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for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s Using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被引量:1
1
作者 Hee Seok Kim Young Jin Kim +1 位作者 Won Jong Chin Hyejin Yoon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9期720-728,共9页
This study developed an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for the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expected to have a durable lifetime of 200 years and of which major structural members are made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 This study developed an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for the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expected to have a durable lifetime of 200 years and of which major structural members are made of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with 200 MPa-class compressive strength. This innovative cable-stayed bridge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uce each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by 20%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by improving significantly the weight and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Therefore, detail design is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a real 800 m cable-stayed bridge and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the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is proposed and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cable-stayed bridge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 OPTIMAL Structural System DURABILITY
下载PDF
Research review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joint of railway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s 被引量:2
2
作者 Zhou Shi Jiachang Gu +1 位作者 Yongcong Zhou Ying Zhang 《Railway Sciences》 2022年第2期241-259,共19页
Purpose–This study aims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trend,research status,research resul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joint of railway long-span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Design/me... Purpose–This study aims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trend,research status,research resul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joint of railway long-span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structure form,structural parameters,stress characteristics,shear connector stress state,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and fatigue performance,aiming at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joint of railway long-span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the development trend,research status,research resul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expounded.Findings–The shear-compression composite joint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in practice,featuring shortened length and simplified structure.The length of composite joints between 1.5 and 3.0 m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ress and force transmission laws of the main girder.The reasonable thickness of the bearing plate is 40–70 mm.The calculation theory and simplified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overall bearing capacity,the nonuniformity 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the shear connector,the force transferring ratio of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nents,the fatigue failure mechanism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effects ar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study.Originality/value–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joint of railway long-span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joint STRUCTUR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REVIEW
下载PDF
Damping Identification of Bridges Under Nonstationary Ambient Vibration 被引量:5
