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PARATED FLOW AROUND BENT-NOSE BICONIC IN HYPERSONIC FLOW
1
作者 N.Arai S.Sakaguchi +1 位作者 Y.Wada S.Ogawa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26-132,共7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separated flow around the bent-nose biconic, in which the second ordered 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 method is applied. The governing cqua-tion is a thin layer Navier-Stokes equatio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separated flow around the bent-nose biconic, in which the second ordered 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 method is applied. The governing cqua-tion is a thin layer Navier-Stokes equation. The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t the leeward side is a little higher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ymmetrical plane. This seems to be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rtex at the leeward side due to the separated flow. The location of a separation line and the size ar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Also the secondary separation is captured very cl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TV separated flow AROUND BENT-NOSE BICONIC IN hypersonic flow LINE very
下载PDF
NATURE OF THE SURFACE HEAT TRANSFER FLUCTUATION IN A HYPERSONIC SEPARATED TURBULENT FLOW
2
作者 Wang Shifen Li Qingquan (Institute of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96-302,共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unsteady nature of a hypersonic sepa- rated turbulent flow.The nominal test conditions were a freestream Mach number of 7.8 and a unit Reynolds number of...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unsteady nature of a hypersonic sepa- rated turbulent flow.The nominal test conditions were a freestream Mach number of 7.8 and a unit Reynolds number of 3.5x10^7/m.The separated flow was generated using finite span forward facing steps.An array of flush mounted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fast response platinum film resistance thermometers was used to make mul- ti-channel measurements of the fluctuating surface heat trtansfer within the separated flow.Conditional sampling ana- lysis of the signals shows that the root of separation shock wave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compression wave extending over a streamwise length about one half of the incoming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The compression waves con- verge into a single leading shock beyond the boundary layer.The shock structure is unsteady and undergoes large-scale motion in the streamwise direction.The length scale of the motion is about 22 percent of the upstream influence length of the separation shock wave.There exists a wide band of frequency of oscillations of the shock system.Most of the frequencies are in the range of 1-3 kHz.The heat transfer fluctuates intermittently between the undisturbed level and the disturbed level within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separation shock wave.This inter mittent phenomenon is considered 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large-scale shock system oscillations.Downstream of the range of shock wave motion there is a separated region where the flow experiences continuous compression and no intermittency phenomenon i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separated turbulent flow shock wave and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heat transfer fluctuation unsteady shock structure
下载PDF
Fluctuating Pressure Inside/Outside the Flow Separation Region in High Speed Flowfield 被引量:1
3
作者 Zhao Lei Zhao Xiaojian Li Suxun 《Journal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年第1期18-26,共9页
关键词 航空技术 航空科学 基础理论 试验
下载PDF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
4
作者 黄伟 吴瀚 +2 位作者 钟翔宇 杜兆波 柳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61,共13页
