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ple Dolomitization and Fluid Flow Events in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of Sichuan Basin,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PENG Bo LI Zongxing +6 位作者 LI Guorong LIU Chenglin ZHU Shifa ZHANG Wang ZUO Yinhui GUO Yingchun WEI Xiao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11-332,共22页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is a set of large-scale, extensively dolomitized, carbonate reservoirs occurring within the Sichuan Basin.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reveal dolomitization was a direct res...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is a set of large-scale, extensively dolomitized, carbonate reservoirs occurring within the Sichuan Basin.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reveal dolomitization was a direct result of precipitation by chemically distinct fluids occurring at different times and at different intensities. Based on this evidence, dolomitization and multiple fluid flow events are analyzed, and three types of fluid evolution models are proposed. Results of analysis show that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carbonates were deposited in a restricted peritidal environment (630- 542 Ma).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Mg2+ concentration seawater was a direct result of dolomitization for the micrite matrix, and for fibrous aragonite in primary pores. Geochemical evidence shows low δ18O values of micritic dolomite varying from -1.29%o to -4.52%o PDB, abundant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and low dolomite order degrees. Microbes and meteoric water significantly altered dolomite original chemical signatures, resulting in algal micritic dolomite and the fine-grained, granular, dolosparite dolomite having very negative δ18O values. Finely crystalline cement dolomite (536.3-280 Ma) and coarsely crystalline cement dolomite have a higher crystallization degree and higher order degree. The diagenetic sequence and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 imply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burial depth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which closely resemble the temperature of generated hydrocarbon. Compared with finely crystalline dolomite, precipitation of coarsely crystalline dolomite was more affected by restricted basinal fluids. In addition, there is a trend toward a more negative δ18O value, higher salinity, higher Fe and Mn concentrations, REE-rich. Two periods of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identified, as the exceptionally high temperatures as opposed to the temperatures of burial history, in addition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salinity fluid inclusions. The early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ev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hot magnesium- and silicon-rich fluid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recrystallized matrix dolomite that is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flint, opal, and microcrystalline quartz in intergranular or intercrystalline pores. This event was likely the result of a seafloor hydrothermal chimney eruption during Episode I of the Tongwan Movement (536.3-5.5 Ma). In contrast, later hydrothermal fluids, which caused precipitation of saddle dolom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alinity (15-16.05wt% NaCI equivalent)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250 to 265℃), δ18O values that were more enriched, and REE signatures. Geochemical data and the paragenetic sequence indicate that this hydrothermal fluid was related to extensive Permi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activity (360-280 Ma).