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ffective On-line Surface Particles Inspection Instrument for Large Aperture Optical Element 被引量:4
1
作者 Wen-Dong Ding Zheng-Tao Zhang +5 位作者 Da-Peng Zhang De Xu Hai-Bing Lv Xin-Xiang Miao Guo-Rui Zhou Hao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CSCD 2017年第4期420-431,共12页
Surface particles growing in large aperture optical element (LAOE)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LAOE's stable operation. It is a challenge for the online system to inspect the particles with long working distance, en... Surface particles growing in large aperture optical element (LAOE)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LAOE's stable operation. It is a challenge for the online system to inspect the particles with long working distance, enou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because of the system constraints. In this paper, an effective and portable inspection instrument is designed based on dark-field imaging principle. A Nikon lens and an industrial high definition (HD) camera a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the vision system to inspect particles of microns size spreading over hundreds of millimeters. Using two motors and other mechanical structure, the system can realize auto-focus and image rectification functions. The line light sources are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AOE in a sealed box while the vision system is portable and working outside the box. An adaptive binar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process the captured dark-field image. Th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on the LAOE's surface is investigated. Because of the high resolution of the captured image, the SSE2 instructions optim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reduce the time cost of the algorithm.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instrument can inspect LAOE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k-field imaging image rectification adaptive binarization particle inspection large aperture optical elements(LAOE).
原文传递
折/衍混合光学系统在纳型星敏感器中的应用
2
作者 邓骞 张国玉 +2 位作者 孟遥 孙高飞 杜宗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1-263,共13页
微纳卫星是一种新兴的微小卫星,与之适配的纳型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应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大相对孔径、高成像质量。针对这一需求,由星敏感器的系统设计精度和探测星等分配了光学系统设计参数及指标,设计了一种全视场17°、焦距25 mm... 微纳卫星是一种新兴的微小卫星,与之适配的纳型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应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大相对孔径、高成像质量。针对这一需求,由星敏感器的系统设计精度和探测星等分配了光学系统设计参数及指标,设计了一种全视场17°、焦距25 mm、相对孔径1∶1.086、光学系统总长36.4 mm的七片式折衍混合结构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根据衍射元件的负色散特性,用折衍混合透镜代替常规材料正负透镜组合的方式减少了镜片数量,缩短了光学系统长度,并提高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使点扩散函数趋于正态分布,有利于质心提取精度的提高。所设计的光学系统在3×3像元内的能量集中度超过90%;最大畸变仅0.013%;全视场垂轴色差小于0.6μm。通过标量衍射理论计算衍射元件在520~780 nm内衍射效率可以达80%以上,通过杂散光分析软件ASAP对系统进行了视场内鬼像分析,系统在多级衍射时探测目标成像光斑路径下的光通量与最亮鬼像光斑路径下的光通量之比大于3.17×10^(4),验证了在极限星等为6.5时满足信噪比大于8.1的结论。最后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公差分析,结果表明加工后该光学系统可满足微纳卫星对星敏感器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型星敏感器 光学设计 折衍混合光学系统 大相对孔径 衍射面 鬼像
下载PDF
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家福 王小勇 +3 位作者 李梦旭 陶鑫 李凌 王任远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共12页
光学合成孔径技术是增大望远镜有效口径、提高望远镜分辨率、增强望远镜集光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技术难度随着子孔径离散程度的提高与自由度的释放呈指数级增长。文章比较了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形... 光学合成孔径技术是增大望远镜有效口径、提高望远镜分辨率、增强望远镜集光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技术难度随着子孔径离散程度的提高与自由度的释放呈指数级增长。文章比较了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形式,回顾了以拼接式、稀疏孔径式和分布式为代表的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在主动光学、编队与控制、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领域面临的技术难题,并提出下一代大口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光学合成孔径 干涉成像 “觅音”计划
