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γTrp208Leu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丽红 郝秀萍 +3 位作者 丁红香 金艳慧 江明华 王明山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25-529,共5页
目的:对由同一突变位点导致的两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两个家系所有成员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活性(PLG:C)和... 目的:对由同一突变位点导致的两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两个家系所有成员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活性(PLG:C)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分别采用Clauss法与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Fg:C)和抗原(Fg:Ag)水平。提取DNA,PCR扩增Fg的FGA、FGB和FGG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进行基因分析。采用Swiss-Model和PIC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蛋白模型和氨基酸相互作用的分析。结果:两家系先证者PT、APTT以及纤溶指标(PLG:C和FDPs)均在正常范围内,TT轻度延长;Fg:C明显降低,分别为0.49 g/L和0.63 g/L;Fg:Ag同步下降,分别为0.64 g/L和0.77g/L。先证者A的奶奶和父亲,先证者B的母亲、阿姨和表弟,Fg:C和Fg:Ag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基因分析发现2例先证者FGG基因第7号外显子5792位发生G>T杂合错义突变,导致FgγD结构域的208位色氨酸突变为亮氨酸(γTrp208Leu)。模型分析显示γTrp208Leu突变破坏了Trp208与Thr314间的天然氢键连接,并使该位点氨基酸侧链变短,空间构型改变,使突变蛋白稳定性下降。结论:纤维蛋白原FGG基因γTrp208Leu杂合错义突变是导致该两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 突变 杂合子 模型分析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丽君 卢国元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40-642,644,共4页
目的:分析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46例肾活检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FIB浓度。按尿蛋白排泄量(UP)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患者60例,非肾病范围蛋白尿186例,同时检测... 目的:分析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46例肾活检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FIB浓度。按尿蛋白排泄量(UP)分为肾病范围蛋白尿患者60例,非肾病范围蛋白尿186例,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UP以及血肌酐值(SCr)等指标,并分析血浆FIB浓度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理类型与上述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FIB浓度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26,P<0.01)。2.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FIB浓度与ALB呈负相关关系(r=-0.363,P<0.05),与TC(r=0.327,P<0.05)、TG(r=0.285,P<0.05)及UP(r=0.361, 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与SCr无相关性(r=0.003,P>0.05)。3.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血浆FIB浓度与ALB呈负相关关系(r=-0.464,P<0.05),与TC(r=0.304,P<0.05)、TG(r=0.175,P<0.05)、SCr(r=0.277,P<0.05)及UP (r=0.302,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4.肾病范围蛋白尿微小病变性肾炎组血浆FIB浓度、UP较其余4组显著升高(P<0.05),ALB水平较其余4组明显降低(P<0.05),TC、TG与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肾病范围蛋白尿微小病变性肾炎组血浆FIB浓度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TG较其余4组明显降低(P<0.05);膜性肾病组UP显著高于系膜增生、微小病变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高FIB血症与低白蛋白血症密切相关,与肾脏病理类型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肾小球疾病 肾脏病理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静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537-15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入院24 h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基线资料,并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6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入院24 h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基线资料,并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组204例,血纤维蛋白原正常组222例,发病后180 d通过门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两组患者长期预后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采用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价预后效果,以mRS评分≤2分代表长期预后良好,以mRS评分〉2分代表长期预后不良。结果:1)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组与血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的年龄、卒中程度、心力衰竭、复发性脑梗死、脑梗死分型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纤维原水平〉3.8 g/L与mRS评分呈明显相关性(r=0.2483,P=0.0000);3)多元回归分析可见,血纤维蛋白原每升高1 g/L,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风险比为1.2836(95%CI:1.0604~1.5517)。结论:入院24 h内血纤维蛋白原属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纤维蛋白原 长期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