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ugging behaviors of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s in hydraulic fractures 被引量:1
1
作者 GUO Jianchun ZHAN Li +5 位作者 LU Qianli QI Tianjun LIU Yuxuan WANG Xin CHEN Chi GOU Xingh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464-472,共9页
Using the visualized experimental device of temporary plugging in hydraulic fractures, the plugging behaviors of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concentrations in hydraulic fractures were experim... Using the visualized experimental device of temporary plugging in hydraulic fractures, the plugging behaviors of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concentrations in hydraulic fractures were experimentally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carrier fluid displacements and visco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ater the carrier fluid viscosity and displacement, 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to form a plugging layer, and that the larger th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 the less difficult it is to form a plugging layer. When the ratio of particle size to fracture width is 0.45, the formation of the plugging layer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 and the viscosity of the carrier fluid, and a stable plugging layer cannot form i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 is less than 20 kg/m^(3)or the viscosity of the carrier fluid is greater than 3 mPa·s. When the ratio of particle size to fracture width is 0.60, the formation of the plugging layer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 and a stable plugging layer cannot form i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 is less than 10 kg/m^(3). When the ratio of particle size to fracture width is 0.75, the formation of the plugging layer is basically not affected by other parameters, and a stable plugging layer can form withi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plugging layer includes two stages and four mode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mode are the ratio of particle size to fracture width, carrier fluid displacement and carrier fluid visco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fracture temporary plugging and diversion temporary plugging particle plugging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combination
下载PDF
重复冲击下砂岩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
2
作者 吴飞鹏 赵志强 +4 位作者 颜丙富 丁乾申 刘静 齐宁 罗明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3-201,271,共10页
高速动能水击压裂可借助聚能水锤效应实现强动载泄入性液压冲击,具有高峰值压力、高加载速率、重复多次渐进扩缝等优势,其中聚能流体贯入性冲击下岩石损伤-破裂的演化机制是该技术优化设计的核心问题。为此,采用岩石动态冲击损伤模拟试... 高速动能水击压裂可借助聚能水锤效应实现强动载泄入性液压冲击,具有高峰值压力、高加载速率、重复多次渐进扩缝等优势,其中聚能流体贯入性冲击下岩石损伤-破裂的演化机制是该技术优化设计的核心问题。为此,采用岩石动态冲击损伤模拟试验装置,开展高速动能水击压裂破岩试验,分析不同加载速率、冲击次数、冲击组合等对岩石破裂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次高速动能水击破岩中,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岩石破坏依次呈现出近孔眼破碎损伤(8.5 MPa/ms)、微裂缝聚并串联成宏观裂纹(13.4 MPa/ms)、流体楔入形成脆性崩裂裂缝(15.5 MPa/ms)三种模式;在小峰值压力、低加载速率重复冲击下,岩石损伤破坏呈现近孔眼损伤(1~2次)-裂缝起裂扩展(3~5次)-应力挤压破碎(6~10次)三个阶段,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孔眼周围损伤加剧,形成3~40 mm(贯穿岩样)不等长的裂缝;“先低后高”组合加载速率冲击方式下,前期重复低速率冲击可在孔眼周围形成微裂纹损伤而又不会产生破碎压实,随后借助单次高加载速率聚能冲击,实现大体积高压流体在微裂纹内的快速楔入,激发多条径向深穿透裂缝,同时该组合冲击方法还可实现主裂缝两侧基质扩容增渗和相交分支缝网,实现改造效果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击破岩 压裂增渗 冲击次数 组合冲击
