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TRAST STUDY ON LEVEL DIAGNOSIS OF CT AND BA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1
作者 Mingshun Liu Dan He +1 位作者 Fengluan Li Shucai Wu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0-21,共2页
Objective:To explore level diagnosis on CT and BA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ethod:CT and BA were examined in 53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compared in level diagnosis.Result:The sides on level diago... Objective:To explore level diagnosis on CT and BA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ethod:CT and BA were examined in 53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compared in level diagnosis.Result:The sides on level diagonsis of CT and BA were identical.The rang of diseases was larger in BA than that in CT.Conclusion:BA can help level diagnosis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e level diagnosis of BA and CT were basically iden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下载PDF
超声与CT技术在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文 刘晓宇 +4 位作者 温智峰 刘有云 冶骏 王琰 叶俊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超声与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与CT检查,动态观察高原地区肺结核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影像... 目的:比较研究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超声与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与CT检查,动态观察高原地区肺结核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超声与CT检查对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与CT检查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05)。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7.80%、特异度为44.44%、约登指数42.24%,CT诊断的灵敏度为96.77%、特异度为42.86%、约登指数3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0.004,0.272,P>0.05)。超声与CT检查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病变肺叶分布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1,P>0.05)。超声与CT检查对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肺不张、空洞、钙化、伴随胸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0,0.197,0.190,0.046,P>0.05)。结论: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病变肺叶分布检出率和肺不张、空洞、钙化、伴随胸水等肺结核并发或伴随征象检出率均与CT检查无差异,而高原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缺少大型检查设备,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肺结核普查及初步诊断,对缺少CT设备或受电力影响的高原地区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藏族人群 肺结核 超声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超声、CT、MRI单独与联合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路亚运 赵佳龙 许琨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rnous hemangioma,OCH)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眼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OC... 目的探讨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rnous hemangioma,OCH)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眼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OCH患者53例,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归纳总结OCH患者的超声、MRI影像学表现异同,探讨最适合鉴别区分OCH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结果超声扫描:53例OCH患者中未检查到2例,明确位于肌锥内51例,B超表现为肿物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不清晰,内回声多且分布不均匀,声衰减少,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肌锥内组的RT、mTT与非肌锥内组相比更慢(P<0.05)。MRI扫描:53例OCH患者中经眶上裂蔓延至颅内1例,与脑组织分界清晰;位于眼眶锥内51例,MRI显示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明显均匀强化。CT扫描:53例OCH患者不均匀渐进性强化,肿瘤直径>1.5 cm 49例,肿瘤直径<1.5 cm,均匀强化4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CT联合MRI诊断OCH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95.67%、88.91%、92.37%)高于单独超声、CT、MRI诊断。结论渐进性强化[不均匀或(和)持续性]是OCH特点,超声、CT及MRI对OCH诊断作用重要优势各异,超声在OCH定位诊断方面优势明显,MRI除能直接形成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三种位置图像外,其他方面与CT相比优势不显著,超声、CT、MRI联合诊断对提升OCH诊断符合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 ct 核磁共振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超声、CT和MRI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比较
4
作者 许琨 路亚运 赵佳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998-2001,共4页