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presence of complicated dolomitization processes occurring during various paleoclimates, tectonic cycles, and basinal fluids flow; results ar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se dolomitized Precambrian carbonates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AMBRIAN DOLOMITE geological fluid flow meteoric water hydrothermal activity SichuanBasin
下载PDF
贵州天柱上公塘—大河边寒武纪重晶石矿床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结构、构造特征 被引量:70
2
作者 杨瑞东 魏怀瑞 +2 位作者 鲍淼 王伟 王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5-680,725-726,共8页
贵州天柱寒武系重晶石矿床属世界上最大的重晶石矿床,其储量达到2亿吨以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海底热水(液)喷流沉积形成的脉状构造、冲刷构造、饼状体构造、柱状体构造、块状构造、斑状构造、水平纹层构造、碳... 贵州天柱寒武系重晶石矿床属世界上最大的重晶石矿床,其储量达到2亿吨以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海底热水(液)喷流沉积形成的脉状构造、冲刷构造、饼状体构造、柱状体构造、块状构造、斑状构造、水平纹层构造、碳质膜壳构造等沉积构造和沉积构造序列,同时具有热水(液)喷流成因的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钡冰长石等典型矿物。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天柱寒武系重晶石矿床沉积序列,为这一超大型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构造 地球化学 热水(液)喷流 重晶石 贵州
下载PDF
贵州镇宁乐纪泥盆系重晶石矿热水沉积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军波 杨瑞东 +2 位作者 陶平 魏怀瑞 刘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2-430,共9页
贵州镇宁乐纪泥盆系重晶石矿床地质储量3 302万t,属大型矿床类型。通过对矿床沉积结构、构造特征研究发现,矿床(体)中分布:纹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碎屑状构造、块状构造等,它们与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广西古潭热水沉积... 贵州镇宁乐纪泥盆系重晶石矿床地质储量3 302万t,属大型矿床类型。通过对矿床沉积结构、构造特征研究发现,矿床(体)中分布:纹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碎屑状构造、块状构造等,它们与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广西古潭热水沉积重晶石岩及北秦岭二郎坪群热水沉积重晶石岩类似,海底热水喷流形成的热水喷流通道相、单一热水沉积岩相及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相在镇宁重晶石矿层中广泛分布,共同构成了热水浊流沉积相,这与秦岭泥盆系热水沉积岩(矿)类似,矿层沉积结构、构造及岩相特征很好的记录了海底热水喷流、演化的信息,沉积韵律特征说明了热水喷流由弱—强—弱的变化过程。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形成的镇宁重晶石矿中热水沉积结构、构造及热水沉积岩相发育,是研究古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划分热水沉积岩相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结构、构造 热水(液)喷流 重晶石 贵州
下载PDF
管道充水过程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永鑫 吴昊潼 +2 位作者 杨开林 郭新蕾 王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9,共5页
管道充水过程涉及复杂的气液两相瞬变过程,合理分析、评价其两相动力学特性对工程的优化设计、安全运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建立了充水过程的气相模型相似律,认为通气孔排气过程的动力相似律可近似... 管道充水过程涉及复杂的气液两相瞬变过程,合理分析、评价其两相动力学特性对工程的优化设计、安全运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建立了充水过程的气相模型相似律,认为通气孔排气过程的动力相似律可近似套用重力相似律,据此推导出了管内滞留气囊原、模型的几何比尺关系。将建立的气相模型相似律应用于南水北调北京段西四环暗涵通气孔水工模型试验,分析了充水全过程中两相流各动力学测量参数,得出暗涵合理的充水流量。最后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中滞留气囊对输水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充水 通气孔 气液两相流 相似律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热液和冷泉10种无脊椎动物基因组大小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平 王敏晓 +1 位作者 李超伦 孙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0,共10页
