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A* Algorithm for Real-time Path Re-planning of an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Avoiding Underwater Obstacles 被引量:8
1
作者 Thanapong Phanthong Toshihiro Maki +2 位作者 Tamaki Ura Takashi Sakamaki Pattara Aiyarak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path re-planning techniques and underwater obstacle avoidance for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 based on multi-beam forward looking sonar(FLS). Near-optimal paths in static and dyna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path re-planning techniques and underwater obstacle avoidance for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 based on multi-beam forward looking sonar(FLS). Near-optimal paths in static and dynamic environments with underwater obstacles are computed using a numerical solution procedure based on an A* algorithm. The USV is modeled with a circular shape in 2 degrees of freedom(surge and yaw). In this paper, two-dimensional(2-D) underwater obstacle avoidance and the robust real-time path re-planning technique for actual USV using multi-beam FLS are developed. Our real-time path re-planning algorithm has been tested to regenerate the optimal path for several updated frames in the field of view of the sonar with a proper update frequency of the FL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s, and sea experiments. For simulations, the USV model can avoid both a single stationary obstacle, multiple stationary obstacles and moving obstacles with the near-optimal trajectory that are performed both in the vehicle and the world reference frame. For sea experiments,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an underwater obstacle avoidance system is implemented with a USV test platform. The actual USV is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and succeeded in its real-time avoidance against the stationary undersea obstacle in the field of view of the FLS together with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of the U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OBSTACLE AVOIDANCE real-time pathre-planning A* ALGORITHM sonar image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
下载PDF
基于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的露天铁矿山采空区精准探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恩德 沈剑 +1 位作者 李彬 袁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6-1001,共6页
针对露天铁矿山地下隐伏采空区精准探测的技术难题,以某露天铁矿山实际矿床地质特征和不同岩矿体电阻率值为基础,建立三种异常识别模型,分析横向电性不均一条件下采空区的异常响应特征,得到了地电场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应用研究... 针对露天铁矿山地下隐伏采空区精准探测的技术难题,以某露天铁矿山实际矿床地质特征和不同岩矿体电阻率值为基础,建立三种异常识别模型,分析横向电性不均一条件下采空区的异常响应特征,得到了地电场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异常识别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地电场分布;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大面积探测工作中能够有效克服二维高密度电阻率法体积效应对采空区位置精准判别的干扰,减弱了异常扩展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 采空区 异常识别模型 异常响应特征 三维成像声呐技术
下载PDF
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影像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星辰 陈斌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5年第11期22-25,1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影像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通过仿射变换特征图像配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清晰整体图像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并通过系统在三河闸水下结构损坏监测中的运用情况,阐述了系统在我国水利工程水下监测中的... 本文介绍了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影像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通过仿射变换特征图像配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清晰整体图像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并通过系统在三河闸水下结构损坏监测中的运用情况,阐述了系统在我国水利工程水下监测中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影像系统 监测 应用
下载PDF
双频识别声呐在三河船闸工程水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荣海北 潘卫凯 李志荣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4年第11期60-62,共3页
为了了解三河船闸工程闸室、下游海漫及引航道运行状态,采用DIDSON 300m型双频识别声纳系统对1~5号闸室、下游海漫及引航道进行水下声纳检测成像并进行分析.经成像分析,可以发现闸室及廊道的混凝土部分损坏,伸缩缝内填料流失,部分检测... 为了了解三河船闸工程闸室、下游海漫及引航道运行状态,采用DIDSON 300m型双频识别声纳系统对1~5号闸室、下游海漫及引航道进行水下声纳检测成像并进行分析.经成像分析,可以发现闸室及廊道的混凝土部分损坏,伸缩缝内填料流失,部分检测区域有石块沉积.双频识别声纳(DIDSON)能够在浑浊、黑暗的水下获得清晰的影像数据,可有效探测和识别水下目标,能够为水下工程检测、航运安全提供很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识别声纳 声纳探测 图像识别 工程实例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生长的声呐图像增强算法
5
作者 董雷 曾锋 +2 位作者 郭晓明 刘峰 刘德铸 《电声技术》 2014年第6期65-66,88,共3页
从声呐图像增强的实践出发,采用自适应生长算法对三维成像声呐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以提高水下目标识别的能力,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能够较好地分割出声成像中的目标数据,可作为进一步特征提... 从声呐图像增强的实践出发,采用自适应生长算法对三维成像声呐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以提高水下目标识别的能力,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能够较好地分割出声成像中的目标数据,可作为进一步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图像处理 图像增强 自适应生长 目标识别
下载PDF
水下成像法在水下铺排施工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强 《河南科技》 2018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圈围造地工程日趋增多,水下铺排施工是造地工程的基础。水下铺排施工质量检测是目前的难点,因为传统检测方法是依靠潜水员进行检查,而用肉眼无法看到水下施工的质量情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和业主单位难以判断...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圈围造地工程日趋增多,水下铺排施工是造地工程的基础。水下铺排施工质量检测是目前的难点,因为传统检测方法是依靠潜水员进行检查,而用肉眼无法看到水下施工的质量情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和业主单位难以判断施工质量,而且没有可追溯性资料成果。因此,本文提出将水下成像法应用在水下铺排施工质量检测中。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声学透镜技术,能在黑暗中、混水中生成几乎等同影像质量的图像。同时,该系统具有显示功能、记录功能、定位功能、量测功能及三维展示功能,适合在水下排布铺设、水下工程裂缝检测、水下碎石包及各类水下棱体的成像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铺排 识别声纳法 识别声纳实时成像系统 侧扫声呐
下载PDF
长江口排水板水下成像检测技术
7
作者 孙丰 樊永杰 欧阳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针对长江口深水区域塑料排水板施工检测手段不足的问题,提出水下声学成像检测的新方法,采用高分辨率侧扫声呐和双频识别声呐,实现了水下排水板检测的可视化与可量测。获取水下排水板清晰的影像资料,并且通过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定点全环摄... 针对长江口深水区域塑料排水板施工检测手段不足的问题,提出水下声学成像检测的新方法,采用高分辨率侧扫声呐和双频识别声呐,实现了水下排水板检测的可视化与可量测。获取水下排水板清晰的影像资料,并且通过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定点全环摄像方式能够实现排水板定量检测。新方法弥补了现有检测手段的不足,可作为现有检测手段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塑料排水板 水下成像 侧扫声呐系统 双频识别声呐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