目的 比较超声、CT和MRI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接诊的疑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0例,分别给予超声、CT、MRI检查,将病理活检穿刺诊断结果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对比超声、CT、MRI定性、定位诊... 目的 比较超声、CT和MRI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接诊的疑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0例,分别给予超声、CT、MRI检查,将病理活检穿刺诊断结果作为本研究的金标准,对比超声、CT、MRI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超声、CT、MRI定性、定位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MRI、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7.50%、86.25%)、灵敏度(87.50%、87.50%)、特异度(87.50%、75.00%)均高于CT(72.50%、77.78%、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定性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与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MRI、超声定性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728、0.752),CT定性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96)。MRI、CT定位诊断准确率(85.00%、82.50%)、灵敏度(85.71%、84.29%)、特异度(80.00%、70.00%)均高于超声(67.50%、72.86%、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定位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MRI、CT定位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0.734、0.771),超声定位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6)。结论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CT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MRI定性与定位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可辅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但价格昂贵,故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t MRI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定量测量用于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王涛 杨红兵 刘小琨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894-898,共5页
目的分析CT定量测量用于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本院诊断为肝硬化的128例患者(研究组)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测量L3椎体水平骨骼肌面积(SMA-L3)、腰椎骨密度... 目的分析CT定量测量用于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本院诊断为肝硬化的128例患者(研究组)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测量L3椎体水平骨骼肌面积(SMA-L3)、腰椎骨密度、椎后肌群脂肪浸润(MFI)程度、竖脊肌CT脂肪百分数(CTFF),并计算L3椎体水平骨骼肌指数(SMI-L3)。结果研究组的性别、年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3、骨密度小于对照组(P<0.05),椎后肌群MFI、竖脊肌CTFF大于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3、骨密度、椎后肌群MFI、竖脊肌CTFF、肌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肌少症肝硬化患者的性别、骨密度、椎后肌群MFI、竖脊肌CTFF较无肌少症肝硬化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3小于无肌少症肝硬化患者(P<0.05),年龄大于无肌少症肝硬化患者(P<0.05)。SMI-L3诊断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的ROC曲线:总体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0.866(0.804,0.927),男性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0.957(0.882,1.000),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0.857(0.766,0.948)。根据四格表计算SMI-L3诊断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的灵敏度91.0%,特异度90.2%,阳性预测值91.0%,阴性预测值90.2%,约登指数0.812。结论CT定量测量在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定量测量 肌少症 诊断
下载PDF
基于多期相注意力融合网络的肝脏病灶CT影像分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炜 雷志超 王楚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7,共7页
肝脏病灶是指肝脏疾病集中的部位或是综合病症、感染的主要部位。由于不同类型的多期相肝脏病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存在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的情况,导致同一类型的CT影像结构变化较大,传统方法难以提取丰富的图像特征信息,肝脏病灶... 肝脏病灶是指肝脏疾病集中的部位或是综合病症、感染的主要部位。由于不同类型的多期相肝脏病灶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存在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的情况,导致同一类型的CT影像结构变化较大,传统方法难以提取丰富的图像特征信息,肝脏病灶分类准确率有待提高。提出一种多期相注意力融合网络MAFNet,使用单期相分支表征单期相病灶图像特征,并在融合分支中采用中期融合的方式,融合单期相分支中提取出的特征映射,从而充分提取图像中不同层次的特征。利用多期相注意力模块提取单期相分支中肝脏病灶的加权特征,重新组织多期相肝脏病灶的特征映射,以保持不同单期相图像信息,表达3个期相影像的时序增强模式,得到更准确的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网络的分类方法能充分利用多期相肝脏CT影像的时序特征,有效捕捉同一患者不同期相的信息,肝脏病灶CT影像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9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残差神经网络 肝脏病灶 多期相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 注意力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多参数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傅兰兰 胡晓丹 +2 位作者 边玲 王聪 郝光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能谱CT成像多参数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肾上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CT... 目的:分析能谱CT成像多参数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肾上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收集两组患者CT动脉期肾上腺能谱参数,包括40~140 keV的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各配对基物质浓度,绘制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能谱参数对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CT显示两组病灶形态均为类圆形结节状,其中观察组病灶与周围腺体分界不清,未见薄膜。对照组病灶最大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1,P<0.05),而CT扫描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92,P<0.05)。观察组动脉期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及80 keV的各单能量C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61,t=6.542,t=7.010,t=6.773,t=5.223;P<0.05)。两组动脉期有效原子序数、钙-水浓度、碘-羟基磷酸钙(HAP)浓度、碘-水浓度、HAP-水浓度、水-钙浓度、水-HAP浓度、脂-碘浓度及碘-脂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36,t=6.670,t=2.931,t=6.231,t=6.416,t=2.716,t=4.355,t=6.655,t=2.6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及脂-碘浓度鉴别诊断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高,分别为0.884、0.825、0.828和0.827。