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wBreakdown of Hybrid Nanofluid on a Rigid Surface with Power Law Fluid as Lubricated Layers
1
作者 Mirza Naveed Jahangeer Baig NadeemSalamat +5 位作者 Sohail Nadeem NaeemUllah Mohamed Bechir Ben Hamida Hassan Ali Ghazwani Sayed M.Eldin A.S.Al-Shafay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4年第2期1485-1499,共15页
Thiswork investigates an oblique stagnation point flowof hybrid nanofluid over a rigid surface with power lawfluidas lubricated layers. Copper (Cu) and Silver (Ag) solid particles are used as hybrid particles acting i... Thiswork investigates an oblique stagnation point flowof hybrid nanofluid over a rigid surface with power lawfluidas lubricated layers. Copper (Cu) and Silver (Ag) solid particles are used as hybrid particles acting in water H2O asa base fluid.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of flow configuration is presented in terms of differential systemthat isnonlinear in nature. The thermal aspects of the flow field are also investigated by assuming the surface is a heatedsurface with a constant temperature T. Numerical solutions to the governing mathematical model are calculatedby the RK45 algorithm.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olution against various flow and thermal controllingparameter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line graphs. The specific results depict that the heat flux increases over thelubricated-indexed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ique stagnation point flow hybrid nanofluid lubricated layer MAGNETOHYDRODYNAMICS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orrelation for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n dynamic viscosity of MWCNT-SiO2(20-80)/20W50 hybrid nano-lubricant 被引量:1
2
作者 Kazem Motahari Mohammad Abdollahi Moghaddam Mojtaba Moradia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52-158,共7页
In current research, MWCNT-SiO_2/oil hybrid nano-lubricant viscosity is experimentally examined. By dispersing 0.05%, 0.1%, 0.2%, 0.4%, 0.8% and 1% volume of MWCNTs and SiO_2 nanoparticle into the engine oil SAE 20W50... In current research, MWCNT-SiO_2/oil hybrid nano-lubricant viscosity is experimentally examined. By dispersing 0.05%, 0.1%, 0.2%, 0.4%, 0.8% and 1% volume of MWCNTs and SiO_2 nanoparticle into the engine oil SAE 20W50, the temperature and solid volume fraction consequences were studied. At 40 to 100 ℃ temperature, the viscosities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Newtonian behavior for the hybrid nano-lubricant. Moreover, solid volume fraction augmentation and temperature enhanced the viscosity enhancement of hybrid nano-lubricant. At highest solid volume fraction and temperature, nano-lubricant viscosity was 171% greater compared to pure 20W50. Existed models lack the ability to predict the hybrid nano-lubricant viscosity. Thus, a new correlation regarding solid volume fraction and temperature was suggested with R-squared of 0.9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润滑剂 试验性 温度 粘性 关联 混血儿 开发
下载PDF
石墨烯/铜混合纳米流体对微量润滑车削304不锈钢的影响
3
作者 裴宏杰 王飞 +1 位作者 朱思伟 张晨阳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为了揭示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机理,以少层石墨烯为载体,纳米铜作为负载金属粒子,在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上,分别采用分子水平混合和机械混合方法制备了石墨烯/铜混合纳米流体。在确定的石墨烯/铜比例及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条件下,进行了... 为了揭示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机理,以少层石墨烯为载体,纳米铜作为负载金属粒子,在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基础上,分别采用分子水平混合和机械混合方法制备了石墨烯/铜混合纳米流体。在确定的石墨烯/铜比例及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条件下,进行了微量润滑切削AISI 304不锈钢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合适的分子水平混合纳米流体协同润滑作用优于机械混合纳米流体,MQL加工时可降低切削温度,提高表面质量,减小刀具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纳米流体 石墨烯 纳米铜 微量润滑 不锈钢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静压径向可倾瓦轴承实验台设计与实验研究