下载PDF
基于连续变焦的大口径长焦距的探测成像一体化光学系统设计
4
作者 魏锦洋 李旭阳 +4 位作者 谭龙玉 袁灏 任志广 赵佳文 姚凯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4,共13页
为实现空间目标的探测与精确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连续变焦结构兼顾大孔径和长焦距的探测成像一体化光学系统,实现了短焦大视场探测,长焦小视场成像的目的。系统采用里奇-克列基昂(RC)结构加校正镜与变焦结构通过光瞳匹配进行结合的方式... 为实现空间目标的探测与精确识别,设计了一种基于连续变焦结构兼顾大孔径和长焦距的探测成像一体化光学系统,实现了短焦大视场探测,长焦小视场成像的目的。系统采用里奇-克列基昂(RC)结构加校正镜与变焦结构通过光瞳匹配进行结合的方式,使用两片反射镜压缩光路,系统工作于450~850 nm的光谱范围内,焦距为700~3500 mm;探测端焦距为700 mm,F数为2.5,视场角为0.5°×0.5°;成像端焦距为1400~3500 mm,F数为5~12.5,视场角为0.18°×0.18°。该系统具有探测能力强、成像质量佳、系统总长短、变焦凸轮曲线升角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连续变焦 大孔径 探测系统 成像系统 一体化系统 光瞳匹配
下载PDF
一种红外成像导引头光学系统杂散光的消除
5
作者 杨沛斌 徐瑞瑞 +1 位作者 金晨 赵永库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反射式红外成像导引头光学系统存在杂散光。首先,分析导引头系统的漏光杂散光,完成了导引头系统遮光罩的设计,系统遮拦比为0.476;然后,对二次反射鬼像进行分析发现,由后镜组第一片透镜的前、后表面引入的鬼像能量较强,提出必须提升该透... 反射式红外成像导引头光学系统存在杂散光。首先,分析导引头系统的漏光杂散光,完成了导引头系统遮光罩的设计,系统遮拦比为0.476;然后,对二次反射鬼像进行分析发现,由后镜组第一片透镜的前、后表面引入的鬼像能量较强,提出必须提升该透镜表面的反射率以降低鬼像能量,而且外镜筒吸收率应达到0.9,以削弱结构件一次散射杂光对成像的影响;最后,使用光线模拟追迹软件ASAP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系统的杂光系数为5.8%,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保证了导引头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光 大口径反射式光学系统 遮光罩 二次反射鬼像
下载PDF
采用Q-type非球面的大孔径大像面手机镜头的设计
6
作者 曹天皓 张继艳 +3 位作者 林正煜 孙丽婷 秦腾 申洋羽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7-23,共7页
利用Q-type非球面优越的高阶像差校正能力,设计一款大孔径和大像面的手机镜头。该手机镜头光学系统由9片透镜组成,包含7片偶次非球面和2片Q-type非球面。镜头的F数为1.8,像高为6.82 mm,视场角为70°,有效焦距为4.77 mm,系统总长为6.... 利用Q-type非球面优越的高阶像差校正能力,设计一款大孔径和大像面的手机镜头。该手机镜头光学系统由9片透镜组成,包含7片偶次非球面和2片Q-type非球面。镜头的F数为1.8,像高为6.82 mm,视场角为70°,有效焦距为4.77 mm,系统总长为6.86 mm。该手机镜头光学系统在奈奎斯特(Nyquist)频率为446 lp·mm^(-1)处,轴上点至0.7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均大于0.18;在12 Nyquist频率为223 lp·mm^(-1)处,轴上点至0.7视场的MTF值大于0.42,满足手机镜头成像要求。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相同设计参数和初始结构的偶次非球面,采用Q-type非球面的手机镜头成像光斑半径小25.52%,具有更佳的成像质量。公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透镜设计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镜头 光学设计 大孔径 大像面 Q-type非球面
下载PDF
大口径红外光学系统透过率测量装置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雨 郭汉洲 +3 位作者 李俊霖 唐延甫 杨永强 李忠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52-1760,共9页
针对大口径红外光学系统的整机透过率测量难题,提出了基于图像灰度的单通道红外透过率测量方法,搭建了大口径红外光学系统整机透过率测量装置。首先,将黑体和靶标按照指定位置关系放置于待测红外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将红外热像仪放置于... 针对大口径红外光学系统的整机透过率测量难题,提出了基于图像灰度的单通道红外透过率测量方法,搭建了大口径红外光学系统整机透过率测量装置。首先,将黑体和靶标按照指定位置关系放置于待测红外光学系统的焦平面处,将红外热像仪放置于待测红外光学系统的入光口,采集被测系统的辐射图像;接着,将黑体放置于红外热像仪前,采集黑体辐射图像;最后,分别计算被测系统辐射图像均值和黑体辐射图像均值,二者比值即为被测系统的透过率。以某型大口径红外光学系统作为被测系统,开展了红外透过率测量实验。实验结果标明:本文方法测量值与设计值的绝对误差为0.85%,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测量精度约为1.04%,测量方法可行。此方法测量过程简单,为大口径红外光学系统的整机性能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过率 大口径 红外光学系统 整机 图像灰度
下载PDF
大视场大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8
作者 王希 彭晴晴 +2 位作者 徐长彬 温宏波 赵昕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5-1578,共4页
介绍了适用于4096×4096,F/#1的大靶面制冷型中波探测器的大视场大孔径红外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二次成像的方式,减小大物镜的口径,提高孔径利用率;计算得到满足要求的初始结构,并分析了像差特性;通过优化初始结构、采用折/衍混... 介绍了适用于4096×4096,F/#1的大靶面制冷型中波探测器的大视场大孔径红外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二次成像的方式,减小大物镜的口径,提高孔径利用率;计算得到满足要求的初始结构,并分析了像差特性;通过优化初始结构、采用折/衍混合器件及非球面等方式校正大口径大视场带来的高阶像差。系统工作波段为37~48μm,焦距为60mm,视场角2ω=52°。全视场在50 lp/mm处的MTF高于045,满足设计要求。经过设计优化,实现了100冷光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 大视场 红外光学设计 二次成像
下载PDF
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学军 樊延超 +1 位作者 鲍赫 薛栋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13-2626,共14页
