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色陕北形象的三维叙事书写——以抗战前后美中苏记者陕北访问为对象
1
作者
刘希哲
刘晓航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84,共13页
抗战前后,访问陕北的记者们以自身观察展现红色陕北的多元形象。梳理美中苏三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陈学昭、罗曼·卡尔曼等人的陕北访问书写,可以发现斯诺、陈学昭、卡尔曼分别关注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独立,主体人格与生活的独立...
抗战前后,访问陕北的记者们以自身观察展现红色陕北的多元形象。梳理美中苏三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陈学昭、罗曼·卡尔曼等人的陕北访问书写,可以发现斯诺、陈学昭、卡尔曼分别关注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独立,主体人格与生活的独立,中国民族国家独立,陕北访问对其而言具有必然性。通过解放区与国统区对比,记者们既展现红色陕北对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必要意义,又在访问中完善认知、重塑生活、积淀经验。围绕国际视野,记者们从现代建设、个体尊严、世界性与民族性等角度发现陕北争取民族解放,摆脱他者地位,融入世界格局的努力。三者的陕北访问源自不同经历体验,又展现多元统一的红色陕北面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形象
斯诺
陈学昭
卡尔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源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咏梅
李锐
杨勤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共4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采用一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采用一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先以非监督分类获得初始训练样本,在对样本进行删除、增补、合并等调整的基础上,再进行监督分类,这2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与仅以TM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单纯监督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对比可知,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类总精度从82.0%提高到89.2%;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类别的精度提高了10%以上;坡耕地与林草地的混分现象明显减少,精度均提高了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土地利用
分类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恢复工程对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卓静
朱延年
+3 位作者
何慧娟
王娟
董金芳
权文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627-8637,共11页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陆表生态系统的分布特征,从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单一生态系统动态度和综合生态系统动态度等方面探索了生态恢复工程实施20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利用最小二乘...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陆表生态系统的分布特征,从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单一生态系统动态度和综合生态系统动态度等方面探索了生态恢复工程实施20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利用最小二乘趋势分析法和人类扰动指数分析气候条件和生态恢复工程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1997—2018年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林木、草地的面积占比分别增加19.34%和6.91%;耕地面积占比减少22.15%;未利用地面积占比减少5.01%;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已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的耕地占主导转化为林木占主导。(2)受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流转方向主要表现为耕地转化为林木和草地;防风固沙工程促使毛乌素沙漠区域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3)研究时间段内陕北地区年均气温基本无变化,年降水量显著呈增加趋势,整体向湿润化发展,适合地表植被生长和恢复。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榆林和延安两市生态系统变化速度明显高于铜川市,说明生态恢复工程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气候背景变化是辅助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工程
陕北
生态系统格局
遥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色陕北形象的三维叙事书写——以抗战前后美中苏记者陕北访问为对象
1
作者
刘希哲
刘晓航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84,共13页
文摘
抗战前后,访问陕北的记者们以自身观察展现红色陕北的多元形象。梳理美中苏三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陈学昭、罗曼·卡尔曼等人的陕北访问书写,可以发现斯诺、陈学昭、卡尔曼分别关注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独立,主体人格与生活的独立,中国民族国家独立,陕北访问对其而言具有必然性。通过解放区与国统区对比,记者们既展现红色陕北对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必要意义,又在访问中完善认知、重塑生活、积淀经验。围绕国际视野,记者们从现代建设、个体尊严、世界性与民族性等角度发现陕北争取民族解放,摆脱他者地位,融入世界格局的努力。三者的陕北访问源自不同经历体验,又展现多元统一的红色陕北面孔。
关键词
陕北形象
斯诺
陈学昭
卡尔曼
Keywords
image
of
shaanbei
(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
Edgar Snow
Chen Xuezhao
Roman Kálmán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咏梅
李锐
杨勤科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6,共4页
基金
黄委会项目第四专题"区域水土流失模型试验研究"(2004SZ01-0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2006BAD09B05)
文摘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采用一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的监督分类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主成分变换的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先以非监督分类获得初始训练样本,在对样本进行删除、增补、合并等调整的基础上,再进行监督分类,这2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与仅以TM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单纯监督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对比可知,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类总精度从82.0%提高到89.2%;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类别的精度提高了10%以上;坡耕地与林草地的混分现象明显减少,精度均提高了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
影像融合
土地利用
分类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Keywords
image
fusion
landuse classification
loess hill and gully area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恢复工程对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卓静
朱延年
何慧娟
王娟
董金芳
权文婷
机构
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627-8637,共11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8ZDXM-GY-023)
陕西省科技厅一般项目(2018SF-3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5136)。
文摘
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TM遥感影像解译陆表生态系统的分布特征,从生态系统转移矩阵、单一生态系统动态度和综合生态系统动态度等方面探索了生态恢复工程实施20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利用最小二乘趋势分析法和人类扰动指数分析气候条件和生态恢复工程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1997—2018年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林木、草地的面积占比分别增加19.34%和6.91%;耕地面积占比减少22.15%;未利用地面积占比减少5.01%;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已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的耕地占主导转化为林木占主导。(2)受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流转方向主要表现为耕地转化为林木和草地;防风固沙工程促使毛乌素沙漠区域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3)研究时间段内陕北地区年均气温基本无变化,年降水量显著呈增加趋势,整体向湿润化发展,适合地表植被生长和恢复。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榆林和延安两市生态系统变化速度明显高于铜川市,说明生态恢复工程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气候背景变化是辅助驱动力。
关键词
生态恢复工程
陕北
生态系统格局
遥感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the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ecosystem pattern
remote sensing
image
s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色陕北形象的三维叙事书写——以抗战前后美中苏记者陕北访问为对象
刘希哲
刘晓航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源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图像分类方法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刘咏梅
李锐
杨勤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态恢复工程对陕北地区生态系统格局的影响
卓静
朱延年
何慧娟
王娟
董金芳
权文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