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and its energy spectrum on the coal-rock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任芳 杨兆建 +1 位作者 熊诗波 梁义维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and its energy spectrum dealing with the coal rock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band of the coal rock signal c...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and its energy spectrum dealing with the coal rock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band of the coal rock signal could be identified by wavelet packet decomposition and its energy spectrum conveniently, at the same tim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this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and of practical value than traditional Fourier analys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rock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CII) wavelet packet energy spectrum
下载PDF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bile Block in the Face-Contacted Blocks Structure in Rocks Between Coal Seams to Mine the Left-over Coal Above the Gob
2
作者 Guorui Feng,Lixun Kang,Xuyan Zhang Institute of Mining Technology,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0-180,共1页
In mining the left-over coal above the gob,stope wall rock of mining area have hard limestone.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the face-contacted block structure was found in rocks between coal seams to mine the left-over co... In mining the left-over coal above the gob,stope wall rock of mining area have hard limestone.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the face-contacted block structure was found in rocks between coal seams to mine the left-over coal above the gob.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movement law of rock strata and strata control measures,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mobile block in face-contacted block structure of rocks between coal seams.This paper relies on the thought of block theory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parameter matrix and figure out its discrimination matrix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block in face-contacted block structure has high intensity and stiffness,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BLOCK rockS BETWEEN coal seams rock mechanics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BILE BLOCK
下载PDF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学习 盛贵松 高泽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探究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效果的影响,以平顶山六矿戊_(8)煤层的戊_(8)-22310机巷和戊_(8)-32010风巷之间遗留宽度为4 m的区段煤柱和丁_(5-6)-2219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合的方法... 为探究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对被保护层回采效果的影响,以平顶山六矿戊_(8)煤层的戊_(8)-22310机巷和戊_(8)-32010风巷之间遗留宽度为4 m的区段煤柱和丁_(5-6)-2219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柱影响范围、煤柱区域垂直应力分布及影响区相关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宽4 m遗留煤柱的影响范围为27.3 m,极限强度为25.9 MPa,塑性区宽度为2.26 m,弹性区宽度为2.68 m;煤柱两侧工作面均回采后,其承载的最大垂直应力87.9 MPa,远超煤柱本身的承载极限;在煤柱影响范围内测得的残余瓦斯含量、压力与卸压保护区无明显差异,并均小于突出危险临界值,煤柱影响区内瓦斯得到较好释放;煤柱影响范围内未产生明显应力集中现象,遗留小煤柱对被保护效果影响较小,保护效果在倾向上有连续性,对被保护层工作面回采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动力灾害 保护层开采 煤柱影响区 残存煤柱 保护范围
