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在结肠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穆仪冰 张桂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26-30,共5页
目的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查结肠癌间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1)选择12对结肠腺癌标本为观察组,其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与结肠癌标本至少相距10 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LCM技术分别纯化其间质... 目的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结合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筛查结肠癌间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1)选择12对结肠腺癌标本为观察组,其配对正常结肠黏膜(与结肠癌标本至少相距10 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LCM技术分别纯化其间质作为生物样本;(2)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鉴定两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3)采用Geneontology生物信息学软件(http://pantherdb.org/)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细胞成分、生物学途径和分子功能分析。结果 (1)鉴定了7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7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高表达,33个蛋白在结肠癌间质中表达降低;(2)从生物学途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三个方面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分析。结论 (1)首次采用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LCM结合的方法筛查结肠癌间质差异表达蛋白质;(2)GO功能分析显示了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间质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itraq标记定量蛋白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型的血浆蛋白质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源方 邓军 +4 位作者 胡长峰 谢冠群 范永升 温成平 陈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02-4206,共5页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经iTRAQ-2D和LC-MS/MS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脂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6... 目的: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口腔溃疡及其阴虚火旺、胃火炽盛证的血浆代谢特征。方法:经iTRAQ-2D和LC-MS/MS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差异蛋白质,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血浆脂质含量变化。结果:经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61种差异蛋白质,其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沉淀样蛋白A(SAA)、载脂蛋白APOC2、APOM、APOL1和磷脂酰肌醇(PI)等上调,热休克蛋白HSP90、14-3-3和磷脂酰乙醇胺(PE)等下调,凝血因子Ⅻ(F12)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0.05),补体C1q在胃火炽盛型患者体内显著升高(P<0.05)。结论:口腔溃疡患者体内凝血补体级联系统、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阴虚火旺、胃火炽盛型患者在这些代谢途径中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itraq蛋白组学 脂质分析 阴虚火旺 胃火炽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