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by High-gravity Technology of a Cu/N-TiO_(2) Nanophotocatalyst for Photodegradation of Phenol Wastewater
1
作者 Ren Xueqing Zhang Qiaoling +3 位作者 Zhang Yanfen Qi Guisheng Guo Jing Gao Ji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TiO_(2) is a promising photocatalyst,but its practical use is restricted by its low catalytic efficiency caused by the large particle size and uneven size distribution,which arise from the limited contact area of the ... TiO_(2) is a promising photocatalyst,but its practical use is restricted by its low catalytic efficiency caused by the large particle size and uneven size distribution,which arise from the limited contact area of the liquid-liquid interface during synthesis.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IS-RPB)reactors,which are used for process intensification,overcome the mixing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stirred-tank reactors and provide a micromixing environment at the molecular scale for the two liquid phases,which can reduce the particle size and distribution range.Cu/N-TiO_(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in an IS-RPB reactor by the one-step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urea as the nitrogen source,titanyl sulfate as the titanium source,copper chloride as the copper source,and ammonium hydroxide as the precipitant.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photocatalyst was about 11.40 nm with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measur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N replaced some O and was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TiO_(2) lattice as interstitial and substitutional N.Cu replaced some Ti and was present as Cu^(2+).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se two elements formed a new impurity energy level and reduced the band gap energy of the TiO_(2) nanoparticles.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Cu/N-TiO_(2) nanoparticles was 152.97 m^(2)/g.The effects of the main factors on the degradation rate were studied,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100%under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fter 2 h ultraviolet irradiation.Th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superoxide radical played a main role 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whereas the photogenerated holes and hydroxyl radicals had weak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TiO_(2) CO-DOPING impinging stream rotating packed bed photocatalysis PHENOL
下载PDF
超重力⁃水热法制备形貌可控的钛酸锶钡粉体
2
作者 马瑶 袁志国 +4 位作者 李宇龙 付艺婷 张雅倩 贾正娜 孔哲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47-653,共7页
零维和多维结构的钛酸锶钡(Ba_(1-x)Sr_(x)TiO_(3),BST)粉体分别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长径比的优势,为提升材料性能并扩大电子元件中原材料的工业化应用,改善粉体制备过程中分布不均、耗时长的问题,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结合水... 零维和多维结构的钛酸锶钡(Ba_(1-x)Sr_(x)TiO_(3),BST)粉体分别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长径比的优势,为提升材料性能并扩大电子元件中原材料的工业化应用,改善粉体制备过程中分布不均、耗时长的问题,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结合水热法制备了添加丙三醇的BST粉体,考察了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丙三醇添加量等因素对BST粉体形貌的影响规律。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BST粉体的形貌、晶相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超重力因子为40、撞击初速度10.61m/s、水热温度180℃、水热时间12h的条件下,当添加少量丙三醇时,其充当分散剂的作用,所制得的BST粉体为均匀性与分散性良好的纳米球形颗粒;当添加较多丙三醇时,其充当溶剂的作用,在水热条件下沿单元晶面生长得到了片状及花状形貌。本文提出的超重力-水热法及丙三醇的添加对于工业化形貌可控制备BST粉体探索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钛酸锶钡 丙三醇 形貌调控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萃取器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有智 祁贵生 杨利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以磷酸三丁酯 (煤油 ) -苯酚 -水为试验体系 ,研究了IS -RPB萃取器的传质性能。在研究主要操作参数对萃取级效率影响的基础上 ,确定了最适宜的操作条件 ,得到了 97%以上萃取级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撞击流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萃取器 传质 级效率 IS-RPB萃取器
下载PDF
化学偶合法研究IS-RPB反应器微观混合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焦纬洲 刘有智 +3 位作者 祁贵生 李鹏 康荣灿 刁金祥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9,47,共5页
