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brid reinforced thermoset polymer composite in energy absorption tube application:A review 被引量:7
1
作者 A.B.M.Supian S.M.Sapuan +2 位作者 M.Y.M.Zuhri E.S.Zainudin H.H.Y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91-305,共15页
The custom of hybridization fibre composite in energy absorption tube application has gained the attention of structural crashworthiness in composite material industry. Thus, the approach of this review is to understa... The custom of hybridization fibre composite in energy absorption tube application has gained the attention of structural crashworthiness in composite material industry. Thus, the approach of this review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in hybridization within metal/synthetic fibre composite, synthetic/synthetic fibre composite and nature/synthetic fibre composite as energy absorption tube, which reflects on the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rashworthiness behaviors in previous the study. By way of instance, a wide range of methodology and particular parameter in previous study such as the effect in fibre arrangement, matrix polymer, technique of fabrication, fibre treatment(natural fibre), design in geometry/cross-section and others mechanism of hybrid fibre composite tube are highlighted which to comprehend the capability of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collapsible behavior as sacrificial structure in high-performanc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Moreover, in the recently studies there have been many of the research regarding structural materials as energy absorption tube has been introduced such as metal/matrix composites, new alloy metals and polymer composites which intend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materials into circumstance in loading and impact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this review article is trying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hybridization fibres and thermoset polymer as reinforcement for energy absorption tube research and expected would provide an information and idea which to expend the knowledge in future study of hybridization effect for energy absorption tube, moreover the development for future potential as new hybrid composite fibre materials from the natural/synthetic fibres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in employing of high-performance energy absorption tube application is still less discover and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absorption tube hybrid composites COLLAPSE behavior CRASHWORTHINESS
下载PDF
HYBRID PERTURBATION-GALERKIN SOLUTION OF THE FLOW IN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TUBE WITH CONSTRICTION
2
作者 沈新荣 高琪 +1 位作者 章本照 张金锁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4年第2期219-227,共9页
Using hybrid perturbatin_Galerkin technique,a crcular cross_section tube model with sinusoidal wall is studied.This technique can remove the limitation of small parameters for perturb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select... Using hybrid perturbatin_Galerkin technique,a crcular cross_section tube model with sinusoidal wall is studied.This technique can remove the limitation of small parameters for perturb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selecting good coordinate functions about Galerkin technique.The effects caused by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Reynolds number on the flow were discussed.The position of the separate and reattachment points was obtained.The tendency of the variation about the shear stress on the wall and friction factor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we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at a small parameter have good agreements with the perturbation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perturbation-Galerkin technique circular cross-section tube with constriction blood flow
