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mole ratio of Y to Zn on phase constituent of Mg-Zn-Zr-Y alloys 被引量:20
1
作者 罗素琴 汤爱涛 +2 位作者 潘复生 宋锴 王维青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95-800,共6页
The phase constituent evolution of Mg-Zn-Y-Zr alloys with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both in the as-cast and as-annealed states at the Mg-rich corner was investigated by XRD and SEM/EDS analysis and was further explain... The phase constituent evolution of Mg-Zn-Y-Zr alloys with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both in the as-cast and as-annealed states at the Mg-rich corner was investigated by XRD and SEM/EDS analysis and was further explained from the ternary phase diagram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phases in Mg-Zn-Y-Zr alloys firmly depends on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and X (Mg 12 YZn)-phase, W (Mg 3 Y 2 Zn 3 )-phase and I (Mg 3 YZn 6 )-phase come out in sequence as the ratio of Y to Zn decreases. The mole ratios of Y to Z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hase constituent are suggested quantitatively as follows: the phase constituent is α-Mg + I when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is about 0.164; α-Mg + I +W when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is in the range of 0.164 0.33;α-Mg +W when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is about 0.33; α-Mg +W+X when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is in the range of 0.33 1.32; and α-Mg +X when the mole ratio of Y to Zn is about 1.32. The results also offer a guideline for alloy selection and alloy design in Mg-Zn-Y-Z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lloy Mg-Zn-Zr-Y mole ratio phase constituent
下载PDF
Effect of Zn and Ti mole ratio on microstructure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magnetron sputtered TiO_2-ZnO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film 被引量:2
2
作者 白力静 寇钢 +1 位作者 龚振瑶 赵志明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3643-3649,共7页
Series of TiO 2-ZnO heterojunction composite films with different n(Zn)/n(Ti)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UDP450 magnetron sputter ion plating equipment, and the mole ratio of Zn to Ti was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 Series of TiO 2-ZnO heterojunction composite films with different n(Zn)/n(Ti)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UDP450 magnetron sputter ion plating equipment, and the mole ratio of Zn to Ti was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current values of sputtering target. The effects of n(Zn)/n(Ti) 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iO2-ZnO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AFM, Raman and XP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methyl orange solution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n(Zn)/n(Ti) typically 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the grain size of composite films firstly and then an increase of grain size, while an increase in n(Zn)/n(Ti)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film roughness firstly and then a decrease in film roughness. Both grain size and roughness of TiO2-ZnO films reach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at n(Zn)/n(Ti) of 1/9.3, respectively. The n(Zn)/n(Ti) shows little effect on the valences of Zn and Ti elements, which mainly exist in the form of TiO2 and ZnO phases. The n(Zn)/n(Ti) has influence on the amount of anatase/rutile TiO2 heterojunction in the film. With increase of the n(Zn)/n(Ti), the absorption intensity of the composite film increases and the absorption region extends to 450 nm, which is redshifted as much as 150 nm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ure TiO2 films. However, the photocatalytic abilities of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films do not depend on the n(Zn)/n(Ti) but rather 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TiO2-ZnO composite films. Degradation rate of the film reaches the maximum and th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pollutants works best when n(Zn)/n(Ti)=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ron sputtering TiO2-ZnO thin films Zn to Ti mole ratio MICROSTRUCTURE PHOTOCATALYTIC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and corrosion behaviors of the wrought Mg–Y–Zn based alloys with high Y/Zn mole ratios 被引量:2