以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生成单偶氮和双偶氮的反应为测试体系,研究了超重力因子、喷嘴初速、浓度、撞击间距、填料等参数对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反应器离集指数和微观混合时间的影响规律,得出适宜的操作... 以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生成单偶氮和双偶氮的反应为测试体系,研究了超重力因子、喷嘴初速、浓度、撞击间距、填料等参数对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反应器离集指数和微观混合时间的影响规律,得出适宜的操作参数。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对比了IS,RPB,IS-RPB 3种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IS-RPB反应器秉承了IS反应器和RPB反应器的优点,其微观混合性能明显优于IS和RPB等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撞流 旋转填料床 微观混合 离集指数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利锐 刘有智 +1 位作者 祁贵生 郭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采用了煤油 Span80 石蜡 氢氧化钠组成的液膜体系,研究了利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乳化液膜并用旋转填料床进行含酚废水处理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讨论了制乳转速、水乳比、Span80用量、NaOH溶液浓度、提取流量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在... 采用了煤油 Span80 石蜡 氢氧化钠组成的液膜体系,研究了利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乳化液膜并用旋转填料床进行含酚废水处理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讨论了制乳转速、水乳比、Span80用量、NaOH溶液浓度、提取流量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对废水中酚的提取率可达到99%左右,且操作简单快速。本实验为乳化液膜处理废水的操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酚废水 乳化液膜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乳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利锐 刘有智 +1 位作者 祁贵生 郭雨 《化工科技》 CAS 2003年第5期36-39,共4页
对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在乳状液膜制备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并与普通制乳方法进行比较,重点对两种方法的制乳率以及制得的乳液的稳定性、溶涨率等特性进行了考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在制备乳液方面具有制备时间短,乳液性... 对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在乳状液膜制备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并与普通制乳方法进行比较,重点对两种方法的制乳率以及制得的乳液的稳定性、溶涨率等特性进行了考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在制备乳液方面具有制备时间短,乳液性能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制备 乳状液膜 稳定性 溶涨率 分离方法 制乳率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祁贵生 刘有智 焦纬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共4页
为探寻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萃取效果与微观混合之间的关系,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分别对IS-RPB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萃取传质性能研究过程中选用了水-苯酚-磷酸三丁酯(煤油)和煤油-苯甲酸-水2个萃取体系;... 为探寻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萃取效果与微观混合之间的关系,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分别对IS-RPB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萃取传质性能研究过程中选用了水-苯酚-磷酸三丁酯(煤油)和煤油-苯甲酸-水2个萃取体系;对于微观混合效果的研究采用化学偶合法,以α-萘酚和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的串并联偶合反应为工作反应。结果表明:IS-RPB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效果密切相关,在实验范围内,萃取传质性能随微观混合效果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因次分析方法,给出了描述IS-RPB设备参数、操作参数对萃取传质速率影响的关联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 微观混合 萃取传质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内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祁贵生 刘有智 焦纬洲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67,共3页
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作为萃取设备,选用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稀释于煤油中),对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于磷酸三丁酯与醋酸的络合萃取过程具有良好的萃... 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作为萃取设备,选用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稀释于煤油中),对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于磷酸三丁酯与醋酸的络合萃取过程具有良好的萃取传质性能,萃取级效率高达98%以上;采用三级错流萃取流程,获得了94.0%的醋酸萃取率,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以质量分数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反萃取剂,经反萃取操作后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再生后的萃取剂萃取性能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了萃取剂、萃取设备及萃取工艺对于络合萃取过程的影响,为络合萃取技术在醋酸稀溶液回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络合萃取 醋酸稀溶液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合成超细平台燃烧催化剂β-Cu 被引量:3
9
作者 康荣灿 刘有智 +2 位作者 郭雨 石国亮 李鹏 《化工科技》 CAS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平台燃烧催化刺2,4.二羟基苯甲酸铜粉体的超细化是基于微观混合对沉淀反应影响原理的分析以及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的微观混合机理提出的。通过对撞击流.旋转填科床的微观混合时间理论计算表明,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的微观混合时间为0.0... 平台燃烧催化刺2,4.二羟基苯甲酸铜粉体的超细化是基于微观混合对沉淀反应影响原理的分析以及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的微观混合机理提出的。通过对撞击流.旋转填科床的微观混合时间理论计算表明,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的微观混合时间为0.04~5ms,可以满足合成反应(特征时间3.8s)对反应器的要求。利用IS-RPB反应器合成了体积平均粒径610nm的超细2,4+二羟基苯甲酸铜,且粒度分布范围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科床 超细粉体 微观混合 燃烧催化荆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Ⅱ)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利锐 刘有智 +1 位作者 焦纬洲 郭雨 《化工科技》 CAS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研究了利用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过程中几个主要参数对制乳率以及最终提取率的影响。讨论了几种膜添加剂对膜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床层填料、不同的水油比、水乳比对制乳率和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出较优条件。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膜添加剂 水油比 水乳比 制乳率 提取率 膜稳定性 液膜技术 含酚废水 废水处理 填料
下载PDF
适用于液-液快速反应的三喷嘴IS-RPB微观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珺 刘有智 +1 位作者 焦纬洲 祁贵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228,共6页
