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8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挑衅情境与自恋类型对初中生攻击性解释偏向的影响
1
作者
张丽华
杨博
朱丽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9-66,共8页
探讨高、低挑衅情境下显性与隐性自恋对初中生的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的影响。从453名初中生中筛选出显性自恋组和隐性自恋组各70人,为他们设置不同挑衅情境并测量其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结果发现,与低挑衅情境相比,高挑衅情...
探讨高、低挑衅情境下显性与隐性自恋对初中生的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的影响。从453名初中生中筛选出显性自恋组和隐性自恋组各70人,为他们设置不同挑衅情境并测量其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结果发现,与低挑衅情境相比,高挑衅情境下被试的攻击性解释偏向更多。在高挑衅情境下,显性自恋组的外显攻击性解释分数比隐性自恋组高;显性自恋组对攻击性和中性词的反应时之差显著大于隐性自恋组。结果表明,高挑衅情境比低挑衅情境更能诱发出攻击性解释偏向。在高挑衅情境下,显性自恋组比隐性自恋组表现出更多的外显攻击性解释偏向;隐性自恋组比显性自恋组表现出更多的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衅情境
显性自恋
隐性自恋
攻击性
解释偏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被引量:
27
2
作者
魏华
张丛丽
+2 位作者
周宗奎
金琼
田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就会增强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接触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接触暴力和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外显攻击性没有影响;(3)外显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高的个体,游戏类型对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低的个体,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他们的内隐攻击性,非暴力视频游戏对他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体暴力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
被引量:
41
3
作者
戴春林
吴明证
杨治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6,40,共4页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结测验,对个体攻击性结构和自尊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个体在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在自尊上没有差异;(2)在高外显攻击性个体中,其自尊随着内隐攻击性增高而降低,在低外显攻击性个体中,自尊和内隐攻击性关系不...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结测验,对个体攻击性结构和自尊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个体在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在自尊上没有差异;(2)在高外显攻击性个体中,其自尊随着内隐攻击性增高而降低,在低外显攻击性个体中,自尊和内隐攻击性关系不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自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显和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4
作者
徐德淼
唐日新
解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2-1344,1327,共4页
本研究同时运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IAT)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结果发现: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
本研究同时运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IAT)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结果发现: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3.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根据相关系数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性别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外显与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庄乾
李莹
+1 位作者
刘一军
陈安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研究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验证双重攻击模型的存在,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修订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为研究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验证双重攻击模型的存在,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修订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之后用IAT测验研究其中35名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研究发现:1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均与外显攻击性显著相关,情绪监控、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外显攻击性21.8%的变化,外显攻击性受其它较多变量的影响.2情绪智力与内隐攻击性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相关不显著.他人情绪评估可以预测内隐攻击性23.7%的变化.3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属于两个不同的攻击结构,有各自不同的预测变量.研究认为对他人情绪的评估可能与敏感、敌意等因素相互作用,调动个体无意识层面的自我防御机制,引发内隐攻击.自我情绪的监督和控制对攻击性行为表现的重要影响,良好的情绪调节方法与策略对攻击行为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情绪智力
应对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92
6
作者
杨治良
刘素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8,127,共5页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再认过程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攻击者,B″也具有明显特征。证明人类的外显记忆更多倾向记忆“灾难现象”。②偏好测试中,被...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再认过程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攻击者,B″也具有明显特征。证明人类的外显记忆更多倾向记忆“灾难现象”。②偏好测试中,被试偏好攻击者明显多于被攻击者。证实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实验性分离的存在。也就是说学习攻击性图片在人类记忆中,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启动效应。同时也证实了内隐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任务分离的加工演变过程。③偏好测试中出现被试对陌生人(中性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与被攻击者的总和。我们认为这是间接启动效应,是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选择上发生冲突继而导致倾向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实验性分离
社会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戴春林
孙晓玲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5-957,共3页
本研究采用IAT测验探讨服刑人员外显和内隐攻击性。研究发现:服刑人员存在着内隐攻击性,且无性别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外显攻击性后,IAT测量的内隐攻击性与服刑人员刑期相关显著。研究并对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作为独立心理结构...