3
作者 Xuan Liu Zijian Zhu Jilai Xue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427-1435,共9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wrought Mg–Y–Zn based alloys with high Y/Zn mole ratio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investigat...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wrought Mg–Y–Zn based alloys with high Y/Zn mole ratio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investigated Mg–Y–Zn based alloys are dependent on the modified arrangement of LPSO phase by adjusting Y/Zn mole ratios.Increasing the Y/Zn mole ratio not only greatly decreases the size of LPSO phase plates,but also leads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Mg_(24)Y_(5) phase.The corrosion rate of Mg–Y–Zn based alloys greatly increases from 7.4 mg·cm^(−2)·day^(−1) to 11.3 mg·cm^(−2)·day^(−1) with increasing the Y/Zn mole ratio up to 3.It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decreasing size of LPSO phase plates as cathodes,further increasing the hydrogen evolution kinetics.The related corros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in deta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Zn alloys Y/Zn mole ratio Corrosion resistanc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MICROSTRUCTURES
下载PDF
CFB锅炉分离器脱硝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兴 乔杰 +3 位作者 王东 王磊 张志强 林正根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6期615-624,共10页
为了揭示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的脱硝特性,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某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尿素溶液喷枪安装数量及布置方式、尿素溶液雾化粒径、氨氮摩尔比以及锅炉负荷对SNCR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尿... 为了揭示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的脱硝特性,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某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尿素溶液喷枪安装数量及布置方式、尿素溶液雾化粒径、氨氮摩尔比以及锅炉负荷对SNCR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喷枪数量及布置方式对氨氮在垂直方向的均匀混合有重要影响,喷枪数量为14支且采用双侧错层均匀布置时性能最佳;尿素溶液的粒径主要影响氨氮在水平方向的均匀混合程度,粒径为80μm时混合效果最好;氨氮摩尔比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偏大或偏小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满负荷工况下的最佳氮氮摩尔比为1.2;脱硝效率随着负荷的减少而降低,在40%负荷以下时,由于烟气温度偏低,单独采用分离器SNCR脱硝方式无法满足超低排放需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CFB锅炉的分离器脱硝系统设计及运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SNCR 数值模拟 分离器脱硝 氨氮摩尔比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Ag and Zn multi-microalloyed Al-(3.2-3.8)Cu-(1.0-1.4)Li alloys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劲风 刘平礼 +2 位作者 陈永来 张绪虎 郑子樵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103-2112,共10页
To develop super-high strength Al-Li alloy,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Ag and Zn microalloyed Al-(3.2-3.8)Cu-(1.0-1.4)Li alloys(mass fraction) with T8 temper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o develop super-high strength Al-Li alloy,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Ag and Zn microalloyed Al-(3.2-3.8)Cu-(1.0-1.4)Li alloys(mass fraction) with T8 temper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of lower Li content restricted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increasing Cu content,while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Cu and Li contents contributed effectively to the enhancement of strength.The alloys were mainly strengthened by plenty of fine and well dispersed TI(Al2CuLi)precipitates.There were also some minor precipitates of θ'(Al2Cu) and δ'(Al3Li),which became less in number density,even disappeared during the aging process.Meanwhile,higher Li content favored the formation θ' and δ' and a small amount of S"(Al2CuMg) phases.In addition,strengthening effect and microstructure variation were analyzed through total non-solution mole fraction of Cu and Li and their mole ratio.To obtain Al-Li alloy with super-high strength,the total mole fractions of Cu and Li should be increased,and their mole ratios should also be kept at a certain high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 alloy PRECIPITATE Cu/Li mole ratio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炉内喷射氨水脱除NO_x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9
6
作者 王智化 周昊 +2 位作者 周俊虎 樊建人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3,共6页