4
作者 陈胜 王小静 +2 位作者 邱正茂 朱丽明 黄光耀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机组在启动和停止阶段气体轴承产生非常大的摩擦磨损,以及气体轴承承载力低、刚度低、阻尼小、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设计并改进一种新型动静压S-CO_(2)润滑径向可倾瓦轴承结构。设计并搭建S-CO_(2)润滑轴...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动力机组在启动和停止阶段气体轴承产生非常大的摩擦磨损,以及气体轴承承载力低、刚度低、阻尼小、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设计并改进一种新型动静压S-CO_(2)润滑径向可倾瓦轴承结构。设计并搭建S-CO_(2)润滑轴承实验台,针对于实验台转子刚启动和极低转速工况,对新型S-CO_(2)润滑动静压径向轴承在静压状态下的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轴承的动态刚度和动态阻尼,并分析静压对轴承动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S-CO_(2)动静压径向可倾瓦轴承在启停阶段,在轴瓦与轴颈之间产生了足够的静压压力,可将二者完全分隔开,从而能减少启停阶段的摩擦磨损;随着静压压力的增大,轴承X、Y方向上的整体刚度、主阻尼都增大,且2个方向的主刚度系数差别不大,而交叉刚度和交叉阻尼都接近于0。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S-CO_(2)润滑径向轴承动压状态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润滑 动静压径向可倾瓦轴承 动态特性 静压轴承实验
下载PDF
Sliding Wear of the Hybrid Kevlar/PTFE Fabric Reinforced Phenolic Composite Filled with Nano-titania 被引量:4
5
作者 YANG Yulin HUANG Shijun +2 位作者 ZU Dalei ZHANG Ruijun QI Xiaowe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4-159,共6页
The Kevlar/polytetrafluroethylene(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 can be used as a self-lubricating liner of the self-lubricating bearing.Many types of nano-particles can improve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po... The Kevlar/polytetrafluroethylene(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 can be used as a self-lubricating liner of the self-lubricating bearing.Many types of nano-particles can improve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polymer-based composite.Unfortunately,up to now,published work on the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on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fabric composit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self-lubricating liner is quite scarce.Therefore,for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a way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fabric composite,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 filled with nano-titania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block-on-ring wear tester.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s utiliz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es of worn surfaces of the fabric composites and the counterparts.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re evaluated on the universal material testing machine.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titania at a proper mass fraction of the matrix resin improves the wear resistance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decrease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and makes the wear volume of the composite reach a relative steady state more quickly;plastic deformation and microcutting are important for the wear of the fabric composite;a lubricating layer is formed on the worn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during sliding,and the lubricating layer is critical for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th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lubricating layer are influenced by the nano-titania particles.The proposed study on the effect of nano-titania on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especiall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n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provides the basi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nano-particles on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and explores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 self-lubricating liner nano-titania friction and wear lubricating layer