下载PDF
矿井煤岩界面节点式雷达快速动态探测系统及实验研究
4
作者 许献磊 陈令洲 +2 位作者 彭苏萍 梁鹏 赵禹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4-1975,共12页
煤岩界面识别技术是煤矿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高频雷达波探测技术可实现煤岩界面的随采高精度探测,但仍存在矿井超大采高(≥6 m)片帮垮落带来设备的安全风险及采高突变(采高≤2 m)时空间限制设备通过的问题。在前期工作基础... 煤岩界面识别技术是煤矿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高频雷达波探测技术可实现煤岩界面的随采高精度探测,但仍存在矿井超大采高(≥6 m)片帮垮落带来设备的安全风险及采高突变(采高≤2 m)时空间限制设备通过的问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矿井煤岩界面节点式雷达快速动态探测系统并进行了煤岩界面探测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①阐述矿井节点式雷达观测系统原理,根据矿井工作面实际环境设计煤岩界面识别观测系统方案及雷达传感单元安装方式;②研究并提出节点式采集控制系统和信息交互传输设计方案,实现数据动态采集控制及存储;③针对节点式采集方式及煤岩界面雷达反射回波特征,研究提出了节点探测数据增强处理方法、煤岩界面识别算法,可有效的实现煤岩界面智能识别与追踪、煤层厚度及空间坐标解算。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多个中心频率为1.5 GHz的探地雷达传感单元进行物理模型验证实验,并对节点式数据采集和连续数据采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节点式采集方法与连续采集方法均可有效识别出煤岩界面,与连续采集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节点式探测方法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动态重复性采集,单次采集时长控制在10 s以内,煤层厚度探测结果平均误差为1.07 cm,最大误差为1.47 cm,平均误差百分比为7.64%。本方法为矿井智能化开采中煤岩界面的动态高精度探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探地雷达 节点式雷达观测系统 误差分析
下载PDF
《“三下”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留设问题探讨
5
作者 吕玉广 孙国 +1 位作者 吴宝峰 李硕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5,共7页
针对《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设计以及水压对顶板突水控制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规范的附表4-3表头文字,指出保护层厚度的有关规定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含地表水体),至于基岩含... 针对《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中安全煤(岩)柱设计以及水压对顶板突水控制作用等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规范的附表4-3表头文字,指出保护层厚度的有关规定仅适用于松散含水层(含地表水体),至于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应如何确定保护层厚度则未明确;进而以泥岩与黏性土层均具有阻水功能为桥梁,推导出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可参照“松散层下黏性土层累计厚度大于采厚”条件执行,遵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基岩含水层下保护层厚度统一取采厚的4倍为宜;既然规范适用条件为单层采厚不大于3.0 m,则附表4-3中“松散层厚度小于采厚”的规定难以理解,建议删除。其次,基于“保护”一词的科学内涵对“保护层”重新定义,即导水裂缝带顶界面到含水层底界面之间的隔水岩层均具有“保护”功能,应统称为保护层H_(b);进而提出了保护系数B_(s)概念,即保护层厚度与单层采厚的比值;松散含水层下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_(i)=2、3、4、5、6、7),基岩含层下保护系数分区阈值B_(i)=4,据此对顶板水害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突水区(B_(s)≤0)、危险区(0<B_(s)<B_(i))、安全区(B_(s)≥B_(i))。此外,借鉴底板突水系数概念,将单位厚度保护层承受的水头压力称为保护层承压系数(T=P/H_(b)),通过对3种煤水结构条件下承压系数的分析,得出第4系松散含水层、非煤系基岩含水层下采煤可以不考虑水压,煤系基岩含水层下采煤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水压随之增大而带来突(涌)水风险。最后,分析了底板含水层顶部存在被泥质物充填隔水带时,《“三下”开采规范》给出的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表达式(h_(a)≥h_(1)+h_(2)+h_(4))与附图相矛盾,正确的表达式应为h_(a)≥h_(1)+h_(2)-h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 保护系数 分区阈值 “三区”划分 承压系数 安全煤(岩)柱
