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soil reinforcement by the roots of four postdam prevailing grass species in the riparian zone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被引量:17
1
作者 ZHONG Rong-hua HE Xiu-bin +5 位作者 BAO Yu-hai TANG Qiang GAO Jin-zhang YAN Dan-dan WANG Ming-feng LI Y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508-521,共14页
Soil erosion and bank degradation is a major post-dam concern regarding the riparia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is a main countermeasure,especially to enhance bank... Soil erosion and bank degradation is a major post-dam concern regarding the riparia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is a main countermeasure,especially to enhance bank stability and mitigate soil erosion by the root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roots of four prevailing grass species, namely, Cynodon dactylon, Hemarthria altissima, Hemarthria compressa, and Paspalum paspaloides, in the riparian zone were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additional soil cohesion. Roots were sampled using a single root auger. Root length density(RLD) and root area ratio(RAR) were measured by using the Win RHIZO image analysis system. Root tensile strength(TR) was performed using a manualdynamometer, and the soil reinforcement caused by the roots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simple Wu's perpendicular model. Results showed that RLD values of the studied species ranged from 0.24 cm/cm3 to20.89 cm/cm3 at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RLD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at 0–10 cm depth in comparison to the deeper soil layers(&gt;10 cm). RAR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at on average 0.21% of the reference soil area was occupied by grass roots for all the investigated species. The measured root tensile strength was the highest for P. paspaloides(62.26MPa) followed by C. dactylon(51.49 MPa), H.compressa(50.66 MPa), and H. altissima(48.81MPa). Nevertheless, the estimated maximum root reinforcement in this investigation was 22.5 k Pa for H.altissima followed by H. compressa(21.1 k Pa), P.paspaloides(19.5 k Pa), and C. dactylon(15.4 k Pa) at0–5 cm depth soil layer. The root cohesion values estimated for all species we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at the 0–10 cm depth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ment of soil depth. The higher root cohesion associated with H. altissima and H. compressa implies their suitability for revegetation purposes to strengthen the shallow soil in the riparia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lthough the soil reinforcement induced by roots is only assessed from indirect indicators, the present results still useful for species selec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implementing and future vegetation recovery actions in the riparia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nd similar area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k stabilization Root area ratio Root tensile strength Soil reinforcement Riparian zon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下载PDF
适应水位变化的三峡库区消落带碳汇提升设计及效益评估
2
作者 张展菲 袁嘉 +1 位作者 唐婷 陈鸿飞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7,共9页
【目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受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及冬季长时间深水淹没影响,碳汇能力遭受严重破坏。如何恢复并充分发挥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成为三峡库区生态治理的关键议题。【方法】针对复杂水位变化挑战,提出以林塘模式修复消落带... 【目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受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及冬季长时间深水淹没影响,碳汇能力遭受严重破坏。如何恢复并充分发挥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成为三峡库区生态治理的关键议题。【方法】针对复杂水位变化挑战,提出以林塘模式修复消落带生态系统并提升碳汇能力的技术框架,选取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大浪坝消落带开展实证研究。运用CASA模型测算修复前后大浪坝消落带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基于植被生物量数据计算修复后大浪坝消落带与未修复对照组内不同高程带的碳汇能力,评估林塘碳汇系统的可持续效益。