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开挖损伤区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朱泽奇 盛谦 +1 位作者 张勇慧 李扬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4-739,共6页
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工阶段的围岩力学性状测试、开挖变形长期监测研究地下洞室开挖损伤区的分布范围和损伤劣化特征。以围岩变形和损伤区实测成果为基础,建立基于正交设计–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的反演分析... 以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工阶段的围岩力学性状测试、开挖变形长期监测研究地下洞室开挖损伤区的分布范围和损伤劣化特征。以围岩变形和损伤区实测成果为基础,建立基于正交设计–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的反演分析方法。通过对地下厂房洞室开挖损伤区的测试与监测、反演分析表明,损伤区分布范围约为临空面向岩体内部3~7 m范围,其中,围岩类别不同,其损伤区分布范围不同,损伤劣化程度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围岩质量越好,其损伤范围越小,但是损伤区岩体损伤劣化程度越高。相关认识是初步的,对类似重大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大岗山水电站 地下厂房 围岩 开挖损伤区 反演分析
下载PDF
辉绿岩脉复合灌浆试验加固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温帅 汪家林 +1 位作者 刘道华 梅良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1238,共8页
选择代表性试验区,采用高压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对辉绿岩脉的灌浆加固处理开展灌浆工艺、加固效果和机制等试验研究。试验中对微细裂隙发育的辉绿岩脉进行高压水泥灌浆后再进行化学复合灌浆,水泥浆液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化学浆液采... 选择代表性试验区,采用高压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对辉绿岩脉的灌浆加固处理开展灌浆工艺、加固效果和机制等试验研究。试验中对微细裂隙发育的辉绿岩脉进行高压水泥灌浆后再进行化学复合灌浆,水泥浆液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化学浆液采用固结性能良好的CW系环氧树脂。复合灌浆后的辉绿岩脉单孔纵波速度可达5 153 m/s,变形模量为11.4~21.8 GPa,试验区岩体的连续性、整体性及均一性改善显著。复合灌浆达到预期效果,辉绿岩脉力学指标满足建坝要求,灌浆工艺参数合理,可直接指导大岗山水电站基础处理施工。经初步探索,该复合灌浆加固岩体的实质可归纳为:固结灌浆改善了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其组合关系,使其整体刚度增大;微细裂隙的良好胶结,使其端部应力集中被降低或消除,岩体屈服极限增大,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大岗山水电站 辉绿岩脉 复合灌浆 效果检测 加固机制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辉绿岩脉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敬武 邓忠文 曾金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6-38,46,共4页
大岗山水电站左岸坝基出露的β21辉绿岩脉,具有强度高、较破碎的特性,直接影响到坝基变形和抗滑稳定。介绍了β21辉绿岩脉的基本特征,包括分布范围和规模、产出特征、岩石蚀变特征、接触关系及掩体结构和岩体质量分类。抗变形能力和抗... 大岗山水电站左岸坝基出露的β21辉绿岩脉,具有强度高、较破碎的特性,直接影响到坝基变形和抗滑稳定。介绍了β21辉绿岩脉的基本特征,包括分布范围和规模、产出特征、岩石蚀变特征、接触关系及掩体结构和岩体质量分类。抗变形能力和抗滑稳定分析表明,需要对辉绿岩脉β21采取工程处理措施以满足拱坝建设要求。介绍了具体的工程处理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 辉绿岩脉 工程地质性状 大岗山水电站
下载PDF
震中地区地震灾害在水电工程中的表现形式——以映秀湾水电站在汶川地震中的震损形式为例
4
作者 姚林林 何绍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7,共5页
"5·12"汶川大地震后,震中地区的水电工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从地震的致灾机理入手,分析了地震的能量释放方式,研究了地震不同能量释放方式与外围地质体的耦合作用所造成的地震灾害的表现形式,并结合映秀湾水... "5·12"汶川大地震后,震中地区的水电工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从地震的致灾机理入手,分析了地震的能量释放方式,研究了地震不同能量释放方式与外围地质体的耦合作用所造成的地震灾害的表现形式,并结合映秀湾水电站这一特殊建筑物类型,分析了地震灾害在震中地区水电工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破坏特征,以为地震灾区水电工程的重建工作提供参考,也对高地震烈度区新建和在建工程的枢纽布置、合理规避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震中地区 水电工程 震损形式 映秀湾水电站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变更管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山 黄长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0-23,共4页
工程变更管理是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更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建设实际,从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建立、管理体系形成、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过程化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有个性特色做法,对工程变更管... 工程变更管理是水电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更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建设实际,从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建立、管理体系形成、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过程化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有个性特色做法,对工程变更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其主要经验对同类工程的建设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 变更管理 合同管理 大岗山水电站
下载PDF
桥沟电站引水系统优化设计
6
作者 樊小发 卢玲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18期69-69,共1页
桥沟电站是引水式电站,引水系统包括挡水闸、引水渠进水口、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等。在引水系统设计中,对空间布局和管路结构进行了合理优化,减少了水头损失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了工程投资。电站首台机组开始发电后,引水系统运... 桥沟电站是引水式电站,引水系统包括挡水闸、引水渠进水口、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等。在引水系统设计中,对空间布局和管路结构进行了合理优化,减少了水头损失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了工程投资。电站首台机组开始发电后,引水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水电站 引水系统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综述
7
作者 严军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0,13,共4页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具有高地震烈度、高拱坝、高边坡以及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三高一大"的特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和环保管理要求高、难度大。针对于此,大岗山公司重视精细化管理,运用先进手段科学管理,...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具有高地震烈度、高拱坝、高边坡以及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三高一大"的特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和环保管理要求高、难度大。针对于此,大岗山公司重视精细化管理,运用先进手段科学管理,取得了一系列管理成效,确保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和环保全面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 项目管理 管理措施 大岗山水电站
下载PDF
乌东德水电站云南省建设征地移民人口界定
8
作者 方泞 《云南水力发电》 2022年第6期17-20,共4页
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人口界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关系到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更是涉及移民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以乌东德水电站云南省建设征地移民人口界定工作为例,介绍了移民人口界定工作的依据、范围和... 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人口界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关系到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更是涉及移民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以乌东德水电站云南省建设征地移民人口界定工作为例,介绍了移民人口界定工作的依据、范围和工作程序,提出了界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界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建设征地 人口界定 乌东德水电站
下载PDF
大岗山右岸边坡卸荷裂隙密集带加固及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黎满林 卫蔚 张荣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76-2282,共7页
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区山体雄厚、岸坡陡峻,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右岸工程边坡规模巨大,地质构造发育,卸荷风化强烈,地震烈度高,坡体结构复杂,边坡稳定性问题极为突出。以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深入研究边坡的潜在滑移模式,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 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区山体雄厚、岸坡陡峻,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右岸工程边坡规模巨大,地质构造发育,卸荷风化强烈,地震烈度高,坡体结构复杂,边坡稳定性问题极为突出。以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深入研究边坡的潜在滑移模式,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提出右岸边坡卸荷裂隙密集带综合加固处理方案。采用多种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处理后的右岸边坡满足稳定性控制标准;同时,现场监测资料也表明,目前边坡稳定性状态良好,边坡加固处理方案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大岗山水电站 高边坡 卸荷裂隙 加固处理 稳定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