从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机理以及流动控制的迫切需求入手,从自适应涡流发生器、自适应鼓包、自适应微射流以及自适应次流循环四个方面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结合AI技术发展自适应流动控... 从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机理以及流动控制的迫切需求入手,从自适应涡流发生器、自适应鼓包、自适应微射流以及自适应次流循环四个方面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结合AI技术发展自适应流动控制技术,加速控制方式智能化,可作为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宽速域飞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调节外加激励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不同区域实现局部流动加/减速、气动热防护、气动控制等功能,根据流场参数建立控制反馈回路,自适应调整局部流场结构,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流动控制 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 高超声速飞行器 自主决策 分离 热流峰值
下载PDF
高航速流动不分离外形带攻角流动特性分析
5
作者 可伟 王哲 +1 位作者 李晓植 高全喜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50,共10页
边界层发生分离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流体粘性和正压梯度,设计外形使其表面具有尽量大的负压梯度区域,延缓边界层转捩和流动分离,从而达到减阻目的。本文采用基于细长体理论的流动不分离外形设计方法,设计临界速度为100 m/s的航行体外形,运... 边界层发生分离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流体粘性和正压梯度,设计外形使其表面具有尽量大的负压梯度区域,延缓边界层转捩和流动分离,从而达到减阻目的。本文采用基于细长体理论的流动不分离外形设计方法,设计临界速度为100 m/s的航行体外形,运用数值仿真分析其在不同速度和攻角情况下的流动特性。研究发现,0°攻角下仿真得到的压强分布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摩擦阻力与估算结果一致,证明可以通过外形设计使航行体边界层在高雷诺数条件下保持层流流动不分离状态,以达到大幅减阻的目的;小攻角不会破坏航行体表面流体附着状态,但攻角会使流动出现横向漩涡,边界层发生转捩,使阻力明显增加,但减阻效果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航行体 流动不分离 临界雷诺数 层流 攻角 转捩
下载PDF
再入体碳基防热材料烧蚀流场红外辐射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铁锁 江涛 +5 位作者 丁明松 刘庆宗 傅杨奥骁 许勇 李鹏 董维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233,共11页
烧蚀效应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分析评估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高温反应气体动力学方程与辐射输运方程,建立了飞行器表面防热材料热化学烧蚀流场及其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模型和方法。以钝锥体弹头外形及其表面防热材料碳-碳为对象,... 烧蚀效应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分析评估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高温反应气体动力学方程与辐射输运方程,建立了飞行器表面防热材料热化学烧蚀流场及其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模型和方法。以钝锥体弹头外形及其表面防热材料碳-碳为对象,研究了材料烧蚀效应对再入目标流场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再入体烧蚀流场及尾流在不同波段红外辐射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典型状态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及文献预测结果一致,表明烧蚀流场及红外辐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材料热化学烧蚀现象对再入流场红外辐射特性产生严重影响,使3~8μm波段尾流积分辐射强度增加一个量级以上,并随着尾流长度增加而增大;烧蚀流场红外辐射主要来自CO、NO和CO_(2)等化学组分,烧蚀对1~3μm波段流场红外辐射影响相对较弱;再入速度不变情况下,烧蚀流场在3~8μm波段红外辐射强度随再入高度降低而增强;再入高度不变情况下,烧蚀流场在同样波段红外辐射强度随着再入速度减小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再入 防热材料 烧蚀效应 高温气体流场 红外辐射
下载PDF
基于DSMC方法的再入飞行器微烧蚀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甘驰 陈松 张俊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47-1857,共11页
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面临着严峻的气动热环境,准确预测微烧蚀过程对热防护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由于烧蚀会改变气动外形,进而影响周围的气动热环境以及烧蚀过程本身,因此需要将烧蚀过程与流场变化进行耦合计算.文章采用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 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面临着严峻的气动热环境,准确预测微烧蚀过程对热防护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由于烧蚀会改变气动外形,进而影响周围的气动热环境以及烧蚀过程本身,因此需要将烧蚀过程与流场变化进行耦合计算.文章采用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洛(DSMC)方法的开源程序SPARTA,对高超声速条件下的再入飞行器表面微烧蚀问题展开研究.为构建并测试通用的耦合算法,通过典型的一维烧蚀模型改进了SPARTA的动能烧蚀模型并采用烧蚀表面热平衡模型计算烧蚀速率,结合Marching Square算法的特点修改了网格节点的计算方法.针对柱体、球锥以及带有微小粗糙元的斜楔体等典型外形,文中计算了二维条件下不同气动外形的烧蚀过程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球锥截面烧蚀预测结果中沿驻点线的烧蚀面呈现出较快的衰退速率,并且与文献中驻点附近的结果吻合情况较好.斜楔体的烧蚀结果表明,微小粗糙元的附近存在着非常稀薄的流场区域,并且其与头部驻点区域会率先发生烧蚀,反映了再入飞行器表面的微烧蚀特征.烧蚀结果对高超声速下微烧蚀机理的研究以及热防护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 DSMC 方法 SPARTA 高超声速再入 化学非平衡流动
下载PDF
直流放电控制高速带斜坡锥体气动力的有效性研究
8
作者 王宏宇 闵夫 +3 位作者 解真东 龙正义 贾尧 杨彦广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58,共11页
