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在结肠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穆仪冰
张桂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26-30,共5页
目的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查结肠癌间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1)选择12对结肠腺癌标本为观察组,其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与结肠癌标本至少相距10 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LCM技术分别纯化其间质...
目的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查结肠癌间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1)选择12对结肠腺癌标本为观察组,其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与结肠癌标本至少相距10 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LCM技术分别纯化其间质作为生物样本;(2)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鉴定两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3)采用Geneontology生物信息学软件(http://pantherdb.org/)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细胞成分、生物学途径和分子功能分析。结果 (1)鉴定了7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7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高表达,33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降低;(2)从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三个方面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析。结论 (1)首次采用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LCM结合的方法筛查结肠癌间质差异表达蛋白质;(2)GO功能分析显示了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间质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itraq
标记定量
蛋白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型的血浆蛋白质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贺源方
邓军
+4 位作者
胡长峰
谢冠群
范永升
温成平
陈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02-4206,共5页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经iTRAQ-2D和LC-MS/MS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脂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6...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经iTRAQ-2D和LC-MS/MS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脂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61种差异蛋白质,其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沉淀样蛋白A(SAA)、载脂蛋白APOC2、APOM、APOL1和磷脂酰肌醇(PI)等上调,热休克蛋白HSP90、14-3-3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下调,凝血因子Ⅻ(F12)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0.05),补体C1q在胃火炽盛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0.05)。结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凝血补体级联系统、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阴虚火旺、胃火炽盛型患者在这些代谢途径中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itraq蛋白组学
脂质分析
阴虚火旺
胃火炽盛
原文传递
题名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在结肠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穆仪冰
张桂英
机构
长沙市第四医院消化内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26-30,共5页
文摘
目的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查结肠癌间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1)选择12对结肠腺癌标本为观察组,其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与结肠癌标本至少相距10 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LCM技术分别纯化其间质作为生物样本;(2)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鉴定两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3)采用Geneontology生物信息学软件(http://pantherdb.org/)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细胞成分、生物学途径和分子功能分析。结果 (1)鉴定了7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7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高表达,33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降低;(2)从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三个方面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析。结论 (1)首次采用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LCM结合的方法筛查结肠癌间质差异表达蛋白质;(2)GO功能分析显示了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结肠癌
间质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itraq
标记定量
蛋白组学
生物信息学
Keywords
Colon cancer
Stromal
Laser capturemicrodissection
itraq
-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型的血浆蛋白质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贺源方
邓军
胡长峰
谢冠群
范永升
温成平
陈娟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02-420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4CB54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803806)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No.2017C37179,No.2017C37123)。
文摘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经iTRAQ-2D和LC-MS/MS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脂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61种差异蛋白质,其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沉淀样蛋白A(SAA)、载脂蛋白APOC2、APOM、APOL1和磷脂酰肌醇(PI)等上调,热休克蛋白HSP90、14-3-3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下调,凝血因子Ⅻ(F12)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0.05),补体C1q在胃火炽盛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0.05)。结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凝血补体级联系统、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阴虚火旺、胃火炽盛型患者在这些代谢途径中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
关键词
口腔溃疡
itraq蛋白组学
脂质分析
阴虚火旺
胃火炽盛
Keywords
Oral ulcer
itraq
proteomics
Lipid analysis
Yin deficiency with effulgent fire
Intense stomach fire
分类号
R276.8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在结肠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穆仪冰
张桂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型的血浆蛋白质代谢特征研究
贺源方
邓军
胡长峰
谢冠群
范永升
温成平
陈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