在一台小型沉降炉上进行了氨水喷射还原烟气中NOx的SNCR(SelectiveNon CatalyticReduction)实验研究,同时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NH3还原NO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过高的温度引起氨水的氧化,过低的温度不利于NO的还原,存... 在一台小型沉降炉上进行了氨水喷射还原烟气中NOx的SNCR(SelectiveNon CatalyticReduction)实验研究,同时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NH3还原NO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过高的温度引起氨水的氧化,过低的温度不利于NO的还原,存在一个单一的温度区间,在该试验台上最佳的氨水喷射温度范围为850℃~1100℃,最高达到了82%的NO还原率;采用均相反应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高温区吻合情况较好;当温度高于950℃时,NH3残留量可以忽略;NH2的两类支链反应对于整个反应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SNCR NOx NH3/NO摩尔比 NH3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固相微萃取新型吸附质中单体的摩尔比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文波 申书昌 +1 位作者 安红 史向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以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 ,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 (用量为wt 0 3% ) ,醋酸丁酯和甲苯作混合溶剂 ,溶剂用量与单体混合物的体积相同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吸附质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以朗伯 比耳定... 以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 ,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 (用量为wt 0 3% ) ,醋酸丁酯和甲苯作混合溶剂 ,溶剂用量与单体混合物的体积相同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吸附质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以朗伯 比耳定律为依据 ,通过一系列的推导过程 ,得出了共聚物中两种官能团的吸收值比与共聚物中两种单体摩尔比的线性关系式A1 /A2 =kn1 /n2 。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聚合物中两种官能团的吸收值比 ,再通过外标曲线法确定了共聚物中两种官能团的吸收值比 (y)与共聚物中两种单体的摩尔比 (x)的线性回归方程 y =0 136 2 +0 0 84 1x。方法的精密度RSD(% ) =2 4 6 4 ,方法的回收率为 92 89%~10 3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技术 吸附质 单体 摩尔比 红外光谱法 测定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过程硫酸氢铵的生成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277
8
作者 马双忱 金鑫 +1 位作者 孙云雪 崔基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7,共6页
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原理。指出SCR脱硝过程出现硫酸氢铵的危害,详细分析了硫酸氢铵形成的影响因素,如NH3/NOx摩尔比、SO3浓度、硫酸氢铵的露点温度等。根据硫酸氢铵的特性提出了控制硫酸氢铵生成的方法与减少其负面影响... 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原理。指出SCR脱硝过程出现硫酸氢铵的危害,详细分析了硫酸氢铵形成的影响因素,如NH3/NOx摩尔比、SO3浓度、硫酸氢铵的露点温度等。根据硫酸氢铵的特性提出了控制硫酸氢铵生成的方法与减少其负面影响的措施:通过控制SCR脱硝过程氨逃逸量和烟气中SO2氧化率的方法减少硫酸氢铵的生成量;为防止催化剂因硫酸氢铵的滞留而失去活性,合理控制SCR脱硝装置在低负荷下的运行时间;为有效降低硫酸氢铵在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换热元件上的形成速率,选用搪瓷镀层换热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硫酸氢铵(ABS) NH3/NOx摩尔比
下载PDF
氧煤比对水煤浆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9
作者 于海龙 赵翔 +2 位作者 周志军 周俊虎 岑可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610,共5页
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水煤浆气化过程中氧煤比对气化过程和出口煤气成分以及碳转化率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在具有复杂化学反应的高温、高压容器中,对水煤浆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得到了气化炉内的温度场、流场、浓度... 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水煤浆气化过程中氧煤比对气化过程和出口煤气成分以及碳转化率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在具有复杂化学反应的高温、高压容器中,对水煤浆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得到了气化炉内的温度场、流场、浓度场以及出口粗煤气成分,其结果与工程实际相比非常接近;并利用得到的结果分析了影响水煤浆气化过程和出口煤气成分的主要因素即氧煤比,提出了提高出口煤气有效成分(CO+H2)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气化 氧煤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Al-TiO_2-B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和国 王恒志 +1 位作者 孙强金 吴申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Al TiO2 B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当B TiO2 摩尔比从 0增加到 2时 ,棒状物Al3Ti增强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Al2 O3颗粒分布的均匀性提高 ,TiB2 粒状弥散分布在合金基体中 ,材料的抗... 本文主要讨论了Al TiO2 B系XD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当B TiO2 摩尔比从 0增加到 2时 ,棒状物Al3Ti增强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Al2 O3颗粒分布的均匀性提高 ,TiB2 粒状弥散分布在合金基体中 ,材料的抗拉强度明显增强 ,由 2 2 4 .5MPa上升到 35 4 .5MPa,延伸率也由 3.2 %增加到 5 .6 %。Al2 O3和TiB2主要以奥罗万机制强化基体 ,而Al3Ti则以位错塞积强化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尔比 抗拉强度
下载PDF
铝电解质分子比的定义及分析测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炳亮 王兆文 +2 位作者 邱竹贤 赵新亮 孙祥林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8-41,共4页
铝电解质分子比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 ,然而分子比的定义表达式却多种多样。这给分子比的测定与计算带来不便。本文在电解质的物相和添加剂酸碱性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工厂实际 ,提出电解质分子比的定义 ,即电解质中总NaF的摩尔分数与总A... 铝电解质分子比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 ,然而分子比的定义表达式却多种多样。这给分子比的测定与计算带来不便。本文在电解质的物相和添加剂酸碱性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工厂实际 ,提出电解质分子比的定义 ,即电解质中总NaF的摩尔分数与总AlF3的摩尔分数的比值。并指出对含MgF2 和LiF添加剂的复杂铝电解质也最好采用这一分子比定义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电解质 物相 酸碱性 分子比
