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及其对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琼 周远 惠彦渊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的人格境界和担当精神。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格意识的激发、健全人格的养成、道德自信和担当精神的确立、人格修养的提升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境界 理想人格 君子 大学生 人格修养
下载PDF
论苏轼岭海山水诗与“天地境界” 被引量:4
2
作者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95-100,共6页
苏轼岭海山水诗是其晚年生命实践与人生哲思的艺术外化:首先是超越世俗功利而体认自我本体性之孤独存在,然后是融入无穷宇宙以成就自我无待之自由生命,兼能执著现实承当士道文心,最后是以和陶范式开掘内在心性境界,由诗艺风格之平淡发... 苏轼岭海山水诗是其晚年生命实践与人生哲思的艺术外化:首先是超越世俗功利而体认自我本体性之孤独存在,然后是融入无穷宇宙以成就自我无待之自由生命,兼能执著现实承当士道文心,最后是以和陶范式开掘内在心性境界,由诗艺风格之平淡发溢为生命精神之平淡,完成诗、人、道之圆满统一。它标志着苏轼经由山水审美而追求内在超越,肯定个体感性生命又调谐社会理性要求,尽性以至命,塑建全新理想人格而达到"天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岭海山水诗 生命实践 人格塑建 天地境界
下载PDF
论方东美的“生生美学”思想 被引量:3
3
作者 曾繁仁 庄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方东美的“生生美学”以中国文化为本体,贯之以“生生之道”,言及体现普遍生命创造的生生之美、融贯之美、无言之美,融通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与中国大乘佛学,对中国人的艺术理想进行了精妙阐释,其目的在于生命境界的提升。对方东美“生... 方东美的“生生美学”以中国文化为本体,贯之以“生生之道”,言及体现普遍生命创造的生生之美、融贯之美、无言之美,融通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与中国大乘佛学,对中国人的艺术理想进行了精妙阐释,其目的在于生命境界的提升。对方东美“生生美学”思想的探索,为我们建立体现民族精神、融贯古今中西的“生生美学”体系,推动中国美学走向世界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生生美学 生命创造 艺术理想 生命境界
下载PDF
“礼”的道德意蕴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苏 傅永聚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49-52,90,共5页
先秦儒家十分强调"礼"对于个体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道德修养的价值就在于成就德性自我,在礼义规范的认同、体验中确立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从而将外在的礼义约束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进而成就理想人格,达到道德境界。
关键词 道德主体 理想人格 道德境界
下载PDF
论君子之道及其现代价值——对大学生道德理想与人格追求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自慧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君子道德与君子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君子之道",其主要理念包括乐道、弘毅、善良和尊贵。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重任,应将君子之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关键词 君子 君子之道 道德理想 人格境界
下载PDF
简论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怀承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5期43-49,共7页
佛教是关于人生解脱的宗教,其宗教理论中包含着浓郁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与中国本土儒家伦理思想不同的价值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人生的基本态度、观察和评价世界的道德理性、对待众生和万物的价值观念及其树... 佛教是关于人生解脱的宗教,其宗教理论中包含着浓郁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与中国本土儒家伦理思想不同的价值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人生的基本态度、观察和评价世界的道德理性、对待众生和万物的价值观念及其树立的理想人格,反映出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伦理 人生态度 道德理性 理想人格
下载PDF
论当代美育的超越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海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2-15,共4页
中国当代美育的超越性是追求自由的审美精神品格,实现人及其教育的自由。美育超越的现实缘由在于社会转型与边际人格、日常生活审美化、学校美育“三化”(边缘化、狭窄化、技术化)的现实语境。中国当代美育应超越现实人格,构建审美人格... 中国当代美育的超越性是追求自由的审美精神品格,实现人及其教育的自由。美育超越的现实缘由在于社会转型与边际人格、日常生活审美化、学校美育“三化”(边缘化、狭窄化、技术化)的现实语境。中国当代美育应超越现实人格,构建审美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走向审美人生,并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实现学校美育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育 超越性 审美人格 人生境界 美育广度 美育深度
下载PDF
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从心灵境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作者认为,理解中国先圣的思想,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生命智慧与经验知识;二、不可言说与可以言说;三、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对于中国先圣的思想而言,深刻体悟比罗... 本文从心灵境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作者认为,理解中国先圣的思想,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生命智慧与经验知识;二、不可言说与可以言说;三、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对于中国先圣的思想而言,深刻体悟比罗列知识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圣思想 方法论 生命智慧 经验知识 个性体验 心灵境界
下载PDF
基本人生取向与人格理想:论苏轼与黄庭坚的内在契合 被引量:2
9