3
作者 Sunjoong Kim Ho-Kyung Kim 《Engineering》 SCIE EI 2017年第6期839-844,共6页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identifying the damping ratio of bridges using nonstationary ambient vibration data. The damping ratios of bridges in service have generally been identified using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identifying the damping ratio of bridges using nonstationary ambient vibration data. The damping ratios of bridges in service have generally been identified using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OMA) based on a stationary white noise assumption for input signals. However, most bridges are generally subjected to nonstationary excitations while in service, and this violation of the basic assumption can lead to uncertainties in damping identification. To deal with nonstationarity, an amplitude-modulating function was calculated from measured responses to eliminate global trends caused by nonstationary input. A 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 (NExT)-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 (ERA)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damping ratio for a stationarized proces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MA-based damping estimat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etween an extracted stationary process and nonstationary data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eliminating nonstationarity.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amping ratio for the first vertical mode decreased after signal station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PING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Traffic-induced vibration NONSTATIONARY Signal stationarization Amplitude-modulating bridge cable-stayed suspension
下载PDF
铁路悬索桥车致纵向运动混合阻尼减振研究
4
作者 封周权 范周健 +3 位作者 井昊坤 张弘毅 陈政清 万田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0,共11页
针对铁路悬索桥在列车过桥时梁端纵向运动响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混合阻尼减振方案,采用多种类型的阻尼器控制梁端位移,以满足不同的减振需求.以某在建大跨铁路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空间桁架精细模型和等效单梁简化模型,系统... 针对铁路悬索桥在列车过桥时梁端纵向运动响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混合阻尼减振方案,采用多种类型的阻尼器控制梁端位移,以满足不同的减振需求.以某在建大跨铁路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空间桁架精细模型和等效单梁简化模型,系统研究了混合阻尼减振方案不同阻尼器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该方案将低指数黏滞阻尼器纵向安装于桥塔与加劲梁之间,同时在桥台与加劲梁之间纵向安装电涡流阻尼器.鉴于桥台结构的特殊性,电涡流阻尼器被设计为仅能承受压力的装置,并通过样机试验进行了验证.为了进一步提升减振性能,电涡流阻尼器还配备了摩擦耗能元件.该混合阻尼减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列车过桥时梁端的纵向运动响应,显著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类似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悬索桥 梁端纵向运动控制 混合阻尼减振 低指数黏滞阻尼器 电涡流阻尼器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桥塔基础设计
5
作者 孙立山 陈翔 赵进节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形结构。3号桥塔基础比选了钻孔桩基础与沉井基础方案,4号桥塔基础比选了钻孔桩基础与地下连续墙基础方案,综合考虑基础受力性能、经济性、施工风险等,均...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形结构。3号桥塔基础比选了钻孔桩基础与沉井基础方案,4号桥塔基础比选了钻孔桩基础与地下连续墙基础方案,综合考虑基础受力性能、经济性、施工风险等,均推荐采用钻孔桩基础方案。3号、4号桥塔塔座高4.5 m,承台分别为厚7 m的圆形-哑铃形和矩形-哑铃形结构,基础分别采用68根和64根φ3.0 m钻孔桩,桩长分别为95 m和79 m,按摩擦桩设计。承台系梁采用ANSYS软件进行实体有限元分析,系梁横向受力主筋、竖向抗剪箍筋采用优化分区配置,满足受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桥塔 钻孔桩基础 承台系梁 结构设计
下载PDF
风-浪联合作用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
6