下载PDF
纳米银与纳米铜混合焊膏用于电子封装低温烧结连接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颖川 闫剑锋 +4 位作者 邹贵生 白海林 刘磊 闫久春 ZHOU Yunhong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21,114,共5页
文中提出将纳米银焊膏与纳米铜焊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研究其烧结特性及其用于低温烧结连接镀银的铜块.结果表明,多元醇法制得的纳米银+纳米铜混合焊膏具有良好的防氧化特性;在5 MPa压力并保温5 min条件下,摩尔比例为1∶1的混合焊膏... 文中提出将纳米银焊膏与纳米铜焊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研究其烧结特性及其用于低温烧结连接镀银的铜块.结果表明,多元醇法制得的纳米银+纳米铜混合焊膏具有良好的防氧化特性;在5 MPa压力并保温5 min条件下,摩尔比例为1∶1的混合焊膏在烧结温度为250℃时,接头抗剪强度最大并达到22 MPa.随混合焊膏中纳米银颗粒含量增加,接头强度逐渐增大;纯纳米铜颗粒焊膏的接头抗剪强度为15 MPa,纯纳米银焊膏的接头强度可到达5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混合焊膏 剪切强度 烧结温度 摩尔比例
下载PDF
通过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摩尔比值评价南美白对虾的新鲜程度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金鑫 李军生 +1 位作者 阎柳娟 黄国霞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92-2497,共6页
为了简便而准确地对水产品的新鲜等级进行判别,本文采用苦味酸比色法对样品中三甲胺和氧化三甲胺进行同时测定,本文提出通过三甲胺/氧化三甲胺(TMA/TMAO)摩尔比值对5、0、15℃贮藏过程中南美白对虾的新鲜程度进行测定,,并且同时对虾肉... 为了简便而准确地对水产品的新鲜等级进行判别,本文采用苦味酸比色法对样品中三甲胺和氧化三甲胺进行同时测定,本文提出通过三甲胺/氧化三甲胺(TMA/TMAO)摩尔比值对5、0、15℃贮藏过程中南美白对虾的新鲜程度进行测定,,并且同时对虾肉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感官评分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测定,利用最小二乘数法计算TMA/TMAO摩尔比值与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TMA和TMAO、pH变化趋势不稳定,很难对南美白对虾做出准确的鲜度评价。但是TMA/TMAO摩尔比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并且同一贮藏温度下TMA/TMAO摩尔比值与TVB-N值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36。说明TMA/TMAO摩尔比值作为判定南美白对虾的新鲜程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新鲜度 TMA TMAO摩尔比值 挥发性盐基氮
下载PDF
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对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学斌 黄民辉 +2 位作者 黄静琪 张叶方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83-788,共6页
本文以Ti-6Al-4V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不同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下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研究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这两个重要的喷涂参数对涂层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羟... 本文以Ti-6Al-4V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不同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下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研究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这两个重要的喷涂参数对涂层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貌.涂层的相组成由X射线衍射谱仪(XRD)分析而得.并使用X射线荧光谱仪(XRF)测定了涂层的Ca/P摩尔比.研究结果表明,喷涂距离对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貌、相组成以及Ca/P摩尔比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大,羟基磷灰石粉末的熔化状态得到改善,涂层的显微结构较为致密.然而,喷涂距离的增大使得涂层的非晶化更加严重,涂层中非晶相含量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喷涂功率对涂层结构和相组成的影响不明显.Ca/P比测定显示,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均为缺磷涂层,Ca/P比随喷涂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随喷涂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涂层 等离子喷涂 喷涂距离 喷涂功率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永华 陈鸿伟 +2 位作者 高建强 王春波 危日光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5-939,共5页
针对内蒙古1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脱硫试验,根据现场数据分析了温度、粒度、升温速率及摩尔比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小Ca/S摩尔比下,脱硫效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脱硫效率上升... 针对内蒙古1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脱硫试验,根据现场数据分析了温度、粒度、升温速率及摩尔比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小Ca/S摩尔比下,脱硫效率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Ca/S摩尔比增大,脱硫效率上升趋势减缓,且存在一个最佳的Ca/S摩尔比;加入石灰石脱硫时,需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节石灰石给料机的出力,以协调脱硫效率和锅炉效率之间的平衡.研究结果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SO2的排放和脱除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循环流化床 脱硫 Ca/S摩尔比
下载PDF
分区混合动态喷氨技术工程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罗志 牛国平 +4 位作者 王晓冰 常磊 潘栋 徐晓涛 董陈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131,共7页