作者 崔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 ,雄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宋学四派”,为士大夫们提供了四种可供选择或归附的精神群体。置身于这一社会背景下的黄庭坚最后选择苏轼 ,除了文学上的追求 ,尚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崇尚隐逸、厌倦仕途的思想倾向使他与...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 ,雄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宋学四派”,为士大夫们提供了四种可供选择或归附的精神群体。置身于这一社会背景下的黄庭坚最后选择苏轼 ,除了文学上的追求 ,尚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崇尚隐逸、厌倦仕途的思想倾向使他与积极入世且居于执政地位的荆公学派保持距离 ,对佛道的涵容态度又使他判然区别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温公学派 ,而“中刚外和”的理想人格更与二程道貌岸然的圣贤气象两异其趣。苏、黄的内在契合主要体现于出世与入世的两难处境与苦闷情怀 ,以及调和三教、打通雅俗的思想与人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黄庭坚 人生基本取向 人格理想
下载PDF
论人的生成和哲学教育——兼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些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宇宁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有一个生成的过程,也即要"长成人"。人的生成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哲学教育,哲学教育和人的生成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哲学教育不是要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是培养人本身,即"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 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有一个生成的过程,也即要"长成人"。人的生成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哲学教育,哲学教育和人的生成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哲学教育不是要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是培养人本身,即"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反观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于远离了哲学教育的理念,它充满着功利性,注重"成才"而忽视了"成人",高校沦落为职业培训机构和文凭的生产工厂。未来的高等教育必须注入哲学教育的理念,走理想教育之路、坚持人格教育与生命教育、加大人文教育力度,否则,将走上不归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育 人的生成 高等教育 理想教育 人格教育 生命教育 人文教育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人的牧童情结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伟萍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4期43-47,共5页
在中国古代诗歌园地中,有不少以牧童为题材的诗歌。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钟爱牧童的理由有二:一是牧童题材诗中人牛相与相恃、自谦自足的生活状态满足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幻想;二是牧童的形象特征暗合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身理想人... 在中国古代诗歌园地中,有不少以牧童为题材的诗歌。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钟爱牧童的理由有二:一是牧童题材诗中人牛相与相恃、自谦自足的生活状态满足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幻想;二是牧童的形象特征暗合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身理想人格与性情的想象。诗人们精心构筑的明净、纯朴的童稚的世界,不仅让自己,也让时人焦躁不安的心灵得以藏、游、息、修,同时也让千年万代以降的成人们拥有了一个可以永远回望的精神家园,这或许就是中国古代的诗人创作牧童诗的初衷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人 牧童情结 理想生活 人格与性情
下载PDF
从陶渊明所崇敬的五位女性透视其夫妇关系──兼谈其人格行为和生活理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珺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46-52,94,共8页
考察一个人的人格行为和生活理想,夫妇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侧面,历代学者研究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与个人行状,并未直接涉及于此。本文以较为翔实的资料,考察了陶渊明所崇敬的老莱妻、黔娄妻等五位女性的行为品德,并以此反观其夫妇关... 考察一个人的人格行为和生活理想,夫妇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侧面,历代学者研究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与个人行状,并未直接涉及于此。本文以较为翔实的资料,考察了陶渊明所崇敬的老莱妻、黔娄妻等五位女性的行为品德,并以此反观其夫妇关系,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陶渊明高尚冲穆的人格行为和不求闻达的生活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夫妇关系 人格行为 生活理想
下载PDF
寂寞、矛盾、悲剧的一生——日本文学家二叶亭四迷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丛惠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5-88,共4页
二叶亭四迷是日本现实主义文学家,日本近代小说鼻祖,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贡献,一是率先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二是倡导采用"言文一致"的文体。但其一生自始至终却志不在文学,观其一生政治观... 二叶亭四迷是日本现实主义文学家,日本近代小说鼻祖,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对日本近代文学的贡献,一是率先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二是倡导采用"言文一致"的文体。但其一生自始至终却志不在文学,观其一生政治观及其政治追求,可以看到其寂寞的身影。二叶亭四迷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没能善始善终,他的每一个愿望也都没能实现。从少年时的军人梦,到想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家,无一遂愿。造成其一生苦闷、寂寞、不得志的根源,不能不说是其固守政治抱负和过于理想化且矛盾的性格所致。对于二叶亭四迷,我们试着就其性格探究其悲剧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亭四迷 理想化 矛盾的性格 悲剧的一生
下载PDF
庄子寓言文学的内涵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0-84,共5页
庄子寓言文学的不朽价值 ,正是以文学写哲学 ,将哲学文学化。庄子的“道”论、美学和人生哲学三位一体 ,构成了庄子文学的内涵。本文旨在明确庄子寓言中体现的游乎四海之外神人般的理想人格 ,超凡脱俗、反璞归真的生命哲学。
关键词 庄子 寓言文学 理想人格 生命哲学 美学 理想人物
下载PDF
生态审美理想刍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俊六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4-87,94,共5页
