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and hydrogen peroxide detection in indole-3-butyric acid-induced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Camellia sinensis 被引量:1
1
作者 WEI Kang WANG Li-yuan +4 位作者 RUAN Li ZHANG Cheng-cai WU Li-yun LI Hai-lin CHENG Ha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273-2280,共8页
Nitric oxide(NO)and hydrogen peroxide(H2O2)are essential signaling molecules with key roles in auxin induced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many plants.However,whether they are the sole determinants for adventitio... Nitric oxide(NO)and hydrogen peroxide(H2O2)are essential signaling molecules with key roles in auxin induced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many plants.However,whether they are the sole determinants for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s worth further study.In this study,endogenous NO and H2O2 were monitored in tea cutting with or without indole-3-butyric acid(IBA)treatment by using the fluorescent probes diaminofluorescein diacetate(DAF-2DA)and 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DA),respectively.The overproduction of NO and H2O2 was detected in the rooting parts of tea cuttings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IBA.But little NO and H2O2 was detected before the initiation phase of tea cuttings even with IBA treatment indicating that they might be not directly induced by IBA.Further carbon and nitrogen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overproduction of NO and H2O2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soluble sugars and the assimilation of nitrogen.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ooting phase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auxin induces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via NO-and H2O2-dependent pathways and sink establishment might be a prerequisite for NO and H2O2 mediated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c oxide hydrogen peroxide indole-3-butyric acid tea cuttings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oduction of Fulvic Acid from Brown Coal Using N-Mn-TiO_2 as a Catalyst and H_2O_2 or HNO_3 as an Oxidizer
2
作者 Zhang Shuihua Yang Fen Cheng Feixia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1期59-61,共3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tract fulvic acid from brown coal using N-Mn-TiO2 as a catalyst and H2O2 or HNO3 as an oxidizer. [Method] The effects of catalyst N-Mn-TiO2 on the yield and structure of fuMc acid were...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tract fulvic acid from brown coal using N-Mn-TiO2 as a catalyst and H2O2 or HNO3 as an oxidizer. [Method] The effects of catalyst N-Mn-TiO2 on the yield and structure of fuMc acid were studied, and the content of functional groups in fulvic acid wa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 Reselt] Two catalysts could improved the yield of fulvic acid, that is, catalyst 1 (N: Mn: 13 = 16: 0.001:1, roasting temperature was 400 ℃) and catalyst 2 (N: Mn: Ti = 16: 0.001:1, roasting temperature was 100 ℃) increased OFA yield by 10.69% and 32.17% and NFA by 8.61% and 7.49%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ddition of catalysts, the content of total acid radicals in OFA changed little, and carboxyi content increased slightly, but phenolic hydroxyl content decreased. When HNO3 was used as an oxidizer, the content of total acid radicals and phenolic hydroxyl in NFA decreased.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OFA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FA. [Cond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rown coal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wn coal Fulvic acid N-Mn-TiO2 hydrogen peroxide nitric acid China