下载PDF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围岩支卸协同控制技术
6
作者 李化敏 王文强 +1 位作者 王祖洸 孙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针对特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锚网索的支护难题,以塔山煤矿8204-2小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锚杆、锚索对沿空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的支护机理。锚杆支护主要作用于浅部二次破碎区煤体... 针对特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锚网索的支护难题,以塔山煤矿8204-2小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锚杆、锚索对沿空大范围塑性全煤巷道的支护机理。锚杆支护主要作用于浅部二次破碎区煤体,形成浅部连续承载结构;锚索主要作用于深部处于三向受力状态的稳定煤体,形成更大范围的连续稳定承载结构;进一步明确了锚杆、锚索有效长度的计算方法,形成了以高预紧力、高强“锚-网-索”支护为基础,以坚硬顶板井下磨料水射流切顶卸压、巷帮大直径钻孔卸压、底板卸压槽卸压为辅的“支卸协同”小煤柱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体系。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试验巷道围岩最大变形量小于700 mm,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小煤柱 沿空掘巷 围岩控制 支卸协同 双层连续承载结构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尘环境下掘进空间煤岩界面感知与精准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云 童亮 +6 位作者 来兴平 曹胜根 闫保旭 刘永孜 孙浩强 杨彦斌 何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76-3290,共15页
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识别技术是掘进机截割头自动调整的核心,同样是制约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难题之一。针对当前采掘失衡,掘进工作面缺乏成熟有效的煤岩识别方案,现有基于图像的煤岩识别模型存在分割精度差、无法灵活部署等问题,提出一... 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识别技术是掘进机截割头自动调整的核心,同样是制约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难题之一。针对当前采掘失衡,掘进工作面缺乏成熟有效的煤岩识别方案,现有基于图像的煤岩识别模型存在分割精度差、无法灵活部署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在掘进工作面下基于图像分割的煤岩截割界面感知与精准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掘进工作面实际截割情况,采用Mobile-NetV2特征提取网络作为DeepLabV3+的主干网络,使模型更好地兼顾分割精度和模型复杂度;将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模块输出的高级特征进行通道注意力(SE)操作,分配通道权重以强化对重点特征信息的训练;在主干网络输出的浅层特征引入通道空间注意力(CA)机制,使浅层特征图中的低级表征信息加权,从而设计出融合双注意力机制于DeepLabV3+的煤岩截割界面识别模型。同时搭建煤尘环境下煤岩识别实验平台模拟掘进机截割后形成的煤岩截割面,研发巷道掘进过程中煤岩截割界面采集方法,并以实际矿井的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验证该煤岩识别模型的分割精度以及实际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SE-CA-DeepLabV3+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和平均像素精度分别为97.15%和98.51%,相较于其他模型具有更优的分割性能。将所建立模型对来自陕北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原始煤岩图像进行验证,平均误差为0.7%,每秒传输帧数为43 fps,满足井下现场应用部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截割界面 SE-CA-DeepLabV3+ 巷道掘进 煤岩识别平台 图像分割
下载PDF
特厚煤层垂直分层区段窄煤柱围岩稳定性及控制技术
8
作者 武超 王志强 +6 位作者 刘耀儒 李敬凯 耿新胜 林陆 李廷照 石磊 王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28-3744,共17页
针对特厚煤层垂直分层区段窄煤柱大变形失稳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老公营子煤矿特厚煤层窄煤柱围岩稳定性及控制技术展开研究。笔者在对窄煤柱内三向应力计算的基础上,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强度... 针对特厚煤层垂直分层区段窄煤柱大变形失稳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老公营子煤矿特厚煤层窄煤柱围岩稳定性及控制技术展开研究。笔者在对窄煤柱内三向应力计算的基础上,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强度得到窄煤柱平面应变的屈服准则,定性分析了窄煤柱破坏特征及损伤程度演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区段窄煤柱失稳机理及其尺寸效应影响规律,最后给出区段窄煤柱围岩控制关键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研究成果表明:①窄煤柱中部破坏程度大于两帮,中部自顶端向下煤体破坏程度由严重向轻微发展。