基于直流放电激波重构气动力控制原理,开展了带斜坡锥体模型的高速(Ma=6)气动力控制风洞试验,采用光纤天平技术,考察了模型在两种放电功率(284 W和517 W)下的气动力/力矩变化情况,并采用纹影成像研究了放电对流动拓扑的影响。纹影图像... 基于直流放电激波重构气动力控制原理,开展了带斜坡锥体模型的高速(Ma=6)气动力控制风洞试验,采用光纤天平技术,考察了模型在两种放电功率(284 W和517 W)下的气动力/力矩变化情况,并采用纹影成像研究了放电对流动拓扑的影响。纹影图像揭示了由于放电热阻塞和马赫数降低引起的波系重构现象,表现为放电诱导压缩波和再附激波弱化、角度减小。天平信号验证了放电使得模型的轴向力、法向力和俯仰力矩减小,放电功率较大时控制效果明显。通过求解带功率密度源项的Navier-Stokes方程模拟放电的加热效应,数值研究了模型气动力随功率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加热位置对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模型气动力变化率与功率密度呈正相关;当以激励器的上游位置为参考点时,俯仰力矩变化显著;当加热位置靠近斜坡时,控制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 高速飞行器 激波-边界层干扰 直流放电 高速气动力控制 风洞试验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等离子体成鞘特性仿真研究
9
作者 夏文钊 王嫚屿 +2 位作者 刘欣然 郭浩然 李鹏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3-189,共7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周围大气因激波压缩发生高温电离,其周围产生大量等离子体,可形成等离子体鞘套,从而影响对飞行器的探测和跟踪。等离子体鞘套的形成与飞行器外形、飞行高度和速度等多个因素相关。本文中分别针对钝锥体、楔形体飞行器建... 高超声速飞行器周围大气因激波压缩发生高温电离,其周围产生大量等离子体,可形成等离子体鞘套,从而影响对飞行器的探测和跟踪。等离子体鞘套的形成与飞行器外形、飞行高度和速度等多个因素相关。本文中分别针对钝锥体、楔形体飞行器建立了二维仿真模型,采用双温模型和Gupta7组元空气化学反应模型,在2种飞行器典型的飞行高度和速度条件下,分别对其周围的热化学非平衡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钝锥体飞行器周围形成了等离子体鞘套,电子数密度最高达1014/cm^(3)。对于楔形体飞行器,仿真分析了6种不同条件下模型头部区域的空气温度、密度以及化学组分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对楔形体飞行器的流场物理特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楔形高超声速飞行器电离区域小,电离程度低,其周围不易形成等离子体鞘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等离子体鞘套 热化学非平衡 流场模拟 楔形
下载PDF
Effects of trips on the oscillatory flow of an axisymmetric hypersonic inlet with downstream throttle 被引量:3
10
作者 Wenzhi GAO Zhufei LI +1 位作者 Jiming YANG Yishan ZE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re conducted on an axisymmetric hypersonic inle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rips on oscillatory flows. The model exit is throttled with a fixed block to generate oscillatory flows at a f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re conducted on an axisymmetric hypersonic inle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rips on oscillatory flows. The model exit is throttled with a fixed block to generate oscillatory flows at a freestream Mach number of 6 in a conventional wind tunnel and a shock tunnel. Schlieren imaging and pressure measurements are adopted to record unsteady flow features.Results indicate that trips with a 1 mm thickness prominently suppress external separations, shorten oscillatory cycles, and modify pressure magnitudes. Trips can reduce the upstream movement ranges of separated shocks from nose regions to locations axially 142 mm downstream. The oscillatory cycles are shortened from 3.75 ms to 3.25 ms and from 4 ms to 3.13 ms in two facilities.Tripped cases generally exhibit higher pressure magnitudes than those of untripped cases, of which the increment is up to 21 times the freestream static pressure for the farthest downstream transducer in the shock tunnel. The effects of trips are related to the streamwise vortexes in wake flows, in which interactions between external separations modify the separated flow patterns and enhance the sustainment of the forebody boundary layers to backpressure. Flow processes causing increments of oscillatory frequencies and pressure magnitudes are analyzed, while the flow mechanisms dominating the processes still need to be clarifi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pressure flow separations hypersonic inlets Inlet unstart Oscillatory flow TRIPS
原文传递
真实气体效应对双楔绕流流动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林华川 谢旅荣 +2 位作者 卜炜峻 于平贺 潘纪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50,共12页
为研究高马赫数下真实气体效应对双楔绕流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量热完全气体模型和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两种气体模型对层流流态、转捩流态、全湍流流态的双楔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转捩流态计算采用基于间歇因子的γ-Reθt转捩模型... 为研究高马赫数下真实气体效应对双楔绕流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量热完全气体模型和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两种气体模型对层流流态、转捩流态、全湍流流态的双楔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转捩流态计算采用基于间歇因子的γ-Reθt转捩模型,全湍流计算中采用k-ωSST湍流模型。结果表明:双楔拐角附近发生流动分离,与量热完全气体模型相比,相同流态下,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计算得到的分离区尺寸更小。在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分析中发现,双楔拐角附近的分离区对边界层转捩有重要影响,分离激波产生的位置与边界层开始转捩的位置高度吻合,与量热完全气体模型相比,化学非平衡气体模型时的边界层转捩起始位置更靠后。针对真实气体效应下单位雷诺数、拐角角度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真实气体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分离区内的转捩流动,随着单位雷诺数减小、拐角角度增大,真实气体效应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气体效应 化学非平衡气体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 双楔绕流 分离流动