下载PDF
过氧化氢-硫酸体系铜箔微蚀工艺及其稳定剂筛选
3
作者 曾祥健 袁振杰 +4 位作者 周仲鑫 潘湛昌 胡光辉 周勇胜 邓贤江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3,共8页
[目的]过氧化氢-硫酸体系用于PCB(印制线路板)微蚀时存在过氧化氢易分解和微蚀速率过高的问题,研发适宜的稳定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由过氧化氢、硫酸和铜离子组成的溶液对铜箔进行微蚀。先通过研究温度和各组分质量浓度对微蚀... [目的]过氧化氢-硫酸体系用于PCB(印制线路板)微蚀时存在过氧化氢易分解和微蚀速率过高的问题,研发适宜的稳定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由过氧化氢、硫酸和铜离子组成的溶液对铜箔进行微蚀。先通过研究温度和各组分质量浓度对微蚀速率的影响以确定微蚀液的基础成分,然后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组合的复配稳定剂,以获得适用于不同工艺需求的微蚀液。[结果]较佳的微蚀基础配方和工艺条件为:浓硫酸140 g/L,双氧水110 g/L,铜离子25 g/L,温度30℃,时间1 min。可选择以四羟丙基乙二胺(EDTP)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为主成分,并适当添加磷酸二氢铵(DAP)、N-甲基二乙醇胺(DME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三乙醇胺(TEA)、2-甲基咪唑(2-MI)和1,6-乙二醇(HDO)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辅助成分的复配稳定剂。[结论]本研究所得铜箔微蚀工艺具有微蚀速率及铜箔表面粗糙度、形貌可控的优点,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线路板 铜箔 微蚀 过氧化氢 硫酸 稳定剂
下载PDF
铜阳极泥湿法预处理除杂同步富集稀贵金属
4
作者 程郅璇 张福元 +3 位作者 马勇齐 徐娟 何世伟 赵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52-3464,共13页
铜阳极泥高效预处理除杂是分离精炼稀贵金属的前置关键环节。本文基于铜阳极泥的理化特征,提出H_(2)SO_(4)-H_(2)O_(2)体系常压选择性自催化氧化除杂同步高效富集稀贵金属新工艺,考察了多种因素对Cu、As、Se、Te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铜阳极泥高效预处理除杂是分离精炼稀贵金属的前置关键环节。本文基于铜阳极泥的理化特征,提出H_(2)SO_(4)-H_(2)O_(2)体系常压选择性自催化氧化除杂同步高效富集稀贵金属新工艺,考察了多种因素对Cu、As、Se、Te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阳极泥主要物相为PbSO_(4)、CuSO_(4)、Ag_(2)Se、Cu_(2)Te、Cu_(2)Se和Cu等,在H_(2)SO_(4)用量120 mL/kg、H_(2)O_(2)用量260 mL/kg、液固质量比5∶1、反应温度35℃和反应时间1 h的优化条件下,Cu、As的浸出率分别为98.33%、58.22%,Se、Te的浸出率分别仅为7.49%和23.97%,而Au和Ag均未浸出。浸出渣微观组织为尺寸50~100 nm的镶嵌式团状颗粒,主要由PbSO_(4)、Se、Ag_(2)Te和Ag物相组成,原料中Cu_(2)Te、Cu_(2)Se和Ag_(2)Se物相明显消失。浸出渣中Ag和Au的含量分别为9.33%和0.293%,富集比为1.5,Cu含量由14.30%降至0.39%,满足后续贵金属分离精炼要求。该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了铜阳极泥中杂质的高效分离和稀贵金属的定向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硫酸 双氧水 浸出 稀贵金属
下载PDF
用铜渣从湿法炼锌污酸两段中和后液中脱除氯
5
作者 朱应旭 世仙果 +3 位作者 张亮 李科 张泽林 陈先友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湿法炼锌中产生的污酸经硫化、锌焙砂中和、碳酸钙中和后可去除砷、氟,同时还可有效减少石膏渣产量,但中和后液中氯含量较高,无法返回至湿法系统重复利用。研究了采用铜渣除氯法去除该溶液中的氯,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加入量2.3 mL/L、... 湿法炼锌中产生的污酸经硫化、锌焙砂中和、碳酸钙中和后可去除砷、氟,同时还可有效减少石膏渣产量,但中和后液中氯含量较高,无法返回至湿法系统重复利用。研究了采用铜渣除氯法去除该溶液中的氯,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加入量2.3 mL/L、铜渣系数6.8、初始酸质量浓度15 g/L、温度35℃条件下反应2 h,溶液中的氯可由0.62 g/L降至0.17 g/L,氯脱除率为72.58%,溶液铜质量浓度为2.69 g/L,通过锌粉或铁粉回收铜后溶液可返回至湿法系统中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锌 污酸 硫化 中和 铜渣 过氧化氢 除氯
下载PDF
从铜渣中获得工业醋酸铜(Ⅱ)溶液的常压浸出条件和浸出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Zeynel Abidin SARI M.Deniz TUR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556-2573,共18页
从铜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虽然很多,但其经济和环境相容性都不理想。用双氧水和有机酸乙酸研究了铜渣中金属在常压下的溶解行为。该渣为转炉渣和闪速炉渣的混合物,含Cu 6.74%,Zn 4.34%,Fe 36.45%。常规的常压浸出实验在100 mL的玻璃... 从铜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技术虽然很多,但其经济和环境相容性都不理想。用双氧水和有机酸乙酸研究了铜渣中金属在常压下的溶解行为。该渣为转炉渣和闪速炉渣的混合物,含Cu 6.74%,Zn 4.34%,Fe 36.45%。常规的常压浸出实验在100 mL的玻璃烧杯中进行,在磁力搅拌器中使用涂有聚四氟乙烯的磁性搅拌棒。在最佳浸出条件下,铜提取率为98.04%,锌提取率为28.8%,铁提取率为2%。拉曼光谱显示Cu^(2+)/Zn^(2+)与AcO^(-)(乙酸)存在配位。溶解过程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表观活化能为23.7 kJ/mol,表明溶解过程受扩散控制。H_(2)O_(2)和CH_(3)COOH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24和0.1。本文提出的湿法冶金新工艺简单、环保,在常规条件下从铜渣中获得醋酸铜溶液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醋酸铜溶液 选择性浸出 过氧化氢 醋酸
下载PDF
双氧水协同硝酸浸出失效银催化剂中银的研究
7
作者 杨泉 陈明军 +5 位作者 韩继标 胡建军 姚逸钦 姚艳波 付豪 李勇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8-81,共4页