下载PDF
Stead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Lubricated Conical Bearings
6
作者 李胜波 敖宏瑞 +2 位作者 姜洪源 KORNEEV Andrey Yurievich SAVIN Leonid Alexeevich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2年第2期115-122,共8页
The water-lubricated conical bearing has attracted attentions of researchers for its simple structure,easily adjusted gap ( film thickness ) , lower friction loss, and less pollution in application. A mathematic model... The water-lubricated conical bearing has attracted attentions of researchers for its simple structure,easily adjusted gap ( film thickness ) , lower friction loss, and less pollution in application. A mathematic model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urbulence,two-phase flow,and temperature on the pressure field at bearing surface is proposed here. Using this model,the Reynolds' equation and energy equation are solved in which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water as lubricant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dependency of characteristics of bearing,such as load-carrying capacity,flow rate ( pumping losses ) ,and frictional losses,on angular velocity, conical angle, and radial eccentricities, is presen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conical bearing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lubricated conical bearing hybrid conical bearing load-carrying capacity flow rate frictional and pumping losses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在抗磨耐腐蚀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英 阮文琳 +4 位作者 张育新 饶劲松 尹长青 张贤明 柳云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7-265,共9页
微胶囊是增强涂层抗磨耐腐蚀性能的有效途径,对涂层抗磨耐腐蚀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微胶囊通常以聚砜(PSF)、聚脲甲醛(PUF)、聚三聚氰胺甲醛(PMF)、聚脲(PU)等有机物质为外壳,当与无机物质复合制成杂化壳时,能够显著增强微胶囊的... 微胶囊是增强涂层抗磨耐腐蚀性能的有效途径,对涂层抗磨耐腐蚀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微胶囊通常以聚砜(PSF)、聚脲甲醛(PUF)、聚三聚氰胺甲醛(PMF)、聚脲(PU)等有机物质为外壳,当与无机物质复合制成杂化壳时,能够显著增强微胶囊的耐温性、相容性,并有效调节其渗透性和机械强度。纳米粘土、纳米SiO_(2)、纳米CaCO_(3)、纳米Al_(2)O_(3)和碳纳米管等是合成杂化壳的良好材料。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具有强的耐温性、力学强度和物理稳定性。利用微胶囊包覆油性物质或离子液体,制备具有自润滑、自修复性能的涂料,在抗磨耐腐蚀方面有广泛应用。目前,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剂蒸发法、Pickering乳液法、原位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等。溶剂蒸发法试验周期短、简单易行。Pickering乳液法能有效提高包封效率。原位聚合法成球容易、包覆量大且无副产物。界面聚合法具有速度快、反应温和等优势。本文讨论了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简述了微胶囊的抗磨耐腐蚀机制,并以制备方法为分类依据,概述了微胶囊在增强高分子有机涂层相关性能中的具体运用,最后对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微胶囊在更多领域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微胶囊 抗磨 耐腐蚀 自润滑 自修复
下载PDF
接触式机械密封混合润滑状态摩擦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毕浩程 郝木明 +5 位作者 任宝杰 孙鑫晖 李勇凡 李天照 刘馥瑜 厉晓英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1253,共13页
接触式机械密封在运转中主要处于混合润滑状态,为探究其混合润滑状态下摩擦机理,结合粗糙面弹塑性模型,求解考虑密封端面粗糙度效应的雷诺方程,探究了转速和介质压力等工况条件对密封混合润滑状态密封摩擦参数的影响,推导了密封声发射... 接触式机械密封在运转中主要处于混合润滑状态,为探究其混合润滑状态下摩擦机理,结合粗糙面弹塑性模型,求解考虑密封端面粗糙度效应的雷诺方程,探究了转速和介质压力等工况条件对密封混合润滑状态密封摩擦参数的影响,推导了密封声发射波能量公式,将密封混合润滑状态分为磨损期和稳定期,应用1.5维谱理论提取密封特征频率,探究混合润滑状态摩擦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参数影响密封声发射波能量幅值且密封摩擦形式随混合润滑状态发生变化:在磨损期,微凸体接触特征频率幅值较大,密封端面间摩擦以微凸体接触为主;在稳定期,流体膜黏性剪切摩擦特征频率幅值变大,黏性剪切效应增强,密封端面只存在局部微凸体接触.所得结论对接触式机械密封混合润滑状态摩擦机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机械密封 混合润滑 摩擦参数 1.5维谱 演化规律