下载PDF
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的解剖学研究
3
作者 叶佳伟 高晓磊 +2 位作者 周璇 袁德义 邹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8-571,共14页
【目的】为了探究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生物学机制。【方法】研究以石果毛蕊山茶[C.mairei var.lapidea(Y.C.Wu)Sealy](SG)、海南油茶‘海油3号’(C.hainanica‘Haiyou 3’)(HN-3)和普通油茶‘德油6号’(C.o... 【目的】为了探究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生物学机制。【方法】研究以石果毛蕊山茶[C.mairei var.lapidea(Y.C.Wu)Sealy](SG)、海南油茶‘海油3号’(C.hainanica‘Haiyou 3’)(HN-3)和普通油茶‘德油6号’(C.oleifera‘Deyou 6’)(DY-6)为父本,采用常规授粉和混合授粉方式对攸县油茶(YX)进行自交和杂交授粉。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亲本倍性,通过离体萌发法测定父本花粉活力,运用显微技术观察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以及早期果实和胚珠发育动态,并田间调查各授粉组合的座果率和落果率。【结果】(1)YX为六倍体,SG为二倍体,HN-3为八倍体,DY-6为六倍体。(2)4种油茶花粉具有较强的活力和育性,其中花粉活力最高的是DY-6,为70.13%;花粉活力最低的是YX,为40.68%。(3)自交和杂交所有组合的花粉均能在柱头上正常萌发,且花粉管在授粉后12 h均生长到花柱基部,但自交和YX×SG的花粉管进入子房后生长受阻,无法到达胚珠;YX×HN-3和YX×DY-6的花粉管则在授粉后72h到达胚珠。(4)自交和杂交授粉后100 d内,YX×DY-6的果实横径、纵径最大,YX×SG的果实横径、纵径最小;YX×DY-6的败育胚珠数最少,平均为3.83枚/果;YX×SG的败育胚珠数最多,平均为6.00枚/果。(5)自交和杂交授粉后100 d内,YX×DY-6的座果率最高,为68.0%;YX×SG的座果率最低,为4.0%;YX×HN-3的座果率为16.0%,其落果高峰主要集中在授粉后0~30 d和40~70 d;混合授粉组合YX×SD的座果率为22.0%。【结论】自交和YX×SG的杂交障碍主要为受精前障碍,YX×HN-3的杂交障碍为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也与亲本倍性有关,其亲和性大小为YX(六倍体)×DY-6(六倍体)>YX×HN-3(八倍体)>YX×YX>YX×SG(二倍体);混合授粉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结果为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机理研究提供了细胞学基础,也为油茶远缘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攸县油茶 远缘杂交 亲和性 花粉管生长 座果率
下载PDF
金柑杂交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4
作者 尚浩乐 吴娟莉 +3 位作者 黎曼缇 朱昌威 易自力 黄红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5-886,共12页
【目的】掌握金柑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情况,寻找最佳授粉时期,探明金柑杂交授粉的生物学特性,提高杂交成功率。【方法】对23份金柑材料进行胚型的统计。选择不同胚数材料,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对小蕾期、大蕾期... 【目的】掌握金柑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情况,寻找最佳授粉时期,探明金柑杂交授粉的生物学特性,提高杂交成功率。【方法】对23份金柑材料进行胚型的统计。选择不同胚数材料,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对小蕾期、大蕾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研究。对金柑进行去雄不授粉、自交授粉和杂交授粉处理,比较自交和杂交花粉管的生长情况及3种处理下的坐果率。【结果】罗纹种胚数最少,适合作母本,其次是山金柑、金弹和罗浮,而长寿金柑的胚数最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在4个时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均在初开期达到了最高活性;金柑杂交花粉管和部分的自交花粉管均进入了子房;除宁波金弹和宁波罗纹CS外,其他5种金柑种质杂交授粉比自交授粉的坐果率更高,并呈极显著性差异;母本的柱头活性越高,坐果率越高,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于种间,并呈极显著性差异;金柑去雄不授粉下仍能得到果实,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结论】金柑杂交中应选择单胚型母本材料;金柑属于雌雄同熟,采集花粉最佳时期和授粉最佳时期均为初开期;金柑杂交亲和性比自交亲和性更强,有利于金柑的杂交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柑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管发育 种间杂交
下载PDF
大冷量多级推移活塞型脉管制冷机
5
作者 杨斌 刘知非 朱绍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使用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结合二者的调相优势,改善非最佳匹配尺寸下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性能。对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的双级脉管制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第二级采用复合调相结构时,在充气压力2 MPa,运行... 使用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结合二者的调相优势,改善非最佳匹配尺寸下推移活塞脉管制冷机性能。对阶梯推移活塞加惯性管的复合调相方式的双级脉管制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第二级采用复合调相结构时,在充气压力2 MPa,运行频率51 Hz时,得到了86.4 K/22.9K的无负荷温度,在1 251 W输入功时,第二级在34.7 K得到5 W的冷量,为推移活塞双级脉管制冷机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活塞 双级脉管制冷机 复合调相
下载PDF