为保证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降低氨逃逸量,常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要求其入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机组灵活性改造后,负荷将频繁调整,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的分布则随着燃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常规SCR脱... 为保证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降低氨逃逸量,常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要求其入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机组灵活性改造后,负荷将频繁调整,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的分布则随着燃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常规SCR脱硝系统难以长期保持氨逃逸量达标,这将对空气预热器、除尘器、低温省煤器等后续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分区混合的动态喷氨技术,具体方案为:在SCR脱硝系统入口烟道加装大范围烟气混合器,降低NO_x分布不均匀度;然后将SCR脱硝系统后续入口烟道分成2~4个区,通过分区混合器将烟气成分基本混合均匀;每个分区设置1个自动调节阀调整分区喷氨量;每个分区出口设置在线NO_x测点,并以此对各分区喷氨量进行实时调整,最大程度降低氨逃逸水平。在某660 MW机组上进行该项技术改造,改造后催化剂入口截面速度及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性显著提高,降低了氨耗量,有效保证了后续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系统 SCR 分区 动态喷氨 氨氮摩尔比 氨逃逸
下载PDF
应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化法研究混合溶液中形成沉淀的组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连山 刘玉国 +1 位作者 冯春良 赵国良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应用摩尔比法确定混合溶液中形成沉淀的组成,和Asmus的等摩尔连续变化方法得到一致的结果.方法较简便些,不需特殊的设备,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即可确定溶液中形成沉淀的组成.本文对实验原理、方法、数据处理和实验图形进行了解释和讨论.
关键词 摩尔比法 沉淀组成 混合溶液
下载PDF
一株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反硝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小玲 梁运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2,共5页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活性反硝化菌DNF409,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判断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在生长的各个阶段,该菌株均具有较强的反硝化活性,最适反硝化碳源为乙醇。在天然养殖水体中,碳氮摩尔比达到8.0∶1、菌体浓...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活性反硝化菌DNF409,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判断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在生长的各个阶段,该菌株均具有较强的反硝化活性,最适反硝化碳源为乙醇。在天然养殖水体中,碳氮摩尔比达到8.0∶1、菌体浓度达到108cfu/L时,其反硝化活性即可充分发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4.79%和99.94%。试验表明该菌株在养殖水体的生物脱氮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作用 芽孢杆菌 亚硝酸盐 C、N摩尔比
下载PDF
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睿 张涛红 +1 位作者 胡娇娇 安瑞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宫并随访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共纳入206例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术后2年随访的血... 目的:探讨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宫并随访的完全性葡萄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共纳入206例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根据术后2年随访的血β-h CG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恶变组和治愈组。根据患者清宫术前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外周血系统性炎症标志物[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绝对值(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及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等,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①在符合条件的206例患者中,29例(14.08%)完全性葡萄胎患者进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恶变组患者L[(1.23±0.35)×10^9/L vs(1.69±0.50)×10^9/L]及PLT[(165.0±37.0)×10^9/L vs(213.7±52.3)×10^9/L]和PLR(120.1±51.1 vs 156.4±52.6)明显低于治愈组(P<0.001);恶变组NLR(3.71±0.99 vs 2.97±1.46)和dNLR(4.14±2.24 vs 3.13±2.86)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②孕周、L、PLT、PLR、d NLR、NLR、血β-h CG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炎症标志物联和预测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的AUC值为0.871,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65.5%;临床标志物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807,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68.9%;炎症和临床标志物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1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和82.5%,联合预测的AUC值高于单一参数。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8.4周、PLT≤180×10^9/L、NLR>3.24、PLR≤113.6及血β-h CG>94654 U/L是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2.561(95%CI 3.776~41.788)、7.934(95%CI2.459~25.600)、8.261(95%CI 2.343~29.127)、5.182(95%CI 1.146~23.426)、10.743(95%CI3.030~38.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葡萄胎患者清宫术前外周血中PLT、L、NLR、PLR及血β-h CG等组成的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预测其恶变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恶变 炎症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高模数硅酸钾及其富锌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3
20
作者 于良民 董磊 +2 位作者 姜晓辉 徐焕志 刘登良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研究了不同硅溶胶、硅酸钾和烷氧基硅烷对高模数硅酸钾制备的影响 ;探讨了温度、时间和搅拌速度对高模数硅酸钾制备的影响 ;进行了高模数硅酸钾富锌涂料的配方实验 ,并与国外样品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高模数硅酸钾 富锌涂料 制备 温度 时间 搅拌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