边界的提取效果良好,达到较高的水体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 MRF模型 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 混合特征 图割算法(Graph Cut)
下载PDF
基于强度储备法拟定混凝土坝水平位移监控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尹尧 方朝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6,203,共4页
为探索大坝监控指标的研究方法,以飞来峡混凝土坝#18溢流段为例,利用强度储备法研究了坝段在初始屈服、临界失稳、失稳破坏三种特殊状态下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分量值,并结合坝顶水平位移温度分量、时效分量的统计模型建立了该坝段水平位移... 为探索大坝监控指标的研究方法,以飞来峡混凝土坝#18溢流段为例,利用强度储备法研究了坝段在初始屈服、临界失稳、失稳破坏三种特殊状态下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分量值,并结合坝顶水平位移温度分量、时效分量的统计模型建立了该坝段水平位移的混合模型,拟定了#18溢流段的位移安全监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储备法 有限元法 混合模型 监控指标
下载PDF
生物组织的折射率对漫反射光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亦学 刘小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54-457,共4页
采用杂合算法,讨论了折射率对不同吸收系数的生物组织漫反射光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近源处生物组织的折射率越小,漫反射光模拟计算的相对误差越小;而在远离源处,其相对误差随折射率的增大而减小。同时也说明杂合模型不太适合模... 采用杂合算法,讨论了折射率对不同吸收系数的生物组织漫反射光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近源处生物组织的折射率越小,漫反射光模拟计算的相对误差越小;而在远离源处,其相对误差随折射率的增大而减小。同时也说明杂合模型不太适合模拟强吸收生物组织的漫反射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织 折射率 漫反射光 分布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Logistic模型的链路预测指标融合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奕希 陈鸿昶 +1 位作者 黄瑞阳 吴翼腾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703-70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ogistic模型的链路预测指标融合方法(HLP),考虑相似性指标预测结果的互补特性以及在不同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自适应赋予每个融合相似性指标合理的权重。采用AUC和Precision作为评价指标,在6个真实世界的网络数据集上的...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ogistic模型的链路预测指标融合方法(HLP),考虑相似性指标预测结果的互补特性以及在不同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自适应赋予每个融合相似性指标合理的权重。采用AUC和Precision作为评价指标,在6个真实世界的网络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融合算法的精度均高于所用基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链路预测 指标融合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面向DEM构建的点云四叉树和R树混合索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彭宝江 钟若飞 +1 位作者 孙海丽 耿雨馨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4-654,共11页
机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量大,导致处理点云数据的效率不高.为此,借助四叉树对空间的快速分割和R树的自平衡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和R树混合空间索引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构建方法.首先针对原始点云数据建立外存... 机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量大,导致处理点云数据的效率不高.为此,借助四叉树对空间的快速分割和R树的自平衡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和R树混合空间索引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构建方法.首先针对原始点云数据建立外存索引;然后遍历索引以便将符合要求的区域点云分别导入内存,并以形态学滤波法对不同区域内的点云进行同步滤波处理;最后对于分区域处理得到的地面点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内插法得到DEM.实验证明,在确保DEM精度的基础上,应用该索引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DEM构建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空间索引 数字高程模型 R树索引 四叉树索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