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D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3-(Pyridin-4-yl)benzoic Acid: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被引量:4
1
作者 肖雪英 韦永勤 +1 位作者 郑文旭 吴克深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543-1550,共8页
ABSTRACT Four novel 1D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formula [Ln(3,4-pybz)3(HzO)2. H2O]n (Ln = 1 Sm; 2 Eu; 3 Tb; 4 Dy, 3,4-Hpybz = 3-(pyridin-4-yl)benzoic acid)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e... ABSTRACT Four novel 1D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formula [Ln(3,4-pybz)3(HzO)2. H2O]n (Ln = 1 Sm; 2 Eu; 3 Tb; 4 Dy, 3,4-Hpybz = 3-(pyridin-4-yl)benzoic acid)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reactions of lanthanide oxide and 3-(pyridine-4-yl) benzoic aci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s that the four compounds are isostructural. They all crystallize in a monoe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They have a doubly carboxylate-bridged infinite-chain structure with alternating Ln-(carboxylate)2-Ln linkages and one chelating carboxylate group on each metal center. The Ln ion also combines to two water molecules to form an eight-coordinate square antiprismatic geometry. The pyridine nitrogen atoms of the ligand do not coordinate to the metal centers but direct the formation of a 3D network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with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The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2 and 3 have been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ide coordination polymer 3-(pyridine-4-yl) benzoic acid HYDROGEN-BONDING photoluminescence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Complex of Melamine with Benzoic Acid
2
作者 ZHANG Xiu-li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6-400,共5页
A new complex of melamine(MA) with benzoic acid(HBA) was prepared, affording [(HMA+)(BA-)]-2H2O. Each HBA molecule is deprotonated and one triazine nitrogen atom of MA is protonated. The adjacent HMA+ cation... A new complex of melamine(MA) with benzoic acid(HBA) was prepared, affording [(HMA+)(BA-)]-2H2O. Each HBA molecule is deprotonated and one triazine nitrogen atom of MA is protonated. The adjacent HMA+ cations are related via an inverse center to form ribbons with a pair of N--H…N hydrogen bonds. COO- groups of BA- anions are hydrogen bonded to alternate sides of the (HMA+)∞ ribbons to generate indention ID tapes, which are extended into a 3D structure via N--H…O- and N--H…OW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Predominant patterns of the hydrogen bond present in the complex are anion/water and amino/water tape structures. The hydrogen-bonding patterns consist of alternate 6, 10-membered rings sharing two edges. Infrared(IR) spectroscopy conforms that proton transfer has taken place in the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bond Crystal structure MELAMINE benzoic acid
下载PDF
Syntheses and Structures of Three Cobal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3-(Sulfonyl-glycine)benzoic Acid
3
作者 马录芳 陈书辉 +1 位作者 王利亚 侯红卫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19-826,共8页
Three new coordination networks based on a versatile and unsymmetric building block 3-(sulfonyl-glycine)benzoic acid (HAL) ligand and inorganic Co(Ⅱ) salt, [Co(HL)(bipy)2]. ClO4·1.5H2O (1), [Co3(L... Three new coordination networks based on a versatile and unsymmetric building block 3-(sulfonyl-glycine)benzoic acid (HAL) ligand and inorganic Co(Ⅱ) salt, [Co(HL)(bipy)2]. ClO4·1.5H2O (1), [Co3(L)2(H2O)6]·4H2O (2) and [Co(HL)(bpp)(H2O)2]·2H2O (3) (bipy = 2,2-bipyridine, bpp = 1,3-bi(4-pyridyl)propa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aqueous media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Reaction of Co salt with H3L afforded a neutral 1D alternating chain, which shows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through