作者 祝兵 员帅伟 +1 位作者 王浩宇 殷瑞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为保证海洋环境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该类桥梁进行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以某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 为保证海洋环境下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该类桥梁进行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研究。以某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列车动力学模型,利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车-桥耦合系统在不同风速和车速下的气动荷载,采用FLOW-3D软件计算桥梁下部复合基础的规则波浪荷载,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波高、风速和车速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风-浪-车-桥耦合系统中,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波高增大而增大,桥梁跨中横向位移随波高增大而显著增大,而跨中竖向位移几乎不受影响;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风速提高而显著增大,桥梁跨中竖向位移随风速提高而减小;列车各动力学指标均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桥梁跨中横向位移和横向加速度不随车速改变而显著变化,桥梁竖向位移和竖向加速度随车速提高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 跨海桥梁 风-浪联合作用 车-桥耦合振动 重叠网格技术 气动荷载 有限元法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1600 t架梁吊机转场施工关键技术
7
作者 王青云 何明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主梁为两主桁钢桁梁结构,采用三角形桁式,桁高13.5 m、桁宽35.0 m。根据主桥总体施工计划,主桥南、北岸钢梁采用1台1600 t架梁吊机(重约840 t)架设,在南岸钢梁Z...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主梁为两主桁钢桁梁结构,采用三角形桁式,桁高13.5 m、桁宽35.0 m。根据主桥总体施工计划,主桥南、北岸钢梁采用1台1600 t架梁吊机(重约840 t)架设,在南岸钢梁Z32Z33架设完成后,需通过2艘1000 t浮吊将架梁吊机转场至北岸,北岸钢梁再利用1600 t架梁吊机进行架设。为保证1600 t架梁吊机顺利转场,在架梁吊机上增设牛腿并拆除架梁吊机部分构件,使其满足浮吊吊重要求,并通过建模计算得到架梁吊机重心位置,通过4根不同长度软吊带使浮吊吊钩与架梁吊机重心线重合。通过研究浮吊和运输船进场顺序、船舶站位及抛锚方案,解决了船舶抛锚空间交叉状态下的定位难题。结合BIM信息化监测平台对架梁吊机吊装过程中的倾角、转动等姿态进行动态监测,确保2艘浮吊之间纵、横向相对距离偏差均不超过100 cm,浮吊纵向绞锚水平移动距离偏差不超过100 cm,2艘浮吊在竖向下放、提升时竖向高差不超过50 cm,使架梁吊机安全转场至北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钢桁梁 架梁吊机 浮吊 转场施工 动态监测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研究
8
作者 殷涛 周宁杰 +1 位作者 鬲鹏飞 提衍征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8,共8页
为研究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以主跨2×350 m的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工程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BNLAS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纵向、竖向约束体系方案下结构的荷载响应、自振特性,分析不... 为研究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合理约束体系,以主跨2×350 m的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工程黄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采用BNLAS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不同纵向、竖向约束体系方案下结构的荷载响应、自振特性,分析不同塔梁约束体系对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静、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梁处竖向双排支座有效约束了塔梁之间的相对转动自由度,使塔梁协调受力,相较于传统的全飘浮体系和竖向单排支座体系,竖向双排支座体系提供了更大的整体结构刚度;设置纵向约束能显著增强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悬索桥结构纵向刚度,建议在纵向上设置固定约束;相较于传统塔梁墩固结体系,竖向双排支座体系对主梁提供了更强的转动约束,且塔梁间约束在构造上处理简单。该桥桥塔处设置竖向双排支座并设置纵向固定限位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独塔斜拉-自锚式协作体系 约束体系 结构刚度 荷载响应 自振频率 有限元法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大桥交叉索防碰减振措施研究
9
作者 马长飞 董京礼 戴青年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5期48-52,共5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每个索面布置了6对交叉索,交叉索间距较小,最小间距仅0.152 m,斜拉索在风荷载作用下,极可能会在交叉索区域发生碰撞。本文建立了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每个索面布置了6对交叉索,交叉索间距较小,最小间距仅0.152 m,斜拉索在风荷载作用下,极可能会在交叉索区域发生碰撞。本文建立了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了列车荷载、温度变化等日常荷载作用下交叉索处相对位移情况,研究了百年风荷载激励下交叉索碰撞情况,发现发生碰撞的交叉点均集中于最外侧的斜拉索上,为此研发了一种防撞装置,计算表明在18#交叉索处设置该措施可有效避免交叉索发生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交叉索 碰撞 风振 阻尼减振
下载PDF
福州鼓山大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炜 刘海忠 +1 位作者 石建华 唐贺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9,共4页
鼓山大桥为主跨235 m的独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钢-混凝土混合梁,桥面全宽42 m,综述该桥结构设计、科研与试验及施工关键技术。该桥加劲梁在桥塔处设置纵向阻尼器,主索鞍整体铸造,滑动装置采用座板而不采用格栅,散索套及散索... 鼓山大桥为主跨235 m的独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钢-混凝土混合梁,桥面全宽42 m,综述该桥结构设计、科研与试验及施工关键技术。该桥加劲梁在桥塔处设置纵向阻尼器,主索鞍整体铸造,滑动装置采用座板而不采用格栅,散索套及散索鞍采用单向活动支座支承。进行主缆线形与吊索张拉、主缆锚固区受力、抗震性能、钢桥面铺装及全桥模型试验等专题研究,研究表明:该桥设计理论正确,两跨吊索同时张拉较合理,锚固区应力分布复杂,阻尼器作用显著,桥面铺装采用改性沥青较合适,剪力滞效应对结构影响不大。该桥采用"先梁后缆"的施工顺序,钢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自锚 混合梁 结构设计 模型试验 桥梁施工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平胜大桥设计构思与创新技术 被引量:19
11
作者 胡建华 陈冠雄 +1 位作者 向建军 刘榕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1,57,共5页