在传统硝酸浸出含银废催化剂中银的基础上,研究了双氧水浸出银的影响。在2mol/L HNO_(3),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120min,固液比1:4条件下,通过逐次加入双氧水,银浸出率为99.76%,获得了较好浸出效果。浸出过程中,双氧水将Ag氧化为Ag_(2)O... 在传统硝酸浸出含银废催化剂中银的基础上,研究了双氧水浸出银的影响。在2mol/L HNO_(3),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120min,固液比1:4条件下,通过逐次加入双氧水,银浸出率为99.76%,获得了较好浸出效果。浸出过程中,双氧水将Ag氧化为Ag_(2)O,可有效提高银的浸出率,同时硝酸与银反应产生的氮氧化物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硝酸继续参加反应。采用硝酸-双氧水作为浸出剂保证了银高效浸出,减少了氮氧化物排放,为含银废催化剂绿色高效回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银废催化剂 硝酸、双氧水 浸出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氧化改性对其吸附全氟辛酸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雪梅 吉若澜 +4 位作者 宋敏 邱春艳 文诗雨 汪柔 郝世雄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
本文用浓硝酸、浓硝酸与浓硫酸组成的混酸以及双氧水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改性。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和低温氮气吸脱附(BET)表征手段研究了氧化剂的种类、氧化剂的浓度、硝酸与硫酸的体积比对碳纳米管的孔隙结构以及... 本文用浓硝酸、浓硝酸与浓硫酸组成的混酸以及双氧水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改性。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并借助扫描电镜(SEM)和低温氮气吸脱附(BET)表征手段研究了氧化剂的种类、氧化剂的浓度、硝酸与硫酸的体积比对碳纳米管的孔隙结构以及吸附全氟辛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 mol/L的浓硝酸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对PFOA的去除率为95.52%;以V(2 mol/L硫酸)∶V(2 mol/L硝酸)=3∶3的混酸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对PFOA的去除率为94.18%;以20 vol.%的双氧水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对PFOA的去除率为91.74%。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对PFOA的去除率均高于原始的碳纳米管对PFOA的去除率,即8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全氟辛酸 硝酸 硫酸 过氧化氢 氧化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水杨酸和过氧化氢对烟草叶片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魏小红 王利民 +1 位作者 龙瑞军 王根轩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0,共4页
测定了NO、SA和H2O2三种信号分子对烟草氮代谢产物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O、SA和H2O2能调节烟草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浓度的NO和H2O2处理后12h能提高脯氨酸含量,而较高浓度的NO... 测定了NO、SA和H2O2三种信号分子对烟草氮代谢产物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O、SA和H2O2能调节烟草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浓度的NO和H2O2处理后12h能提高脯氨酸含量,而较高浓度的NO、SA和H2O2处理降低烟草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三者对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代谢 一氧化氮 水杨酸 过氧化氢
下载PDF
植物保卫细胞中ABA、H_2O_2和NO信号网络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师翁 薛林贵 +3 位作者 冯虎元 徐世键 毕玉蓉 安黎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3,共7页
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保卫细胞是研究信号转导的模式实验系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膜片钳等新研究技术的应用,在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干旱胁迫能够促进植物合成ABA,并启动保卫细胞中一系列复杂的信号网络使气孔关... 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保卫细胞是研究信号转导的模式实验系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膜片钳等新研究技术的应用,在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干旱胁迫能够促进植物合成ABA,并启动保卫细胞中一系列复杂的信号网络使气孔关闭。最近的研究表明,H2O2和NO是ABA诱导的气孔关闭信号网络中的关键分子,Ca2+、蛋白激酶、cADPR和cGMP等是H2O2和NO信号途径中的下游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可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但对它们之间的准确的关系仍然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卫细胞 ABA H2O2 NO 信号网络
下载PDF
无硫无灰分可膨胀石墨制备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洪国 张慧 牟春博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3,67,共3页
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氧化剂、乙酸为插入剂,制备了无硫可膨胀石墨。探讨了氧化时间、试剂浓度及用量等对膨胀体积的影响。指出按本研究工艺制备的试样的膨胀体积可达300倍以上。本工艺方法具有反应试剂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废液治理简单易行... 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氧化剂、乙酸为插入剂,制备了无硫可膨胀石墨。探讨了氧化时间、试剂浓度及用量等对膨胀体积的影响。指出按本研究工艺制备的试样的膨胀体积可达300倍以上。本工艺方法具有反应试剂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废液治理简单易行且可变成化肥。所得产品不含硫,无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 双氧水 乙酸 无硫可膨胀石墨
下载PDF
