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手术中的高乳酸血症 被引量:7
1
作者 卞璐瑜 于坤 龙村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1期3281-3283,共3页
手术刺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糖代谢紊乱,对患者的预后和手术的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心脏手术围术期高乳酸血症的发生多倾向于老年、女性、低射血分数、低血色素、急诊、二次、复杂手术的患者。目前,乳酸酸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 手术刺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糖代谢紊乱,对患者的预后和手术的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心脏手术围术期高乳酸血症的发生多倾向于老年、女性、低射血分数、低血色素、急诊、二次、复杂手术的患者。目前,乳酸酸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再者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应用缓冲剂纠正酸中毒,常用缓冲剂有碳酸氢钠、胰岛素、二氯乙酸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高乳酸血症 心脏手术
下载PDF
高乳酸血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苏文凌 朱铁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48-851,共4页
危重症患者血清中的乳酸水平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启动治疗的依据。因此临床医生必需熟知造成乳酸升高的病因并给予病因治疗。本文就高乳酸水平的发病机制,病因以及治疗手段等做一综述。
关键词 高乳酸血症 危重症 酸中毒
下载PDF
陈黄汤对HAART继发高乳酸血症HIV/AIDS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肖江峰 陈永宏 牟方政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陈黄汤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继发高乳酸血症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AART继发高乳酸血症HIV/AID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碳酸氢钠治疗,观察组口服陈黄汤... 目的:探讨陈黄汤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继发高乳酸血症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AART继发高乳酸血症HIV/AID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碳酸氢钠治疗,观察组口服陈黄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乳酸及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水平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黄汤可有效改善HAART继发高乳酸血症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血乳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乳酸血症 HAART HIV/AIDS 陈黄汤
下载PDF
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与并发高乳酸血症和低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淼 田德英 周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6-87,9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与并发高乳酸血症和低血糖的关系及机制。方法: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内毒素、乳酸、血糖、总胆红素及乳酸脱氢酶的活力。结果: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与并发高乳酸血症和低血糖的关系及机制。方法: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内毒素、乳酸、血糖、总胆红素及乳酸脱氢酶的活力。结果: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2.2%,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内毒素水平为(1.87±0.91)EU/ml,正常血糖患者内毒素水平为(1.01±0.21)EU/m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乳酸血症发生率为93.5%,发生高乳酸血症的患者内毒素水平为(1.85±0.92)EU/ml,正常乳酸水平的患者内毒素水平为(1.03±0.04)EU/m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8例患者中乳酸脱氢酶升高者有30例,占62.5%,其血清乳酸水平为(10.92±3.27)mmol/L,乳酸脱氢酶正常的患者乳酸水平为(6.51±0.47)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乳酸脱氢酶升高者血糖为(1.61±1.47)mmol/L,乳酸脱氢酶正常的患者血糖为(3.91±0.58)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0例正常人的血糖、乳酸、总胆红素值均在正常值参考范围内,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严重的内毒素血症时可通过影响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而增强机体糖酵解功能,导致高乳酸血症和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高乳酸血症 乳酸脱氢酶 低血糖 慢性重型肝炎
下载PDF
胃肠道手术后高乳酸血症对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小娟 张珺 +1 位作者 张楠 王晓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1293-129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高乳酸血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及胃肠道手术不同手术部位术后高乳酸血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实施胃肠道手术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16例患者,依据术后初始动脉血乳酸值分为... 目的探讨胃肠道术后高乳酸血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及胃肠道手术不同手术部位术后高乳酸血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实施胃肠道手术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16例患者,依据术后初始动脉血乳酸值分为:高乳酸血症组(Lac>2mmol·L-1,100例)和乳酸正常组(Lac≤2mmol·L-1,1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预后相关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据手术解剖部位,将纳入患者分为4组(食管组、胃组、十二指肠及小肠组、大肠组),比较各组间术后乳酸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乳酸正常组比较,高乳酸血症组术后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d死亡率均升高(P均<0.05);在预测28d死亡率方面,术后即刻乳酸值具有预测价值(AUC 0.851),其中动脉血乳酸值2.550 mmol·L-1预测28d死亡率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4.4%;不同手术部位患者术后乳酸值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2,P=0.012),其中大肠部位手术后较少发生高乳酸血症(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高乳酸血症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之一。