下载PDF
逆向喷流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邓帆 谢峰 +4 位作者 黄伟 张栋 焦子涵 尘军 柳森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495,共11页
高阻力和强烈的气动加热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设计研究中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作为一种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逆向喷流因其在减阻防热方面的良好效果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围绕逆向喷流技术在不同外形飞行器上的应用,梳理了其技术发展情况... 高阻力和强烈的气动加热是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设计研究中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作为一种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逆向喷流因其在减阻防热方面的良好效果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围绕逆向喷流技术在不同外形飞行器上的应用,梳理了其技术发展情况,包括逆向喷流的压比、质量流率以及冷却剂等关键参数的研究,逆向喷流可有效应用于高速再入体的防热,钝头体和升力体的减阻。对其自身表现出的典型物理现象,如流动模态转换、自激振荡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介绍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逆向喷流技术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飞行器升阻比的提升效果以及滑翔状态下逆向喷流的周期性振荡特性,为此技术在未来的进一步工程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喷流 高速飞行器 压比 质量流率 流动模态转换 减阻 防热
下载PDF
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 被引量:27
13
作者 叶友达 张涵信 +1 位作者 蒋勤学 张现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2-1310,共19页
在30~70 km空域机动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优点是可以耦合利用所处空域的空气产生的升力和高速飞行的离心力进行远距离机动滑翔飞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尽管过去数十年在高超声速流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在设计研究近空间远程滑... 在30~70 km空域机动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优点是可以耦合利用所处空域的空气产生的升力和高速飞行的离心力进行远距离机动滑翔飞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尽管过去数十年在高超声速流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在设计研究近空间远程滑翔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特别是对特定飞行条件下的流动机理了解不清楚.本文介绍了作者研究团队在开展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有关的关键气动问题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建立了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的流动模型,发展了系统的相关计算空气动力学方法,针对高空高速飞行条件下稀薄气体效应和真实气体效应的耦合作用影响研究了合适的滑移边界条件,考虑了不同组分存在条件下的温度、速度和压力的滑移效应影响;提出了飞行器气动外形的动态优化方法,获得了可工程实用化的高升阻比飞行器气动外形;建立了高速飞行器动稳定性理论,在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稳定飞行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最后讨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进一步需要关注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可能解决的途径及其所涉及的学科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空间 气动模型 优化设计 动稳定性 高超声速飞行器
下载PDF
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其关键技术简论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杨亚政 李松年 杨嘉陵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7-550,共14页
简要评述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其关键技术,包括:高超音速飞行的定义、高超音速流动的特征、高超飞行覆盖范围、高超飞行器蒙皮温度、以及高超飞行设计特点;高超飞行器的背景;高超飞行器研制的发展简史,及经验与思考;吸气式高超飞行器典型... 简要评述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及其关键技术,包括:高超音速飞行的定义、高超音速流动的特征、高超飞行覆盖范围、高超飞行器蒙皮温度、以及高超飞行设计特点;高超飞行器的背景;高超飞行器研制的发展简史,及经验与思考;吸气式高超飞行器典型设计过程、发展战略、技术规划、和关键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音速流动 吸气式高超飞行器 涡轮发动机冲压喷气发动机 涡轮基组合循环 火箭基组合循环 热防护系统
下载PDF
某运载火箭级间分离喷流干扰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志坚 伍贻兆 林敬周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
对某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内流采用冷喷流模拟技术,获得了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时,两级在有、无喷流、同轴变迎角情况下的气动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两种情况下,一... 对某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特性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内流采用冷喷流模拟技术,获得了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时,两级在有、无喷流、同轴变迎角情况下的气动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和助推器先分离两种情况下,一、二级箭体各自的气动力系数变化很小,这说明助推器与芯级同时分离的方案是可行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为运载火箭级间分离方案设计和火箭控制系统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高超声速 风洞试验 级间分离 喷流干扰