hydrogen bonds. When the auxiliary 2,2-bipyridine is used, a mononuclear unit is constructed; if using auxiliary ligand bpp, a neutral 1-D uniform chain is obtained and further extended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versatile hydrogen bonds. The H3L ligand in 1 adopts a bidentate chelating coordination mode while that in 2 and 3 assumes a pentadentate bridging and a bis-monodentate bridging modes, respectively. This work and our previous work evidently demonstrate that the structures vary with altering the second lig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ulfonyl-glycine)benzoic acid crystal structure hydrogen bond
下载PDF
Hydrogen-bonding Networks in Cocrystal of Melamine and 4-Fluoro-benzoic Acid
4
作者 ZHANG Xiu-lian YIN Wei CAO Man-l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02-706,共5页
A novel interpenetrating structure [(HMA^+)(FB^- )] ·2H2O of melamine(MA) with 4-fluoro-benzoic acid (HFB) was synthesized. It crystallized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c. The complex ha... A novel interpenetrating structure [(HMA^+)(FB^- )] ·2H2O of melamine(MA) with 4-fluoro-benzoic acid (HFB) was synthesized. It crystallized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c. The complex has a interpenetrating 2D structure with hydrogen-bonded grid networks. Carboxylic acid to melamine proton transfer occurs in the complex. The adjacent HMA^+ cations related by an inverse center form cationic [HMA^+]∞ ribbons via a pair of N-H…N hydrogen bonds. Adjacent FB-anions are paired by C-H…F hydrogen bonds to form dimer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HMA^+]∞ ribbons through N-H…O interactions. The supramolecular features in the complex are guided by control of strong N-H…N, N-H…O and O-H…O hydrogen bonds, as well as highly directional weak C-H…F interactions and aromatic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bond MELAMINE 4-Fluoro-benzoic acid
下载PDF
The Method for Avoidance of Palladium/Carbon Catalyst Poisoning and It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5
作者 Zhang Xiaoxin Zong Baoning Meng Xiangkun Min Enze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5年第3期43-48,共6页
After utilizing an improved method for adding a non-precious promoter to the precious Pd/C catalyst during hydrogenation of benzoic acid, a new understanding concerning regeneration of deactivated Pd/C catalyst has be... After utilizing an improved method for adding a non-precious promoter to the precious Pd/C catalyst during hydrogenation of benzoic acid, a new understanding concerning regeneration of deactivated Pd/C catalyst has been obtained, and an improved process has emerged. The improved process can avoid the conventional technical shortcomings related with hydrogenation of benzoic acid such as the quick decline of catalyst activity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low palladium recovery from the spent catalyst.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is process, cyclohexane carboxylic acid (CCA) can be produced Pavorably in a commercial scale at a high selectivity and product yield with a extended catalyst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ation benzoic acid novel skeletal nickel catalyst
下载PDF
苯乙烯绿色氧化合成苯甲酸的机理研究
6
作者 张敏 樊永惠 +2 位作者 杨彩宁 胡岚 雷蓓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4-125,共2页
  本文报道了用GC-MS跟踪了双氧水氧化苯乙烯为苯甲酸的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4种主要物质苯乙烯、1-苯基邻二醇、羟基苯乙酮及苯甲酸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提出了其主要氧化机理可能为:苯乙烯首先经过环氧化反应,水解生成1-苯...   本文报道了用GC-MS跟踪了双氧水氧化苯乙烯为苯甲酸的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4种主要物质苯乙烯、1-苯基邻二醇、羟基苯乙酮及苯甲酸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提出了其主要氧化机理可能为:苯乙烯首先经过环氧化反应,水解生成1-苯基邻二醇,然后1-苯基邻二醇氧化为羟基苯乙酮,羟基苯乙酮最后氧化为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 - MS Hydrogen peroxide Clear catalytic oxidation STYRENE benzoic acid
下载PDF