本研究采用IAT测验探讨服刑人员外显和内隐攻击性。研究发现:服刑人员存在着内隐攻击性,且无性别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外显攻击性后,IAT测量的内隐攻击性与服刑人员刑期相关显著。研究并对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作为独立心理结构的可能理论基础及其相应神经机制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服刑人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攻击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周颖
刘俊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0,共4页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对双重攻击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一借助实验性分离的逻辑,发现性别对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存在不同影响,初步证明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的分离论。实验二通过实证性因素分析,证明双重攻击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参数...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对双重攻击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一借助实验性分离的逻辑,发现性别对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存在不同影响,初步证明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的分离论。实验二通过实证性因素分析,证明双重攻击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参数。本研究证明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分属两个不同的结构,构成双重攻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攻击模型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行为和ERP证据
被引量:
13
9
作者
李静华
郑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7,共8页
通过行为实验(点探测)和ERP实验(情绪Stroop)两个实验任务,考察了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及其脑机制。结果表明:高外显攻击者对愤怒面孔存在注意偏向;高外显攻击者在愤怒面孔上的N100波幅显著低于中性面孔,表明其注意分配和...
通过行为实验(点探测)和ERP实验(情绪Stroop)两个实验任务,考察了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及其脑机制。结果表明:高外显攻击者对愤怒面孔存在注意偏向;高外显攻击者在愤怒面孔上的N100波幅显著低于中性面孔,表明其注意分配和调节能力较弱;高外显攻击者较之低外显攻击者的P300波幅更小表明其存在注意等方面的认知加工缺陷,N400波幅更小表明其对愤怒面孔进行语义编码时加工更为流畅;外显攻击组与内隐攻击组在FCz和Cz电极点上不同。这为内隐/外显攻击二者有着独立结构提供了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外显攻击
注意偏向
点探测任务
情绪Stroop任务
ERP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
被引量:
13
10
作者
云祥
李小平
杨建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2期62-65,共4页
该研究采用IAT测验对暴力犯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信念和内隐攻击性评价的IAT效应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刑期相关显著。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暴力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中生攻击性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
5
11
作者
戴春林
应贤慧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3-955,共3页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关系;(2)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交互项...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关系;(2)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交互项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应对方式
高中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外显自日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
被引量:
3
12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1 位作者
张冰
张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18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同时完成自尊量表(SES)和攻击性问卷(AQ),获得内隐自尊水平、外显自尊水平和攻击性水平,对数据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另外,选...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18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同时完成自尊量表(SES)和攻击性问卷(AQ),获得内隐自尊水平、外显自尊水平和攻击性水平,对数据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另外,选取108名大学生完成高内隐自尊启动实验、内隐自尊测量实验,获得高内隐自尊水平,并完成SES和AQ测试,对数据进行简单线性回归。结果:本样本内隐自尊和SES、AQ得分分别为(164.9±80.5)、(2.5±0.7)、(54.1±15.5)。SES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7.36)。高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0.14);低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正向预测AQ得分(β=0.07);高内隐自尊时,SES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7.97)。结论:自尊和攻击性密切相关;自尊分离程度越高,个体攻击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尊分离
攻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
2
13
作者
段彩彬
张冰
+2 位作者
王天奇
宋德群
赵永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
目的:探讨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用外显自尊量表(SES)、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SCCS)、攻击性问卷(AQ)和内隐自尊测验(IAT)对492名大学生(男245人)进行测量。结果:外显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
目的:探讨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用外显自尊量表(SES)、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SCCS)、攻击性问卷(AQ)和内隐自尊测验(IAT)对492名大学生(男245人)进行测量。结果:外显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55,-0.58;P均<0.01);内隐自尊得分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0.30;P均<0.01);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β=-0.95,P<0.01)。外显自尊水平对自我概念清晰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93,P<0.01),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攻击性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16.30,P<0.01),外显自尊水平对攻击性还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3.61,P<0.01)。内隐自尊在外显自尊和攻击性之间、外显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受到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和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我概念清晰性
攻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云祥
李小平
杨建伟
《心理研究》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本研究采用IAT测验对暴力犯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信念和内隐攻击性评价的IAT效应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刑期相关显著。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暴力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显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3
15
作者
何朝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对210名高中生实施了内隐自尊测验,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攻击问卷调查,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攻击呈显著的负相关;内隐自尊与攻击的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对外显自尊与攻击的敌意维度之间关系...
对210名高中生实施了内隐自尊测验,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攻击问卷调查,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攻击呈显著的负相关;内隐自尊与攻击的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对外显自尊与攻击的敌意维度之间关系起调节作用;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标准分数差值与攻击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攻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荣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内隐自尊及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尊调查表(SEI)、Novaco愤怒问卷、攻击问卷及内隐联想测验等对来自江西2所大学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①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别能预测个体的敌对反应(t=-2.098,P=...
