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比较
1
作者 解静 李子晔 +1 位作者 冯世强 曲振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 比较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年龄65~85岁,男女不限,体质量指数(BMI)18~28 k... 目的 比较低浓度硬膜外阻滞与低浓度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年龄65~85岁,男女不限,体质量指数(BMI)18~28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后均给予0.2%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2%罗哌卡因10 ml, B组行髂筋膜阻滞给予0.2%罗哌卡因30 ml。以术前(T_0),术后6 h(T_(1)),术后12 h(T_(2)),术后24 h(T_(3)),术后48 h(T_(4))为观察时间点,记录T_0、T_(2)、T_(4)的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记录T_(1)、T_(2)、T_(3)、T_(4)各时间点被动VAS评分、主动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髋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髋关节最大外展活动度;记录术后48 h内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采用匹斯堡睡眠量表PSQI评估);记录补救镇痛次数。结果 与T_0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T_(2)、T_(4)时间点的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患者T_(2)、T_(4)时间点的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T_(1)、T_(2)时间点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均降低,术后T_(2)、T_(3)、T_(4)时间点髋关节最大屈曲活动度和最大外展活动度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_(3)、T_(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6.7%(5/30),低于A组患者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为(4.7±0.8)d、(3.3±0.7)d,均短于A组患者的(14.5±2.4)d、(10.6±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为(1.2±0.6)次,少于A组患者的(2.04±0.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髂筋膜阻滞不仅能有效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和下床活动,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镇痛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关节手术 低浓度 髂筋膜阻滞 硬膜外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耀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对照组采用0.3%盐酸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手术开始10 min(T_(1))、术毕(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1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两组心率、MAP水平均高于T_(0)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满意度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可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VAS评分,提高麻醉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0.3%盐酸罗哌卡因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髋部骨折 髂筋膜间隙多点阻滞 血流动力学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彦平 方圆 +2 位作者 张旭 马玉林 石磊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428-3432,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THA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THA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FICB,B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FICB。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48 h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阻滞指标(穿刺注药时间、置管时间、导管重新固定例数、置管深度)、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C反应蛋白(CRP)]、手术前后疼痛介质指标[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及5-羟色胺(5-H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为(2.43±0.45)分,明显低于B组的(3.48±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的导管重新固定例数占比为5.00%,明显少于B组的25.00%,置管时间为(63.29±8.36)s,明显短于B组的(155.40±9.25)s,置管深度为(11.13±1.27)cm,明显大于B组的(7.09±1.18)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穿刺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的NE、CRP、Cor水平分别为(236.16±16.33)pg/mL、(7.18±0.64)mg/L、(193.62±24.19)pg/mL,明显低于B组的(289.29±27.12)pg/mL、(12.40±1.41)mg/L、(235.39±26.3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的NPY、SP、PGE2、5-HT水平分别为(68.68±7.51)pg/mL、(72.14±8.38)pg/mL、(28.99±5.32)ng/mL、(0.64±0.14)μmol/L,明显低于B组的(81.29±8.45)pg/mL、(95.68±9.35)pg/mL、(39.48±4.80)ng/mL、(0.95±0.2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略低于B组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FICB在老年THA中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内侧入路较外侧入路在减轻应激反应、疼痛刺激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 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新龙 樊伟 +1 位作者 赵树鹏 王晋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全麻)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实施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照组单纯选... 目的观察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全麻)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实施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照组单纯选用喉罩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分别为(7.2±4.1)、(13.1±4.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8.6±6.7)、(28.7±7.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喉罩全麻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缩短了苏醒时间,效果明确,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 喉罩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改变时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文清 李加宾 林志坚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被动体位改变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I~Ⅲ级。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髂筋膜...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被动体位改变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I~Ⅲ级。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组(A)和静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组(B),每组4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注入0.3%盐酸罗哌卡因30 m L。B组患者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评估各个时间点:完全阻滞成功后30 min和静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后30 min(T1),病人搬动至手术床时(T2),术后再次搬动病人至推车时(T3)被动活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A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VAS分值分别为(3.5±0.72)、(4.8±0.76)、(2.8±0.73)分,均明显低于B组(6.0±0.78)、(7.9±0.80)、(5.2±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在T1时间点MAP(83.2±2.94)mm Hg、T2时间点MAP(94.0±5.43)mm Hg、T3时间点MAP(70.8±4.90)mm Hg,均明显低于B组(85.7±2.94)、(103.0±3.81)、(82.1±3.8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相对于静脉用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对患者的搬运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 神经阻滞 手术转运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仕芳 汪卫兵 刘宏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886-891,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局部麻醉后,均采取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照组采取平行穿刺入路,观察组采取垂直穿刺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与术中指标,基础值(T_(1))、麻醉诱导后(T_(2))、切皮时(T_(3))、手术结束即刻(T_(4))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手术后3 d的炎症因子[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并对比手术后1、3、5 d患者的S100B蛋白与褪黑素水平。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和穿刺注药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间点,对照组SpO_(2)、心率、MAP、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pO_(2)、心率、MAP、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和T_(3)时间点,观察组患者SpO_(2)、心率、MAP、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WBC、降钙素原、CR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WBC、降钙素原、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1 d的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手术后3、5 d的S100B蛋白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手术后1 d褪黑素明显降低,手术后3、5 d的褪黑素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但应用垂直穿刺入路比平行穿刺入路更能够提升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降低应激反应的同时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减轻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穿刺入路 垂直穿刺入路 超声引导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B超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晓华 《中国数字医学》 2018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B超下髂筋膜间隙阻滞(B-IFSB)对膝关节置换术(Knee Replacement,KR)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KR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阻滞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静脉镇痛,阻滞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FSB。