针对空间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空间探测精度需求的提高,对研制更可行有效的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技术路线开展了研究。介绍了该领域已发射和计划发射的超大口径光学遥感器涉及的发展历史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 针对空间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空间探测精度需求的提高,对研制更可行有效的超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技术路线开展了研究。介绍了该领域已发射和计划发射的超大口径光学遥感器涉及的发展历史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整体式成像系统、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光学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和衍射成像系统等。分析对比了各种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及现阶段的应用情况。最后,考虑我国高分辨率、高成像质量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需求,结合当前技术条件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别针对2~4m大口径系统,4~10m超大口径系统和更大口径系统的成像需求提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口径空间遥感器 整体式成像系统 分块可展开成像系统 光学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系统 衍射成像系统 综述
下载PDF
光学畸变对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影响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10
作者 吕群波 相里斌 +2 位作者 姚涛 景娟娟 王忠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具有原理简单、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但是仪器对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苛刻。特别是光学系统的畸变,对仪器获取的数据有较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仪器的应用。通过对仪器获...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具有原理简单、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但是仪器对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苛刻。特别是光学系统的畸变,对仪器获取的数据有较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仪器的应用。通过对仪器获取数据机理的分析,给出光学系统畸变影响下的数据模型,为仪器的性能评估提供可能。最后在4%的畸变值条件下,利用模型和既定参数对畸变影响进行计算机仿真,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虽然该畸变对于普通的光学成像系统来说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对于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来说,复原光谱不但存在>5%的相对偏差,而且光谱位置在长波处产生了近8 nm的偏移,从而导致光谱无法应用,因此该畸变是不可容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技术 大孔径 光学系统 光学畸变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大相对孔径宽光谱星敏感器光学镜头设计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孟祥月 王洋 +2 位作者 张磊 付跃刚 顾志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189,共8页
为了提高星敏感器相对孔径,拓宽探测光谱范围,文中通过探测器灵敏度模型的计算,确定了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而设计了一款基于卫星平台的星敏感器光学镜头。该镜头由7片球面透镜组成,光谱范围为500~800 nm,焦距为50 mm,相对孔径... 为了提高星敏感器相对孔径,拓宽探测光谱范围,文中通过探测器灵敏度模型的计算,确定了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而设计了一款基于卫星平台的星敏感器光学镜头。该镜头由7片球面透镜组成,光谱范围为500~800 nm,焦距为50 mm,相对孔径为1/1.25,视场角为8.45°×8.45°(对角线视场角为11.96°),总长83.33 mm。镜头采用像方远心光路,减小了因像面离焦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优化后的镜头畸变小于0.5%,质心色偏差控制在±2μm内,能量集中度(3×3像元内)大于80%,最大倍率色差为-0.073μm,轴外视场的弥散斑能量集中度和轴上视场基本一致。对比不同温度下的光学系统,焦距变化量很小,验证了无热化设计要求,镜头的成像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星敏感器 大相对孔径 宽光谱 像方远心 无热化
下载PDF
一种大相对孔径成像光谱仪前置物镜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宫广彪 季轶群 +2 位作者 朱善兵 张蕊蕊 沈为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892,共4页
Offner型成像光谱仪具有结构紧凑,成像质量理想的优点,为了提高光谱分辨率,实现更多谱段的光谱成像,需要分光成像系统有强的集光能力,即需要大的相对孔径;为了消除折射材料的影响,提高光栅利用效率,系统应该全反射无遮拦,为此选用离轴... Offner型成像光谱仪具有结构紧凑,成像质量理想的优点,为了提高光谱分辨率,实现更多谱段的光谱成像,需要分光成像系统有强的集光能力,即需要大的相对孔径;为了消除折射材料的影响,提高光栅利用效率,系统应该全反射无遮拦,为此选用离轴三反射镜系统作为它的前置物镜。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具有无色差、光谱范围宽、无遮拦、像差矫正能力强和对温度不敏感等优点,可作为成像光谱仪的理想前置系统。根据该成像仪的技术要求,得到系统F数为F/2.47,焦距为360mm,视场角为2.5°。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一个大相对孔径的离轴三反射镜前置物镜系统。该系统相对孔径大,光能利用率高,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特别是次镜采用球面,大大降低了制造检测难度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物镜 离轴三反射镜 大相对孔径 成像光谱仪 光学设计
下载PDF
大线视场大相对口径红外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立辉 郁蕴健 陆段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1,46,共4页
在同轴三反射光学系统基础上,采用视场离轴方式,设计了一个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对地观测的空间离轴三反射光学系统.该系统同时具有大线视场和大相对口径的特点,设计结果表明,成像质量达到了衍射极限.