目的探讨个体内隐自尊及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尊调查表(SEI)、Novaco愤怒问卷、攻击问卷及内隐联想测验等对来自江西2所大学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①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别能预测个体的敌对反应(t=-2.098,P=0.043;t=-1.912,P=0.05);②外显自尊水平高时,个体的内隐自尊与Novaco愤怒问卷总分、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愤怒、敌对各因子呈负相关,且与愤怒、敌对相关显著(P<0.05);③外显自尊水平低时,个体内隐自尊水平与口头攻击相关显著(P<0.05);④4组被试在口头攻击方面差异极为显著(F=10.907,P<0.001),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不一致的两组在口头攻击上显著高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相一致的两组(P<0.05),同时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都低的被试组又显著高于两者都高的被试组(P<0.05)。结论个体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者均与个体攻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攻击
自尊调查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父母冲突对子女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4
17
作者
罗媛
李鹏程
《社会心理科学》
2013年第9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与子女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内隐测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56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父母冲突对子女的外显攻击性行为和内隐攻击性行为均有显著影响(F1=1.271,p1<0.05;F2=1.687,p2<0.01)...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与子女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内隐测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56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父母冲突对子女的外显攻击性行为和内隐攻击性行为均有显著影响(F1=1.271,p1<0.05;F2=1.687,p2<0.01);②威胁程度、应对效果、冲突程度和解决情况对子女的外显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1=0.929,t1=2.697;Beta2=-0.526,t2=-1.021;Beta3=0.271,t3=0.864;Beta4=-0.137,t4=-0.395;p<0.05);③解决情况、涉己冲突、三角关系和冲突归因对子女的内隐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1=0.813,t1=1.633;Beta2=0.523,t2=1.717;Beta3=-0.462,t3=-1.609;Beta4=0.269,t4=0.023;p<0.05)。结论:影响子女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父母冲突带给子女的威胁感和父母解决冲突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外显攻击性行为
内隐攻击性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8
作者
范丽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探讨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性别:男性,女性)×2(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长期,短期)的组间实验设计,对122名符合实验研究之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
探讨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性别:男性,女性)×2(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长期,短期)的组间实验设计,对122名符合实验研究之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而且在性别上出现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影响的分离,即:女性群体中,长期接触者的外显攻击性显著高于短期接触者;在男性群体中,长期接触者的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短期接触者。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文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大学生
接触程度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术专项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被引量:
2
19
作者
沈承勋
徐正旭
秦纪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0-104,138,共6页
目的:探究武术专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工具:采用中文版外显攻击性量表(AQ-CV)、内隐攻击性联想测验(IAT)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对198名被试进行了单盲式测验。结果:(1)不同性别、年级、项目和训练年...
目的:探究武术专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工具:采用中文版外显攻击性量表(AQ-CV)、内隐攻击性联想测验(IAT)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对198名被试进行了单盲式测验。结果:(1)不同性别、年级、项目和训练年限的武术专项大学生在身体攻击性和言语攻击性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散打大学生在内隐攻击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套路大学生(f=6.519~10.248,p<0.05);(2)内外攻击行为各维度与外倾性人格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60~0.363,p<0.05),与严谨性人格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22^-0.477,p<0.01);(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倾性和严谨性共可解释内外攻击行为17-35%的变异量。结论:武术专项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外倾性和严谨性是内外攻击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大学生
外显攻击行为
内隐攻击行为
大五人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抑制控制与攻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阿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3-86,共4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系统性地研究青少年抑制控制与攻击性发展状况。其研究方法采用Simon范式与Go_nogo范式考察青少年在刺激水平冲突上抑制控制功能发展状况;采用攻击问卷与点探测实验,分别考察其外显攻击行为及其内隐攻击性。研究得出了...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系统性地研究青少年抑制控制与攻击性发展状况。其研究方法采用Simon范式与Go_nogo范式考察青少年在刺激水平冲突上抑制控制功能发展状况;采用攻击问卷与点探测实验,分别考察其外显攻击行为及其内隐攻击性。研究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抑制控制与内隐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与外显攻击攻击无显著相关。其二是不同的抑制控制范式在内隐攻击性上差异显著,与外显攻击行为无显著相关。由此可见研究表明青少年抑制控制显著影响其内隐攻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抑制控制
青少年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挑衅情境与自恋类型对初中生攻击性解释偏向的影响
1
作者
张丽华
杨博
朱丽妍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9-66,共8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不同自尊类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认知机制及干预研究”(L22ASH002)。
文摘
探讨高、低挑衅情境下显性与隐性自恋对初中生的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的影响。从453名初中生中筛选出显性自恋组和隐性自恋组各70人,为他们设置不同挑衅情境并测量其外显及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结果发现,与低挑衅情境相比,高挑衅情境下被试的攻击性解释偏向更多。在高挑衅情境下,显性自恋组的外显攻击性解释分数比隐性自恋组高;显性自恋组对攻击性和中性词的反应时之差显著大于隐性自恋组。结果表明,高挑衅情境比低挑衅情境更能诱发出攻击性解释偏向。在高挑衅情境下,显性自恋组比隐性自恋组表现出更多的外显攻击性解释偏向;隐性自恋组比显性自恋组表现出更多的内隐攻击性解释偏向。