随着宽高比增大窄煤柱内破坏程度及严重破坏区域占比逐渐减小,当宽高比大于1∶1,窄煤柱中下部开始出现大范围的轻微破坏区,当宽高比大于5∶3,轻微破坏区占比超过50%。当黏聚力C≥3 MPa,或内摩擦角φ≥20°时,窄煤柱两帮破坏程度转变为轻微。②工作面回采巷道一侧为窄煤柱低强度承载区,在上部高应力作用下,大范围的低应力承载区煤体向巷道位移,造成两帮持续性大变形,进而影响顶板的稳定性。煤柱高度是中、底分层区段窄煤柱稳定的主控因素,窄煤柱宽高比增大,对高强度承载区承载强度影响程度较小,而低强度承载区承载强度增加较明显,合理的窄煤柱宽高比可平衡煤柱内高、低强度承载区比例,并提高承载强度。③分层窄煤柱留设需考虑工作面两侧采空时围岩稳定性,保证煤柱内部高强度承载区范围大于煤柱宽度及高度的一半,并通过联合加强支护措施使煤柱内形成由浅入深的多重联合控制区,共同维护煤柱的自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垂直分层 窄煤柱 稳定性 围岩控制
下载PDF
煤矿覆岩主控致灾层位危险识别及现场应用
9
作者 马玉镇 朱斯陶 +6 位作者 潘俊锋 高永涛 张修峰 姜福兴 刘金海 王冰 陈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89-2603,共15页
针对煤矿地面水力压裂技术施工中工作面覆岩主控致灾层位难以准确辨识的难题,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地面水力压裂工业试验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微震监测、现场调研等方法,揭示了煤矿厚硬覆岩运动诱发矿震和冲击地压的动力灾害机理,分... 针对煤矿地面水力压裂技术施工中工作面覆岩主控致灾层位难以准确辨识的难题,以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地面水力压裂工业试验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微震监测、现场调研等方法,揭示了煤矿厚硬覆岩运动诱发矿震和冲击地压的动力灾害机理,分析了基于载荷三带理论的厚硬覆岩分区运动特征与诱发动力灾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关键层运动状态的矿震能量预测模型与采场等效附加应力估算模型,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肘部法则的煤矿覆岩主控致灾层位识别技术方法,确定了现场压裂施工层位并进行工业试验,根据现场微震监测数据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效果验证,得到结论如下:孟村煤矿401102工作面致冲关键层及矿震关键层均为距离煤层66 m的安定组关键层R9,其初次破断运动采场等效附加扰动应力理论值为7.23 MPa,初次破断运动释放矿震能量理论值为6.08×105 J,致灾危险性较强;震−冲关键层压裂后,矿震能量理论值降幅94%,采场等效附加扰动应力理论值降幅76%,工作面上方5×10^(3)J大能量微震事件出现明显上移趋势,上移量约为15 m;10^(3)J及以上能级微震事件频次占比显著下降,由60.39%降至17.89%,最大微震事件能量由6.65×10^(5)J降至9.75×10^(3)J;10^(2)J及以下能级微震事件频次占比显著上升,由39.61%增至8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水力压裂 冲击地压 矿震 覆岩主控致灾层位 识别方法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煤岩破裂诱发电磁辐射信号智能辨识研究
10
作者 李保林 冯嘉琪 +2 位作者 王恩元 孙新宇 王硕玮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2,共9页
电磁辐射作为一种有效监测技术已应用于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但因电磁信号产生机制复杂,易受井下环境干扰(干扰信号)而影响灾害危险监测预警准确性。准确辨识煤岩破裂诱发的电磁辐射信号(有效信号)是该技术应... 电磁辐射作为一种有效监测技术已应用于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但因电磁信号产生机制复杂,易受井下环境干扰(干扰信号)而影响灾害危险监测预警准确性。准确辨识煤岩破裂诱发的电磁辐射信号(有效信号)是该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开展了煤岩单轴压缩电磁辐射监测实验,分析了电磁辐射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时域、频域及分形特征差异性,分别利用线性判别法、支持向量机和集成学习法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电磁辐射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智能辨识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识别精度。结果表明:分形盒维数、平均频率、计数和峰值频率特征对电磁辐射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区分较明显,单一特征识别准确率均在70%以上;信号特征集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识别准确率均有影响,基于全部特征集的集成学习法识别准确率最高,对2类信号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4.5%,能够满足电磁辐射监测预警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动力灾害 电磁辐射 机器学习 煤岩破裂 有效信号 智能辨识
下载PDF
跨煤岩界面穿层压裂裂缝动态扩展特征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浩哲 姜在炳 +2 位作者 范宗洋 庞涛 刘修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749,共13页