平胜大桥为自锚式独塔悬索桥,主要介绍该桥建设条件、方案构思以及桥型总体设计,综述了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的关键和创新技术。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桥梁设计 方案比选 混合梁
下载PDF
拱形塔悬索斜拉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士柏 郝俊峰 徐海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8,共4页
龙城大桥采用三跨拱形塔悬索斜拉组合结构,其跨径布置为(72+114+30)m。拱形桥塔由索塔及次塔组成,索塔为变截面拱形钢箱结构;次塔与索塔交角为60°。主梁为箱形结构。利用MIDAS Civil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在结构重力下主缆的张力约... 龙城大桥采用三跨拱形塔悬索斜拉组合结构,其跨径布置为(72+114+30)m。拱形桥塔由索塔及次塔组成,索塔为变截面拱形钢箱结构;次塔与索塔交角为60°。主梁为箱形结构。利用MIDAS Civil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在结构重力下主缆的张力约为53 000 kN;根据初始平衡状态,进行倒拆分析,确定缆索的下料长度和空间坐标。主缆采用三段式散索装置锚固;设计新型的钢锚箱,使缆索在小空间内实现较大集中力的锚固。钢索塔采用现场拼装、竖向转体(扳起法)的方法施工。每边吊杆分3组,每组同时张拉4根,以对主缆进行加载与调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斜拉组合结构 结构特点 结构分析 桥梁设计 桥梁施工
下载PDF
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方案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哲 朱巍志 王会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前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主要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所提出的方案,均为地锚体系。针对大连跨海大桥,提出(263+800+263)m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该方案桥型为双塔双索面,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为混合梁,斜拉区为混凝土箱梁,... 目前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主要停留在方案设计阶段,所提出的方案,均为地锚体系。针对大连跨海大桥,提出(263+800+263)m的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该方案桥型为双塔双索面,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为混合梁,斜拉区为混凝土箱梁,悬吊区为钢箱梁。该桥型兼备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点,具有结构新颖、受力合理、抗风性能好和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对该桥提出了初步施工方案,即先进行斜拉桥部分的悬臂施工,然后将主缆锚固于临时地锚吊装悬索段主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悬索桥 组合结构 混合梁 设计方案 施工方法
下载PDF
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钢混接合段结构形式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建华 侯文崎 黄琼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4,共7页
广东佛山平胜大桥为我国首座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钢混接合段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确保该桥钢混接合段连接的安全可靠,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接合段接头模型,对3种接头模型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和对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钢混... 广东佛山平胜大桥为我国首座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钢混接合段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确保该桥钢混接合段连接的安全可靠,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接合段接头模型,对3种接头模型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和对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钢混接合段刚度的匀顺过渡可减小应力集中,使传力顺畅;平胜桥钢混接合段设计中对接合面处钢箱梁段作局部加强,对混凝土梁段设置刚度过渡,即采用与本文模型3类似的结构形式比较合理,接合段有足够的承载力;平胜桥钢混接合段采用PBL键连接或采用栓钉连接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梁 钢混接合段 自锚式悬索桥
下载PDF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新军 孙炳楠 +1 位作者 陈艾荣 项海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6-110,共5页
运用多模态颤振有限元分析方法 ,分别从悬索的矢跨比、吊跨比、斜拉索索面布置形式、边跨辅助墩的设置以及桥面主梁构成等设计参数着手 ,对主跨 14 0 0m的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进行了颤振稳定性分析 ,指出了影响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颤... 运用多模态颤振有限元分析方法 ,分别从悬索的矢跨比、吊跨比、斜拉索索面布置形式、边跨辅助墩的设置以及桥面主梁构成等设计参数着手 ,对主跨 14 0 0m的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进行了颤振稳定性分析 ,指出了影响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颤振稳定性的关键设计参数 ,并从抗风性能角度探讨了斜拉 -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合理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 颤振稳定性 多模态颤振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混合型自锚式悬索桥连接部位传力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叶梅新 蒋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某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与混凝土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主跨350 m,钢-混结合段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混合梁主要的结合形式,针对大桥钢-混结合段设计制作了1∶4缩尺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了钢-... 某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与混凝土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主跨350 m,钢-混结合段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混合梁主要的结合形式,针对大桥钢-混结合段设计制作了1∶4缩尺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了钢-混结合段的位移、附近区域的应力分布、结合面处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以及混凝土梁表面的裂缝发展。结果表明:钢-混结合段构造合理,刚度过渡平缓匀顺,传力顺畅,结合可靠,有很强的承载力;结合段采用的新型剪力连接件PBL键连接可靠,作用牢固。试验为该桥设计提供了依据,并可为类似设计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自锚式 混合梁 结合段 模型实验