【结果】修复后大浪坝消落带的碳汇能力随时间推移明显提升,NPP由2012年的154.4 g C·m^(2)·a^(-1)增长至2016年的182.5 g C·m^(2)·a^(-1);各高程带的碳汇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呈现出随海拔降低而减弱的趋势,170~175 m高程带碳汇能力达到1.827 kg C/m^(2),160~165 m高程带碳汇能力仅为0.830 kg C/m^(2)。林塘系统增强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复原力,形成了适应水位变化的立体固碳模式并有效提升了碳汇效率。【结论】林塘碳汇系统是应对三峡库区复杂水位变化和长时间深水淹没挑战的适应性探索,显示出景观优化、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与碳汇协同耦合的关键特征。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大型工程型水库消落带的治理及碳增汇提供科学依据与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修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碳汇系统设计 碳汇评估
下载PDF
基于“微地形—植物”协同的三峡库区城市消落带修复设计与评估
3
作者 杨柳青 陈鸿飞 +2 位作者 游奉溢 钱深华 袁嘉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微地形与植物的协同作用是自然河岸带生态系统维持结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三峡库区蓄水后,其沿岸城市的原有河岸带转变为周期性淹没且水位落差极大的消落带,内部地形与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快速衰退,对库区城市的生态安全... 微地形与植物的协同作用是自然河岸带生态系统维持结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三峡库区蓄水后,其沿岸城市的原有河岸带转变为周期性淹没且水位落差极大的消落带,内部地形与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快速衰退,对库区城市的生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选取重庆市开州区汉丰湖北岸的乌杨坝消落带,首次基于“微地形—植物”协同提出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设计技术框架,并对修复后的消落带微地形、植物群落和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分析,评估修复设计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丰富的微地形类型及其组合有效促进了乌杨坝消落带的植物多样性恢复;二者耦合作用,在不同水位条件下维持了鸟类生境异质性,使鸟类多样性得到提升。因此,“微地形—植物”协同设计有助于维持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服务功能的保障及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微地形 植物群落 生境修复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Markov模型的三峡上游消落带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4
作者 宋云瑞 王鹏程 +3 位作者 崔鸿侠 胡文杰 姚圣典 贺达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高程差30 m的消落带,以蓄满水位175 m为基准水平外扩150 m得到交错缓冲区。缓冲区土地利用情况较复杂,本研究通过研究库区上游缓冲区近2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分析前20年上游发展模式。通过马尔可夫函数来预测未来2... 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高程差30 m的消落带,以蓄满水位175 m为基准水平外扩150 m得到交错缓冲区。缓冲区土地利用情况较复杂,本研究通过研究库区上游缓冲区近2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分析前20年上游发展模式。通过马尔可夫函数来预测未来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为上游区域未来规划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1)上游在发展过程中持续紧抓农业用地,可按目前的模式继续发展;(2)生态方面,森林、灌丛、草地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地类占比是有所提高的,目前发展政策是有利生态环境的,但由于水域面积增长导致裸岩增加,水土流失风险增加,需更加重视水土流失的防治;(3)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城乡建设用地与道路占比不断上升,上游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综合来说,可按照2000~2020年的发展模式继续开发建设,但应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尽量建设森林城市,通过工程护坡、生态护坡等技术来加强两岸土地的水土保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3S技术 土地利用 马尔可夫预测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秭归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国栋 邵杰鹏 +4 位作者 叶义成 何钰铭 李铮 杨剑飞 夏文中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对岸稳定性演化和岸坡再造具有不利影响.三峡库区岸坡消落带长期处于145~175 m库水位升降环境,以三峡库区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与测绘、室内试验、消落带岩体与未受库水位影响的自然风化区岩... 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对岸稳定性演化和岸坡再造具有不利影响.三峡库区岸坡消落带长期处于145~175 m库水位升降环境,以三峡库区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与测绘、室内试验、消落带岩体与未受库水位影响的自然风化区岩体的“比拟法”等综合方法,总结了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特征,基于消落带岩体劣化宏观现象,提出了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的劣化模式,分析了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水动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与岸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和岩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库水位升降水动力作用是诱发消落带岩体劣化的主要水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岸坡消落带 碎屑岩岸坡 水岩作用 岩体劣化
下载PDF