下载PDF
煤矿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献伟 郭寿松 付军辉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为解决煤矿井下压裂增透效果较差难以高效抽采瓦斯的问题,提出了煤矿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的模式,建立了基于地面井与井下钻孔抽采的方法;利用地面老井和井下钻孔通道,形成了一套长距离、多拐弯、大排量及可携砂的地面压裂井下对接技术。... 为解决煤矿井下压裂增透效果较差难以高效抽采瓦斯的问题,提出了煤矿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的模式,建立了基于地面井与井下钻孔抽采的方法;利用地面老井和井下钻孔通道,形成了一套长距离、多拐弯、大排量及可携砂的地面压裂井下对接技术。获得了水力压裂裂缝破裂扩展规律,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煤层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得到了压裂半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了井上下联合地面井位置优选原则,给出了基于井上下联合的水力压裂设计方案。在寺河矿开展了井上下联合2个压裂孔的增透抽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压裂孔累积抽采量为50.31万m^(3),2#压裂孔的顺层考察孔2和顺层考察孔3抽采瓦斯纯量分别为238.35万m^(3)和129.29万m^(3),压裂孔及对比考察孔抽采效果分别提高6.34倍、43.8倍及31.37倍,压裂后平均抽采量比原始钻孔提高33.14倍,压裂后煤层具有较好的增透抽采效果。实现了井上下联合抽采瓦斯,对于同类型的矿井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下联合 水力压裂 区域增透 瓦斯抽采 压裂半径
下载PDF
基于钻冲压协调作业的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程涛 武腾飞 +1 位作者 张卫华 熊俊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为了解决鹤壁矿区瓦斯抽采钻孔影响范围小、衰减速度快,瓦斯灾害治理难度大,治理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冲压协调作业的工艺流程,形成了以自动钻机群打钻-临时封孔预抽-预抽后冲压联合作业的钻冲压协调作业技术模式,并在鹤煤六矿进行工业... 为了解决鹤壁矿区瓦斯抽采钻孔影响范围小、衰减速度快,瓦斯灾害治理难度大,治理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冲压协调作业的工艺流程,形成了以自动钻机群打钻-临时封孔预抽-预抽后冲压联合作业的钻冲压协调作业技术模式,并在鹤煤六矿进行工业性试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自动钻机连续打钻、快速作业、减员提效的优势,实现了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作业、水力化冲压协调增透作业的专业化、连续化、规模化,使底板岩巷内施工穿层钻孔治理瓦斯的施工工效在同等地质条件下提高48%;同时,利用自动钻机施工抽采钻孔完成后,对其进行临时封孔抽采,使钻孔内的游离态瓦斯经过抽采后大幅减少,大大降低了水力化措施施工期间巷道瓦斯超限事故发生的频率,有效保障了施工的安全;试验钻孔平均瓦斯体积分数是常规水力冲压措施的1.31倍,试验单元钻孔平均日抽采纯量是常规水力冲压措施的1.7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水力压裂 智能化 减人提效 瓦斯抽采 卸压增透
下载PDF
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5
作者 郑建伟 张修峰 +7 位作者 鞠文君 王存文 韩跃勇 李国营 陈洋 李海涛 郝晋伟 刘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目的】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过程及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方法】通过对含有3种层面位置的煤岩组合体(层面分别位于岩石部分上位、中位和下位)开展霍普金森冲击(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 【目的】层面位置对煤岩组合体动态破坏过程及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方法】通过对含有3种层面位置的煤岩组合体(层面分别位于岩石部分上位、中位和下位)开展霍普金森冲击(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分析了冲击载荷条件下煤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破坏过程、能量结构、碎块特征的演变规律。【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煤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过程可以分为近似线性阶段、非线性的动态应力-应变阶段、弹性模量降低阶段、宏观破裂阶段、应力波卸载阶段5个阶段。(2)随着层面由上向下布置,岩石部分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强,破坏过程逐渐剧烈,破坏后的碎块的均匀程度降低,而煤体部分的破坏程度则逐步降低,破碎后的块度逐渐增加。(3)层面的存在会降低煤岩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与无层面煤岩组合体(平均强度为79.487 MPa)相比,当层面位于上方时,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73.724 MPa)降低7.25%;当层面位于中位时,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61.798 MPa)降低22.26%;当层面位于下位时,组合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强度为64.991 MPa)降低18.24%。(4)随着层面位置由上向下布置,能量结构发生变化,反射能占比降低,吸收能占比增加,透射能占比减小。本研究可以为超长孔水力压裂技术或地面压裂技术在大范围处理坚硬顶板工程开展过程中压裂位置的选择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面位置 煤岩组合体 动态抗压强度 SHPB 能量结构 水力压裂