手术部位影响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乳酸血症 胃肠道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高乳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恒 张冬梅 +1 位作者 张惟惟 高小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529-532,53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乳酸血症(Hyperlactacidemia)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结直肠外科,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89例,性别不限,年龄≥60岁。收集其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乳酸血症(Hyperlactacidemia)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结直肠外科,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89例,性别不限,年龄≥60岁。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动脉血气、肝肾功及电解质等),术中生命体征(血压、尿量等)、术中处理措施(包括输液及血制品和血管活性药物等的应用),根据手术结束时动脉血乳酸值,将患者分为高乳酸血症组(H组,60例)和非高乳酸血症组(N组,129例)。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术前一般情况和术中处理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病人围术期发生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H组患者肝功能Child评分、APACHEⅡ评分、肌酐、AG和NLR均高于N组(P<0.05);H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体重指数(BMI)低于N组(P<0.05);H组患者术中晶体液使用量及尿量少于N组(P<0.05);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压低于入室基础血压的20%~30%、30%~40%及>40%的持续时间均长于N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OR=1.206;95%CI:1.094~1.329,P=0.000)、阴离子间隙(AG)(OR=2.017;95%CI:1.196~4.404,P=0.009)、肝功能Child评分(OR=5.417;95%CI:1.283~7.329,P=0.001)、术中血压低于基础血压30%持续时间(OR=1.729;95%CI:1.553~2.962,P=0.026)以及手术时间(OR=1.973;95%CI:1.952~2.994,P=0.013)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LR、AG、肝功能评分、术中低于基础血压30%持续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结直肠癌手术 高乳酸血症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骶骨骨盆手术患者术中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许军军 高灵灵 冯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行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高乳酸血症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5月3日—201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骶... 目的探讨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行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高乳酸血症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5月3日—2018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的341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的总时间、术中血气分析中的乳酸值,以及患者术后心、肺、神经系统并发症和伤口感染的情况。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发生高乳酸血症将其分为高乳酸血症组(71例)和对照组(270例),对该类患者术中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71例患者发生高乳酸血症,发生率为20.82%(71/3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球囊阻断总时间(>60min)和术中出血量(>4000mL)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术中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高乳酸血症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2组心脏、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阻断总时间大于60min和术中出血量大于4000mL的患者术中易发生高乳酸血症,与术中未发生高乳酸血症的患者相比,前者伴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对这部分患者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乳酸血症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腹主动脉球囊 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大白鼠内毒素休克的代谢变化及山莨菪碱(654-2)对其的影响
8
作者 甘继宏 郭炯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71-75,共5页
用E.Coli内毒素复制休克模型。将内毒素注入静脉后立即引起ABP先降、后升、再降的双向反应。在ABP第二次降至<8.0 kPa时,迅速采血样检查,结果为:血气无异常(P>0.05),血液pH降低(p<0.001);动脉血中葡萄糖水平降低(P<0.001),... 用E.Coli内毒素复制休克模型。将内毒素注入静脉后立即引起ABP先降、后升、再降的双向反应。在ABP第二次降至<8.0 kPa时,迅速采血样检查,结果为:血气无异常(P>0.05),血液pH降低(p<0.001);动脉血中葡萄糖水平降低(P<0.001),乳酸和NPN升高(P<0.01,P<0.05),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预先应用654-2后再进行同样实验,发现:PaO_2-PrO_2差出现代偿性增大(p<0.05),乳酸回降至正常水平,pH显著回升(P<0.05),低血糖症明显改善(P<0.05),只是对高氮质血症无影响(P>0.05)。再将休克和654-2+休克2组的ABP作动态对比观察,未见654-2对ABP有任何影响。单纯休克的血糖水平随ABP而进行性降低;在ABP2次下降前,即注内毒素后30 min再静脉注入肾上腺素,血糖仍有升高反应,在观察期内一直在正常水平之上。作者结合实验结果对发病过程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休克 胰岛素 山莨菪碱