关键词
挑衅情境
显性自恋
隐性自恋
攻击性
解释偏向
Keywords
provocative situations
explicit
narcissism
implicit
narcissism
aggress
ion
interpretive bias
分类号
B84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被引量:
27
2
作者
魏华
张丛丽
周宗奎
金琼
田媛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778)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K11B01)
文摘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就会增强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接触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接触暴力和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外显攻击性没有影响;(3)外显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高的个体,游戏类型对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低的个体,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他们的内隐攻击性,非暴力视频游戏对他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体暴力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Keywords
undergraduates
violent media
explicit
aggress
ion
implicit
aggress
io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
被引量:
41
3
作者
戴春林
吴明证
杨治良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6,40,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课题号:N05JY01)
文摘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结测验,对个体攻击性结构和自尊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个体在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在自尊上没有差异;(2)在高外显攻击性个体中,其自尊随着内隐攻击性增高而降低,在低外显攻击性个体中,自尊和内隐攻击性关系不紧密。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自尊
Keywords
implicit aggressiveness
,
explicit aggressiveness
,
self-esteem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显和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4
作者
徐德淼
唐日新
解军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2-1344,1327,共4页
文摘
本研究同时运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IAT)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结果发现: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3.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根据相关系数来判断。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性别差异
Keywords
the
explicit
aggress
ion, the
implicit
aggress
io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gender difference
分类号
B841.7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外显与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庄乾
李莹
刘一军
陈安涛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郑州大学教育系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31013)
文摘
为研究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验证双重攻击模型的存在,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修订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之后用IAT测验研究其中35名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研究发现:1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均与外显攻击性显著相关,情绪监控、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外显攻击性21.8%的变化,外显攻击性受其它较多变量的影响.2情绪智力与内隐攻击性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相关不显著.他人情绪评估可以预测内隐攻击性23.7%的变化.3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属于两个不同的攻击结构,有各自不同的预测变量.研究认为对他人情绪的评估可能与敏感、敌意等因素相互作用,调动个体无意识层面的自我防御机制,引发内隐攻击.自我情绪的监督和控制对攻击性行为表现的重要影响,良好的情绪调节方法与策略对攻击行为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情绪智力
应对方式
Keywords
explicit
aggress
ion
implicit
aggress
i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ping style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92
6
作者
杨治良
刘素珍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5-78,127,共5页
文摘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探索。结果表明:①再认过程中,被试对被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攻击者,B″也具有明显特征。证明人类的外显记忆更多倾向记忆“灾难现象”。②偏好测试中,被试偏好攻击者明显多于被攻击者。证实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实验性分离的存在。也就是说学习攻击性图片在人类记忆中,产生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启动效应。同时也证实了内隐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任务分离的加工演变过程。③偏好测试中出现被试对陌生人(中性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与被攻击者的总和。我们认为这是间接启动效应,是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选择上发生冲突继而导致倾向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
攻击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实验性分离
社会认知
Keywords
aggress
ion,
explicit
memory,
implicit
memory, 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 social cognition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戴春林
孙晓玲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5-957,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
课题号N05JY01
文摘
本研究采用IAT测验探讨服刑人员外显和内隐攻击性。研究发现:服刑人员存在着内隐攻击性,且无性别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外显攻击性后,IAT测量的内隐攻击性与服刑人员刑期相关显著。研究并对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作为独立心理结构的可能理论基础及其相应神经机制作了探讨。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服刑人员
Keywords
explicit
aggressiveness
,
implicit aggressiveness
, prisoners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攻击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周颖
刘俊升
机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号:CW0810)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号:RE707)的资助。
文摘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对双重攻击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一借助实验性分离的逻辑,发现性别对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存在不同影响,初步证明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的分离论。实验二通过实证性因素分析,证明双重攻击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参数。本研究证明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分属两个不同的结构,构成双重攻击模型。