结... 目的:探讨B超下髂筋膜间隙阻滞(B-IFSB)对膝关节置换术(Knee Replacement,KR)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KR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阻滞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静脉镇痛,阻滞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FSB。结果:阻滞组治疗后COR、ACTH、CRP、IL-6水平和6、12、24h的VAS得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胃肠道蠕动恢复、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FSB可减轻KR后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髂筋膜间隙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冬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为患者临床镇痛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先采用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为患者临床镇痛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先采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再予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对照组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术毕再予单次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椎管内穿刺体位VAS疼痛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各时刻FN、ON、LFCN阻滞率、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椎管内穿刺体位VAS疼痛评分为(2.90±0.67)分,小于对照组的(5.58±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6h(2.10±0.30)分、12h(2.33±0.57)分、24h(3.25±0.54)分、48h(4.22±0.58)分,小于对照组的6h(3.02±0.36)分、12h(3.85±0.43)分、24h(5.05±0.45)分、48h(4.72±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为(5.22±0.86)d,少于对照组的(5.70±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N阻滞率T1、T2、T3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T1、T2、T3时刻ON、LFCN阻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26.82±3.16)h,短于对照组的(35.47±4.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使镇痛提前,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术后住院天数少,符合ERAS理念,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引导 腹股沟韧带上 髋关节置换术镇痛 ERAS
下载PDF
术前与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9
作者 陆颖 孙建明 +1 位作者 严三萍 朱焱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与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7月收治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依据镇痛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术前镇痛,对照组术后镇... 目的:探讨术前与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7月收治行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依据镇痛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术前镇痛,对照组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MMSE量表)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维持用药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4时点MMSE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均为轻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行术前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时机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经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雷光磊 吴文知 +2 位作者 李培玉 张兰 吴贵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阻滞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23例。麻醉诱导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C组行单次髂筋...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阻滞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23例。麻醉诱导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C组行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T组行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阻滞。术毕C组患者行静脉PCA镇痛,T组经过术前留置导管行髂筋膜间隙连续阻滞镇痛。评估术后6 h(T3)、12 h(T4)、24 h(T5)、48 h(T6)各时点区域感觉阻滞情况、VAS评分和患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镇痛补救情况。结果 T组T4、T5、T6时点不同区域感觉阻滞有效率高于C组,术后T5、T6时点静息及运动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阻滞能为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提供安全和有效的镇痛效果,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高龄 髋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术前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琼华 尹利 +1 位作者 阳雪莲 庞刚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持续髂筋膜阻滞用于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收治的拟手术髋部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C组和T组,各40例。S组、C组患者术前分别给予单次、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T组给予盐酸曲... 目的 探讨术前持续髂筋膜阻滞用于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收治的拟手术髋部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C组和T组,各40例。S组、C组患者术前分别给予单次、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T组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结果 S组阻滞后0.5,1,6,12 h后及C组阻滞后0.5,1,6,12,24,48 h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显著低于T组(P <0.05),C组患者阻滞后12 h及以后的NRS评分(除该时点的运动NRS评分外)均显著低于S组(P <0.05)。3组患者入院后12 h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高于入院前,且S组和C组患者显著低于T组(P <0.05)。S组和C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T组(P <0.05),但3组患者血栓发生率相当(P> 0.05),且3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局部麻醉药中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S组和C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均显著高于T组(P <0.05)。结论 术前持续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明显降低NR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术前镇痛 炎性因子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永俊 陈先锃 吴寒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6期80-81,8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评价。方法选择老年单侧髋部手术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及超声引导下腹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评价。方法选择老年单侧髋部手术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及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征情况、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评分等。结果两种麻醉方式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髋部手术麻醉有效率高,舒适度好,利于老年患者快速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引导 髋部骨折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水平以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得发 马保新 《医疗装备》 2021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水平以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水平以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试验组采用超声下腹股沟韧带以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PCIA,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镇痛开始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12、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水平以上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可显著减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腹股沟 韧带 超声 髂筋膜间隙 阻滞