下载PDF
水力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进展与组合应用
6
作者 刘平 刘东明 +5 位作者 姬程伟 王璐 李栋 王志兴 王天 杜元凯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721-730,共10页
水力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已成为非常规储层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为提高其应用效果,针对微地震监测、分布式光纤测试、电磁法监测、压力测试、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井下电视成像、阵列声波成像测井等技术在国内外水力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水力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已成为非常规储层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为提高其应用效果,针对微地震监测、分布式光纤测试、电磁法监测、压力测试、示踪剂产出剖面测试、井下电视成像、阵列声波成像测井等技术在国内外水力压裂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从不同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施工工艺出发,依据不同标准对技术进行了分类,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各类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的适用性、技术优势以及局限性。结合工程实践案例,提出了开展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压裂监测与诊断方法的技术优势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根据监测的时机、目标和工艺科学合理选择;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实现对缝网延展特征的准确刻画以及压后产出规律分析研究。该方法为压裂监测与诊断技术在非常规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监测 压裂诊断 水力压裂 裂缝拓展 生产剖面 参数优化 组合应用
下载PDF
余吾矿煤/岩层组合类型划分及压裂措施
7
作者 郝少伟 张径硕 +1 位作者 王韶伟 竟亚飞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为了划分煤/岩层水力压裂组合类型,以潞安矿区余吾矿3#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测井解释及力学测试得出顶板岩性及力学特征;采用取心井与测井相结合识别出煤层段的煤体结构;根据水力压裂计算地应力方法结合密度测井得出了地应力状态;由此划... 为了划分煤/岩层水力压裂组合类型,以潞安矿区余吾矿3#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测井解释及力学测试得出顶板岩性及力学特征;采用取心井与测井相结合识别出煤层段的煤体结构;根据水力压裂计算地应力方法结合密度测井得出了地应力状态;由此划分出水力压裂煤/岩层组合类型,并提出了不同组合类型下的水力压裂措施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力压裂煤/岩层组合类型可以划分为硬岩硬煤、软岩硬煤、硬岩软煤、软岩软煤组合的过渡型和拉张型等7种类型;硬岩硬煤组合类型时,采用大排量、多液量、低/中砂比、逐级加砂方式能营造出较长裂缝并能有效支撑;软岩硬煤组合时,应避射部分煤层,防止水力压裂裂缝进入煤层与软岩交界面,影响压裂效果;硬岩软煤拉张组合时,建议采用顶板水力压裂;进行硬岩软煤过渡型水力压裂时,根据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差值优化压裂参数;软岩软煤组合时,不建议采用水力压裂方式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水力压裂 煤/岩组合类型 地应力 煤体结构
下载PDF
超高压水射流割压联合技术试验分析
8
作者 刘永三 《陕西煤炭》 2024年第7期20-23,37,共5页
对比水力开缝与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的优劣,提出水力割缝与水力压裂技术联合应用,以达到卸压增透煤层的方法。分析联合卸压增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实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穿层钻孔实施后采用割压联合卸压增透技术,透气性增透范... 对比水力开缝与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的优劣,提出水力割缝与水力压裂技术联合应用,以达到卸压增透煤层的方法。分析联合卸压增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实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穿层钻孔实施后采用割压联合卸压增透技术,透气性增透范围沿煤层走向可达55.4~57.1 m,沿煤层倾向可达52.3~58.6 m;煤层透气性系数比原有煤体高26倍,煤层透气性显著改善;穿层钻孔瓦斯平均抽采浓度34.9%,抽采平稳,明显高于一般抽采钻孔;瓦斯抽采纯量平均0.037 5 m^(3)/min,比一般钻孔高3.47倍;用同样的钻孔布置方式,可减少55%的抽采达标时间和31.8%的总时间投入,从而为割压联合卸压增透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割缝 水力压裂 割压联合 卸压增透