不同植被盖度对三峡库区边坡减蚀的室内模拟降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瑞红 李明鑫 +4 位作者 张瀚 王芳 张健锋 贾敬茹 危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探究气候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库岸边坡的影响,通过开展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雨强和植被覆盖度(0,30%,50%,70%,90%)下坡面侵蚀规律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不同雨强下,植被边坡侵蚀累计产沙量均随植被覆盖度的增... 为探究气候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库岸边坡的影响,通过开展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雨强和植被覆盖度(0,30%,50%,70%,90%)下坡面侵蚀规律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不同雨强下,植被边坡侵蚀累计产沙量均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整体下降演变的趋势可分为迅猛—平缓—稳定3个阶段,三峡库区消落带库岸边坡的临界盖度为50%~70%,维持植被覆盖度在此区间可以有效抑制坡面的泥沙损失。(2)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地表径流相对系数与雨强呈正相关。同一雨强条件下地表径流相对系数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说明坡面植被可以有效地阻滞地表径流,对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选用Horton降雨入渗模型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度对降雨入渗速率影响,发现不同植被覆盖下边坡降雨入渗大体分为降雨初期迅速减小,中期减小幅度变缓,后期逐渐趋于稳定3个阶段。植被覆盖度越大,稳定入渗率越高。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库岸边坡水土流失治理与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消落带 雨强 植被覆盖度 坡面侵蚀 人工模拟降雨
下载PDF
三峡库区支流磨刀溪产粘沉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其广 张琪 +2 位作者 杨志 唐会元 陈小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研究磨刀溪回水区的鱼类早期资源,可为三峡库区重要生境、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的4-6月,在三峡库区支流磨刀溪回水区江段(新津乡-龙角镇)开展鱼类资源监测,以了解该区域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仔稚鱼密度的时间动态... 研究磨刀溪回水区的鱼类早期资源,可为三峡库区重要生境、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的4-6月,在三峡库区支流磨刀溪回水区江段(新津乡-龙角镇)开展鱼类资源监测,以了解该区域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仔稚鱼密度的时间动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到7种产粘沉性卵鱼类的鱼苗中,以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为主;密度高峰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磨刀溪新津口至龙角镇江段共分布有鲤、鲫集中产卵场4处。冗余分析(RDA)表明,饵料丰度、溶解氧和pH是影响鱼苗分布的主要因素。磨刀溪变动回水区江段是粘沉性鱼类产卵场的分布区域,三峡水库4-6月水位的快速消落,很可能导致鲤、鲫等产粘沉性卵鱼类资源的损失。建议通过实施生态调度减小水位日变幅或在回水区放置人工鱼巢、恢复水生植被来减缓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沉性卵 鱼类资源 回水区 三峡库区 磨刀溪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巫峡段消落带碳酸盐岩强度弱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明军 张枝华 +3 位作者 殷跃平 黄波林 余姝 廖余游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5-1627,共13页
三峡库区175m蓄水以来,巫峡段碳酸盐类岩溶岸坡在周期性水位变动下岩体劣化强烈,新生或加速形成了大量地质灾害。为探讨在周期性水位变动下碳酸盐岩类岸坡的强度弱化规律,文章从岩石(体)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方面开展研究,通... 三峡库区175m蓄水以来,巫峡段碳酸盐类岩溶岸坡在周期性水位变动下岩体劣化强烈,新生或加速形成了大量地质灾害。为探讨在周期性水位变动下碳酸盐岩类岸坡的强度弱化规律,文章从岩石(体)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力学性质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在巫峡最具代表性的6处库岸段开展原位岩体回弹强度测试、原位点荷载试验以及室内干湿循环试验、岩石矿物成分分析、岩石表观裂隙扫描等试验,获取水位变动条件下碳酸盐类岩石(体)的强度弱化数据。原位岩体回弹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原位岩体单一年度的强度弱化率为0.3%~25.9%,岩体强度弱化主要沿结构面产生;室内干湿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50次干湿循环后,岩石强度弱化率为16.4%~23.9%,变形模量弱化率为17.1%~24.9%;岩石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100次循环后,CaO的溶失量为0.5%~5.6%;岩石表观裂隙扫描结果表明,岩块表面裂纹发育位置发生了水蚀痕迹加重、溶孔变大、裂纹延伸等变形现象。基于干湿循环试验数据,建立岩石强度弱化函数,推导出各点位上的指数函数弱化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可用来预测岩石强度、变形模量与水位循环次数间的数值关系。最后以曲子滩危岩“溃屈”式破坏计算为例,探讨了岩体强度弱化后的灾变效应。研究提出的工作方法和通过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可为三峡库区岸坡劣化带的防治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巫峡 消落带 碳酸岩 强度弱化
下载PDF
基于碳收支的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分区及测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陶 周启刚 +3 位作者 毛永发 伍龙江 罗泓然 向宇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碳收支的动态变化规律,划定碳收支的生态补偿分区,丰富生态补偿量化测度依据,完善生态补偿标准,进而为三峡库区相关部门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26个区县为研究尺度,运用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碳收支的动态变化规律,划定碳收支的生态补偿分区,丰富生态补偿量化测度依据,完善生态补偿标准,进而为三峡库区相关部门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26个区县为研究尺度,运用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法、K-means聚类分析法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基于三峡库区碳收支核算差异和库区地理位置,划分生态支付区和受偿区,测算了三峡库区生态补偿额度。