下载PDF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姝珺 张振 +3 位作者 左琴蓉 杜振杰 孙蕊格 罗辉宇 《骨科》 CAS 2021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R组(罗哌卡因+肌注生理盐水组)...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R组(罗哌卡因+肌注生理盐水组)、H组(罗哌卡因、氢吗啡酮+肌注生理盐水组)和RH组(罗哌卡因+肌注氢吗啡酮组)。三组术前30 min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R组在髂筋膜间隙阻滞用药为0.35%罗哌卡因40 mL,骶丛神经阻滞用药为0.4%罗哌卡因20 mL,随后臀大肌肌注生理盐水2 mL;H组在髂筋膜间隙阻滞用药为0.35%罗哌卡因+10 mg/kg氢吗啡酮共40 mL,骶丛神经阻滞用药为0.4%罗哌卡因+10 mg/kg氢吗啡酮共20 mL,随后臀大肌肌注生理盐水2 mL;RH组在髂筋膜间隙阻滞用药为0.35%罗哌卡因40 mL,骶丛神经阻滞用药为0.4%罗哌卡因20 m L,随后臀大肌肌注氢吗啡酮2 mL。待神经阻滞起效后行喉罩全麻。观察记录各组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术后6、12、24、48 h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恢复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术后神经阻滞维持时间长于R组和RH组(P均<0.05)。H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于R组和RH组(P均<0.05)。H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晚于R组和RH组(P均<0.05)。H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R组和RH组(P均<0.05)。H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住院天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少于R组和RH组(P均<0.05)。结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置换术中可以延长阻滞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髂筋膜间隙阻滞 骶丛神经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不同路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康 董小飞 沈强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93-296,30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穿刺路径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穿刺入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比较不同穿刺路径超声引导下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穿刺入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经超声引导下行内侧入路方式穿刺置管,对照组经超声引导下行外侧入路方式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舒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其他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置管相关情况(包括重新固定导管率、超声成像时间、置管时间、置管深度、罗哌卡因用量等)及神经阻滞效果满意率。结果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其他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较术后24 h明显下降(均P<0.05)。研究组重新固定导管率、罗哌卡因用量、置管时间、置管深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24、48 h股外侧皮神经以及闭孔神经阻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内外侧入路持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内侧入路路径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术操作时间短,镇痛药物使用量少,股外侧皮神经以及闭孔神经阻滞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路径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骶管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富国 《当代医学》 2022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DDH)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实施DDH矫正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35)与B组(n=25)。A组采用全麻诱...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DDH)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实施DDH矫正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35)与B组(n=25)。A组采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B组采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B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A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随访期,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DDH矫正术中,于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能获取较好的麻醉效果,减少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骶管阻滞麻醉 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 疼痛程度 并发症
下载PDF
酸枣仁汤联合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髋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谵妄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婷婷 查文浩 +1 位作者 余喻 张春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6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对髋部手术患者给予酸枣仁汤联合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干预对术后各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镇痛,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对髋部手术患者给予酸枣仁汤联合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干预对术后各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镇痛,观察组采取酸枣仁汤联合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水平(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术后谵妄、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前两组静态和动态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12、24、48 h静态疼痛评分,术后24、48 h动态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48 h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4、12、24、48 h谵妄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联合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后,髋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明显提升,自身血流动力学水平趋于正常,明显降低术后谵妄和不良反应发生,为患者良好预后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汤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部手术 围手术期镇痛 血流动力学 术后谵妄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B超引导闭孔神经阻滞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珊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0期71-74,共4页
目的 分析B超引导闭孔神经阻滞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B超引导闭孔神经阻滞联合髂... 目的 分析B超引导闭孔神经阻滞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B超引导闭孔神经阻滞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穿刺前(T0)、穿刺后10 min(T1)、手术切皮时(T2)、术后5 min(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同时间点[术前(t0)、进入手术室后(t1)、转侧卧位时(t2)、术后1 d(t3)]的疼痛[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麻醉前后的疼痛介质指标[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T0时的HR、RR、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HR、R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的CPOT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CPO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的5-HT、PGE_(2)、S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5-HT、PGE_(2)、SP水平分别为(0.51±0.08)μmol/L、(26.53±2.19)ng/ml、(52.36±2.88)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0.76±0.12)μmol/L、(50.29±3.27)ng/ml、(98.49±5.76)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闭孔神经阻滞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运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麻醉效果更确切,能稳定血流动力学,保障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闭孔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粗隆间骨折 血流动力学 疼痛介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秀丽 唐守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全麻,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全麻,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拔除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元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4期87-91,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进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进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多点阻滞组与单点阻滞组各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单点阻滞组给予单点阻滞,多点阻滞组给予不同角度多点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不同时间点血清皮质醇(Cor)及内皮素-1(ET-1)含量、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点阻滞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单点阻滞组(P<0.05)。两组在T1、T2、T3时间点的心脏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间点的血清Cor、ET-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T3时间点的血清Cor、ET-1含量显著高于T1时间点(P<0.05),多点阻滞组显著低于单点阻滞组(P<0.05)。多点阻滞组术后24、48、7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都显著低于单点阻滞组(P<0.05)。多点阻滞组术后3 d的低血压、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9.0%,显著低于单点阻滞组的50.0%(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不同角度多点阻滞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应用能抑制血清Cor、ET-1的释放,且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能有效促进缓解疼痛,提高麻醉效果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筋膜间隙 不同角度多点阻滞 股骨近端骨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