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作为生物单倍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的DNA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恒定的,因而C值可以作为生物物种的一个特定参数。深海热液和冷泉为更好地理解C值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特征性的模型。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作为生物单倍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的DNA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恒定的,因而C值可以作为生物物种的一个特定参数。深海热液和冷泉为更好地理解C值与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特征性的模型。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来自热液和冷泉环境中的10种深海无脊椎动物的C值,其分布范围从0.87pg到12.28pg,其中,相比于软体动物和多毛类,甲壳生物基因组大小及变异均较大。对比热液和冷泉两个群落中共有种(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 platifrons、柯氏潜铠虾Shinkaia crosnieri以及长角阿尔文虾Alvinocaris longirostris)的基因组大小,发现C值差异并不显著。同时,综合已有的数据,对深海化能极端环境与其他环境条件下的物种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深海化能极端环境下生物的基因组大小并没有发现明确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 冷泉 化能合成生态系统 基因组大小 C值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热液喷口探测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华伟 陶卓 +5 位作者 李怀明 岳羲和 蔡真 陈升 周红伟 叶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2,共7页
海底热液喷口周围的水体具有显著的浊度和化学组分异常,是寻找热液喷口的重要标志。文章提出了一种海底热液喷口的探测技术方法,设计了低功耗化学传感器。该化学传感器可搭载在相关平台,实时探测水体的Eh、H_2S、pH及CO_3^(2-)等电位值... 海底热液喷口周围的水体具有显著的浊度和化学组分异常,是寻找热液喷口的重要标志。文章提出了一种海底热液喷口的探测技术方法,设计了低功耗化学传感器。该化学传感器可搭载在相关平台,实时探测水体的Eh、H_2S、pH及CO_3^(2-)等电位值,结合浊度异常,可以推断热液喷口的位置。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海试结果表明,该化学传感器可有效探测由热液活动产生的水体异常,是一种探测海底热液喷口的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喷口 水体异常 化学传感器 西南印度洋中脊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古热水场地球化学类型及流体动力学模型探讨——热水沉积成矿盆地分析与研究方法之二 被引量:30
7
作者 方维萱 《西北地质科学》 1999年第2期17-27,共11页
采用地质类比方法, 结合秦岭造山带热水沉积岩相研究, 提出热水沉积体系概念。通过现代陆相及海相热泉和秦岭热水沉积岩相对比, 按化学成分可将古热水场划分为强酸性硫酸盐型、弱酸强碱碳酸盐型、以SiO2 为酸酐型、碱性富Mg ... 采用地质类比方法, 结合秦岭造山带热水沉积岩相研究, 提出热水沉积体系概念。通过现代陆相及海相热泉和秦岭热水沉积岩相对比, 按化学成分可将古热水场划分为强酸性硫酸盐型、弱酸强碱碳酸盐型、以SiO2 为酸酐型、碱性富Mg 重卤水型、热卤水型及强酸性硼硅酸盐型等6 种类型古热水场。并对典型热水场的地球化学类型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热水系统的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提出了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热水系统的两类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模型, 热水层流体系模型和不同成分、性状的热水混合体系模型。从热水系统的边界协同学约束条件、空间拓朴结构、流体通量动量方程及矿质大规模沉淀的地球化学动力学等方面对这两类流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古热水场 地球化学 热水成矿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PIPEPHASE的油田集输系统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缪顺宸 王佩弦 +1 位作者 丁凯 韩梦媛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12期26-28,共3页
油田集输系统作为石油化工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计划变更、运行时间较长等客观因素,准确把握集输系统流动特性较为困难。基于管道设计参数、采出物物性等基础参数,利用PIPEPHASE搭建油田集输系统仿真模型,引入传热修正系数... 油田集输系统作为石油化工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计划变更、运行时间较长等客观因素,准确把握集输系统流动特性较为困难。基于管道设计参数、采出物物性等基础参数,利用PIPEPHASE搭建油田集输系统仿真模型,引入传热修正系数和管径修正系数表征沉积物对系统水热力场的影响,准确预测集输系统的水热力场分布。以我国某高含水老油田为例,未修正PIPEPHASE模型与现场数据对比,管段压降、管段温降平均偏差为2.71℃、47.83%;井口-计量站的管径修正系数分布在0.54~0.79之间,该类型管段流通面积已严重缩小,系统运行效率较低,接转站-联合站的管径修正系数为0.92,流通面积缩小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老油田 集输系统 水热力修正 流动特性
下载PDF
两相态多物质高温射流钻井井下流场模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柳 纪国栋 +2 位作者 韦海涛 姬佳炎 吕泽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60,共6页
高温射流是一种适用于深部硬地层的新型钻井方法,它通过井下反应器中超临界氧化反应生成高温高压的射流破岩,因此对不同相态、多物质条件下高温射流钻井井底流场进行瞬态分析,并考虑不同地层的岩屑直径大小对井底流场的影响,模拟条件更... 高温射流是一种适用于深部硬地层的新型钻井方法,它通过井下反应器中超临界氧化反应生成高温高压的射流破岩,因此对不同相态、多物质条件下高温射流钻井井底流场进行瞬态分析,并考虑不同地层的岩屑直径大小对井底流场的影响,模拟条件更加符合实际钻井井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水紧贴钻井管柱上返,可以有效地对管柱进行降温保护,防止管柱高温失效破裂;超临界水与冷却水之间存在一个较薄的温度变化过渡层,最大比热容均处在超临界流体边界,可以较好地捕捉超临界水和亚临界水的分布;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可以较准确地对二氧化碳的热物理性质进行模拟;在实际钻井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高温射流与冷却水的注入比例调节环空温度,防止出现高温井壁坍塌等事故;岩屑直径越大,高温射流作用的区域越大,更加易于清理。研究结果可为高温射流钻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射流 冷却水 两相态 超临界流体 岩屑直径 井底流场