结论:能谱CT成像动脉期部分单能量图像及各配对基物质浓度对于鉴别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4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碘-水及脂-碘浓度,可作为发现和诊断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成像 肾上腺结节性增生 肾上腺皮质腺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增强CT联合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邓红梅 毛玲玲 +2 位作者 钟青玉 程超 樊丽丽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CT联合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98例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接受高分辨率超声及增强CT检查,对比转移阳性淋巴结与阴性淋巴结的... 目的:探讨增强CT联合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98例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接受高分辨率超声及增强CT检查,对比转移阳性淋巴结与阴性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并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超声及增强CT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阳性淋巴结的钙化灶、淋巴结边界模糊、淋巴结高回声、纵横径之比≤2、超声血流分型为周围型的淋巴结占比显著高于阴性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57,x^(2)=18.678,x^(2)=6.652,x^(2)=9.230,x^(2)=4.436;P<0.05);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转移阳性淋巴结的外形呈圆形或不规则、囊性或坏死改变、异质性增强或钙化、内部强化特征的淋巴结占比显著高于阴性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60,x^(2)=4.055,x^(2)=6.720,x^(2)=4.837;P<0.05)。高分辨率超声联合增强CT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两种检查方式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0.790,x^(2)=6.630;P<0.05)。结论:增强CT联合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较二者单独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高分辨率超声 诊断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癌性空洞的鉴别意义
9
作者 彭雪华 陈彦孜 +2 位作者 姜红 金爱芳 骆柘璜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54-59,共6页
目的对比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孤立性癌性空洞的多层螺旋CT征象与PET/CT半定量分析,探讨两者空洞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经病理与临床证实的38例孤立性肺结核性空洞患者(肺结核组)、28例孤... 目的对比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孤立性癌性空洞的多层螺旋CT征象与PET/CT半定量分析,探讨两者空洞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经病理与临床证实的38例孤立性肺结核性空洞患者(肺结核组)、28例孤立性癌性空洞患者(肺癌组)的临床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其临床基础资料、CT影像学表现。同时,收集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核性空洞患者(肺结核组)与孤立性癌性空洞患者(肺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代谢特征。结果孤立性肺结核性空洞主要好发年龄为(36.32±14.68)岁,主要表现为厚壁且厚度均匀,病灶周围有卫星灶;孤立性癌性空洞好发年龄为(63.75±12.92)岁,多表现为厚壁(厚度大于肺结核),内缘凹凸不平,内多见分隔,可见壁结节,空洞病灶周围见分叶、毛刺与磨玻璃密度征,形态学分型以Ⅳ型为主,部分可见转移征象。肺癌组患者空洞内分隔、内壁不光整、壁结节、支气管中断、厚壁空洞、分叶征、粗短毛刺征、磨玻璃密度征、伴转移征象比例高于肺结核组(P<0.05),而卫星灶、细长毛刺征、洞壁钙化率低于肺结核组(P<0.05)。两患者性别、空洞部位、空洞平均直径及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的SUVmax值为(11.41±6.55),肺结核组的SUVmax值为(5.96±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鳞癌SUVmax值(13.66±7.20)>腺癌(10.28±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93)。结论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癌性空洞存在一定的影像学差异及代谢差异,多层螺旋CT与^(18)F-FDG PET/CT能够准确鉴别孤立性肺结核空洞与癌性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肺结核空洞 癌性空洞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10
作者 吴朔春 孙雪峰 +3 位作者 杨梅 仪晓立 陶然 邹继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的超声、CT及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目的:分析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UESL)的超声、CT及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儿童UESL,分析所有患儿的超声、CT及MRI影像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病灶均为单发,肿块最大径11.5~19.8 cm。CT平扫显示所有病灶边缘较清楚、其内呈不均匀低密度,内可见厚薄不均的分隔;囊性密度区边缘或分隔周围可见少许片絮样软组织密度影。6例超声图像均提示实性占位,表现为混合回声的实性包块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3例MRI表现为边界清楚肿块影,T1WI呈不均匀混杂低信号,病灶内可见高信号区;T2WI呈混合高信号区和条状低信号区。9例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均以边缘强化为主,8例可见迂曲增粗血管影;延迟期病灶呈持续不均匀强化,边缘持续强化,且从外围向中心充盈,强化范围增大,8例延迟期可见假包膜。结论:儿童UESL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了解其影像特点并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肝脏 儿童 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光子计数探测器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欣睿 陈庶民 +4 位作者 王毅忠 任钧儒 蔡爱龙 李磊 闫镔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光子计数探测器(PCD)是一种用于检测X射线光子的装置,能够将光子能量直接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光子的计数和测量。基于PCD的能谱CT技术(PCD-CT)可以提供额外的能谱成像信息,改善成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相较于能量积分探测器(EID... 光子计数探测器(PCD)是一种用于检测X射线光子的装置,能够将光子能量直接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光子的计数和测量。