下载PDF
大尺寸煤岩组合体水力裂缝越界形成缝网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武鹏飞 梁卫国 +3 位作者 廉浩杰 姜玉龙 耿毅德 曹孟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1-1389,共9页
为了实现煤层气资源高效开采,针对我国煤层气储层"高储、低渗、成缝困难"的赋存特征,通过对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裂纹尖端应力场屈服区域数值分析以及煤岩组合体越界压裂试验,对煤岩组合体水压致裂过程中缝网形成机理及裂纹... 为了实现煤层气资源高效开采,针对我国煤层气储层"高储、低渗、成缝困难"的赋存特征,通过对裂纹尖端能量释放率、裂纹尖端应力场屈服区域数值分析以及煤岩组合体越界压裂试验,对煤岩组合体水压致裂过程中缝网形成机理及裂纹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等应力条件下,煤体裂纹尖端塑性屈服区域明显大于砂质泥岩;裂纹在砂质泥岩中起裂瞬间释放的应变能可在煤体中产生约10.69~25.53倍当量裂纹面积或长度,有利于裂缝的延伸及多裂缝结构形成;通过数值分析可知,在达到近似临界煤岩拉破坏值时,砂质泥岩裂缝尖端在XX方位的最大集中应力值(7.05×10~5)约为煤体(1.98×10~5)的3.56倍;裂纹从坚硬砂质泥岩到软煤扩展试验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复杂缝网结构;水力裂缝从覆岩到煤扩展过程中,在煤岩界面影响下出现贯穿、转向或偏转等现象,裂纹的转向或偏转导致裂纹形态复杂,有利于缝网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水压致裂 裂纹形态 穿越界面
下载PDF
煤层脉动水力压裂中脉动参量作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全贵 林柏泉 +3 位作者 翟成 倪冠华 李贤忠 孙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85-1190,共6页
为了研究脉动参量对脉动水力压裂致裂效果的影响,制作了力学特征接近真实煤体的型煤试样,利用脉动水力压裂实验系统分别从不同压裂方式、不同脉动频率和不同参量组合3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似型煤试样,脉动压裂在较小压... 为了研究脉动参量对脉动水力压裂致裂效果的影响,制作了力学特征接近真实煤体的型煤试样,利用脉动水力压裂实验系统分别从不同压裂方式、不同脉动频率和不同参量组合3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似型煤试样,脉动压裂在较小压力下使试样破坏,其原因在于使试样产生疲劳破坏;脉动压裂时试样内部变化可分成脉动水充满原始裂隙、裂隙发育和扩展、裂隙贯通3个时期;相同压力下,脉动频率越低裂隙发育越充分,脉动频率选择24 Hz时煤层增透效果和脉动压裂效率均能得到保证;实施脉动水力压裂时应适当控制脉动压力,为脉动水在煤体内部的反复作用提供时间保证。结合脉动参量组合特点,提出了"双频-双压"压裂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水力压裂 脉动频率 脉动压力 参量组合 疲劳破坏 增透
下载PDF
薄互层大型压裂组合加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智荣 张华丽 +1 位作者 周继东 王进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9,共4页
为实现薄互层大型压裂造支撑长缝和缝高有效支撑,提高压裂效果,研究应用了组合加砂技术。在分析裂缝宽度和流体密度对支撑剂运移趋势影响的基础上,得出了组合加砂的顺序为支撑剂粒径由小到大、密度由高到低。借助导流能力试验对比不同... 为实现薄互层大型压裂造支撑长缝和缝高有效支撑,提高压裂效果,研究应用了组合加砂技术。在分析裂缝宽度和流体密度对支撑剂运移趋势影响的基础上,得出了组合加砂的顺序为支撑剂粒径由小到大、密度由高到低。借助导流能力试验对比不同支撑剂比例组合,提出了组合加砂时增加大粒径、低密度支撑剂的比例来提高裂缝导流能力。该技术在长停井L3井进行了试验,先加入30/50目、密度1.75kg/L的陶粒20m3,再加入20/40目、密度1.60kg/L的陶粒30m3。压裂后净压力拟合分析表明,支撑缝长196.8m,支撑缝高42.5m,基本达到设计预期要求。该井压裂后初期平均产液量5.6t/d,产油量3.2t/d。现场施工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造支撑长缝和缝高有效支撑,为类似薄互层大型压裂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 大型压裂 组合加砂 支撑裂缝 裂缝剖面
下载PDF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煤层气井产水差异性原因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金 康永尚 +5 位作者 姜杉钰 张守仁 叶建平 吴见 张兵 郭明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59,共8页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多数煤层气井在排采过程中呈现出"高产水、低产气"的特点,较高的产水量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单井产能。为此,基于该区64口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资料和相关的地质、钻井及压裂资料,从断裂构造、压裂缝类型和煤层顶... 沁水盆地寿阳区块多数煤层气井在排采过程中呈现出"高产水、低产气"的特点,较高的产水量严重制约了煤层气单井产能。为此,基于该区64口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资料和相关的地质、钻井及压裂资料,从断裂构造、压裂缝类型和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三方面综合分析了煤层气井产水差异性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避水采气"层次分析方法,预测了该区"避水采气"的有利区。研究认为,该区煤层气井产水差异性主要存在两大原因:(1)部分煤层气井位于断层附近,断层沟通了煤层顶底板的砂岩含水层,导致单井产水量较高;(2)区域地应力类型决定了该区煤层在压裂过程中会产生垂直压裂缝,其压穿岩性组合类型较差的煤层顶底板,从而沟通含水层导致单井产水量较高。结论认为:(1)煤层气生产过程中应进行"避水采气"有利区预测,其层次分析步骤为"一看断裂构造,二看应力类型,三看岩性组合";(2)该区块西部、东北部和中北部为煤层气开发的"避水采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寿阳区块 煤层气 产水差异性 断裂构造 压裂缝类型 岩性组合 有利区预测