苯甲酸气相加氢合成无氯苯甲醛用MnO_x/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32
7
作者 徐华龙 沈伟 +2 位作者 潘欣蔚 项一非 刘金香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4-387,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γAl2O3催化剂,并利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考察了它们对苯甲酸加氢制苯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对本反应有理想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Mn载量为10%~20%及反应温度为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γAl2O3催化剂,并利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考察了它们对苯甲酸加氢制苯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对本反应有理想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Mn载量为10%~20%及反应温度为693K时,苯甲酸转化率为99%,苯甲醛选择性为96%.BET比表面积测定结果反映了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载量对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XRD结果揭示了催化剂还原前后的物相分别为Mn2O3和MnO,并用热分析方法确定了Mn2O3于载体γAl2O3表面的单层分散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氧化锰 负载型催化剂 加氢 苯甲醛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中草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 被引量:25
8
作者 瞿鹏 李贯良 徐茂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07-1409,共3页
苯甲酸具有很弱的荧光,在Co2+的催化下,过氧化氢能氧化苯甲酸发出强的荧光。中草药提取物可以清除溶液中的·OH,使产物的生成量减少,从而使溶液的荧光增加程度降低。据此原理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草药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催化动力学荧... 苯甲酸具有很弱的荧光,在Co2+的催化下,过氧化氢能氧化苯甲酸发出强的荧光。中草药提取物可以清除溶液中的·OH,使产物的生成量减少,从而使溶液的荧光增加程度降低。据此原理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草药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催化动力学荧光新体系。当中草药的浓度为40mg(干重)·mL-1时,测得紫花地丁、苍术和赤芍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08%,401%和943%。该方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除率 药对 中草药 赤芍 荧光法 苯甲酸 测定结果 催化动力学 羟基自由基 OH
下载PDF
苯甲酸加氢催化剂PdC抗中毒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寇建朝 张晓昕 宗保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研究了苯甲酸加氢过程中Pd 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 ,针对CO引起Pd C活性降低 ,开发了SRNA - 5助催化剂 ,有效消除了反应中生成的CO对Pd 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在石家庄化纤公司完成了工业试验。工业试验表明 ,在不改变原工业流程的基础上 ,... 研究了苯甲酸加氢过程中Pd 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 ,针对CO引起Pd C活性降低 ,开发了SRNA - 5助催化剂 ,有效消除了反应中生成的CO对Pd 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并在石家庄化纤公司完成了工业试验。工业试验表明 ,在不改变原工业流程的基础上 ,通过向苯甲酸加氢工业装置中加入SRNA - 5助剂 ,有效提高Pd C催化剂活性 ,该厂每年减少催化剂直接费用 15 0 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苯甲酸 加氢催化剂 PD/C 抗中毒方法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苯甲酸选择加氢制无氯苯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凤兴 刘晓红 马小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29-431,共3页
使用以锰为主要活性组份的催化剂,对苯甲酸加氢制苯甲醛进行了研究。在常压、420℃、苯甲酸空速~01g/(h·cm3)、H2/酸摩尔比为63的反应条件下,苯甲酸转化率可达98%以上,苯甲醛选择性可达85%以上,苯... 使用以锰为主要活性组份的催化剂,对苯甲酸加氢制苯甲醛进行了研究。在常压、420℃、苯甲酸空速~01g/(h·cm3)、H2/酸摩尔比为63的反应条件下,苯甲酸转化率可达98%以上,苯甲醛选择性可达85%以上,苯甲醛收率在85%以上。该工艺采用气相加氢,具有产物易分离、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苯甲醛 加氢 无氯苯甲醛
下载PDF
苯甲酸氧钒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蒎烯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家其 郭丹 +2 位作者 尹笃林 肖毅 毛丽秋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以五氧化二钒合成的苯甲酸氧钒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蒎烯。考察了催化剂、过氧化氢和溶剂用量及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在苯甲酸氧钒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5%、丙酮与β-蒎烯的体积比为4∶1、过氧化氢与β-蒎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研究了以五氧化二钒合成的苯甲酸氧钒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蒎烯。考察了催化剂、过氧化氢和溶剂用量及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在苯甲酸氧钒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5%、丙酮与β-蒎烯的体积比为4∶1、过氧化氢与β-蒎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条件下、30℃反应24h后,β-蒎烯转化率可达56.2%以上,主要产物诺蒎酮和马鞭草烯酮的选择性分别为42.8%和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氧钒 Β-蒎烯 过氧化氢 氧化 催化
下载PDF
一种制备无氯苯甲醛的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良坦 邓卫平 张来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3-447,468,共6页