用废旧电路板酸浸-电沉积法回收金属铜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桂春 赵登起 +1 位作者 康华 王会平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为了既保障环保又达到最佳铜回收效果的目的,以废旧电路板经过初步破碎分离,得到铜金属富集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双氧水浸出结合电沉积工艺回收物料中的铜。考察了铜浸出率与硫酸质量浓度、双氧水用量、浸出时间、液固比之间的关系... 为了既保障环保又达到最佳铜回收效果的目的,以废旧电路板经过初步破碎分离,得到铜金属富集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双氧水浸出结合电沉积工艺回收物料中的铜。考察了铜浸出率与硫酸质量浓度、双氧水用量、浸出时间、液固比之间的关系,进行最佳金属浸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3.5 mol/L、浸出时间3 h、双氧水用量为20 mL、液固比10∶1条件下,铜金属浸出率最高可达到97.58%。电沉积尾液循环用以浸出铜,铜离子循环质量浓度不低于18 g/L,平均电流效率高于97.60%。在沉积温度40℃,阴极材料为T2紫铜,电流密度小于800 A/m2时,电流效率可以保持在97%以上。实验中铜回收率达到了9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双氧水浸出 电沉积 电流效率 回收
下载PDF
阻抑过氧化氢氧化钙羧酸钠褪色反应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艳辉 孙吉佑 +1 位作者 马卫兴 陈文宾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6,共3页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Cu(Ⅱ)阻抑过氧化氢氧化钙羧酸钠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25mL测定液中,0~3.0μg铜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41×10^-8g/mL。l000倍K^+,Na^+,NH4^+没有干...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Cu(Ⅱ)阻抑过氧化氢氧化钙羧酸钠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25mL测定液中,0~3.0μg铜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41×10^-8g/mL。l000倍K^+,Na^+,NH4^+没有干扰;Al^3+,Fe^3+允许量较低,加入氟化物之后。可允许5倍Fe^3+和10倍Al^3+存在,方法已用于饮用水及河水中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抑作用 动力学光度法 过氧化氢 钙羧酸钠
下载PDF
微波消解-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农产品中痕量铜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雪花 韦伟 王月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3,共3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铬兰K催化动力学褪色光度法测定农产品中痕量铜的分析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8~14.08μg/25mL,检出限为0.016μg/25mL,回收率为98.1%~101.6%。该方法方... 建立了微波消解-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铬兰K催化动力学褪色光度法测定农产品中痕量铜的分析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8~14.08μg/25mL,检出限为0.016μg/25mL,回收率为98.1%~101.6%。该方法方便、较灵敏,符合农产品中痕量元素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褪色光度法 酸性铬兰K 过氧化氢 微波消解 农产品
下载PDF
2,7-双(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H酸和过氧化氢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葛昌华 潘富友 +1 位作者 梁华定 林彩飞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2,共4页
研究了铜(Ⅱ)催化H2O2氧化2,7-双(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H酸(BCTZAHA)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并基于褪色反应程度与铜(Ⅱ)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pH 10.0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介... 研究了铜(Ⅱ)催化H2O2氧化2,7-双(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H酸(BCTZAHA)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并基于褪色反应程度与铜(Ⅱ)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pH 10.0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介质中,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 nm,铜(Ⅱ)质量浓度在0.001~0.04μg/mL范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22.124 2ρ+0.001 07(ρ:μg/mL),相关系数r=0.999 1,检出限为1.32×10-11g/mL。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河水、管网水和井水水样中痕量铜,结果与AAS法测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2 7-双(5-羧基-1 3 4-三氮唑偶氮)-H酸 过氧化氢 动力学光度法
下载PDF
水环境中铜的光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珑 杨曦 +1 位作者 张爱茜 杨洪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水环境中的铜主要以配合物形式存在,大多具有光化学活性。由于铜在光化学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循环可以导致其配体以及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所以铜及其配合物在污染修复技术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铜的光化学研究进展... 水环境中的铜主要以配合物形式存在,大多具有光化学活性。由于铜在光化学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循环可以导致其配体以及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所以铜及其配合物在污染修复技术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水环境中铜的光化学研究进展以及在多相和均相光催化体系中铜对污染修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光催化
下载PDF