[结果](1)2010—2017年三峡库区碳收支量总体结果均为正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型波动上升趋势。(2)将三峡库区生态补偿分区重构为8种类型,分为4个一般受偿区、11个重点受偿区、10个一般支付区和1个重点支付区。(3)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7年三峡库区生态补偿总额度为20.26亿元、16.74亿元、21.17亿元和25.20亿元,总体呈现上涨的趋势,其中生态补偿以区内补偿为主,区内补偿占比为80%以上。[结论]2010—2017年三峡库区碳收支量均为正值且呈现上涨趋势,研究以碳收支为依据,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因素构建生态补偿体系,实现生态补偿分区,为库区各区县的横向生态补偿提供量化依据,对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碳收支 补偿分区 补偿测度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白杨湾含多级软弱滑带滑坡变形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旭凯 罗丹 +2 位作者 许万忠 杨长明 蒋朝兴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50,共8页
三峡库区白杨湾滑坡是典型的含多级软弱滑带的滑坡,通过航拍和现场勘查,采用钻探、物探、位移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查明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多级滑带的位置,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受外部诱发因素与内部地质条件共同控制。钻探和物探解译... 三峡库区白杨湾滑坡是典型的含多级软弱滑带的滑坡,通过航拍和现场勘查,采用钻探、物探、位移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查明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多级滑带的位置,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受外部诱发因素与内部地质条件共同控制。钻探和物探解译揭示该滑坡为包含软弱夹层和多级滑带的深层岩土混合滑坡,分为2个滑动带。地表变形特征及位移监测表明滑坡中前部变形量相对较大,日变形量1.3~4.0 mm,处于均速变形状态,深部位移曲线显示有两处凸起位移突变点,主、次滑面特征明显,与钻孔勘探结果相互印证。数值模拟结果反映出,该滑坡在现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滑坡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场地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加剧了滑坡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湾滑坡 多级滑带 变形特征 成因机制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特征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雪 董智 +2 位作者 张丽苗 袁中勋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699-9709,共11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修复植被下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选取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内两种适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根际土壤进行16S rDN...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人工修复植被下不同季节根际细菌群落特征,选取位于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忠县石宝镇汝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内两种适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根际土壤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落带退水后的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共检测到细菌60门、151纲、403属,主要优势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季节水平上存在差异,夏季芽单胞菌门丰度较高,秋季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减少。适生草本的根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即秋季>夏季>春季;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土壤全磷(TP)、速效钾(AK)、含水量(SWC)、有机质(OM)。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2)功能预测共发现6个一级功能层和45个二级功能层;代谢功能在一级功能层中占比最高,其有利于提高消落带适生草本植物抑制病原菌的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一级功能层中有两个功能基因表现出季节差异,二级功能层中有14个子功能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根际细菌群落对狗牙根、牛鞭草两种草本植物能够广泛分布且适生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壤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2)功能预测
下载PDF
消落带与城市——消落带影响下沿江城市景观品质提升研究
12
作者 金牧芊 沈晓鸣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232-235,共4页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消落带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由于消落带生态结构脆弱、长江行航要求等种种限制,长江上游地区常年受30~40米消落带涨幅影响;消落带景观设计难点一是保护当先,二是行航要求压缩设计空间。文章首先分析三峡工程的影响以及...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消落带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由于消落带生态结构脆弱、长江行航要求等种种限制,长江上游地区常年受30~40米消落带涨幅影响;消落带景观设计难点一是保护当先,二是行航要求压缩设计空间。文章首先分析三峡工程的影响以及季节性涨落水文机制;从沿江景观品质提升这一角度出发,分别从保护、规划、设计三个方面展开,以重庆为落脚点去探讨如何提升消落带景观品质,并结合案例研究动态景观设计手法如何运用在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三峡库区 动态景观 梯级分布 两江四岸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地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3
作者 张晓媛 周启刚 +1 位作者 傅俊越 周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0-57,共8页