关键词 红外成像 光学设计 离轴三反射系统 大线视场 大相对口径
下载PDF
空间大口径衍射成像系统的图像反演恢复与增强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凯 智喜洋 +2 位作者 江世凯 张蕾 尹忠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5-1472,共8页
面向高轨监视领域对超大口径、轻量化的高分辨率光学载荷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以衍射元件为主镜的空间大口径衍射成像系统图像反演恢复与增强方法。针对大口径光学系统像差和主镜衍射效应引起的模糊严重以及点扩散函数空间变化性大等... 面向高轨监视领域对超大口径、轻量化的高分辨率光学载荷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以衍射元件为主镜的空间大口径衍射成像系统图像反演恢复与增强方法。针对大口径光学系统像差和主镜衍射效应引起的模糊严重以及点扩散函数空间变化性大等降质问题,基于正则化理论框架和等晕区分块思想,提出了基于多正则化约束的衍射成像系统图像反演恢复方法,研究了多参量多约束模型的高效求解方法。针对衍射效率不足和非设计级次背景杂波引起的图像信噪比低和对比度下降严重的问题,结合小波阈值滤波与非线性变换,提出了自适应的衍射成像系统图像质量增强方法。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空变等级达到了3.0时,恢复结果与原始图像的结构相似度在0.8以上,信噪比提升10%以上,信息保真度在80%以上。该方法在有效提升图像清晰度与对比度的同时,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对超大口径薄膜衍射成像系统的实际空间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大口径衍射成像系统 衍射成像系统严重降质 反演恢复模型 图像质量增强
下载PDF
利用激光全息技术校正大口径光学成像系统像差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敏学 沈为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47-1352,共6页
基于光学全息原理,分析了激光全息技术校正光学成像系统像差的机理和方法,建立了全息记录实验系统,用于校正口径500 mm、低质量球面反射镜光学系统对有限远物体成像时的像差。采用原光路再现的方法,通过比较像差校正前后的干涉图样和成... 基于光学全息原理,分析了激光全息技术校正光学成像系统像差的机理和方法,建立了全息记录实验系统,用于校正口径500 mm、低质量球面反射镜光学系统对有限远物体成像时的像差。采用原光路再现的方法,通过比较像差校正前后的干涉图样和成像结果,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该系统剩余波像差约为λ/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术 光学成像系统 大口径反射镜 像差校正
下载PDF
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测量装置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学舜 胡光亮 +2 位作者 崔鹏 王恒飞 陈坤峰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2年第1期45-48,21,共5页
设计了大口径离轴抛物面镜平行光管光学系统,研制了基于CCD图像采集处理的激光光斑中心坐标提取系统,研制了基于光栅尺的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建立了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参数测量装置。装置可用来测量光电跟踪仪激光发射轴、电视成像系统... 设计了大口径离轴抛物面镜平行光管光学系统,研制了基于CCD图像采集处理的激光光斑中心坐标提取系统,研制了基于光栅尺的位移闭环控制系统,建立了光电跟踪仪光轴一致性参数测量装置。装置可用来测量光电跟踪仪激光发射轴、电视成像系统、红外成像跟踪系统三轴的一致性,测量不确定度为0.02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平行光管 图像处理 光电跟踪仪 光轴一致性
下载PDF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坏像元检测修正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莹莹 赵永超 +2 位作者 吴昊 王永刚 龙恩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2,共7页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器件问题产生大量坏像元,其特殊的时空联合调制成像方式导致传统的光谱图像域坏像元修正方法无法使用。而设备在轨运行期间坏像元的不断恶化、复杂背景地物的干扰更是为坏像元的自动检测修正...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器件问题产生大量坏像元,其特殊的时空联合调制成像方式导致传统的光谱图像域坏像元修正方法无法使用。而设备在轨运行期间坏像元的不断恶化、复杂背景地物的干扰更是为坏像元的自动检测修正处理带来巨大挑战。基于对坏像元分布和变化特征的长时间分析研究,文章提出一种在原始帧的差分域而不是光谱影像上进行坏点自动检测的新方法,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方法中坏点检测效率较低、阈值计算精度低且所需时间长等缺陷,通过实际数据验证表明,坏像元修正后的复原光谱影像坏线得到了很好的消除,且与理想光谱的相对误差保持在0.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 坏像元 自动检测 修正 光学遥感