铝合金/碳纤维超混杂薄壁吸能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建春 李华冠 +1 位作者 项思溢 孙响龙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纤维/金属超混杂复合管在提高整体结构碰撞吸能性能的同时又具有显著的轻量化效果,在吸能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优势.通过热压成形与螺栓连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铝合金/碳纤维超混杂薄壁吸能结构,讨论不同尺寸的双耳端结... 纤维/金属超混杂复合管在提高整体结构碰撞吸能性能的同时又具有显著的轻量化效果,在吸能结构材料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优势.通过热压成形与螺栓连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铝合金/碳纤维超混杂薄壁吸能结构,讨论不同尺寸的双耳端结构、螺栓连接位置与数目在轴向压溃下对薄壁吸能结构失效行为及吸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耳端尺寸与螺栓位置影响结构的层间结合性能,双耳长度为12、18 mm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影响结构在轴向压溃下的失效形式与吸能特性;螺栓连接数目影响结构的强度与层间结合性能,5螺栓连接的薄壁吸能结构拥有最优吸能性能与失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金属超混杂复合管 热压 失效形式 吸能性能
下载PDF
光电倍增管计数温漂自适应补偿方法
7
作者 李岗 王耀琦 王小鹏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4-252,共9页
光电倍增管是微光探测的重要器件,使用光子计数法对光强进行检测可以大幅降低噪声的干扰,但光电倍增管的阴极灵敏度、增益及暗噪声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输出脉冲幅值的不稳定,影响系统对微光的检测性能。本文通过使用微控制单元、数... 光电倍增管是微光探测的重要器件,使用光子计数法对光强进行检测可以大幅降低噪声的干扰,但光电倍增管的阴极灵敏度、增益及暗噪声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输出脉冲幅值的不稳定,影响系统对微光的检测性能。本文通过使用微控制单元、数字模拟转换器等模块对光电倍增管设计了高压增益补偿和阈值校正系统,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光电倍增管的阴极饱和电流、灵敏度和暗噪声的综合分析,构建温度与高压补偿增量Vh及阈值补偿增量Vt混合函数模型,使用补偿增量混合模型对光电倍增管计数输出进行自适应温漂补偿。对滨松的端窗型光电倍增管CR135进行实验,证明了此系统在较大温度变化下仍具有良好的输出信噪比,在-20℃时计数率平均提升0.19,即使引入了少量暗噪声,仍大幅提升了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自适应温漂补偿 补偿增量混合模型 阴极灵敏度
下载PDF
不同连接构造的预制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数值模拟与地震响应特点
8
作者 陈挺地 王胜斌 +1 位作者 冯克岩 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3,共10页
无黏结预应力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主要包括承插连接与混合连接两种承台连接方式。为比较两种不同连接构造下桥墩的地震响应特点,采用OpenSees软件分别建立了桥墩有限元模型,其中,承插连接钢管混凝土桥墩模型能够考虑插入承台部分钢... 无黏结预应力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主要包括承插连接与混合连接两种承台连接方式。为比较两种不同连接构造下桥墩的地震响应特点,采用OpenSees软件分别建立了桥墩有限元模型,其中,承插连接钢管混凝土桥墩模型能够考虑插入承台部分钢管与周围混凝土的黏结滑移、钢管局部屈曲以及屈曲后撕裂等过程,而混合连接钢管混凝土桥墩模型能够再现出接缝的摇摆行为;并通过与相关拟静力试验数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两种数值模型的有效性;随后,以一座4跨连续梁桥为背景,分别研究了采用混合连接、无预应力承插连接和预应力承插连接桥墩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两种承插连接桥墩的墩底钢管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约0.4 g时发生屈曲,并伴随水平刚度下降和残余位移增大,且配置无黏结预应力的承插连接桥墩钢管屈曲引起的损伤程度更大,随着地震动输入进一步增大,预应力为桥墩提供的自复位能力逐步增加,在PGA=0.6 g时,预应力承插连接桥墩的残余位移仅为无预应力桥墩的62%。此外,配置混合连接桥墩的桥梁在地震作用下损伤较小,残余漂移比小于0.2%,比承插连接桥墩更优的自复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CFT)桥墩 承插连接(SC) 混合连接(HC) 有限元模型 地震响应
下载PDF
核心筒偏置超高层混合结构的竖向变形差异分析
9
作者 严从志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50,92,共7页
在核心筒偏置的超高层混合结构中,由于核心筒与外框的应力水平的差异,在重力荷载下便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差异。竖向变形差异对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幕墙、隔墙、机电管道和电梯等非结构构件受损,造成耐久性和... 在核心筒偏置的超高层混合结构中,由于核心筒与外框的应力水平的差异,在重力荷载下便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差异。竖向变形差异对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幕墙、隔墙、机电管道和电梯等非结构构件受损,造成耐久性和建筑外观方面的问题,还可能会在伸臂桁架等构件中引起严重的附加内力。目前,国内外针对核心筒偏置的超高层混合结构的竖向变形差异问题研究较少。以某超高层结构作为案例,对核心筒完全偏置的超高层混合结构的竖向变形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并针对性提出了应对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筒偏置 超高层混合结构 竖向变形差异 收缩徐变
下载PDF
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在黄金洞金矿的应用
10
作者 李欢 曹艳武 《黄金》 CAS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针对全面推行电子雷管后企业爆破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提出采用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的起爆方法,利用导爆索起爆周边孔的方式替换电子雷管的使用。通过开展现场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采用分段并联连接,周... 针对全面推行电子雷管后企业爆破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提出采用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的起爆方法,利用导爆索起爆周边孔的方式替换电子雷管的使用。通过开展现场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采用分段并联连接,周边孔和非周边孔分别采用不耦合间隔或连续装药,采用电子雷管进行毫秒间隔延时起爆等方式,获得的试验效果最佳。通过成本对比分析,推行新的起爆方法后,爆破成本将节约17.37%,每年节约成本约56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爆管雷管 电子雷管 导爆索 混合起爆网络 毫秒级
下载PDF
某超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徐晨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152-154,158,共4页
