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蝶 王伟 +3 位作者 张野 程遂营 李慧 朱庆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以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缓冲区分析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而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缓冲区分析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特征明显。不同类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集聚程度具有差异性,按集聚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遗址、古墓葬。(3)在空间演变上,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呈现中东部集聚、中西部集聚和全区域零散三阶段分布状态,但绝大多数时期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东部。(4)在空间影响因素上,黄河流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受到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空演变 核密度分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河南黄河区域文化遗产时空间分布特征——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0-165,176,共7页
针对现阶段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对河南黄河区域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数据汇总,构建该区域的不可移动文物地理空间数据库。使用平均最邻近比率与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河南黄河区域各时期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与不可移动文物的... 针对现阶段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对河南黄河区域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数据汇总,构建该区域的不可移动文物地理空间数据库。使用平均最邻近比率与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河南黄河区域各时期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其时空间变化与不同等级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异质性的原因。结果表明:(1)河南黄河区域不可移动文物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良好的连续性;(2)不同时期河南黄河区域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布局整体上均呈现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呈现突出的时空异质性;(3)不同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时空分布在特定时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遗产 时空间分布 河南省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与创新路径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培华 翟燕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4-128,共15页
加强文物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开发利用是文物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黄河流域文物具备承载历史久远、分布地域广阔、数量种类众多、地位和作用凸显等特征,但是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仍然存在保护边界不明确、保护对象不确定,区域综合发... 加强文物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开发利用是文物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黄河流域文物具备承载历史久远、分布地域广阔、数量种类众多、地位和作用凸显等特征,但是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仍然存在保护边界不明确、保护对象不确定,区域综合发展不靠前、保护方式不先进,联动保护合力不强大、管理体制机制不协同等问题。文旅融合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带来新动力、新机制、新载体和新挑战,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为文旅融合带来新模式、新场景、新生态和新机遇。文物保护利用创新的基本路径可归纳为:创新制度设计建设,强化政策配套支持;构建协同体制机制,提高统筹工作能力;提高文物管理效能,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实施文物科技融合,推进文物跨界合作;凸显文物教育功能,打造文化育人模式;注重文物推广交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和旅游融合 文物保护利用 黄河流域 创新路径 声音文物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爱民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5-48,共4页
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十分丰富,但是文物破坏甚至损毁现象也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保护经费不足、使用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执法不严以及文物保护人才缺乏造成的。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背景下,文物保护... 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十分丰富,但是文物破坏甚至损毁现象也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保护经费不足、使用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执法不严以及文物保护人才缺乏造成的。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背景下,文物保护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将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不可移动文物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宁夏黄河文物保护传承弘扬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丽华 马建军 《民族艺林》 2022年第1期12-21,共10页
宁夏位处黄河上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华夏诸民族以黄河为发展土壤繁衍生息、聚合碰撞和文明交流的要地。域内积淀了厚重多彩的黄河文物资源,镌刻了以黄河为物质滋养的中华文明在宁夏的肇源表征,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独具一格、绵... 宁夏位处黄河上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华夏诸民族以黄河为发展土壤繁衍生息、聚合碰撞和文明交流的要地。域内积淀了厚重多彩的黄河文物资源,镌刻了以黄河为物质滋养的中华文明在宁夏的肇源表征,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独具一格、绵延不断的地域文化谱系。文章在梳理宁夏境内黄河文物资源构成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探析制约黄河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因素,并提出黄河文物资源的价值挖掘、保护传承和功能,以及可持续发挥的对策措施,对宁夏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黄河文化彰显区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物 历史文化价值 保护传承弘扬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赵金华 张玉梅 吴朋飞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1期75-85,共11页
以黄河流域463处国家级和省(区)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流域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集中分布在土地革命战争与局部抗日战争时期... 以黄河流域463处国家级和省(区)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流域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集中分布在土地革命战争与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和全国抗日战争时期,旧址类数量最多,集中于全国抗日战争时期。(2)空间分布省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形成了延安、西安2个高密度区和济南1个次密度区。(3)革命方针与革命路线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是动力,政策制度与评审标准是导向,地形与河流是自然基础。研究结果为黄河流域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与规划发展提供策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黄河流域 省域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文物古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建辉 胡苗苗 +1 位作者 张丹 赵雨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4-201,共8页
以黄河流域1826处全国重点文物古迹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 10.5等工具,利用最邻近指数、集中化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黄河流域文物古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文物古迹空间分布区域数量、省... 以黄河流域1826处全国重点文物古迹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 10.5等工具,利用最邻近指数、集中化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黄河流域文物古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文物古迹空间分布区域数量、省域数量、时域数量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2)黄河流域文物古迹呈典型的集聚分布特征,形成了黄河中下游"晋豫陕—金三角"的空间分布格局。3)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文物古迹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其文化、人口因素对文物古迹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最大,交通、城镇化因素次之,GDP因素较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高程、河流、坡度因素的影响力整体偏弱,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文物古迹空间分布具有双线性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古迹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线性文化遗产概念下的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现状研究
8
作者 王薇 《文物建筑》 2019年第1期39-48,共10页
文章借鉴历史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线性文化遗产概念出发,运用考古类型学解析出宁夏古渠的时代分布、空间分布等特征。针对宁夏古渠现状——文物级别、古渠长度、文物存在状况、使用状态做出梳理。研究证实:①古渠初创时代较早... 文章借鉴历史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线性文化遗产概念出发,运用考古类型学解析出宁夏古渠的时代分布、空间分布等特征。针对宁夏古渠现状——文物级别、古渠长度、文物存在状况、使用状态做出梳理。研究证实:①古渠初创时代较早,古主干渠初建于汉代;②现存古渠分布于宁夏境内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中,集中分布于河西地区,跨越宁夏的主要市、县;③古代,宁夏古渠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与补水。当代,其功能转换为城市生态景观与绿色廊道、城市泄洪排涝主要设施。宁夏古渠文物现状为:①大部分古渠都在继续使用;②古渠文物级别较低。汉延渠等6条主干渠为省级文保单位,其余古渠没有文物级别;③古渠长度排布为:惠农渠>唐徕渠>美利渠>七星渠>汉延渠>秦渠>汉渠>大清渠。建议:宁夏文物局和水利厅相互协助,系统发掘和考证宁夏古渠体系。在研究基础上,古渠体系应受到分层分级保护与利用,发挥其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溉区 宁夏古渠 线性遗产 文物现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