基于PCD的能谱CT技术(PCD-CT)可以提供额外的能谱成像信息,改善成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相较于能量积分探测器(EID),PCD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成像质量好、结构设计精巧、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在超低剂量CT、特定病症检验及工业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PCD-CT在能谱CT成像中的应用,为其在临床医疗诊断与工业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计数探测器(PCD) 计算机断层成像(ct) 能谱成像 临床诊断 工业应用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晓丹 金征宇 +3 位作者 张燕 徐健 张晓波 李明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可疑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可疑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及曲面重建(CPR)。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CTA诊断下肢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4.3%(115/122),特异性为98.4%(548/557),准确率97.6%(663/679),阳性预测值为92.7%(115/124),阴性预测值为98.7%(548/555)。结论16层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部分性替代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病变 诊断
下载PDF
能谱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锬 周诚 +2 位作者 陈涓 吴国庚 王妍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12-715,共4页
目的评价能谱CT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能力。方法入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72个甲状腺结节,分成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组。用能谱CT对其进行平扫及动脉期增强扫描,分别得到平扫和增强后结节的ICnod(碘浓度)及NICnod(标准化碘浓度)值,... 目的评价能谱CT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能力。方法入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72个甲状腺结节,分成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组。用能谱CT对其进行平扫及动脉期增强扫描,分别得到平扫和增强后结节的ICnod(碘浓度)及NICnod(标准化碘浓度)值,并比较其在良、恶性组间的差别。结果平扫时恶性结节的ICnod、NICnod值明显低于良性组(P<0.001),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到92.3%和89.1%到87%。增强后良、恶性组结节的ICnod、NICnod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能谱CT平扫可以帮助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骨SPECT/CT显像对肝细胞癌骨转移诊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一秋 石洪成 +5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朱玮珉 蔡良 修雁 李蓓蕾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2-536,共5页
探讨了SPECT/CT骨显像在肝癌骨转移诊断方面较全身骨显像的增益价值。97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检查。由2名核医学医师首先对全身骨显像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分别给出肿瘤骨转移、非肿瘤骨转... 探讨了SPECT/CT骨显像在肝癌骨转移诊断方面较全身骨显像的增益价值。97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检查。由2名核医学医师首先对全身骨显像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分别给出肿瘤骨转移、非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的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将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患者能明确诊断(肿瘤骨转移和非肿瘤骨转移)的归为一组,不能明确诊断(不能确定诊断和诊断错误)的归为另一组,分别计算其百分率及其95%可信区间,并分别计算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患者肿瘤骨转移与非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及其95%可信区间。与临床诊断相比,97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35例,占36.1%(35/97),其95%可信区间为26.5%-45.6%;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62例,占63.9%(62/97),其95%可信区间为54.4%-73.5%;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50.0%(24/48),其95%可信区间为35.9%-64.1%。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79例,占81.4%(79/97),其95%可信区间为73.7%-89.1%;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共18例,占18.6%(18/97),其95%可信区间为10.9%-26.3%;骨转移诊断的符合率为95.8%(46/48),其95%可信区间为90.1%-100.0%。SPECT/CT骨显像在肝癌骨转移诊断方面较全身骨显像具有增益价值,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尤其对于全身骨显像假阴性的病例,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转移 SPEct/ct 诊断 骨骼
下载PDF
基于工业CT技术的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卢洪义 徐明 +1 位作者 于光辉 孙建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0-1034,共5页
采用先进的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对精密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无损定量检测,根据得到的结构断层图像,确定设备各部件之间装配关系和配合间隙,比较完好设备的断层结构图像,诊断出设备的故障部位,提出故障修复方案.对于无故障精密设备,利用工业C... 采用先进的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对精密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无损定量检测,根据得到的结构断层图像,确定设备各部件之间装配关系和配合间隙,比较完好设备的断层结构图像,诊断出设备的故障部位,提出故障修复方案.对于无故障精密设备,利用工业CT无损检测具有的尺寸精密测量功能,结合相应部位的断层结构图像,识别内部转动部件的磨损程度或部件间产生的相对位移,推断系统将来可能发生故障的运行阶段,提出设备的维修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工业计算机断层(ct) 故障诊断 精密设备 维修
下载PDF
MRI、CT和PET-CT检查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6
作者 唐玲珑 马骏 +5 位作者 陈勇 宗井凤 孙颖 王岩 吴湖炳 崔念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7-7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的方向,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RI、CT以及18F-FDG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 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的方向,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RI、CT以及18F-FDG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87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MRI、增强CT及PET-CT检查资料。在MRI、CT及PET-CT上分别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74侧(87例患者)咽旁间隙中,MRI、CT和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3.9%和24.1%。MRI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优于CT(P=0.037)。MRI及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PET-CT,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咽后淋巴结的最小径与PET-CT的标准摄取值呈正相关(r=0.832,P<0.001)。结论:MRI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CT及PET-CT。在鼻咽癌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三者的结合应用将有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咽后淋巴结 肿瘤转移 诊断 靶区勾画