下载PDF
米级车载高分辨率光电成像系统光学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莹奇 王志 +1 位作者 刘欣悦 卫沛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2-1516,共5页
研究了一套能实现机动式布站的米级车载可见光和红外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系统新方案。主系统口径1.2 m,采用无焦卡塞格林形式,遮拦比1:10;机上中、长波红外成像通道采用共口径光谱分光、二次成像的形式,冷阑匹配效率100%,F数为4;机下成像... 研究了一套能实现机动式布站的米级车载可见光和红外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系统新方案。主系统口径1.2 m,采用无焦卡塞格林形式,遮拦比1:10;机上中、长波红外成像通道采用共口径光谱分光、二次成像的形式,冷阑匹配效率100%,F数为4;机下成像光学系统焦距47 m,F数为39,光学设计满足高分辨率与白天成像的要求,且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各通道光学系统结构紧凑。光学设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套光学系统能够用于空中和空间目标的全天时移动式高分辨率可见、红外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望远镜 高分辨率成像 白天成像 移动式光电跟踪系统 光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子孔径斜率离散采样的波前重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煦 袁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9,共10页
由于现有评价与测试方法不能满足3~4m地基光电探测系统在不同仰角下对光学系统波前检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子孔径斜率离散采样,再重构全口径波面轮廓的波像差测试方法。采用光学模拟与数学分析协同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波面重构算法的... 由于现有评价与测试方法不能满足3~4m地基光电探测系统在不同仰角下对光学系统波前检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子孔径斜率离散采样,再重构全口径波面轮廓的波像差测试方法。采用光学模拟与数学分析协同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波面重构算法的不确定度以及扫描运动引起的子孔径倾斜误差、子孔径扫描位置误差、像点坐标测量误差与波前复原精度间的作用规律。仿真结果显示,迭代算法的相对误差ΔPV为0.002 8λ(λ=632.8nm),模式算法的相对误差ΔPV为0.002 7λ。当子孔径倾斜误差小于0.2″,波面重构误差ΔPV约为0.02λ。当子孔径采样位置精度优于0.2mm,其引入的波面重构误差小于0.04nm(PV);当子孔径像点坐标提取精度优于5μm,波面重构误差ΔPV约为0.03λ。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虑波面重构过程中的实际测量误差时,模式算法的误差容限较高,收敛性更好。此外,构建实际测试装置时,需引入角度监测与算法误差补偿机制,子孔径倾斜角度监测系统的测角精度需优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光电望远镜 像质评价 波像差 子孔径斜率
下载PDF
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利华 樊学武 邹刚毅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5-928,共4页
设计了一种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主要光学参数:焦距f′=200mm,口径D=160mm,视场角2ω=18°,光谱范围400μm~950μm。通过增加透镜个数,分裂厚透镜,选择具有相似色散特性的玻璃等方法将双高斯物镜复杂化,并且通过减小透镜通... 设计了一种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主要光学参数:焦距f′=200mm,口径D=160mm,视场角2ω=18°,光谱范围400μm~950μm。通过增加透镜个数,分裂厚透镜,选择具有相似色散特性的玻璃等方法将双高斯物镜复杂化,并且通过减小透镜通光口径消除部分边缘光线来改善像质。最终设计出的光学系统在空间频率30lp/mm时MTF大于0.55,且各种像差都得到了很好地校正,像质均匀,满足宽谱段大口径摄影镜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段大口径透射式摄影镜头 双高斯物镜 光学设计 像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