下载PDF
水基Ni_(0.5)Zn_(0.5)Fe_(2)O_(4)-SiC二元混合磁流体的稳定性、流变性、热物性与低速润滑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蒋佳骏 吴张永 朱启晨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0-47,共8页
为改善纳米水基磁流体的热物性和低速润滑性,匹配液压传动特性需求,采用两步法制备体积比50∶50水基Ni_(0.5)Zn_(0.5)Fe_(2)O_(4)-SiC二元混合磁流体,并研究了重力场下其沉降稳定性和磁场下的分层稳定性,遴选出稳定性良好的二元混合磁... 为改善纳米水基磁流体的热物性和低速润滑性,匹配液压传动特性需求,采用两步法制备体积比50∶50水基Ni_(0.5)Zn_(0.5)Fe_(2)O_(4)-SiC二元混合磁流体,并研究了重力场下其沉降稳定性和磁场下的分层稳定性,遴选出稳定性良好的二元混合磁流体样品,分析了二元混合磁流体和一元磁流体在流变性、热物性和低速润滑性上的性能差异,并搭建液压系统测试了不同介质条件下的系统温升特性。结果表明:OA和SDB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和2.0%时,Ni_(0.5)Zn_(0.5)Fe_(2)O_(4)纳米颗粒包覆效果最佳;CMC质量分数为0.3%~0.6%时,对SiC纳米颗粒润湿分散作用显著;二元混合磁流体在磁场条件下的分层稳定性随着CMC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分散条件下,二元混合磁流体相较于一元磁流体,80 mT下粘度减小21.07%,40℃和70℃下热导率分别增加了26.26%和25.48%;二元混合磁流体的低速润滑性能更好,在液压系统中的温升更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磁流体 液压介质 流变性 稳定性 热物性 低速润滑性
下载PDF
二维纳米石墨烯作为传动油添加剂的齿轮承载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东山 孔宁 +4 位作者 张清东 曹学乾 鲁志斌 万晓娜 林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目的二维纳米石墨烯作为添加剂提高传动油的耐磨性能和承载性能,满足重载高速工况下传动油在传递运动形式和能量过程中承载和耐磨性能需求。方法二维纳米石墨烯作为传动油添加剂,以丁二酰亚胺为分散剂制备了石墨烯传动油,采用FZG齿轮试... 目的二维纳米石墨烯作为添加剂提高传动油的耐磨性能和承载性能,满足重载高速工况下传动油在传递运动形式和能量过程中承载和耐磨性能需求。方法二维纳米石墨烯作为传动油添加剂,以丁二酰亚胺为分散剂制备了石墨烯传动油,采用FZG齿轮试验机标准方法(NB/SH/T 0306—2013)评价了传动油和石墨烯传动油的耐磨性能和承载性能,通过SEM、Raman、EDS和XPS检测手段分析试验齿轮耐磨及承载机理。结果二维纳米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将传动油的承载能力从8级提升至10级。试验齿轮在传动油中表现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齿轮磨损表面有严重的犁沟现象;试验齿轮在石墨烯传动油中磨损表面表现为抛光式的磨损,磨损表面变得光滑。通过Raman、元素面分布和XPS测试结果分析,重载高速运转条件下试验齿轮磨损表面在石墨烯传动油中形成了不连续的多元杂化润滑膜,该润滑膜是由低剪切强度相(石墨烯、硫化物)、硬度和屈服强度比较高的磨损微粒(铁氧化物)和弹性模量较低的无定形聚磷酸盐等组成。润滑膜防止了齿轮材料在高载运转过程直接接触,减小接触面间的剪切强度,提高了耐磨性能和承载能力。结论二维纳米石墨烯作为一种传动油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的承载能力,弥补齿轮材料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延长传动齿轮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纳米石墨烯 FZG测试 刮伤 承载 杂化润滑膜
下载PDF
N_(2)流量比对AlCrMoSiN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葛敏 刘艳梅 +3 位作者 李壮 王重阳 张蕊 王铁钢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108-116,共9页
目的 减少硬质合金刀具在干式切削时产生的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从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向AlCrSiN涂层中掺杂Mo元素,在涂层服役过程中易生成层状MoO_(3)润滑膜,降低刀面与切屑和工件间的摩擦,实现涂层刀具的自润滑功能。方法 利用高功... 目的 减少硬质合金刀具在干式切削时产生的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从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向AlCrSiN涂层中掺杂Mo元素,在涂层服役过程中易生成层状MoO_(3)润滑膜,降低刀面与切屑和工件间的摩擦,实现涂层刀具的自润滑功能。方法 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和脉冲直流磁控溅射复合技术制备AlCrMoSiN涂层,改变反应气体N_(2)流量,调节涂层的成分和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AlCrMoSiN涂层的物相成分和微观结构,利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和摩擦试验机分别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行为。结果 当N_(2)流量比增大,AlCrMoSiN涂层沿(111)晶面择优生长,衍射峰变得尖锐,(111)和(200)晶面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当N_(2)流量比为16%时,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分别为17.56 GPa和292.31 GPa。当N_(2)流量比为18%时,涂层的临界载荷最高,约为70.6 N,摩擦系数最低达0.54,磨损率为1.3×10^(–3)μm^(3)/(N·μm),此时涂层最耐磨。结论 N_(2)流量比对涂层组织结构有重要影响,随着N_(2)流量比增大,涂层的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逐渐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磁控溅射 AlCrMoSiN涂层 N_(2)流量比 自润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油润滑条件下Si_(3)N_(4)-GCr15滑动磨损失效机理研究
12