针对跨煤岩界面穿层压裂裂缝动态扩展过程,采用相似材料制作煤岩组合体试件,开展三点弯曲试验、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分别结合数字散斑技术、声发射监测技术,捕捉裂缝的动态扩展特征,分析裂缝扩展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点... 针对跨煤岩界面穿层压裂裂缝动态扩展过程,采用相似材料制作煤岩组合体试件,开展三点弯曲试验、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分别结合数字散斑技术、声发射监测技术,捕捉裂缝的动态扩展特征,分析裂缝扩展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点弯曲试验中裂缝可从顶板直接进入煤层,裂缝在界面处未转向,增大预制裂缝长度试件断裂所需的峰值应力降低;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条件下,由于煤层塑性强,顶板内裂缝高度、长度均大于煤层,顶板内声发射事件比例高于煤层;在裂缝穿层扩展的前提下,增大水平井与煤层顶面距离会导致裂缝穿层扩展时间延长,提高压裂液注入排量可增大裂缝进入煤层的穿透深度,但是易导致缝高失控、缝长降低,提出采用变排量压裂施工,初期压裂液大排量注入促使裂缝纵向穿层,随后降排量促进裂缝在顶板和煤层内横向延伸;多裂缝同步起裂时缝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部分裂缝可能无法穿层扩展。研究成果可为掌握裂缝跨煤岩界面穿层扩展特点、优化设计压裂施工参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界面 穿层压裂 动态扩展 数字散斑 声发射
下载PDF
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
12
作者 王蛟 崔清迪 +3 位作者 梁成江 曲道龙 封海洋 刘汉权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针对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下部压煤问题,从边坡变形风险可控以及资源回收最大化角度出发,在分析地质资料和弱层层位的基础上,结合单一弱层的控制开采技术,提出了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以扎尼河露天矿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 针对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下部压煤问题,从边坡变形风险可控以及资源回收最大化角度出发,在分析地质资料和弱层层位的基础上,结合单一弱层的控制开采技术,提出了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以扎尼河露天矿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北端帮边坡的稳定性,对多弱层控制的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控制开采技术的实施,可在采场深部增加内排物料形成“中间桥”工艺,对深部弱层形成“压覆”,对整体边坡形成“支撑”,保证边坡沿各弱层滑动均得以控制,实现多弱层顺倾软岩边坡煤炭高效回收以及蠕动形变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多弱层 顺倾软岩边坡 边坡下部压煤 控制开采
下载PDF
基于EMD与DCNN混合智能煤岩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雄 沈良 +5 位作者 田亚锋 尹家宽 王立阳 杨东晨 慕礼洋 朱益军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针对现有煤岩识别模型和方法准确率低、稳定性差、难以在工程实践中获得应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混合智能识别方法。首先,应用EMD对采煤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模式分量(I... 针对现有煤岩识别模型和方法准确率低、稳定性差、难以在工程实践中获得应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混合智能识别方法。首先,应用EMD对采煤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模式分量(IMF)。然后利用DCNN进行IMF信息的融合,并自动提取特征信息。最后使用Softmax实现煤岩分界的智能识别。工程应用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实现煤岩分界的识别,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EMD DCNN 煤炭开采
下载PDF
葫芦素煤矿上覆岩体运移规律及“上三带”发育高度
14
作者 吴访 苏士杰 +2 位作者 姜坤 郝英豪 王超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83-288,共6页
为研究大采宽条件上覆岩体运移与离层空间发育规律及“上三带”的关系,以内蒙葫芦素煤矿21406工作面与211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如理论预测、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钻探取芯观测岩性与裂隙发育、注水测量漏失量与窥视等方... 为研究大采宽条件上覆岩体运移与离层空间发育规律及“上三带”的关系,以内蒙葫芦素煤矿21406工作面与211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如理论预测、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钻探取芯观测岩性与裂隙发育、注水测量漏失量与窥视等方法研究了回采面开采后上覆岩层移动与变形规律与“上三带”发育关系。21406工作面位移呈“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态势,其运动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并在推过钻孔138 m处取得极大值;工作面推过138~178 m的范围内,为离层演化和发育的核心区间,并在322 m开始减弱并发生闭合;离层空间分布在距离煤层约260 m向上区域。21101工作面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裂隙发育范围由“拱形”逐步演化为“马鞍形”,其发育的高度在推进80 m时达到61.6 m的最大值;注水实测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39 m,裂采比为22.54倍。离层空间含水层发育在煤层上方260 m以上,远离导水裂隙带范围。本文研究结果为离层注浆与顶板疏放水提供了较为扎实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煤矿 采动覆岩体运移 覆岩离层 上三带 导水裂隙带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mCNN模型的矿山地震灾害识别研究