为明确某超高层不规则钢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通过结构分析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对不规则项及关键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局部分析并给出加强措... 为明确某超高层不规则钢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通过结构分析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同时对不规则项及关键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局部分析并给出加强措施。结果表明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耗能机制明确,不规则项加强措施有效,关键构件设计合理,为不规则超限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钢框架-核心筒 弹性分析 弹塑性时程分析 不规则超限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谐波抑制方法
12
作者 许宇翔 蔡志端 +1 位作者 雷能玮 李晓光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3,共9页
矩阵变换器在通过输入电压高频调制合成输出电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频谐波,该谐波不仅影响输出侧性能,也会通过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的切换降低输入侧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调制方法用以改善矩阵变换器输出侧性能。首先... 矩阵变换器在通过输入电压高频调制合成输出电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频谐波,该谐波不仅影响输出侧性能,也会通过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的切换降低输入侧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调制方法用以改善矩阵变换器输出侧性能。首先,详细分析了抑制幅值最大相频繁开通调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在抑制输出侧高频谐波方面的不足;其次,提出通过对输入输出扇区的判断,在不同扇区内分别采用减少开关管切换次数和避免幅值最大相频繁切换的混合式调制方法,分析并推导该调制方法下的开关序列分布规律及作用时间表达式;最后,搭建样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混合式调制方法来进一步抑制输出侧高频谐波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混合式调制 高频谐波抑制 开关管切换次数 幅值最大相切换
下载PDF
多角度冲击工况下铝/CFRP复合管诱导槽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登峰 卢春达 梁鸿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6-1297,共12页
角度冲击在车辆事故中较为常见,具有合理诱导结构的吸能装置对综合耐撞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基于铝/CFRP复合管诱导结构的设计问题。为此,首先建立铝/CFRP复合管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然后,基于多角度压缩工况... 角度冲击在车辆事故中较为常见,具有合理诱导结构的吸能装置对综合耐撞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基于铝/CFRP复合管诱导结构的设计问题。为此,首先建立铝/CFRP复合管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然后,基于多角度压缩工况,分别研究了诱导槽的位置参数、数量参数、形状参数以及尺寸参数对铝/CFRP复合管耐撞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诱导槽的位置参数对于综合耐撞性能影响最大,在复合管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开设一个矩形诱导槽,可以大幅降低峰值力水平,同时兼顾吸能稳定性。最后,基于第二代非劣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开展了复合管诱导槽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各工况权重方案的综合吸能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复合管的峰值力降低了35.5%,很好地解决了高吸能性与低峰值力难以兼顾的问题。该研究结果对于车辆碰撞吸能部件的设计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槽 铝合金/CFRP复合管 多角度冲击 综合耐撞性
下载PDF
Pollination Methods and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14
作者 Yang SHAO Weihua WEN +2 位作者 Jinteng CUI Yuehui JIA Kezhong ZH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The pollination methods and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I.ilium Oriental hybrid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 1 ) in the combination of ' Justina' x ' Shala', po... The pollination methods and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of hybridization between I.ilium Oriental hybrid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 1 ) in the combination of ' Justina' x ' Shala', pollen tubes were observed to grow downward in styles and target to ovules in ovaries when normal sti^na 13o1- lination method was used; pollen tubes were found to grow directionless to a different degree at stylar cuts and in ovaries when cut-style pollination method was used; the longer the styles were left, the more pollen tubes toward to ovules were observed and more plump seeds were produced; the maximum plump seeds were obtained via normal stigma pollination. (2)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56 combinations of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with normal stigma pollina- tion, and one combination generated no plump ovule and three combinations generated fewer than 10 plump ovules while the other 52 combinations generated plenty of plump