地表覆被变化对区域的经济、自然和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地表覆被变化时空变化特征是地表覆被变化的核心研究之一。为探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地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该研究基于2010年、2014年、2018年及2020年4期夏季高分遥感影像数据... 地表覆被变化对区域的经济、自然和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地表覆被变化时空变化特征是地表覆被变化的核心研究之一。为探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地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该研究基于2010年、2014年、2018年及2020年4期夏季高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地表覆被数据;利用地表覆被动态度、Flow矩阵、地形位指数及构建地表覆被结构指数等方法多角度分析研究区2010-2020年地表覆被转化情况,科学揭示库区消落带地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数量结构上,研究区地表覆被类型主要为水域、草地和裸地,面积共264.1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5.79%;(2)时间变化上,近10年研究区耕地变化速度最小,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大,草地主要呈流入状态;(3)空间变化上,研究区地表覆被结构呈现破碎度下降,聚集度上升趋势,同类型地表覆被分布逐渐集中;(4)地形位梯度上,2010-2020年研究区Ⅱ类地形位梯度为变化拐点,耕地减少面积最大,为9.66 km^(2),建设用地增加面积最多,为4.52 km^(2)。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被 地形位指数 动态度 三峡库区消落带
下载PDF
三峡库区龙门寨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研究
14
作者 宋刚 周福川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以龙门寨危岩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损伤理论,建立考虑底部区域损伤演化的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并与极限平衡理论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限平衡法获得的倾倒失稳和滑移失稳模式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7.25和2.75,而考虑危岩... 以龙门寨危岩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损伤理论,建立考虑底部区域损伤演化的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并与极限平衡理论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限平衡法获得的倾倒失稳和滑移失稳模式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7.25和2.75,而考虑危岩底部区域劣化的压剪破坏与压张破坏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1.02和1.33,与危岩现场稳定性状态更加吻合,表明考虑底部区域劣化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更贴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压裂失稳 消落带 岩质崩塌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三峡库区新生消落区沉积物磷形态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吉芳英 曹琳 +2 位作者 林茂 王图锦 黎司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2-886,共5页
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新生典型消落区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揭示消落区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和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新生消落区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与消落区类型、原有使用背景、临时性使用情况等因素有关.消落区类型对消落... 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新生典型消落区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揭示消落区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和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新生消落区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与消落区类型、原有使用背景、临时性使用情况等因素有关.消落区类型对消落区上覆水ρ(总磷)的影响较弱.消落区沉积物w(活性磷)与淹没状态相关,由露出到淹没状态活性磷逐渐减少,沉积物中w(钙磷)和w(闭蓄态磷)相对较恒定.受水陆交替非稳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水陆交替沉积物w(总磷)相对较低.消落区沉积物与上覆水中磷的迁移、转化主要以活性磷的释放和沉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沉积物 上覆水 磷形态 活性磷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6
作者 裴廷权 王里奥 +2 位作者 韩勇 黄川 龚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8,共7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的研究,探讨了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淋溶层(A层)w(Cd)和w(Hg)平均值,母质层(C层)w(Cd),w(Zn)和w(Hg)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同类、同层次土壤的平均水平;石灰岩土A层及C层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平... 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的研究,探讨了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淋溶层(A层)w(Cd)和w(Hg)平均值,母质层(C层)w(Cd),w(Zn)和w(Hg)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同类、同层次土壤的平均水平;石灰岩土A层及C层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同类、同层次土壤的平均水平.从上游至下游,w(Cu)和w(Zn)平均值呈降低趋势,其他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变化不明显.城区附近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土壤中w(Cd),w(Cr),w(As),w(Hg)和w(Ni)服从正态分布(Sig.