下载PDF
福州鼓山大桥施工监控 被引量:12
17
作者 唐贺强 王旋 胡佳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7,共4页
鼓山大桥为主跨235 m的独塔空间索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钢-混凝土混合梁。综述该桥先梁后缆施工顺序、吊索张拉与体系转换步骤的监控。该桥钢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主缆架设调股顺序为先主跨后边跨再锚跨,普通股采用相对垂度法调股。给... 鼓山大桥为主跨235 m的独塔空间索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钢-混凝土混合梁。综述该桥先梁后缆施工顺序、吊索张拉与体系转换步骤的监控。该桥钢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主缆架设调股顺序为先主跨后边跨再锚跨,普通股采用相对垂度法调股。给出详细的吊索张拉与体系转换步骤,即主跨与边跨吊索交替张拉,主跨吊索由桥塔向锚跨依次张拉,最后7对吊索先部分张拉,等桥面铺装之后再安装到位,边跨19~8号吊索由桥塔向锚跨依次张拉,1~7号吊索由锚跨向桥塔依次张拉。施工的最后阶段实现了多工序同步作业。施工监控保证了该桥建成后的内力与线形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混合梁 主缆 吊索 顶推法架桥 体系转换 无应力长度 施工监控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建华 刘榕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5,43,共5页
通过世界上首座独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佛山平胜大桥的方案构思及结构设计,介绍了其采用的整体桥塔分离式加劲梁桥型结构、混合加劲梁、钢-混凝土结合段构造型式、钢箱梁顶推技术、吊索调索技术等原创性工程技术成果,综述了自锚... 通过世界上首座独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佛山平胜大桥的方案构思及结构设计,介绍了其采用的整体桥塔分离式加劲梁桥型结构、混合加劲梁、钢-混凝土结合段构造型式、钢箱梁顶推技术、吊索调索技术等原创性工程技术成果,综述了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的关键和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混合梁 结构设计 桥梁设计
下载PDF
700m级中承式缆拱桥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肖礼 付元杰 邓年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2-1168,1176,共8页
随着拱桥跨径的增加,拱肋稳定性问题突出,且巨大的推力需通过系杆或基础平衡,大跨度悬索桥的庞大锚碇耗资巨大.针对这两个问题,结合拱和缆索的受力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桥梁结构体系--中承式缆拱桥.首先,在主跨和边跨均加入拱圈;其次,去掉... 随着拱桥跨径的增加,拱肋稳定性问题突出,且巨大的推力需通过系杆或基础平衡,大跨度悬索桥的庞大锚碇耗资巨大.针对这两个问题,结合拱和缆索的受力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桥梁结构体系--中承式缆拱桥.首先,在主跨和边跨均加入拱圈;其次,去掉悬索桥锚碇,将主缆锚固于边拱拱脚;最后,通过选取适宜的垂跨比、矢跨比及拱轴系数,保证结构在恒载作用下主缆张力、主拱推力、边拱推力在数值上基本相等,从而使结构处于无推力状态并达到改善结构力学性能的目的.给出了新型桥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受力机理,并以700 m跨径为例对其进行设计研究,对其施工过程提出了设想.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中承式缆拱桥的拱与缆索共同承担桥面荷载,与同条件下的连续拱桥相比,其强度承载力提高约25%,稳定承载力提高约70%,同时恒载作用下结构产生的水平力基本为0,为突破拱桥跨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 缆拱桥 拱桥 悬索桥 组合桥
下载PDF
双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缆梁同步施工方案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传习 周群 +1 位作者 柯红军 李游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41-48,共8页
针对双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传统上"先缆后梁"总体架设方法修建临时锚固体系造价高、工期长,且由临时锚固体系转换到永久锚固体系过程中工序复杂及"先梁后缆"总体架设方法工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的弊端和不足,... 针对双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传统上"先缆后梁"总体架设方法修建临时锚固体系造价高、工期长,且由临时锚固体系转换到永久锚固体系过程中工序复杂及"先梁后缆"总体架设方法工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的弊端和不足,以株洲枫溪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缆梁同步"施工方案。分析了不同跨径、垂跨比下锚固处空缆水平力的大小,计算了单墩所能抵抗最大不平衡水平力的量值,确定了该施工方案的可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锚固处空缆水平力随跨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垂跨比的增大而减小。(2)跨径100~300m、垂跨比1/6.0~1/4.0、锚固处空缆水平力在2 900kN以内;跨径100~300m、垂跨比1/8.0~1/6.0以及跨径300~450m、垂跨比1/6.0~1/4.0时,锚固处空缆水平力在6 400kN以内;跨径300~450m、垂跨比1/8.0~1/6.0时,锚固处空缆水平力都在6 400kN以上,最大值超过10 000kN。(3)该不平衡水平力由锚固处以下边墩承受,跨径100~300m、垂跨比1/6.0~1/4.0的该类桥梁可实施该方案。(4)墩顶适量配重,或边墩受拉区配置一定预应力筋,或在设计阶段增大边墩截面或惯性矩,能使该方案在墩高更高、跨径更大而垂跨比更小的该类桥梁中实施。该成果在依托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混合梁 缆梁同步 单墩 水平力 跨径 垂跨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