ovules, which preliminarily indicated that normal stigma pollination method could be used as an universal pollination technique for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of different embryo rescue techniques showed that using cut-ovule inoculation about 70 d after pollination had a fas- ter germination speed and a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of hybrid embryo than normal ovule inoculation, and embryo rescue efficiency of the former method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embryo isolated inoculation" on 40 d after pollination. The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cut-ovule inoculation" about 70 d after pollination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universal embryo rescue technique for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ization between Lilium Oriental hybrids Pollination technique Pollen tube guidance Embryo rescue
下载PDF
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智菁 曹磊 薛文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了解混合接头(灌浆套筒和钢管剪力键相结合)及方钢管约束对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制作混合接头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无约束的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试件各1根开展拟静... 为了解混合接头(灌浆套筒和钢管剪力键相结合)及方钢管约束对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制作混合接头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无约束的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试件各1根开展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各桥墩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构延性、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残余位移等抗震性能及影响参数。结果表明: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压弯破坏。与无约束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水平荷载峰值和位移延性系数更高;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采用混合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滞回曲线更饱满、无明显捏缩,抗震性能更好。对于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增大轴压比和降低长细比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但降低了延性;增大约束系数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和延性,建议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的轴压比≤0.3,长细比≤12,约束系数取0.5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混合接头 方钢管约束 钢管剪力键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波纹腹板H形钢梁栓焊混合加腋节点抗倒塌能力研究
16
作者 王景玄 王文琦 周侃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0-202,共13页
该文基于ABAQUS/Implicit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栓焊混合节点抗连续倒塌数值模型。为提高该类节点的抗倒塌承载力,采用了波纹腹板H形钢梁和下翼缘加腋构造。分析该类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和失效机理,并考虑波纹腹板的“... 该文基于ABAQUS/Implicit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柱-H形钢梁栓焊混合节点抗连续倒塌数值模型。为提高该类节点的抗倒塌承载力,采用了波纹腹板H形钢梁和下翼缘加腋构造。分析该类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和失效机理,并考虑波纹腹板的“折叠效应”对节点抗倒塌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柱-平腹板H形钢梁节点(J-WB-O)的破坏出现在环板和钢梁连接位置,而钢管混凝土柱-波纹腹板H形钢梁加腋节点(J-CW-AP)的破坏远离环板与钢梁连接位置,延缓了钢梁下翼缘断裂;此外,J-WB-O节点钢梁全截面提供倒塌抗力,而J-CW-AP节点在加载初期波纹腹板几乎不提供倒塌抗力,当下翼缘断裂后波纹腹板开始受力,并且随着裂缝的向上延伸波纹腹板截面依次呈现受拉状态,表现为波纹腹板波纹逐渐拉开的过程即为“折叠效应”,延缓了腹板开裂和局部屈曲。对比普通栓焊混合节点J-WB-O,波纹腹板H形钢梁栓焊混合加腋节点J-CW-AP的极限承载力与延性分别提高了67.2%和62.3%。基于抗力机制分析,给出了钢管混凝土柱-波纹腹板H形钢梁栓焊混合加腋节点抗倒塌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栓焊混合节点 波纹腹板 连续倒塌 机理分析 简化计算方法
下载PDF
某新型车载多管负载行进间稳定控制方法
17
作者 高强 侯远龙 +4 位作者 吕明明 毛斌 侯润民 羊书毅 吴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6-747,共12页