下载PDF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熊伟 王西华 赵云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计算患者开始治疗24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PSI及CURB-65评分变化率,将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存活组... 目的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计算患者开始治疗24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PSI及CURB-65评分变化率,将研究对象分别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起始乳酸浓度、治疗24小时后乳酸清除率及PSI和CURB-65评分变化率并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24小时后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呼衰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起始乳酸浓度、PSI评分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酸清除率及CURB-65变化率存活组明显高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治疗24小时后的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和呼衰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结论治疗24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是评价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酸清除率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高乳酸血症 预后
下载PDF
乳酸代谢及凝血功能评价小儿危重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建忠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62-76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组的危重患儿的凝血指标、血乳酸(LAC)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变化关系。方法按不同组别PCIS(〉80分、80-71分、≤70分)分为三组,研究不同组别PCIS患儿动脉血乳酸及凝血指标变化,比较组间危重患儿的死亡率... 目的研究不同分组的危重患儿的凝血指标、血乳酸(LAC)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变化关系。方法按不同组别PCIS(〉80分、80-71分、≤70分)分为三组,研究不同组别PCIS患儿动脉血乳酸及凝血指标变化,比较组间危重患儿的死亡率、休克和MODS发生率。结果随着PCIS的下降患儿病情逐渐加重,血乳酸值、PT、APTT、TT明显升高,FBG明显降低,休克、MODS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 PCIS能反应危重患儿程度,LAC及凝血功能能够预测危重患儿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凝血功能障碍 高乳酸血症 预测
下载PDF
成人心脏瓣膜术后高乳酸血症的体外循环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小贞 王树伟 +2 位作者 余鹏飞 李刚 杨巧玲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6期349-352,34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瓣膜术后高乳酸血症的体外循环(ECC)相关因素。方法对212例在本院行ECC心脏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T2)、心脏复跳后(T3)、停机时(T4)、手术结束后(T5)、入ICU...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瓣膜术后高乳酸血症的体外循环(ECC)相关因素。方法对212例在本院行ECC心脏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阻断后(T2)、心脏复跳后(T3)、停机时(T4)、手术结束后(T5)、入ICU时(T6)监测血乳酸水平,观察乳酸值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并总结影响高乳酸血症的ECC相关因素。结果ECC手术时间大于3 h、转机时间大于2 h、阻断时间大于60 min、灌注流量低于60 ml/(kg·min)、灌注压在80 mm Hg以上、转中红细胞比容(HCT)在0.20~0.25都会使患者的乳酸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心脏瓣膜手术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的因素很多,排除患者自身、麻醉和术后监护等因素,减少引起乳酸增高的ECC相关因素,提高灌注技术是追求的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体外循环 成人 高乳酸血症 术后监测 灌注压 灌注流量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临床研究
12
作者 臧桂芹 叶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8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对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血乳酸水平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对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血乳酸水平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吸氧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水平、PaO2、PaCO2、pH、白细胞计数、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肌酐及清蛋白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CO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p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可有效降低血乳酸浓度,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有助于下调NT-proBNP水平,价值优于常规吸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心肺功能衰竭 高乳酸血症 疗效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脓毒症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郑燚 王瑶 +4 位作者 代礼 王芳 陈志文 张凌 王艳艳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75-1081,共7页
目的探索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脓毒症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应用情况,为此类患者的RCA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 目的探索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脓毒症合并高乳酸血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应用情况,为此类患者的RCA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RCA-CRRT的脓毒症患者。根据CRRT开始前初始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2.0 mmol/L)和高乳酸血症组(>2.0 mmol/L),并对中度高乳酸血症(2 mmol/L0.05)。乳酸正常组与高乳酸血症组的枸橼酸蓄积发生率分别为13.0%和25.9%(P<0.05)。两组的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高钠血症、滤器凝血事件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死亡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乳酸正常组与高乳酸血症组首个体外循环寿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例高乳酸血症患者中,中度高乳酸血症186例,重度高乳酸血症27例。PSM前,中度与重度高乳酸血症组的男性比例、糖尿病比例、白蛋白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白细胞介素-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中度与重度高乳酸血症组均为22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高乳酸血症组与重度高乳酸血症组的枸橼酸蓄积发生率分别为18.2%和50.0%(P<0.05)。两组的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高钠血症、滤器凝血事件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死亡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中度高乳酸血症组与重度高乳酸血症组首个体外循环寿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A用于脓毒症伴高乳酸血症患者的CRRT抗凝时,枸橼酸蓄积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重度高乳酸血症患者),应严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乳酸血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原文传递