运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锌锰复合纳米催化剂,并用于气相催化加氧苯甲酸合成无氯苯甲醛。经XRD,TEM,BET,IR等表征技术表明,其主要物相为ZnMnO3、ZnO和MnO2,粒径范围在80—200nm.实验室及单管小试结果表明,废纳米催化剂不但具有... 运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锌锰复合纳米催化剂,并用于气相催化加氧苯甲酸合成无氯苯甲醛。经XRD,TEM,BET,IR等表征技术表明,其主要物相为ZnMnO3、ZnO和MnO2,粒径范围在80—200nm.实验室及单管小试结果表明,废纳米催化剂不但具有很高的催化选择性,而且降低了反应温度。当反应温度为370±10℃、酸液时空速0.1h^-1、氢气时宅速650±50h^-1时,苯甲酸的转化率高达99.0%,苯甲醛的选择性为94.5%。同样条件下,取140kg的催化剂存厦门涌泉集团做了中试,得到苯甲酸的转化率为98%,苯甲醛的选择性为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纳米复合氧化物 苯甲酸 苯甲醛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再生失活Pd/C催化剂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昕 宗保宁 +2 位作者 孟祥堃 慕旭宏 闵恩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对苯甲酸加氢过程中Pd/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丁分析,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再生失活Pd/C催化剂的过程,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共溶剂种类对Pd/C催化剂再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可以有效去除Pd... 对苯甲酸加氢过程中Pd/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丁分析,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再生失活Pd/C催化剂的过程,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共溶剂种类对Pd/C催化剂再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可以有效去除Pd/C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有机杂质,恢复Pd/C催化剂的活性。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再生失活Pd/C催化剂的较件工艺条件:萃取温度333~353K,萃取压力15~25MPa,CO2流量(1g催化剂、常温、常压)20mL/h,以甲苯和二氯甲烷混合物为共溶剂。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处理量320kg、萃取温度353K、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12h、超临界CO2流量1.5t/h、无共溶剂的条件下。失活Pd/C催化剂的活性可达到新鲜Pd/C催化剂活性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加氢 催化剂 失活 超临界CO2 萃取 再生
下载PDF
酸碱度变化对实验室检测凝血4项指标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朝春 金艳凤 +3 位作者 徐冬祥 陈守庆 刘书敏 章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783-784,共2页
目的探讨酸碱度变化对凝血功能4项指标检测的影响,阐明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在混合血浆中加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以加入一定梯度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为实验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目的探讨酸碱度变化对凝血功能4项指标检测的影响,阐明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在混合血浆中加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以加入一定梯度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为实验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PT、APTT、T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酸碱强度的增高,影响越明显,经t检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实验组比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碱度的变化对实验室检测PT、APTT、TT及FIB存在影响,在临床分析时,值得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度 酸中毒 碱中毒 凝血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石墨毡阴极电Fenton法降解水中苯甲酸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初必旺 苗杰 +3 位作者 刘永康 赵顺萍 付尹宣 万平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8,共5页
采用石墨毡阴极在上、钛钌铱网状阳极在下、以60°倾斜角平行放置的电解槽以及紫外光谱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电Fenton法氧化降解水溶液中苯甲酸的效果、条件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斜放电极增加石墨毡阴极与氧气泡的... 采用石墨毡阴极在上、钛钌铱网状阳极在下、以60°倾斜角平行放置的电解槽以及紫外光谱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电Fenton法氧化降解水溶液中苯甲酸的效果、条件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斜放电极增加石墨毡阴极与氧气泡的接触机会,有利于H2O2的生成,通过适量添加Fe2+并保持水溶液适当的酸性,有利于H2 O2向.OH的原位顺利转化;电Fenton法氧化降解苯甲酸的较佳条件为:pH=3,Fe2+添加量25 mg/L,电解电流密度3 mA/cm2;在用电Fenton法彻底氧化降解苯甲酸的过程中,存在着苯甲酸转化生成对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的中间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FENTON 苯甲酸 过氧化氢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用H_2O_2氧化苯乙烯合成苯甲酸(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敏 魏俊发 史真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7-290,i004,共5页
