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压多层板隔层半固化片相互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潘俊健 王小兵 周彪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印制电路板(PCB)行业面临着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的挑战,因此混压PCB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混压结构的多层PCB如果存在基板材料之间不兼容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分层爆板、翘曲超标等品质缺陷。以一款高速材料与FR-4材料的混压板为研究对象,该... 印制电路板(PCB)行业面临着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的挑战,因此混压PCB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混压结构的多层PCB如果存在基板材料之间不兼容问题,则有可能导致分层爆板、翘曲超标等品质缺陷。以一款高速材料与FR-4材料的混压板为研究对象,该混压板在耐热性测试后FR-4半固化片(PP)层出现玻璃纱裂,通过材料特性分析、不同叠层设计下PP固化反应研究,证明了不同材料的PP之间虽然隔着芯板层,但PP在层压过程中释放出的物质依然可以穿透芯板层去影响另一层PP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PCB) 混压 半固化片(PP)
下载PDF
高刚度混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高军鹏 王婷婷 +3 位作者 李伟东 蒋诗才 许虎 张宝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0,共6页
以国产高强中模CCF800H碳纤维为基础增强材料,以CCM40J及CCM55J高模量碳纤维为混杂增强体、AC631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基体,制备不同纤维比例的面内混杂预浸料。结合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并表征五组不同碳纤维混杂比例的复合材料的力... 以国产高强中模CCF800H碳纤维为基础增强材料,以CCM40J及CCM55J高模量碳纤维为混杂增强体、AC631高温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为基体,制备不同纤维比例的面内混杂预浸料。结合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并表征五组不同碳纤维混杂比例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混杂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变化,得到CCF800H/CCM40J(5∶5),CCF800H/CCM40J(4∶6),CCF800H/CCM55J(5∶5)三组典型混杂配比的复合材料体系,均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这可为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研制提供参考的基础材料性能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混杂预浸料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开发动向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涛 汪辉 黄欣 《玻璃纤维》 CAS 2014年第6期6-10,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FRTP)的发展趋势,指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能最大限度发挥材料性能;对比了现行工艺技术的优劣、国内外发展现状,有助于对我国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发展有方向性的判断。
关键词 连续纤维 增强 热塑性塑料 FRTP LFT GMT 复合纱 预浸带
下载PDF
一种油罐用混杂型光固化预浸料性能研究
4
作者 钱建华 陈玲 刘世强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5,81,共5页
对影响混杂型UV预浸料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证明预浸料一次性成型厚度与热引发剂浓度呈正相关,热引发剂(BPO)加入量为1.0%,最大可固化深度可达30.4 mm,为保证预浸料具有优异铺覆性,当增稠剂(MK 35)加入量为1.5%~2.0%时,工艺性能最佳。与... 对影响混杂型UV预浸料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证明预浸料一次性成型厚度与热引发剂浓度呈正相关,热引发剂(BPO)加入量为1.0%,最大可固化深度可达30.4 mm,为保证预浸料具有优异铺覆性,当增稠剂(MK 35)加入量为1.5%~2.0%时,工艺性能最佳。与传统UV预浸料进行性能对比,试验证明混杂型UV预浸料与传统UV预浸料力学性能相当,两种材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紫外光固化,前者一次性成型厚度较后者提高120.3%,解决了光固化成型厚度受限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 光引发剂 热引发剂 混杂型UV预浸料 油罐内衬改造
下载PDF
基于预浸料-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的复合材料纵横加筋舱段一体化制备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东 温小雪 +5 位作者 马征峥 罗楚养 包建文 钟翔屿 胡晓兰 程功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28-2638,共11页
针对舱段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预浸料-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研究了预浸料树脂(AC631)与RTM树脂(6421A)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共成型工艺基础。结合舱段结构设计、铺层设计、模具设计,开展了基于预浸料-RTM... 针对舱段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预浸料-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研究了预浸料树脂(AC631)与RTM树脂(6421A)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共成型工艺基础。结合舱段结构设计、铺层设计、模具设计,开展了基于预浸料-RTM共成型技术的复合材料纵横加筋舱段一体化制备工艺验证,结果表明舱段结构具有良好的表观质量、尺寸精度及内部质量。常温、高温两种条件静强度试验验证了其使用强度,高温破坏试验研究了其失效机制与破坏模式。常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125%严酷机械载荷下,复合材料舱段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其最大应变仅为-1283×10^(-6),满足常温静强度设计要求。100℃下静强度试验结果显示,舱段在125%严酷机械载荷下未出现失稳、破坏等异常状态,最大应变仅为-1315×10^(-6),满足热力耦合工况条件下的强度设计要求。150℃高温破坏试验结果显示,舱段在143.2%严酷机械载荷下,加载侧纵向加强筋发生断裂破坏,裂纹向两侧延伸,舱段丧失承载能力,破坏模式为轴向筋条断裂导致蒙皮局部屈曲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纵横加筋舱段 预浸料-树脂传递模塑共成型工艺 力学响应 破坏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