>0.05),土壤pH与w(Cd)和w(Cu)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0.01).土壤中w(Cd)与w(Cu),w(Cd)与w(Ni),w(Cu)与w(Zn),w(Cu)与w(Cr),w(Pb)与w(Zn),w(Pb)与w(As),w(Pb)与w(Hg),w(Pb)与w(Ni),w(Zn)与w(Ni)和w(Hg)与w(Ni)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w(Cd)与w(Pb),w(Cd)与w(Zn),w(Cd)与w(As),w(Cu)与w(Ni)和w(Hg)与w(Cr)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剖面 重金属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三峡水库干流和库湾消落区植被物种动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刘维暐 杨帆 +1 位作者 王杰 王勇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对三峡水库干流和库湾消落区的植被物种分布进行了本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水库消落区维管植物共有61科169属231种,以草本植物居多,其中一年生草本105种,多年生草本75种。与2001年三峡工程建成前的自然消落区维管植物(83科240属405种)相... 对三峡水库干流和库湾消落区的植被物种分布进行了本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水库消落区维管植物共有61科169属231种,以草本植物居多,其中一年生草本105种,多年生草本75种。与2001年三峡工程建成前的自然消落区维管植物(83科240属405种)相比,科减少了26.51%,属减少了29.58%,种减少了42.96%。从植被物种分布上来看,川江段和峡江段差异明显,人类活动对消落区植被物种分布存在较大影响,微地形的复杂程度和实验基地的设立能够对本土植被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区 植物物种 动态分布
下载PDF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丽婧 翟羽佳 +2 位作者 郑丙辉 王山军 刘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0-1377,共8页
着眼于以往规划对流域内部生态环境特征和环境问题类型差异考虑不足等问题,开展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构建了基于控制单元的分区、分类水污染防治技术框架,提出在划分控制区和控制单元的基础上,识别控制单元问题并... 着眼于以往规划对流域内部生态环境特征和环境问题类型差异考虑不足等问题,开展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构建了基于控制单元的分区、分类水污染防治技术框架,提出在划分控制区和控制单元的基础上,识别控制单元问题并进行类型划分,进而以此为导向规划治理措施.从分区角度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划分为3个控制区(库区、影响区和上游区)和49个控制单元(库区5个、影响区15个、上游区29个).从分类角度将流域所有控制单元归类为14个预防型单元、24个改善型单元和11个治理型单元.对赤水河遵义市控制单元(影响区预防型单元)、龙川江楚雄州昆明市控制单元(上游区改善型单元)、长江嘉陵江重庆市辖区控制单元(库区治理型单元)3个典型控制单元提出了各自污染防治方案,方案实施后,3类单元CODCr负荷分别削减0.78×104、1.47×104和2.78×104t/a,氨氮负荷分别削减1 110.7、2 364.9和8 936.2 t/a,满足削减需求,各控制单元水质目标可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 分区 分类管理 水污染防治 规划
下载PDF
三峡库区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3
19
作者 李维树 邬爱清 丁秀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三峡库区滑带(体)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及其抗剪强度参数的离散性,对影响滑带抗剪强度参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这些主要因素有试点的地质代表性、试验尺寸、试验数量、应力大小、含水率及剪切面的形态等,尤其是性状不均匀的粉... 针对三峡库区滑带(体)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及其抗剪强度参数的离散性,对影响滑带抗剪强度参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这些主要因素有试点的地质代表性、试验尺寸、试验数量、应力大小、含水率及剪切面的形态等,尤其是性状不均匀的粉质粘土和碎石土,这些因素的影响更大。滑带性状在不同的部位是变化的,试点部位的选择直接影响参数的代表性,应根据剪切面的性状结合滑带的主要特征确定具有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对性状接近的滑带土进行了两种面积不同的比较试验,剪切面积宜大于2 500 cm2,否则,c,φ值有较大的离散性;在同一场地进行3组且每组5~6点的对比试验,根据1组6点不同正应力的组合得出的c,φ值最大相差0.5~1.0倍,说明1组试验的数量不宜少于5点;不同饱水状态的对比试验说明,含水率越大,c,φ值越低;正应力大小及其在各个试点上的分布应结合滑带的性状及滑带的埋深合理选择;对于性状不均匀的粉质粘土和碎石土,碎石含量和粒径大小在剪切面上的分布对c,φ值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因此,应在规程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滑带的环境条件制定合适的试验方案,尽可能减小误差,还应结合滑带的宏观特征及试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滑带土 抗剪强度参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三峡库区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规律研究 被引量:61
20
作者 李远耀 殷坤龙 +1 位作者 柴波 张桂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9-1424,1429,共7页
收集和整理了近年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近400处滑坡的勘察资料,采用地质分析和工程地质类比法,指出三峡库区内存在5类易滑地层。运用K-S有限比较法,对3 308组抗剪强度参数试验数据分类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发现5类易滑地层中滑... 收集和整理了近年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近400处滑坡的勘察资料,采用地质分析和工程地质类比法,指出三峡库区内存在5类易滑地层。运用K-S有限比较法,对3 308组抗剪强度参数试验数据分类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发现5类易滑地层中滑坡滑带土的c、φ值一般均能接受正态和对数正态分布,但c值与φ值相比,最优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者更多,而服从正态分布者更少。针对区内滑带土普遍含有碎石的显著特点,对φ值与碎石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滑带土φ值与含石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易滑地层 滑带土 抗剪强度参数 最优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