基于MEWS及多指标参数的列线图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
14
作者 邱菊 徐婉婉 +3 位作者 刘全有 林福长 汤淑倩 王洪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7期3115-3121,共7页
目的:利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EWS)及多指标参数开发并验证一种列线图,用于急诊科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326例60岁或以上非创伤性患者的资料,主要结局是患者3 ... 目的:利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EWS)及多指标参数开发并验证一种列线图,用于急诊科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326例60岁或以上非创伤性患者的资料,主要结局是患者3 d内的死亡风险,将所有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及验证组。通过单因素逻辑回归(LR)分析在训练组筛选风险因子,并通过多因素LR分析建立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分别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每个模型的性能,绘制决策曲线用于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绘制列线图对联合模型进行预测概率的可视化展示,结合校准曲线来评估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基于年龄、低蛋白血症、MEWS评分和高乳酸血症建立的列线图显示出良好的校准和出色的辨别力(在训练和验证队列中的AUC分别为0.917和0.878),校准图和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诊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可以提高急诊留观室老年危重症患者潜在死亡风险的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 高乳酸血症 低蛋白血症 列线图
原文传递
血乳酸水平与糖尿病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以梅 居旻杰 +3 位作者 潘思梦 贺黉裕 罗哲 顾准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9-69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对合并糖尿病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月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所有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年龄〉18岁、住院时间〉24 h者.记录患者入院当日动脉血...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对合并糖尿病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月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所有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年龄〉18岁、住院时间〉24 h者.记录患者入院当日动脉血乳酸、血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3 d内最低氧合指数(PaO2/FiO2)、是否行机械通气、有无糖尿病病史、是否使用双胍类药物、是否病因处理、是否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根据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高乳酸组(乳酸〉2 mmol/L)和低乳酸组(乳酸≤2 mmol/L);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进一步分组.对各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脓毒症患者中男性76例,女性30例;年龄(68.1±14.7)岁;低乳酸组51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7例,高乳酸组55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2例.与低乳酸组比较,高乳酸组患者年龄大,SOFA评分高,行病因处理比例低(均P〈0.05).糖尿病脓毒症患者血乳酸水平与无糖尿病脓毒症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ol/L:3.03±2.73比2.81±2.40,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乳酸组90 d生存率明显低于低乳酸组(56.36%比90.20%,χ2=0.697,P=0.008);无糖尿病高乳酸组患者生存期较短,且90 d生存率明显低于无糖尿病低乳酸组(58.14%比90.90%,χ2=7.152,P=0.007);糖尿病高乳酸组90 d生存率与糖尿病低乳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0%比85.71%,χ2=0.012,P=0.9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3.863,95%可信区间(95%CI)=1.237~12.060,P=0.020〕.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层后,血乳酸是影响无糖尿病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4.816,95%CI=1.407~15.824,P=0.010),而对糖尿病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无影响(OR=0.000,95%CI=0.000~1.103,P=0.270).结论 血乳酸水平对于是否合并糖尿病脓毒症患者的预测价值不同,在无糖尿病的脓毒症患者中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相关,而在合并糖尿病的脓毒症患者中血乳酸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需进一步研究,可能需调高血乳酸的分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乳酸血症 糖尿病 血乳酸 生存率 预后
原文传递
胃肠道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小娟 王晓佳 +1 位作者 王晓红 杨晓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5-879,共5页