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对三喷嘴IS-RPB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入口雷诺数Re_(in)、入口流速u_(in)、喷嘴间距d_1、d_2、体积流量VB等因素对离集指数X_S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超重力因子、入口雷诺数、... 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对三喷嘴IS-RPB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入口雷诺数Re_(in)、入口流速u_(in)、喷嘴间距d_1、d_2、体积流量VB等因素对离集指数X_S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超重力因子、入口雷诺数、入口流速都有利于微观混合效果的改善,表现为X_S显著减小;X_S随着体积流量的增大显著减小,但是随着体积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d_1<6 mm时,X_S随喷嘴间距d_1的增大而减小;d_1>6 mm,增大d_1使X_S增加;较小的喷嘴间距d_2有利于微观混合。对比研究表明三喷嘴IS-RPB离集指数约为0.006,为传统IS-RPB的1/2,三喷嘴IS的1/3,显示出了优越的微观混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喷嘴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微观混合 离集指数 超重力因子
下载PDF
超重力撞击流-旋转填料床液-液接触过程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有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1-1108,共8页
超重力液-液接触过程强化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文中详细阐述了实现超重力液-液接触的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装置的结构及其接触和反应过程机制,着重介绍了混合过程和机制原理、混合特性的实验表征,并与常用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了... 超重力液-液接触过程强化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文中详细阐述了实现超重力液-液接触的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装置的结构及其接触和反应过程机制,着重介绍了混合过程和机制原理、混合特性的实验表征,并与常用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了对比。从应用研究方面,分别介绍了IS-RPB在液-液萃取、液膜分离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情况,并与普通方法进行了比较;从反应工程的角度,分析了超重力液-液反应过程及在超细粉体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IS-RPB混合 萃取 液膜分离 液液反应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李小月 张巧玲 +2 位作者 李磊 魏冰 刘有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6-200,共5页
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乳化设备,煤油为有机介质,山梨醇酐油酸酯(Span 80)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配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研究了超重力因子、撞击速度、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复配乳化剂HLB值以及丙烯酰胺单体... 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乳化设备,煤油为有机介质,山梨醇酐油酸酯(Span 80)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配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研究了超重力因子、撞击速度、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复配乳化剂HLB值以及丙烯酰胺单体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与搅拌式乳化装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超重力因子为65.32,撞击速度为12.58 m/s,V(油相)∶V(水相)=1∶1,乳化剂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5%,复配乳化剂HLB值为6.0,丙烯酰胺单体质量占单体水溶液总质量的15%的条件下,所制备乳液平均粒径为664 nm,稳定性系数达0.973;对比研究发现,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的乳液稳定性好,粒径小,分散均匀,乳化时间短,为连续化制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反相乳液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稳定性
下载PDF
超重力技术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 被引量:8
14
作者 成尚元 刘有智 祁贵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8-594,共7页
尝试采用加盐晶种法,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反应器,制备出多级孔ZSM-5分子筛,考察了转速、硅胶流量、含晶种的铝源混合物流量和循环时间对产物的粒度分布及介孔结构的影响,并针对晶化时间、晶粒形貌、结构性能三方面与传统水热合成法进... 尝试采用加盐晶种法,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反应器,制备出多级孔ZSM-5分子筛,考察了转速、硅胶流量、含晶种的铝源混合物流量和循环时间对产物的粒度分布及介孔结构的影响,并针对晶化时间、晶粒形貌、结构性能三方面与传统水热合成法进行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N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形貌及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转速1200r/min,硅胶流量30m L/min,含晶种的铝源混合液流量20L/h;应用超重力技术相比于传统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拥有更多的介孔数量,形貌较好无杂相,粒度分布更均一,且所需晶化时间显著降低;微观混合效率对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本文为改善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ZSM-5 分子筛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一步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艳芬 张巧玲 +2 位作者 焦纬洲 郭婧 刘有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06,111,共5页
以尿素为氮源、硫酸氧钛为钛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一步法成功地制备了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利用SEM、TEM、UV-Vis、TG-DSC等对催化剂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形貌为球形,粒径分布均... 以尿素为氮源、硫酸氧钛为钛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一步法成功地制备了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利用SEM、TEM、UV-Vis、TG-DSC等对催化剂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形貌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粒子大小为13 nm;EDS图谱中检测到了N元素,表明N均匀掺杂到TiO_(2)中;与纯TiO_(2)相比,N掺杂TiO_(2)禁带宽度明显降低。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N/Ti摩尔比、催化剂质量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与纯TiO_(2)相比,改性催化剂去除率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氮掺杂 光催化 苯酚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萃取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同川 祁贵生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将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作为萃取器进行研究 ,考察了该设备的水力学和传质等性能。结果表明 ,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萃取器是 1种新型、快速。