以30% H2O2 做为氧化剂,钨酸钠与含O双齿有机配体(草酸)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研究了苯乙烯氧化制苯甲酸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苯乙烯100. 0mmol, n(钨酸钠)∶n(草酸)∶n(苯乙烯)∶n(3... 以30% H2O2 做为氧化剂,钨酸钠与含O双齿有机配体(草酸)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研究了苯乙烯氧化制苯甲酸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苯乙烯100. 0mmol, n(钨酸钠)∶n(草酸)∶n(苯乙烯)∶n(30% H2O2 ) =2. 0∶3. 2∶100. 0∶440. 0,于92℃反应24h,苯甲酸收率98. 6%。用GC- MS跟踪了氧化过程中4种主要物质苯乙烯、1 -苯基邻二醇、羟基苯乙酮及苯甲酸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提出了其主要氧化机理为苯乙烯经过环氧化反应、水解生成生成1- 苯基邻二醇, 1- 苯基邻二醇再氧化为羟基苯乙酮、最后氧化为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钨酸盐 双氧水 氧化 苯乙烯 苯甲酸
下载PDF
苯甲酸气相加氢制苯甲醛负载型CeO2/Al2O3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金莉 崇明本 +2 位作者 程党国 陈丰秋 詹晓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O2/Al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在苯甲酸加氢制备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焙烧温度为600℃和CeO2负...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O2/Al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在苯甲酸加氢制备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焙烧温度为600℃和CeO2负载量为40%时的催化剂性能较好,进行苯甲酸加氢反应时,苯甲酸转化率可达98.4%,苯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3.7%和92.2%。共沉淀法制得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因产生积炭而失活,再生后能恢复活性。对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分析,发现催化剂比表面、CeO2晶粒大小和CeO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是造成活性不同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苯甲醛 氧化铈 还原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苯甲醛合成苯甲酸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辉 李亚红 姜文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17,44,共5页
以苯甲醛为原料,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碳酸钾为碱性添加物氧化合成苯甲酸.当苯甲醛为0.01 mol,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0.06 mol 30%H2O2、0.006 5 mol碳酸钾、反应温度60~ 65℃、反应时间3.5h,苯甲酸产率... 以苯甲醛为原料,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碳酸钾为碱性添加物氧化合成苯甲酸.当苯甲醛为0.01 mol,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0.06 mol 30%H2O2、0.006 5 mol碳酸钾、反应温度60~ 65℃、反应时间3.5h,苯甲酸产率可达91%.同时考察了其他碱对本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碳酸钾的碱性条件下氧化产率最好.在优化条件下合成了其他的芳香酸,产物经熔点和红外光谱分析确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反应条件温和,而且产物易处理,对环境污染小,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苯甲醛 氧化 过氧化氢 碱性添加物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牛血红蛋白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过氧化氢 被引量:4
19
作者 单雅琦 张容珲 +1 位作者 陈永宁 唐宁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1,共4页
在1.0×10^-4mol·L^-1的H2SO4中,牛血红蛋白催化H2O2氧化苯甲酸生成羟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在碱性溶液中有强荧光,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H2 O2的方法。在激发波长295 nm与发射波长408 nm处,反应体系的荧光增加值ΔF与H2O... 在1.0×10^-4mol·L^-1的H2SO4中,牛血红蛋白催化H2O2氧化苯甲酸生成羟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在碱性溶液中有强荧光,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H2 O2的方法。在激发波长295 nm与发射波长408 nm处,反应体系的荧光增加值ΔF与H2O2的浓度在7.880×10^-8~1.182×10^-4mol·L^-1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7.418×10^6 c+9.742(c的单位为mol·L^-1),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为5.26×10^-8mol· L^-1。将方法用于雨水及消毒液中H2 O2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牛血红蛋白 苯甲酸 荧光法
下载PDF
强化光催化氧化苯甲酸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杏妹 张秋云 +1 位作者 李来胜 于凤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98-103,共6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TiO2、O3、H2O2光催化氧化苯甲酸的过程.结果表明:苯甲酸在光催化臭氧-过氧化氢氧化(UV/TiO2/O3/H2O2)和光催化臭氧氧化(UV/TiO2/O3)过程的去除率比单独光氧化(UV)、光催化氧化(UV/TiO2)、光催化过氧化氢氧...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TiO2、O3、H2O2光催化氧化苯甲酸的过程.结果表明:苯甲酸在光催化臭氧-过氧化氢氧化(UV/TiO2/O3/H2O2)和光催化臭氧氧化(UV/TiO2/O3)过程的去除率比单独光氧化(UV)、光催化氧化(UV/TiO2)、光催化过氧化氢氧化(UV/H2O2)过程明显增高.TiO2的最佳投加量为4.0 g/L,苯甲酸降解速度随着O3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低质量浓度的H2O2能促进苯甲酸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苯甲酸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反应,苯甲酸在UV/TiO2/O3/H2O2作用下降解的速率常数是UV/TiO2/O3过程的1.47-6.29倍,是UV/TiO2过程的3.39-5.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光催化 二氧化钛 臭氧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