下载PDF
不同粒径组合支撑剂在裂缝中运移规律模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矿生 张同伍 +3 位作者 吴顺林 李年银 何思源 李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6期72-77,共6页
研究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对于指导压裂设计和压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排量、支撑剂类型、压裂液黏度等问题上,而在不同支撑剂组合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则较少。设计了不同支撑... 研究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规律对于指导压裂设计和压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排量、支撑剂类型、压裂液黏度等问题上,而在不同支撑剂组合对于支撑剂运移规律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则较少。设计了不同支撑剂组合对支撑剂运移规律影响的实验方案,采用自主设计的可视化平行板装置进行支撑剂运移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粒径较小的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更均匀,而大粒径的支撑剂更容易在入口处沉降;不同比例的中等粒径与大粒径的支撑剂组合时,其形成的砂堤平衡高度之间差异较小,而砂堤高度的非均匀性差异却较大,此时大量支撑剂沉降在裂缝入口端,裂缝深部支撑剂充填量较小,未能形成足够长、有导流能力的有效充填裂缝;而不同比例的中等粒径与小粒径组合时,支撑剂能获得比中等粒径与大粒径的支撑剂组合更远的铺置距离,且形成的砂堤高度较为理想,不同比例之间砂堤高度的非均匀性差异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支撑剂 运移规律 粒径组合 可视化模拟
下载PDF
煤巷条带水力化增透技术措施适用条件及评价指标初探 被引量:19
14
作者 袁本庆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4-168,共5页
针对目前水力化卸压增透技术适用条件不清晰、效果评价指标不明的现状,通过分析水力化措施的技术原理,初步确定了其适用条件及评价指标:水力冲孔、水力割缝、水力压裂分别适用于煤的坚固性系数f<0.5的松软煤层、f>0.5的中等及硬... 针对目前水力化卸压增透技术适用条件不清晰、效果评价指标不明的现状,通过分析水力化措施的技术原理,初步确定了其适用条件及评价指标:水力冲孔、水力割缝、水力压裂分别适用于煤的坚固性系数f<0.5的松软煤层、f>0.5的中等及硬煤层、1≥f≥0.5的中等硬度煤层,分别采用排出钻屑率、出煤量及卸压变形量、煤层含水率或增量为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冲孔 水力压裂 水力割缝 适用性 效果评价指标
下载PDF
暂堵颗粒在水力裂缝中的封堵行为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建春 詹立 +5 位作者 路千里 齐天俊 刘彧轩 王欣 陈迟 苟兴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9-415,共7页
采用可视化水力裂缝内暂堵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携带液排量、黏度条件下,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暂堵颗粒在水力裂缝中的封堵实验,分析了暂堵颗粒在水力裂缝中的封堵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携带黏度越大、排量越大,封堵层形成难度越大... 采用可视化水力裂缝内暂堵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携带液排量、黏度条件下,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暂堵颗粒在水力裂缝中的封堵实验,分析了暂堵颗粒在水力裂缝中的封堵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携带黏度越大、排量越大,封堵层形成难度越大;暂堵颗粒粒径越大、浓度越大,封堵层形成难度越小。(2)当粒径缝宽比(暂堵颗粒粒径与裂缝宽度的比值)为0.45时,封堵层的形成主要受暂堵颗粒质量浓度、携带液黏度控制,暂堵颗粒质量浓度小于20 kg/m^(3)或携带液黏度大于3 mPa·s时难以形成稳定的封堵层;当粒径缝宽比为0.60时,封堵层的形成主要受暂堵颗粒质量浓度控制,暂堵颗粒浓质量度小于10 kg/m^(3)时难以形成稳定的封堵层;当粒径缝宽比为0.75时,封堵层形成与否基本不受其他参数的影响,实验条件范围内均能形成稳定的封堵层。(3)封堵层的形成过程包括2个阶段和4种模式,影响封堵层形成模式的主控因素为粒径缝宽比、携带液排量、携带液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裂缝 暂堵转向 暂堵颗粒 封堵特征 施工参数组合
下载PDF