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的对生与共生构筑了生态审美理想。生态文艺人、绿色人生、艺术人生与自然人生是生态审美历程的四个阶段,也是生态审美理想的一般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与终极目标。生态审美理想是生态规律与审美目的的统一、是... 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的对生与共生构筑了生态审美理想。生态文艺人、绿色人生、艺术人生与自然人生是生态审美历程的四个阶段,也是生态审美理想的一般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与终极目标。生态审美理想是生态规律与审美目的的统一、是生态审美历史发展与逻辑发展的统一、理念与实践的统一、自然与生命的统一、生态审美艺术化与艺术审美生态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审美理想 生态文艺人 绿色人生 艺术人生 自然人生
下载PDF
从复归“大道”的生死观看庄子的人格理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圆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1-65,共5页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其乐观积极向上和冲破世俗界限而著称,给人以自由的启迪。"道"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概念,其人生哲学围绕"道"这一概念阐释了复归"大道"的生死观,认为生死都是道的轮回,人生要"向死...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其乐观积极向上和冲破世俗界限而著称,给人以自由的启迪。"道"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概念,其人生哲学围绕"道"这一概念阐释了复归"大道"的生死观,认为生死都是道的轮回,人生要"向死而生"。在"道"的指引下,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认为顺应天道,符合自然的人格是最本真最可贵的。最后,庄子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归结为"与‘道’同游",达到超脱利害生死、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庄子的人格理想为现代人超越物质欲望的控制,追求自由畅快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人生哲学 人格理想
下载PDF
人生理想向诗学境界的转换——陈白沙"自然"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国平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45-47,共3页
陈白沙之"自然"不仅是为学宗旨,更与他所追求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具有对应与与契合关系,成为安顿心灵的人生理想状态。作为精神慰藉与超越,这一乌托邦式"自然"人生理想与体验自由的审美情感本质暗通,遂升华为一种"... 陈白沙之"自然"不仅是为学宗旨,更与他所追求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具有对应与与契合关系,成为安顿心灵的人生理想状态。作为精神慰藉与超越,这一乌托邦式"自然"人生理想与体验自由的审美情感本质暗通,遂升华为一种"鸢飞鱼跃"的诗学境界。这一转变的认识论前提是天道自然论与"物我为一"的生命同一论,从而在方法论意义上展现了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自然 人生理想 诗学境界 互动性 认识论 诗歌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师生伦理的反思与前瞻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莲英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1年第2期44-46,共3页
尊师重道的师生伦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典范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精神之一,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某些师生关系疏离,尊师重道观念淡薄,师生伦理衰落的现象。这就有必要反思传统,检视现实,并进而重构尊师重道观念... 尊师重道的师生伦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典范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精神之一,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某些师生关系疏离,尊师重道观念淡薄,师生伦理衰落的现象。这就有必要反思传统,检视现实,并进而重构尊师重道观念,构筑新型的师生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尊师重道 以德治国 中国 师生关系 教师 学生
下载PDF
中国道家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盛春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9-91,共3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固有的社会规范不断被消解,新的伦理规范正在重组之中,多种价值观并存和冲突,使得青少年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出现缺失、扭曲、背离等现象.在分析道家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发展以及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道...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固有的社会规范不断被消解,新的伦理规范正在重组之中,多种价值观并存和冲突,使得青少年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出现缺失、扭曲、背离等现象.在分析道家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发展以及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道家生命哲学思想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即从学生生活开始,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健全理想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生命哲学 生命意义教育 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理想人格
下载PDF
命运突围与精神追求——论马兰形象的女性意识
20
作者 李宁 张亚琼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5-69,共5页
马兰是师陀在其作品中塑造的诸多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马兰执着的生活信念,体现了女性为现代民主思想所启发下的主体精神的生成,一次次突破束缚皆源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个性化的命运抗争正是现代知识女性独立人格和价值的表现,包含着作... 马兰是师陀在其作品中塑造的诸多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马兰执着的生活信念,体现了女性为现代民主思想所启发下的主体精神的生成,一次次突破束缚皆源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个性化的命运抗争正是现代知识女性独立人格和价值的表现,包含着作家对于现代女性命运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 女性意识 理想生活 独立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