15
作者 张浩鸣 周煊超 阿那尔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27-33,共7页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微震会给矿井带来较大的损害。为了对矿山微震进行识别,并提升识别准确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并引入了相似特征层来对其进行改进。由于微震数据集的样本量较小,难以满足模型的训练要求,采用迁移学习将地震数据...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微震会给矿井带来较大的损害。为了对矿山微震进行识别,并提升识别准确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并引入了相似特征层来对其进行改进。由于微震数据集的样本量较小,难以满足模型的训练要求,采用迁移学习将地震数据特征迁移到微震数据中,并借此数据集对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预训练。为了进一步提升改进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获取能力,在现有改进的基础上又引入了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注意力机制,以获取数据的时序特征和完整的矿山微震识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测试集上,研究设计矿山微震识别模型的耗时平均值为8.216 s,识别准确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99.87%和93.29%,皆明显优于对比矿山微震识别模型。矿山微震识别模型能够对矿山微震时破碎煤岩的纵波和横波速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研究设计的矿山微震识别模型性能较好,能够为当下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微震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CNN 相似特征层 微震 煤矿 矿山微震识别
下载PDF
煤矸石代替粉煤灰充填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宏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4期318-320,324,共4页
“三下”压煤开采时,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艺,通过注浆材料优化,对煤矸石和粉煤灰两种材料进行采样分析、地面沉降效果分析及经济效益对比,得出了采用煤矸石代替粉煤灰作为原材料进行覆岩离层注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结论。
关键词 覆岩离层注浆 煤矸石 粉煤灰 创造利润
下载PDF
煤柱-顶板结构能量演化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李瑞金 李谭 +1 位作者 陈光波 李康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煤柱及其上覆顶板岩层失稳破坏引起的。为了研究不同煤-岩高度比对煤柱-顶板结构变形破坏及能量演化机制的影响,对煤-岩高度比分别为1∶3、1∶2、1∶1、2∶1及3∶1的煤-岩组合体进行了单轴加载及循环加卸载试验,... 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煤柱及其上覆顶板岩层失稳破坏引起的。为了研究不同煤-岩高度比对煤柱-顶板结构变形破坏及能量演化机制的影响,对煤-岩高度比分别为1∶3、1∶2、1∶1、2∶1及3∶1的煤-岩组合体进行了单轴加载及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煤-岩结构体变形与能量演化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加卸载响应比对煤-岩组合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煤-岩组合体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在单轴加载及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均随着煤-岩高度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煤-岩组合体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均低于单轴加载试验中的峰值强度,煤-岩高度比越大,循环载荷作用下组合体峰值强度降低率越小;组合体输入能、弹性能和耗散能随应力增加呈非线性增加,煤-岩高度比与组合体循环载荷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弹性应变、平均弹性能、平均残余应变、平均耗散能、总残余应变和加卸载响应呈正比关系,与总弹性应变、总弹性能和总耗散能呈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失稳 煤-岩高度比 煤-岩组合体 变形特征 破坏特征 能量演化 围岩控制
下载PDF
煤层群上下保护层开采围岩应力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