关键词 萃取器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传质 级效率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制备纳米硫化亚铁的研究
17
作者 何旺 栗秀萍 +1 位作者 刘有智 于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7-171,共5页
为解决传统间歇式搅拌反应釜制备硫化亚铁产物粒径大、分布不均匀和重复性差的问题,以FeSO_(4)·7H2O和Na_(2)S·9H_(2)O为原料,在超重力反应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中成功连续制备了粒径小且均一的硫化亚铁纳米粒子。利用扫描... 为解决传统间歇式搅拌反应釜制备硫化亚铁产物粒径大、分布不均匀和重复性差的问题,以FeSO_(4)·7H2O和Na_(2)S·9H_(2)O为原料,在超重力反应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中成功连续制备了粒径小且均一的硫化亚铁纳米粒子。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样品的粒径分布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物初始浓度、超重力因子和撞击初速对硫化亚铁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初始浓度、超重力因子以及撞击初速的增大,硫化亚铁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粒径分布逐渐变均匀。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1 mol/L,物料比为1∶1,超重力因子β=239.8,撞击初速μ=9.43 m^(3)/s。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硫化亚铁纯度较高且粒径分布均匀,中位粒径D50为87 nm,90%的硫化亚铁颗粒在150 nm以下,对铬(Ⅵ)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为196.8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器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硫化亚铁纳米粒子 粒度分布 吸附
下载PDF
Dispersion Performance of Methanol-Diesel Emulsified Fuel Prepared by High Gravity Technology 被引量:2
18
作者 Jiao Weizhou Li Jing +4 位作者 Liu Youzhi Zhang Qiaoling Liu Wenli Xu Chengcheng Guo Lia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期27-34,共8页
A new continuous process for preparing methanol-diesel emulsified fuel with an 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is proposed. The droplet size of dispersed phase(methanol) of the emulsified fuel has a significant e... A new continuous process for preparing methanol-diesel emulsified fuel with an 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is proposed. The droplet size of dispersed phase(methanol) of the emulsified fue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mbustion of methanol-diesel emulsified fuel. In this paper, the methanol-diesel emulsified fuel uses diesel as the continuous phase and methanol as the dispersed phase. The Sauter mean diameter of the dispersed phase of methanol-diesel emulsified fuel was characterized with microphotography and arithmetic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auter mean diameter of the dispersed phase, which was decreased with the augmentation of the high gravity factor, liquid flow rate and emulsifier dosage, wa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methanol content. The Sauter mean diameter of the dispersed phase can be controlled and adjusted in the range of 12—40 μm through the ch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correla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auter mean diameter of emulsified fuel were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ULSION methanol-diesel blend 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DISPERSION Sauter mean diameter
下载PDF
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雅璐 袁志国 +1 位作者 马瑶 李宇龙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72-278,285,共8页
针对工业制备BaTiO_(3)粉体存在粒度分布不均、粒径大等难题,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反应器共沉淀法制备Sm^(3+)掺杂BaTiO_(3)纳米颗粒。考察了超重力因子、撞击初速度、掺杂浓度等因素对纳米钛酸钡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 针对工业制备BaTiO_(3)粉体存在粒度分布不均、粒径大等难题,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反应器共沉淀法制备Sm^(3+)掺杂BaTiO_(3)纳米颗粒。考察了超重力因子、撞击初速度、掺杂浓度等因素对纳米钛酸钡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同步热分析仪(TG-DSC)以及纳米粒度分析仪对产物形貌、粒径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S-RPB反应器制备得到的BaTiO_(3)纳米颗粒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高温煅烧后呈现四方相;在撞击初速度21.24 m/s、超重力因子45、掺杂浓度0.3%、煅烧温度950℃、保温时间2 h时,其粒径最小,为65 nm;陶瓷体在烧结温度1150℃、烧结时间2 h时密度为6.4 g/cm^(3),有利于提高其介电性能和陶瓷的稳定性。本文提出的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钡是一种可在工业上拓展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纳米钛酸钡 掺杂 粒度分布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欧阳朝斌 刘有智 +1 位作者 祁贵生 杨利锐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2-24,共3页
采用化学偶合法 ,对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内微观混合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到了转速、喷嘴间距、射流速度及浓度等因素对离集指数Xs的影响规律 ,并对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微观混合能被极大地强化 。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 微观混合性能 研究 离集指数X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