作者 丁明瑞 陈志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2期74-79,共6页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混合陶瓷轴承摩擦副Si_(3)N_(4)-GCr15的滑动磨失效机理。利用试验机进行了油润滑中的滑动磨损试验,并对摩擦副的表面磨损情况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表明,油润滑中Si_(3)N_(4)-GCr15摩擦副的磨损失效机理为磨粒磨损、粘...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混合陶瓷轴承摩擦副Si_(3)N_(4)-GCr15的滑动磨失效机理。利用试验机进行了油润滑中的滑动磨损试验,并对摩擦副的表面磨损情况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表明,油润滑中Si_(3)N_(4)-GCr15摩擦副的磨损失效机理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混合参数Sdq可以准确反映Si_(3)N_(4)-GCr15摩擦副的微观形貌变化情况。利用ABAQUS2016软件模拟了摩擦副在磨损中的应力分布,发现当Si_(3)N_(4)球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与GCr15盘相互摩擦时,在人工凹坑的边缘区域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加速了磨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混合陶瓷轴承 油润滑 磨损试验 有限元分析 失效机理
下载PDF
环境温度变化对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的热弹流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同钢 王优强 +1 位作者 徐彩红 王立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6,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或地域以及外部降温对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热弹流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孔式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了热效应的Reynolds方程对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进行热弹流润滑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边界条件下三种轴瓦材...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或地域以及外部降温对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热弹流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孔式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了热效应的Reynolds方程对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进行热弹流润滑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边界条件下三种轴瓦材料的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润滑膜的温度变化及其压力膜厚的变化。结果当轴瓦、轴颈的温度相同且异于润滑剂初始温度(313 K)时,轴瓦、轴颈温度越低,润滑膜的温度越低,在入口区和出口区出现明显的温度变化,轴瓦、轴颈温度越低,润滑膜的膜厚越大,第二压力峰越明显。轴承外部降温,使轴瓦温度(297.35、281.7 K)保持低于润滑膜以及轴颈的初始温度(313K),轴瓦温度越低,润滑膜的温度越低,入口区以及出口区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润滑膜的膜厚增大,第二压力峰增大。对比轴瓦、轴颈温度同时降低和轴瓦温度降低这两种工况,润滑剂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压力膜厚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结论由于轴承所处季节或地域不同,轴瓦、轴颈的温度异于润滑剂初始温度,外部环境温度越低,润滑膜的膜厚越大,有利于润滑。通过外部降温的形式使轴瓦保持低温状态,同样可以使润滑膜的膜厚增大,有利于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 动静压 轴瓦材料 环境温度 外部降温 润滑剂 热弹流
下载PDF
动静压混合气体润滑轴承动态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策 杨金福 聂超群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35,共6页
对动静压混合气体润滑轴承进行了动态稳定性试验。通过实验呈现了气体润滑轴承-转子系统中的气膜涡动和混沌振动现象,分析了动态失稳过程中,分叉、混沌等非线性特征与动态稳定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系统是由周期1的同频涡动开始,气膜涡... 对动静压混合气体润滑轴承进行了动态稳定性试验。通过实验呈现了气体润滑轴承-转子系统中的气膜涡动和混沌振动现象,分析了动态失稳过程中,分叉、混沌等非线性特征与动态稳定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系统是由周期1的同频涡动开始,气膜涡动导致倍周期分叉,而进入周期2运动形式;随着振动加剧,系统通过时间很短的周期3运动进入混沌;利用混沌振动的"有界"性质,可以有效控制振幅,提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压混合 气体润滑轴承 动态稳定性
下载PDF
高速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环面节流器节流系数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攀 徐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3,79,共5页
采用Fluent建立了用于高速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的环面节流器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环面节流器的流场,研究了小孔直径、油膜厚度、压力差和主轴转速与节流系数的关系,探讨了节流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膜厚度较小时,节流器性能主要取... 采用Fluent建立了用于高速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的环面节流器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环面节流器的流场,研究了小孔直径、油膜厚度、压力差和主轴转速与节流系数的关系,探讨了节流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油膜厚度较小时,节流器性能主要取决于轴颈线速度和压力差,说明在半径间隙较小的高速水润滑动静压轴承性能计算中,根据运行参数取节流系数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水润滑 动静压轴承 节流作用
下载PDF
