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三重维度
1
作者 常媛媛 李艳涛 武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41,共5页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从理论维度看,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致、育人目标统一、教育内容契合。从价值维度看,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实现中华体...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从理论维度看,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致、育人目标统一、教育内容契合。从价值维度看,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实现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良性互动,增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青年大学生顽强奋斗的精神。从实践维度看,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要创新中华体育精神的融入方式,加强课程建设;深化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理解,发挥教师主导;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育人功能,延伸课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华体育精神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 理论维度 价值维度 实践维度
下载PDF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2
作者 龚威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0期138-141,共4页
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高职院校需加快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进程,帮助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合方... 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高职院校需加快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进程,帮助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合方式单一、体育课程考核中思政内容缺失等问题。基于问题导向原则,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师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基于真实案例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以及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等建议,以期为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基于项群理论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研究
3
作者 王利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2期150-153,共4页
项群理论作为运动训练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其将不同运动项目按竞技特征进行聚合分类的思想,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基于项群理论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项群理论的缘起与... 项群理论作为运动训练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其将不同运动项目按竞技特征进行聚合分类的思想,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基于项群理论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项群理论的缘起与概念阐释,而后基于项群理论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各运动项目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了提取与归类,并构建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馈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项群理论实施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群理论 公共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下载PDF
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特质与优势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富学 李林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8-56,共9页
北京冬奥精神具有多重内涵意蕴与多元物化载体,使其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元素来源、内在特质与独特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冬... 北京冬奥精神具有多重内涵意蕴与多元物化载体,使其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元素来源、内在特质与独特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冬奥志愿服务、“双员”赛场圆梦、场馆建设活动、一线抗疫行动中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从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指向、动力、能力、质量、愿景五个方面提供支持,体现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内在特质。彰显国家发展底气、民族坚强意志、优良道德风尚、国民勇毅品格与时代奋斗底色,增加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高度、厚度、温度、深度与宽度,是其融入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精神 体育课程思政资源 来源 特质 优势
下载PDF
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问题判别及其克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富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88,412,共9页
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是对优势资源、元素凝练及教学创新的高度整合与集中展示,对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推理法等,对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教学问题进行系统研... 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是对优势资源、元素凝练及教学创新的高度整合与集中展示,对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推理法等,对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关键教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团队综合建设、课程思政资源支撑、教学模式嵌入融合、教学方法适应创新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度的因由解析、判别和回应,提出有效的教学应对策略,有助于明确不同类型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和行为准则,使教师能够依据各类型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做到有效区分和适应教学,更好地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各类型课程的教学平衡与互补关系,充分展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成果,加快形成体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打造一批卓越且优质的体育课程思政典型示范课程,进而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思政推进工作提供实践参照和建设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体育类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 体育教学
下载PDF
基于OBE教学理念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PBL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体操课程为例
6
作者 王逦丽 朱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
基于OBE教学理念和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北京联合大学确立了艺术体操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建设方向,并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采用PBL教学模式,将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艺术体操课程,形成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基于OBE教学理念和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北京联合大学确立了艺术体操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建设方向,并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采用PBL教学模式,将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艺术体操课程,形成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运行机制。研究发现,艺术体操课程思政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了学生对专项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促进了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对实现课程目标、与高校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思政 OBE PBL 教学模式 艺术体操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审度、行动反思与路向优化
7
作者 赵富学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42,共11页
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肩负着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一系列进展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需要继续优化适应和改进升级的需求,在建设实践中需要... 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肩负着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一系列进展与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需要继续优化适应和改进升级的需求,在建设实践中需要全面审度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如何有效融合、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方法的组合使用、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改进等问题。同时需要不断反思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行动的“长项”和“弱点”,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遵循的专业教育与价值塑造相统一、显性教育目标与隐性教育渠道相统一、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续与创新探索相统一等内在要求进行修正与完善;对存在的覆盖面不够全、类型仍旧单一、层次递进较弱、缺乏相互支撑等突出短板进行识别和补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思政课程引领、开展课程分类指导、规范课堂教学管理、依托各级教研平台、改进质量监测评价等,重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样态和未来图景,为优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向提供多样化的理论引导与行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体育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思政资源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8
作者 蔡玉燕 乌日根达赖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1期132-135,共4页
加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探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 加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探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学科融合尚待深化、思政育人教学目标不够突出、课程思政元素内容相对单一、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现实困境。对此,提出搭建多学科协同联动机制、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强化教师思政育人的能力等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 公共体育课程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9
作者 杨任艺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1期149-152,共4页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高校体育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平台,通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加强了体育的育人功能,还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从高校公共体育课...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高校体育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平台,通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加强了体育的育人功能,还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从高校公共体育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出发,阐述了在内容体系构建和实践路径上的策略,旨在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思政教育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公共体育课 体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困境与对策
