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c-gammaⅠ型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模型小鼠脑皮质的表达
1
作者 孙健茹 仇文颖 +1 位作者 钱晓菁 马超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5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讨高亲和力IgG受体Fc-gammaⅠ型(FcγRⅠ)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皮层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正常人脑组织样本和神经病理诊断为AD患者脑组织样本,6月龄野生型小鼠和APP/PS1小鼠。免疫荧光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脑皮层FcγRⅠ的细胞定位... 目的探讨高亲和力IgG受体Fc-gammaⅠ型(FcγRⅠ)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皮层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正常人脑组织样本和神经病理诊断为AD患者脑组织样本,6月龄野生型小鼠和APP/PS1小鼠。免疫荧光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脑皮层FcγRⅠ的细胞定位和表达。结果人和小鼠脑皮层的神经元均普遍表达FcγRⅠ。与健康人脑相比,AD患者脑皮层的FcγRⅠ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野生型小鼠脑相比,AD模型小鼠脑皮层的FcγRⅠ表达也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结论IgG高亲和力受体FcγRⅠ在AD患者脑和AD模型小鼠脑皮层的表达显著下降,可能与AD的神经病理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神经元 免疫球蛋白g(Igg) fc-gamma型受体(fcγr)
下载PDF
敲除背根神经节Fcgr1减弱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NF-κB/NLRP3通路活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帆 苏思 +2 位作者 王涛 袁勃 马超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7期963-969,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元FcγRⅠ调控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机制。方法利用野生型SD大鼠和条件敲除Fcgr1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设野生型大鼠对照组(control组)、野生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组和条件敲除Fcgr1大鼠类风湿关节炎(CKO+RA)组,每...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元FcγRⅠ调控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机制。方法利用野生型SD大鼠和条件敲除Fcgr1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设野生型大鼠对照组(control组)、野生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组和条件敲除Fcgr1大鼠类风湿关节炎(CKO+RA)组,每组7只。用痛觉行为学检测各组大鼠建模前第3、1 d,建模后第3、5、7、9 d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变化,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条件敲除Fcgr1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是否表达Fcgr1 mRNA,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大鼠DRG中pNF-κB(p65)、NLRP3、IL-1β和IL-18表达和脊髓背角(SDH)胶质细胞活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RA组和(CKO+RA)组大鼠机械和热疼痛阈值均降低,(CKO+RA)组大鼠机械和热疼痛阈值比RA组大鼠明显提高(P<0.05);与RA组大鼠相比,(CKO+RA)组大鼠DRG中pNF-κB(p65)、NLRP3、IL-1β和IL-18表达明显下调(P<0.05);SDH中GFAP和Iba1表达降低(P<0.05)。结论DRG神经元FcγRⅠ可能通过NF-κB/NLRP3通路促进神经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合成释放,引起SDH胶质细胞活化,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疼痛 中枢敏化 fc-gamma receptor(fcγr)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评价治疗性单抗与FcγRⅠ结合活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刚领 郭莎 +3 位作者 张峰 于传飞 王文波 王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测定贝伐珠单抗与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Ⅰ(FcγRⅠ)结合活性的方法,并评价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similar biotherapeutic products,SBP)候选物和其原研药(refer...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测定贝伐珠单抗与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Ⅰ(FcγRⅠ)结合活性的方法,并评价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similar biotherapeutic products,SBP)候选物和其原研药(reference biotherapeutic product,RBP)与FcγRⅠ结合活性的相似性。方法:先使用封闭液对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预包被的96孔MSD板进行封闭,再将生物素(biotin)标记的FcγRⅠ与之结合,之后加入不同稀释倍数的贝伐珠单抗,最后加入SULFO-TAG(Ru(bpy)_3^(2+))标记的羊抗人检测抗体上机读数。按照试验设计分别对FcγRⅠ浓度、单抗样品初始浓度、倍比稀释倍数、检测抗体浓度等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进行初步验证,还将建立的方法用于评价贝伐珠单抗SBP候选药和RBP与FcγRⅠ结合活性的相似性。结果:采用优化后的方法检测,贝伐珠单抗与FcγRⅠ的结合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曲线,R^2>0.99。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性,靶值为50%~150%样品的回收率在95.2%~103.7%之间;RSD均小于10%。贝伐珠单抗SBP候选药与FcγRⅠ的相对结合活性均在为RBP相对结合活性均值±3SD之间。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能够用于评价抗体与FcγRⅠ的结合活性,并可应用于对SBP候选药和RBP与FcγRⅠ结合活性的相似性分析。该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较好,为评价抗体与FcγRⅠ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贝伐珠单抗 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fcγr)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 结合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