印刷厂废胶片上银的回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志敏 张翠红 +2 位作者 李江 张俊祥 朱秋芳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1-63,共3页
以硝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为银的溶解液,对印刷厂废胶片上银的回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硝酸的浓度、溶解温度对银溶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的浓度为7 mol/L、溶解温度为60℃时,溶解速度较好,且在银的溶解过程中不产生NO、NO2有毒气... 以硝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为银的溶解液,对印刷厂废胶片上银的回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硝酸的浓度、溶解温度对银溶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的浓度为7 mol/L、溶解温度为60℃时,溶解速度较好,且在银的溶解过程中不产生NO、NO2有毒气体,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 过氧化氢 废胶片 银回收
下载PDF
Cu-Ce-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CWPO法处理酸性大红-3R废水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磊 冯贵颖 +2 位作者 郭文姬 王燕洁 呼世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178,共6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Cu-Ce-O/γ-Al2O3催化剂,将其用于常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atalytic Wet Hydrogen Peroxide Oxidation,CWPO)降解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并探讨催化剂制备过程...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Cu-Ce-O/γ-Al2O3催化剂,将其用于常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atalytic Wet Hydrogen Peroxide Oxidation,CWPO)降解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并探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Ce(NO3)3溶液浓度、Cu(NO3)2溶液浓度、吸附次数、焙烧温度和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Ce-O/γ-Al2O3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为0.2mol/L Ce(NO3)3溶液浸渍吸附2次、450℃下焙烧4 h预处理、1.0 mol/L Cu(NO3)2溶液浸渍吸附1次、550℃下焙烧3 h、升温速率为8℃/min;处理工艺为常压、反应温度30℃、进水pH3.0、双氧水投加量0.18mol/L、催化剂用量0.18 mol/L、反应3 h,可使酸性大红-3R的降解率达到98.16%,铜流失量控制在2.76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酸性大-红3R 铜流失量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压裂返排液中镧系示踪剂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云 李倩 +2 位作者 田培蓉 黄风林 孙天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7,共5页
采用ICP-AES法通过逐级稀释确定了镧系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并研究了不同金属阳离子和有机物对镧系金属元素测定的影响,提出分别采用基体匹配和硝酸-双氧水半干式消解法消除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镧系金属元素La、Ce、Pr和Nd的检测下... 采用ICP-AES法通过逐级稀释确定了镧系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并研究了不同金属阳离子和有机物对镧系金属元素测定的影响,提出分别采用基体匹配和硝酸-双氧水半干式消解法消除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镧系金属元素La、Ce、Pr和Nd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25、0.010、0.050和0.050 mg/L;Na+、Ca2+、Mg2+和有机物都会大大影响镧系金属元素的测定结果,通过使用模拟油田污水建立标准曲线,可有效降低测量金属阳离子产生的误差,硝酸-双氧水半干式消解法可有效消除有机物对测定的影响。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得出此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9%~106%之间,满足压裂示踪剂的定量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示踪剂 镧系金属元素 ICP-AES 硝酸-双氧水半干式消解法
下载PDF
基于巯基丁二酰肼铜(Ⅱ)单层修饰电极的HIV-p24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
20
作者 干宁 李天华 +2 位作者 雷建平 王鲁雁 杨欣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67-1171,共5页
研制了基于巯基丁二酰肼铜(Ⅱ)(CuL)单层修饰金电极(Au|CuL)测定艾滋病人血清中HIV核心抗原p24水平的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将CuL直接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制备而成。CuL对H2O2的还原具有催化作用,可作为p24抗体(antip24)上标记的辣根... 研制了基于巯基丁二酰肼铜(Ⅱ)(CuL)单层修饰金电极(Au|CuL)测定艾滋病人血清中HIV核心抗原p24水平的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将CuL直接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制备而成。CuL对H2O2的还原具有催化作用,可作为p24抗体(antip24)上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电极之间电子传递媒介体。结合竞争性免疫分析,HRP-antip24抗体(HRP-antip24)与待测p24反应生成的免疫结合物游离在反应池中,通过测定在免疫结合物上HRP作用下电极表面CuL对H2O2催化增强电流,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直接获得待测抗原的含量。该免疫传感器的测定无需分离和洗涤步骤,温育时间短,为艾滋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丁二酰肼铜(Ⅱ) HIV-p24抗原 过氧化氢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