下载PDF
削面/配平翼飞行器的气动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伟 李为吉 +2 位作者 高晓成 张勇 马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1-544,共4页
带削面 /配平翼的钝双锥外形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机动飞行的有效途径。该外形具有配平升力大、升阻比大、空间大等特点 ,可以利用迎风翼面及背风翼面进行配平控制 ,而且侧向控制翼不仅可以控制侧向配平及稳定 ,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扩张角... 带削面 /配平翼的钝双锥外形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机动飞行的有效途径。该外形具有配平升力大、升阻比大、空间大等特点 ,可以利用迎风翼面及背风翼面进行配平控制 ,而且侧向控制翼不仅可以控制侧向配平及稳定 ,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扩张角改变飞行器的配平阻力和配平升阻比。研究了此类飞行器的迎风 /背风配平控制效率问题 ,以及飞行器的侧向稳定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面/配平翼 配平效率 稳定性 再入飞行器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防热与热控设计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浚 王佩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9-1134,共6页
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遭遇的“热障”问题,阐述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的思想,指出将机身结构、防热与热控系统、推进系统耦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是解决“热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不同任务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与热控... 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遭遇的“热障”问题,阐述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的思想,指出将机身结构、防热与热控系统、推进系统耦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是解决“热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不同任务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与热控系统方案思路.介绍了部分防热材料的性能,指出了在设计中选择防热材料的原则.对防热与热控系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防热与热控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飞行器 防热 热控
下载PDF
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舶 李祝飞 +2 位作者 贾立超 杨基明 罗喜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4-1089,共6页
在多级压缩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中,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在前后两级压缩面交界的折角处会诱发壁面流动的分离,导致分离泡的产生.压缩面折角位置产生的激波与唇口处边界层相互作用,同样会诱发明显的壁面流动分离.这些分离现象均存在较为明... 在多级压缩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中,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在前后两级压缩面交界的折角处会诱发壁面流动的分离,导致分离泡的产生.压缩面折角位置产生的激波与唇口处边界层相互作用,同样会诱发明显的壁面流动分离.这些分离现象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动态特征和空间结构上的不稳定性,对进气道内流场及起动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这里主要利用改进的高速纹影系统对二维二级压缩进气道内的流动结构进行观测及分析,揭示了分离流动的细节结构以及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改变壁面粗糙度以促进边界层转捩、壁面添加扰流器促进边界层内掺混流动等措施改变边界层流动状况,观察边界层控制对分离流动的影响,并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流动分离 流动控制
下载PDF
高超声速三维碳-碳烧蚀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维中 高铁锁 张巧芸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8-394,共7页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再体的烧蚀现象 ,利用简单隐式TVD差分格式和激波捕捉法 ,数值求解三维化学非平衡Navier Stokes方程 ,其中化学模型是碳 碳 (C C)空气化学模型 ,考虑 12个化学组分和 31个化学反应过程 ,研究了C C烧蚀对再入体头部区...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再体的烧蚀现象 ,利用简单隐式TVD差分格式和激波捕捉法 ,数值求解三维化学非平衡Navier Stokes方程 ,其中化学模型是碳 碳 (C C)空气化学模型 ,考虑 12个化学组分和 31个化学反应过程 ,研究了C C烧蚀对再入体头部区域的壁面温度和热流分布的影响。为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提出壁面条件显式处理的方法。对再入高度为 6 5km和速度为 8km/s的再入体头部区域烧蚀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用飞行迎角α =0°的计算结果与国外文献进行了比较 ,符合得较好。同时给出了三维小迎角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非平衡流 TVD格式 高超声速弹头 再入阶段 碳-碳烧蚀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超声速再入体烧蚀流场计算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铁锁 董维中 张巧芸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50,共6页
从化学非平衡NS方程或其简化形式(粘性激波层方程、PNS方程)出发,求解高超声速再入体的绕流和底部尾流流场。首先讨论了碳基材料烧蚀壁面条件的确定方法,计算了包含和不包含碳-碳烧蚀产物的再入体半球的化学反应绕流流场,并和文献结果... 从化学非平衡NS方程或其简化形式(粘性激波层方程、PNS方程)出发,求解高超声速再入体的绕流和底部尾流流场。首先讨论了碳基材料烧蚀壁面条件的确定方法,计算了包含和不包含碳-碳烧蚀产物的再入体半球的化学反应绕流流场,并和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两个高度条件下,包含和不包含碳-酚醛烧蚀产物的再入小钝锥的绕流和尾流流场,分析了烧蚀产物对流场电子数密度、温度等流动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体 尾流 电子数密度 碳-碳 碳-酚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