10
作者 李游 赵庆华 邓芸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5期153-155,160,共4页
采用文献、实地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困境与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当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存在以下现实困境:眼到手不到,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不温不火;合力育人意识不足,横向协同效果不佳;外部... 采用文献、实地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困境与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当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存在以下现实困境:眼到手不到,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不温不火;合力育人意识不足,横向协同效果不佳;外部激励机制不健全,纵向衔接亟待破题等。为推进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提出以下策略:发挥头雁效应,助力体育教师眼到手到,切实实施体育课程思政;鼓励充分对话,营造集体教研合作氛围,逐步推进横向协同效果;完善激励机制,增强体育课程思政底气,积极探索纵向衔接杠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思政 育人 体育学科德育 课程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户外教育理论实施与评价
11
作者 周姣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2期50-53,共4页
研究探讨了户外教育理论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施及其对学生体能、心理健康和环境责任感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体验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学习迁移理论,研究着重于户外教育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度方面的有效性。采用实证方法... 研究探讨了户外教育理论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施及其对学生体能、心理健康和环境责任感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体验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学习迁移理论,研究着重于户外教育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度方面的有效性。采用实证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师的教学实施过程,评估户外教育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户外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促进其全面发展。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还为未来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 户外教育 课程设计 课程评价
下载PDF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12
作者 李焕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高校体育课程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当前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强化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并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其成长... 高校体育课程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当前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强化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并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其成长成才奠定良好基础。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负责人,更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该文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教育内涵以及培养目标,其次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师 课程思政 教学能力
下载PDF
红色音乐资源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3
作者 吴慧鑫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0期142-145,共4页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红色音乐资源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的音乐形式,具有激励人心、激发斗志的作用。将红色音乐资源应用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精...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红色音乐资源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的音乐形式,具有激励人心、激发斗志的作用。将红色音乐资源应用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培养效果,促进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全面发展。探讨红色音乐资源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资源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微课在高职体能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于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1期51-5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该文旨在探讨微课在高职体能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现状调查,揭示了微课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学生的反馈与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该文旨在探讨微课在高职体能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现状调查,揭示了微课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学生的反馈与需求。在实践论证部分,详细阐述了微课教学设计、制作技术及教学实践案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定量与定性评估,包括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与体能水平的提高情况。基于研究结果,该文提出了优化微课内容设计、加强技术培训、完善评价机制等应用策略建议,以期促进微课在高职体能体育课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高职体能体育课程 教学效果评估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项目教育”理念下高校排球公体课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钦英 史文亚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7期89-92,共4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稳步实施,对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需注重教学的近期效益外,还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增强身体素质,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稳步实施,对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需注重教学的近期效益外,还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增强身体素质,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有效提升公体课教学质量,“项目教育”理念便应运而生。该文主要对“项目教育”理念下,高等院校排球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该理论的基本认知着手,分析“项目教育”理念的重大意义以及改革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实现排球公体课改革的实践路径,仅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育”理念 高校排球 公共体育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佳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重塑,同时也是体育课程践行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对此,高职院校应深入挖...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对体育价值体系的重塑,同时也是体育课程践行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对此,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梳理具有育人价值的思政资源,将思政和体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以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该文基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立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时代背景需求,对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体育课程 实施路径 高职体育 体育教学
下载PDF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时代价值与践行路径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辉霞 曹红敏 +1 位作者 汪潇恒 马力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5-140,共6页
贯穿以“立德树人”育人理念为目标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阐释了“育体铸魂、德体兼修”的深刻内涵,是践行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本质需求,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目标,是弘扬体育精神、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文章论... 贯穿以“立德树人”育人理念为目标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阐释了“育体铸魂、德体兼修”的深刻内涵,是践行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本质需求,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目标,是弘扬体育精神、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文章论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提出了通过夯实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培育、重点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与融合教育的思路以及“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体育专业 课程思政 价值引领
下载PDF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7
18
作者 高升 蒋先军 付银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2,共3页
随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要求,体育课程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就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等... 随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要求,体育课程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就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等进行探讨,以便为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依据,为逐步完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学生个体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优化与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伟霖 潘前 王萍丽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普修课与单一选项课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选项+田径"的综合型体育课程模式并付诸于教学实践。该课程能够在项目特点上实现...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普修课与单一选项课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选项+田径"的综合型体育课程模式并付诸于教学实践。该课程能够在项目特点上实现优势互补,因势利导地把学生从所选项目中激发出来的练习热情运用到一定的田径练习上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弥补单一选项课在发展体能和素质教育上的某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课程设置 研究与实践 高校 优化 体育普修课 文献资料 教学实验 问卷调查 研究方法 数理统计 教学实践 课程模式 优势互补 项目特点 因势利导 体育教学 选项课 综合型 单一 田径 练习 体能
下载PDF
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家彬 刘际友 孙庆祝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8-90,共3页
在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成为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为背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成为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为背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拟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体育理论课 公共体育课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