下载PDF
贵州纳雍水东地区黑色岩系中钼镍矿床及其伴生元素矿化特征
10
作者 刘开坤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5期175-178,共4页
贵州纳雍水东地区的钼镍矿体主要产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黑色页岩系中。通过对水东地区钼镍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分析研究,将该矿床矿层分为主钼镍矿层(富矿层)及次钼镍矿层(贫矿层),其中主钼镍矿层为"钼镍多金属层",次... 贵州纳雍水东地区的钼镍矿体主要产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的黑色页岩系中。通过对水东地区钼镍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分析研究,将该矿床矿层分为主钼镍矿层(富矿层)及次钼镍矿层(贫矿层),其中主钼镍矿层为"钼镍多金属层",次钼镍矿层为"钼镍多金属层"的顶、底板岩层,通过分析测试,发现"钼镍多金属层"顶、底板岩层中的钼镍已达到工业品位,可作为矿床开采利用。分析研究发现该矿床中钼镍矿主要以碎屑状(竹叶状)、星散状、微层状分布,碎屑在矿层中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并具有波浪状展布的特点;通过对钼镍矿层沉积构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纳雍水东地区钼镍矿层主要是在热水(液)喷流沉积作用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元素 矿化特征 热水(液)喷流 钼镍矿 贵州纳雍水东
下载PDF
IRWST非能动排气盖流量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
11
作者 张玉 黄祥明 +2 位作者 张星亮 关岭松 宋春景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24期65-67,共3页
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IRWST)为第三代AP系列核电技术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核级关键设备之一。安装在CA03结构模块的IRWST排气盖的功能效果将直接影响事故工况下的IRWST有效性。IRWST排气盖非能动地在一定压差下达到一定流量是其关键指标... 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IRWST)为第三代AP系列核电技术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核级关键设备之一。安装在CA03结构模块的IRWST排气盖的功能效果将直接影响事故工况下的IRWST有效性。IRWST排气盖非能动地在一定压差下达到一定流量是其关键指标。论文将通过排气盖样机试验和流场模拟对比分析排气盖的压差和流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 非能动 排气盖 数值模拟 流量
下载PDF
180 MW级双水内冷发电机定子铁心变风道技术
12
作者 崔阳阳 郑东平 +2 位作者 李巧珍 张嘉康 梁旭彪 《电机技术》 2017年第1期14-17,21,共5页
以180 MW级双水内冷发电机为例,采用网络节点法和CFD软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电机定子铁心变风道技术的各方案进行比较,为同级双水内冷发电机的定子铁心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水内冷发电机 定子铁心 变风道 流量 温度
下载PDF
西安某综合楼水模块空调系统的优化改造设计
13
作者 史亚萍 呼延念超 +3 位作者 李烨 齐君 李林科 张进元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4年第1期99-101,共3页
对某综合楼中使用的"水模块+风管机空调系统"的组成、工艺流程的改造等进行了论述,并同"散热器+分体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对比。
关键词 综合楼 水模块+风管机空调系统 工艺流程改造 板式换热器 散热器+分体空调系统 经济对比
下载PDF
软体动物腹足纲分类学研究进展——从近海到深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素萍 张树乾 《海洋科学集刊》 CAS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海洋的研究已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认知.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先进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搭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emo...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关于海洋的研究已由浅海逐步向深海发展,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认知.自2014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依托先进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搭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先后对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雅浦海山区以及马努斯热液区等深海区域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查,采集到了大量深海腹足纲(Gastropoda)标本,其中有一些为未经发现和描述的新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关于深海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实现了深海环境和软体动物资源的新认知.本文对近年来从深海采集到的腹足类标本进行了整理分类,对其中的11属13种进行描述,并对深海特殊环境中腹足纲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总结,对中国软体动物腹足纲从近海至深海的分类现状进行研究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足类 热液区 冷泉区 海山区 展望 从近海到深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