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茴香中1个新的吡嗪类生物碱
1
作者 刘云 胡梦雅 +6 位作者 张文静 范雨欣 徐瑞雯 朱登辉 孙彦君 冯卫生 陈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7,共5页
采用硅胶、ODS、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吡嗪类生物碱。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1D NMR、2D NMR、UV、IR、MS等)鉴定结构分别为hyperectpy... 采用硅胶、ODS、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吡嗪类生物碱。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1D NMR、2D NMR、UV、IR、MS等)鉴定结构分别为hyperectpyrazin A(1)、1′S-(6-methylpyrazin-2-yl)-ethane-1′,2′-diol(2)、2-hydroxymethyl-6-methylpyrazin(3)和pyrazine-2-carboxylic acid(4)。化合物1为1个新的吡嗪类生物碱,化合物2~4为首次从角茴香中分离得到,并首次通过Mo_(2)(OAc)_(4)诱导的CD谱确定了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模型和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化合物1~4进行体外活性评价,其中化合物2和4表现出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在终浓度为50μmol·L^(-1)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44.40%和4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茴香 化学成分 吡嗪类生物碱 hyperectpyrazin A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