18
作者 刘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3,73,共9页
为实现煤层群上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卸压瓦斯的高效抽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上下保护层开采后围岩应力、裂隙分布及演化规律,探明上下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富集区。研究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工作面上侧覆岩卸压高... 为实现煤层群上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卸压瓦斯的高效抽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上下保护层开采后围岩应力、裂隙分布及演化规律,探明上下保护层开采的卸压瓦斯富集区。研究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工作面上侧覆岩卸压高度明显大于下侧覆岩卸压高度,次采上保护层后,增大了被保护层卸压范围。下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走向卸压角为63°,倾斜上下边界卸压角为87°、72°。上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走向卸压角为59°,倾斜上下边界卸压角为76°、79°。经过保护层卸压后,被保护层抽采卸压瓦斯纯流量相比卸压前呈现10余倍增大,卸压瓦斯抽采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保护层 围岩应力 采动裂隙 演化规律 卸压瓦斯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Pnet-MobileNetV2的煤岩界面快速精准识别
19
作者 王海舰 刘丽丽 +1 位作者 赵雪梅 张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3-800,832,833,共10页
针对短时间主动热激励作用下煤岩介质表征差异不明显,不易快速、准确识别煤岩界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简称PSPnet)模型-MobileNetV2的煤岩界面快速精准识别方法。通过搭建煤岩主... 针对短时间主动热激励作用下煤岩介质表征差异不明显,不易快速、准确识别煤岩界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简称PSPnet)模型-MobileNetV2的煤岩界面快速精准识别方法。通过搭建煤岩主动红外试验平台,采集并获取短时主动热激励作用下的煤岩界面红外热图像,构建了煤岩红外图像数据集;对传统PSPnet模型进行改进,采用轻量级网络模型MobileNetV2作为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大幅降低了网络模型所占内存和训练时间,同时将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简称CBAM)与金字塔场景解析(pyramid scene parsing,简称PSP)模块的上采样特征层和PSPnet网络模型的浅层特征层进行融合,有效提升模型对特征的细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PSPnet-MobileNetV2网络模型所占内存仅为9.12 MB,较原始PSPnet模型减少了94.88%;煤和岩的交并比为96.52%和96.87%,分别提升了8.29%和7.7%;像素准确度分别为97.25%和99.15%,较原始网络模型分别提升了7.32%和1.64%;测试时间降低了53.70%。该方法为煤岩界面的快速和预先精准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主动红外激励 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PSPnet) MobileNetV2 注意力机制模块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煤岩尘判别和测量质量浓度补偿研究
20
作者 李健威 薛生 +3 位作者 王威廉 李响 李德文 赵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7,共9页
为减小光散射法的矿井岩尘颗粒物测量质量浓度误差,仿真模拟光子在含尘空间内的随机蒙特卡洛过程,并根据煤、岩尘颗粒物在不同散射面下的捕获光子数以及不同质量浓度范围下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的差异进行尘源区... 为减小光散射法的矿井岩尘颗粒物测量质量浓度误差,仿真模拟光子在含尘空间内的随机蒙特卡洛过程,并根据煤、岩尘颗粒物在不同散射面下的捕获光子数以及不同质量浓度范围下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的差异进行尘源区分,针对浓度补偿实验获取的岩尘颗粒物测量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问题,使用移动平均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测量质量浓度的平滑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岩尘颗粒物捕获光子数在90°散射面下有较大差异,在3~555 mg/m^(3)范围内区分煤、岩尘的模数转换差值的DTW判断阈值为23854.06,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减小相对测量误差方面比移动平均更好。1#光电传感器在194~555 mg/m^(3)范围内平均相对测量最小误差为-1.34%,2#光电传感器在3~191 mg/m^(3)范围内平均相对测量最小误差为6.06%。研究结果可为矿井粉尘光学测量装置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尘识别 蒙特卡洛方法 平滑滤波 移动平均 卡尔曼滤波 动态时间弯曲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