目的 探讨引起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Lac)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实施胃肠道手术后转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初始Lac水平分为Lac升高组(... 目的 探讨引起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Lac)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实施胃肠道手术后转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初始Lac水平分为Lac升高组(Lac >2 mmol/L,100例)和Lac正常组(Lac≤2 mmol/L,1 1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①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术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术后初始Lac;②术前危险因素:24h补液总量、24 h补胶体量;③术中危险因素:是否行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抗菌药物使用、平均动脉压最高值、最低值及其差值(MAPmax、MAPmin、△MAP)、补液总量、补胶体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Lac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APACHEⅡ评分以及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c升高组初始Lac水平明显高于Lac正常组(mmol/L:5.1±3.6比1.3±0.4,t=10.584,P=0.000).②两组患者术前24 h补液总量、补胶体量和术中MAPmax均无明显差异.与Lac正常组比较,Lac升高组术中△MAP[mmHg(1 mmHg=0.133 kPa):35.8±14.4比28.7±13.7,t=3.727,P=0.000]、急诊手术比例(19.0%比9.5%,x 2=9.869,P=0.007)、术中补液总量[mL:4 500(3 500,5 800)比3 700(2 812,5 075),Z=-3.244,P=0.001]、术中补胶体量[mL:1 000(1 000,1 900)比1 000(1 000,1 787),Z=-2.347,P=0.019]均明显升高,手术时间明显延长(min:222.0±91.5比187.0±75.9,t=3.026,P=0.003);而术中MAPmin(mmHg:68.7±11.6比75.9±10.6,t=-4.716, P=0.000)和抗菌药物使用率(62.0%比86.2%,x2=18.318,P=0.000)均明显降低.③食管、胃、十二指肠及小肠、大肠手术患者分别占6.9%、22.7%、16.7%、53.7%,术后Lac分别为2.8(1.6,5.4)、2.3(1.2,5.8)、2.5(1.5,5.2)、1.7 (1.1,2.9) mmol/L,说明手术部位影响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发生(x2=11.032,P=0.012),其中大肠手术后不易发生高乳酸血症(均P< 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部位(t=-2.725,P=0.007)、术中MAPmin(t=-4.533,P=0.000)、术中未使用抗菌药物(t=2.441,P=0.016)是胃肠道术后患者Lac升高的危险因素.⑤术中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后初始降钙素原(PCT)升高(PCT>0.5 μg/L)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中未使用抗菌药物组[17.89% (17/95)比67.74%(21/31),x 2=27.572,P=0.000].结论 手术部位影响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发生,其中大肠手术后发生高乳酸血症的可能性最低;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应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并提高MAP水平;术前及术中过多补液无法减少术后高乳酸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高乳酸血症 危险因素 低血压
原文传递
HIV/AIDS病人HAART相关的高乳酸血症/乳酸酸中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洪远 肖江 赵红心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3期363-366,共4页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引进和广泛地应用,使得艾滋病(HIV/AIDS)病人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大大下降。中国自从2003年开始,在政府的倡导下,广泛开展艾滋病的免费抗病毒治疗,其主要的方案是以核苷类药物(NRTIs)司他夫...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引进和广泛地应用,使得艾滋病(HIV/AIDS)病人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大大下降。中国自从2003年开始,在政府的倡导下,广泛开展艾滋病的免费抗病毒治疗,其主要的方案是以核苷类药物(NRTIs)司他夫定(d4T)、齐多夫定(AZT)或去羟肌苷(DDI)为骨干的,而核苷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线粒体毒性。在线粒体毒性中最严重的甚至是威胁生命的高乳酸血症和乳酸酸中毒。文章就高乳酸血症的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核苷类药物 高乳酸血症 乳酸酸中毒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及其防治 被引量:5
18
作者 鲁梅花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利奈唑胺为恶唑烷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后1~16周可发生血乳酸水平升高,甚至导致乳酸酸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速,甚至意识模糊。利奈唑胺... 利奈唑胺为恶唑烷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后1~16周可发生血乳酸水平升高,甚至导致乳酸酸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速,甚至意识模糊。利奈唑胺诱导乳酸酸中毒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有关。防治措施如下:应用利奈唑胺时应监测血乳酸水平;一旦乳酸水平超过正常值应立即停药;严重乳酸酸中毒患者应予对症治疗;利奈唑胺应避免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乳酸酸中毒 高乳酸血症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肢体止血带后低血压反应和酸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费建平 王欢锋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9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止血带后循环改变和动脉血气改变的一般规律。【方法】以30例单侧止血带条件下行下肢手术患者为实验组,采集入室后(T0)、全麻插管后30 min(T1)、松止血带前(T2)、松止血带后1 min(T3)、3 min(T4)、5 min(T5)、7 min(T6)、10... 【目的】探讨止血带后循环改变和动脉血气改变的一般规律。【方法】以30例单侧止血带条件下行下肢手术患者为实验组,采集入室后(T0)、全麻插管后30 min(T1)、松止血带前(T2)、松止血带后1 min(T3)、3 min(T4)、5 min(T5)、7 min(T6)、10min(T7)动脉血气、循环指标和EtCO_2;未用止血带的下肢创伤手术2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全麻插管后30 min(T1)、手术时间60 min(T2)时采集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前、术后(松止血带前)与对照组术前、术后(手术60 min)EtCO_2、PaCO_2、Lac、BEec、B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与T2比较,T3、T4、T5、T6、T7时SBP、D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HR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7与T6比较,SB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2比较,T3、T4、T5时,EtCO_2、PaCO_2快速、持续升高,T6、T7时下降。T4~T7时PaCO_2高于T2,T4~T6时EtCO_2高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止血带后,PH、BEec、BB均先降后升,T4~T7PH值低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4~T7时Lac均高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肢体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后存在高碳酸血症和乳酸血症的危险,松止血带后应积极应对低血压反应,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性低血压反应 高碳酸血症 高乳酸血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