针对某新型车载多管负载存在内外扰动影响、行进间不易稳定的难点,设计一种扰动速度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的稳定控制器。优化设计负载结构使耳轴两端的载荷基本平衡,减小控制过程中由于克服不平衡力矩所产生的能量消耗,以及非线性力矩干... 针对某新型车载多管负载存在内外扰动影响、行进间不易稳定的难点,设计一种扰动速度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的稳定控制器。优化设计负载结构使耳轴两端的载荷基本平衡,减小控制过程中由于克服不平衡力矩所产生的能量消耗,以及非线性力矩干扰。稳定控制器采用PI控制计算主控制量;由扰动速度、扰动加速度作为输入构成单神经元控制器计算补偿控制量;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载体行进间负载所受到的扰动速度,利用混合微分器得到扰动加速度;由扰动速度、扰动加速度构成单神经元控制器计算补偿控制量;利用RBF神经网络提供梯度信息,对速度补偿系数和加速度补偿系数进行在线学习。数值仿真及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稳定控制器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和自适能力,对不同频率、幅值的扰动均具有鲁棒性,参数学习时间小于3.7 s,积分位置误差均方差小于0.33 mil,由此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对于提高某新型车载多管负载稳定控制精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多管负载 分数阶PID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混合微分器 RBF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脉宽脉幅混合调制技术的功耗检测电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胜博 马修泉 +1 位作者 王长久 马新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线性电源因其干扰小、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作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针对线性电源中调整管易因功耗过大发生故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脉宽脉幅混合调制方法,利用调整管漏源电压和漏极电流调制生成高频方波,通过平均值电路计算方... 线性电源因其干扰小、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作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针对线性电源中调整管易因功耗过大发生故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脉宽脉幅混合调制方法,利用调整管漏源电压和漏极电流调制生成高频方波,通过平均值电路计算方波平均值,并基于此方法设计了一种调整管功耗检测电路。搭建实验平台对电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电路检测精度高、硬件成本低、响应速度快,最大检测误差为-2.64%,线性拟合度为0.9987,可广泛用于调整管的功耗检测以及安全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管 功耗检测 混合调制 线性电源 半导体激光器
下载PDF
星形混合多胞管的耐撞性数值与理论研究
19
作者 孔志成 胡俊 郭智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53,共13页
为研发轻质高效的能量吸收装置,提出了基于多边形截面与星形截面混合设计的星形混合多胞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星形混合多胞管在轴向加载条件下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并结合简化超折单元理论推导了该管的平均碰撞力理论公式。研究... 为研发轻质高效的能量吸收装置,提出了基于多边形截面与星形截面混合设计的星形混合多胞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星形混合多胞管在轴向加载条件下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并结合简化超折单元理论推导了该管的平均碰撞力理论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星形混合多胞管的多边形截面与星形截面之间产生了协同效应,额外吸收了更多的冲击动能:当多边形边数N=6时,混合截面的协同性最好;当N=8时,该管的能量吸收效率最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几何参数分析,发现壁厚对于星形混合多胞管的耐撞性有显著的影响,碰撞力水平随着壁厚的增加而线性增长。此外,星形角度的变化对耐撞性的影响相对较小,碰撞荷载效率和比吸能随着星形角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当星形角度α=120°时,该管拥有最佳的耐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管 混合截面设计 能量吸收 参数分析 理论预测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mosomal aberration of COX8C and tethered spinal cord syndrome: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nalysis
20
作者 Qiu-jiong Zhao Shao-cong Bai +6 位作者 Cheng Cheng Ben-zhang Tao Le-kai Wang Shuang Liang Ling Yin Xing-yi Hang Ai-jia Sh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333-1338,共6页
Copy number variations have been found in patients with neural tube abnormalities.In this study,we performed genome-wide screening using high-resolution 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in three children ... Copy number variations have been found in patients with neural tube abnormalities.In this study,we performed genome-wide screening using high-resolution 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in three children with tethered spinal cord syndrome and two healthy parents.Of eight copy number variations,four were non-polymorphic.These non-polymorph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Angelman and Prader-Willi syndromes,and microcephaly.Gene function enrichm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OX8 C,a gene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was located in the copy number variation region of Patient 1.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tethered spinal cord syndrome.Our results may help determine the pathogenesis of tethered spinal cord syndrome and prevent occurrence of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neural tube defects tethered spinal cord syndrome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OX8C gene function enrichment analysis database of genomic variants database of DECIPHER copy number variations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