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对“三软”煤层增透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超 左宇军 +2 位作者 文排科 康付如 李瑞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对"三软"煤层增透影响研究,揭示了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卸压及增透原理,分析了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过程中煤岩体的裂隙发展分布规律,对松软煤层水力压裂与顶板楔形槽导控压...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对"三软"煤层增透影响研究,揭示了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卸压及增透原理,分析了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过程中煤岩体的裂隙发展分布规律,对松软煤层水力压裂与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顶板楔形槽导控压裂可以有效地提高"三软"煤层的透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水力压裂 数值分析 裂隙扩展
下载PDF
高压水力割缝和压裂联合增透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秦江涛 陈玉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1,36,共4页
针对白皎煤矿突出煤层构造应力高、透气性系数低、瓦斯抽采效果差等问题,在238底板瓦斯抽采巷对B4煤层采用了水力割缝和压裂联合增透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相比水力压裂技术和普通抽采技术提高了煤层透气性,瓦斯抽采纯量较水力压裂钻... 针对白皎煤矿突出煤层构造应力高、透气性系数低、瓦斯抽采效果差等问题,在238底板瓦斯抽采巷对B4煤层采用了水力割缝和压裂联合增透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相比水力压裂技术和普通抽采技术提高了煤层透气性,瓦斯抽采纯量较水力压裂钻孔提高了1.33倍,瓦斯体积分数是普通抽采钻孔的2.76倍,联合增透钻孔汇总瓦斯体积分数保持在30%以上且无衰减,具有良好的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水力割缝 联合增透技术 突出煤层 低透气性 瓦斯抽采
下载PDF
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对松软煤层增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才贤 潘超 +2 位作者 苏静 马曙 康付如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在分析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卸压及增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对松软煤层增透影响研究,得出了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过程中煤岩体的裂隙发展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可以有效地增加松... 在分析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卸压及增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对松软煤层增透影响研究,得出了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过程中煤岩体的裂隙发展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顶板控制孔导控压裂可以有效地增加松软煤层的透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层 水力压裂 数值模拟 裂隙扩展
下载PDF
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分层压裂管柱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0-143,158,共4页
针对胜利油田套管内封隔器机械分层压裂工艺存在的压裂后砂埋砂卡管柱、工具刺坏等问题,研制了以YQK344—113型滑套封隔器为核心的精细分层压裂工艺管柱。该管柱具有密封压差高、滑套喷口耐冲蚀、可全井段反洗井等特点,可实现2—4层... 针对胜利油田套管内封隔器机械分层压裂工艺存在的压裂后砂埋砂卡管柱、工具刺坏等问题,研制了以YQK344—113型滑套封隔器为核心的精细分层压裂工艺管柱。该管柱具有密封压差高、滑套喷口耐冲蚀、可全井段反洗井等特点,可实现2—4层分层压裂施工,满足了薄互层低渗透油藏细分层、高排量、大规模压裂施工的要求。现场成功应用15井次,有效提高了分层压裂的工艺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分层压裂 YQK344—113滑套封隔器 YFS—113型压裂防砂卡水力锚 反洗井
下载PDF
浅谈高能气体压裂与水力压裂联作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群 《钻采工艺》 CAS 1999年第4期17-19,共3页
水力压裂与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已在油气田增产措施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水力压裂与高能气体压裂联作技术应用较少。文中对水力压裂和高能气体压裂的造缝机理和渗流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将两种技术进行联合作业的可能性探讨;并通过安塞油... 水力压裂与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已在油气田增产措施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水力压裂与高能气体压裂联作技术应用较少。文中对水力压裂和高能气体压裂的造缝机理和渗流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将两种技术进行联合作业的可能性探讨;并通过安塞油田11口井应用,均见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气体压裂 水力压裂 组合压裂 压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