下载PDF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和PET-CT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苏勇 赵充 +7 位作者 谢传淼 卢丽霞 孙颖 韩非 吴湖炳 崔念基 曾宗渊 卢泰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1-5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3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0天内以同一固定体位,完成增强CT、MRI和PET-CT扫描检查。以横断面图像上咽后间隙内最大径≥4mm的独立肿大结节、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作为CT/MRI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判定标准;肿大咽后淋巴结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周围组织且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2.5为18FDG-PET-CT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治疗后咽后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比较三者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差异及诊断价值。结果:CT、MRI和PET-CT对53例患者106侧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39.6%(42/106)、45.3%(48/106)、20.8%(22/106),CT和MRI显著高于PET-CT(P<0.01);CT稍低于MRI,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T和MRI检出最大径0.4~0.9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分别有27例和31例,但PET-CT仅检出5例;其中MRI检出最大径≤0.4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7例,CT检出4例,PET-CT均未见放射性浓集。最大径≥1.0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CT、MRI和PET-CT分别检出12、14和13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诊,1例最大径为1.0cm(合并坏死)和1例最大径1.5cm的咽后淋巴结在治疗后6个月内消退,其余均在放疗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诊断,MRI较CT并无明显优势。对最大径<1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或MRI。对并发坏死或横径≤0.5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最大径≥0.4cm作为CT/MRI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标准较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咽后淋巴结转移 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18FDG-PET-ct)
下载PDF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20
18
作者 邹新农 方向明 +1 位作者 钱萍艳 陈宏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收集10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本组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均为单侧发病,瘤体直径为4~10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整。瘤体为脂肪密度3例;...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收集10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本组10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均为单侧发病,瘤体直径为4~10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整。瘤体为脂肪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者7例,其中以脂肪为主3例,以软组织为主3例,1例伴肿瘤出血。增强后所有病例软组织成分均轻至中度强化,脂肪成分均无强化。3例见点、条状钙化,1例伴出血者为血管样钙化。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一般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髓样脂肪瘤 计算机摄影术 诊断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魏巍巍 刘翠红 +3 位作者 许维亮 甘洁 仲海 刘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0-112,125,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疑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临床疑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882个动脉节段中,870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在DSA图像上,狭窄闭塞的节段共260个(轻度狭窄32段,中度狭窄24段,重度狭窄44段,闭塞160段),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99.5%。结论:16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部分替代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一秋 石洪成 +4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朱玮珉 修雁 李蓓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CT/CT显像的资料。由2名核医学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以及不能确定诊断。分别计算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和不能明确诊断的百分率及其95%CI,并采用2χ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对57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26处,占45.6%(26/57),95%CI为32.7%~58.5%;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31处,占54.4%(31/57),95%CI为41.4%~67.3%。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2处,占91.2%(52/57),95%CI为83.9%~98.6%;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处,占8.8%(5/57),95%CI为1.4%~16.1%;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显著高于SPECT图像(2χ=27.20,P〈0.05)。结论对脊柱单发病灶,SPECT/CT融合图像较单纯的SPECT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