动静力混合润滑轴承三维温度场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富彦丽 朱均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联立求解广义雷诺方程、三维能量方程、三维固体热传导方程及载荷平衡方程、油腔流量守恒方程和油腔能量守恒方程并考虑粘度随温度及压力、密度随粘度及压力的变化,在油膜与轴瓦界面使用热流连续性边界条件,得到动静力混合润滑轴承的三... 联立求解广义雷诺方程、三维能量方程、三维固体热传导方程及载荷平衡方程、油腔流量守恒方程和油腔能量守恒方程并考虑粘度随温度及压力、密度随粘度及压力的变化,在油膜与轴瓦界面使用热流连续性边界条件,得到动静力混合润滑轴承的三维温度场。结果表明动静力混合润滑轴承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在外载荷相同时,供油压力高时的最高温度略低于供油压力低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力混合润滑 温度场 轴承
下载PDF
混杂纤维增强摩擦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超 吴娟 +1 位作者 赵亮吉 黄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7-50,共4页
以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芳纶/玻纤混杂纤维为增强纤维,经热压烧结制备一种矿井提升系统的摩擦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研究其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磨损形貌。结果表明,添加混杂纤维的摩擦材料相比未添加混杂纤维... 以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芳纶/玻纤混杂纤维为增强纤维,经热压烧结制备一种矿井提升系统的摩擦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研究其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磨损形貌。结果表明,添加混杂纤维的摩擦材料相比未添加混杂纤维的摩擦材料具有更好的摩擦学性能,表现为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以及稳定的摩擦学性能。摩擦过程中,添加混杂纤维的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疲劳和塑性变形,未添加混杂纤维的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疲劳、犁沟以及少量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水润滑 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下载PDF
水润滑高速主轴轴承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渭 范洪杰 吴连军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对已有的水润滑轴承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影响水润滑高速主轴轴承性能的关键技术和近期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从轴承结构、热变形等方面评述了水润滑轴承的设计方法。最后,对今后水润滑高速主轴轴承研究的趋势进... 对已有的水润滑轴承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影响水润滑高速主轴轴承性能的关键技术和近期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从轴承结构、热变形等方面评述了水润滑轴承的设计方法。最后,对今后水润滑高速主轴轴承研究的趋势进行了说明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 高速主轴 动静压轴承 综述
下载PDF
可用作水润滑轴承的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方 帅长庚 +2 位作者 何琳 王世伟 杨小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聚醚型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预聚体与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交联反应,制备耐温型有机-无机杂化聚氨酯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热重分析... 采用聚醚型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预聚体与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交联反应,制备耐温型有机-无机杂化聚氨酯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热重分析仪(TGA)、摩擦试验机和硬度计等技术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硅氧网络的引入使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同时该材料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200 r/min以上,摩擦系数在0.001左右),硬度在92 A左右。该有机-无机杂化聚氨酯复合材料已满足了水润滑轴承在耐摩擦、高承载、易加工等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硅烷偶联剂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杂化 水润滑轴承
下载PDF
基于混合润滑的深海溢流阀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学鹏 邓斌 +2 位作者 于兰英 俞祖英 荣一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9-1243,共5页
电液比例溢流阀是深海远程控制和高精度控制的关键元件之一,笔者对其在深海下润滑方式、控制特点以及动态特性的进行了研究。基于混合润滑和粘性阻尼模型,针对深海极端工况特点,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对深海溢流阀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并在拟深... 电液比例溢流阀是深海远程控制和高精度控制的关键元件之一,笔者对其在深海下润滑方式、控制特点以及动态特性的进行了研究。基于混合润滑和粘性阻尼模型,针对深海极端工况特点,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对深海溢流阀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并在拟深海极端环境的高压模拟舱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仿真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水深环境外部压力的增大引起工作介质的粘度增加,导致溢流阀在大深度深海时动态特性变坏,从而得出了低粘度工作介质和低液压阻尼是深海液压控制系统性能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溢流阀 混合润滑 粘性阻尼 高压模拟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