关键词
双重攻击模型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Keywords
Dual
aggress
ion Model,
implicit
aggress
ion
explicit
aggress
ion
分类号
B841.7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行为和ERP证据
被引量:
13
9
作者
李静华
郑涌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7,共8页
基金
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20120182110001)的资助
文摘
通过行为实验(点探测)和ERP实验(情绪Stroop)两个实验任务,考察了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及其脑机制。结果表明:高外显攻击者对愤怒面孔存在注意偏向;高外显攻击者在愤怒面孔上的N100波幅显著低于中性面孔,表明其注意分配和调节能力较弱;高外显攻击者较之低外显攻击者的P300波幅更小表明其存在注意等方面的认知加工缺陷,N400波幅更小表明其对愤怒面孔进行语义编码时加工更为流畅;外显攻击组与内隐攻击组在FCz和Cz电极点上不同。这为内隐/外显攻击二者有着独立结构提供了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关键词
内隐/外显攻击
注意偏向
点探测任务
情绪Stroop任务
ERP
Keywords
implicit
/
explicit
aggress
ion, attentional bias, dot probe task, emotional Stroop task, ERP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
被引量:
13
10
作者
云祥
李小平
杨建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南京监狱管教科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2期62-65,共4页
文摘
该研究采用IAT测验对暴力犯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信念和内隐攻击性评价的IAT效应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刑期相关显著。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暴力犯
Keywords
explicit
aggressiveness
implicit aggressiveness
violent criminal
分类号
B842.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中生攻击性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
5
11
作者
戴春林
应贤慧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3-955,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课题号:N05JY01)
文摘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关系;(2)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交互项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应对方式
高中生
Keywords
implicit
aggress
ion,
explicit
aggress
ion, coping style, high school students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外显自日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
被引量:
3
12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张冰
张丽华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处
沈阳医学院教务处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6-691,共6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8CSH003)。
文摘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18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同时完成自尊量表(SES)和攻击性问卷(AQ),获得内隐自尊水平、外显自尊水平和攻击性水平,对数据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另外,选取108名大学生完成高内隐自尊启动实验、内隐自尊测量实验,获得高内隐自尊水平,并完成SES和AQ测试,对数据进行简单线性回归。结果:本样本内隐自尊和SES、AQ得分分别为(164.9±80.5)、(2.5±0.7)、(54.1±15.5)。SES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7.36)。高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0.14);低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正向预测AQ得分(β=0.07);高内隐自尊时,SES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7.97)。结论:自尊和攻击性密切相关;自尊分离程度越高,个体攻击性越强。
关键词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尊分离
攻击性
Keywords
explicit
self-esteem
implicit
self-esteem
self-esteem
discrepancies
aggress
ion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
2
13
作者
段彩彬
张冰
王天奇
宋德群
赵永吉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处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0CSZ006)。
文摘
目的:探讨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用外显自尊量表(SES)、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SCCS)、攻击性问卷(AQ)和内隐自尊测验(IAT)对492名大学生(男245人)进行测量。结果:外显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55,-0.58;P均<0.01);内隐自尊得分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0.30;P均<0.01);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β=-0.95,P<0.01)。外显自尊水平对自我概念清晰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93,P<0.01),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攻击性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16.30,P<0.01),外显自尊水平对攻击性还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3.61,P<0.01)。内隐自尊在外显自尊和攻击性之间、外显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受到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和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我概念清晰性
攻击性
Keywords
explicit
self-esteem
implicit
self-esteem
self-concept clarity
aggress
ion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云祥
李小平
杨建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南京监狱管教科
出处
《心理研究》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文摘
本研究采用IAT测验对暴力犯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信念和内隐攻击性评价的IAT效应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刑期相关显著。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暴力犯
Keywords
explicit
aggressiveness
implicit aggressiveness
violent criminal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显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3
15
作者
何朝峰
机构
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201106LX582)
文摘
对210名高中生实施了内隐自尊测验,以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攻击问卷调查,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探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攻击呈显著的负相关;内隐自尊与攻击的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对外显自尊与攻击的敌意维度之间关系起调节作用;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标准分数差值与攻击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攻击
Keywords
implicit
self-esteem
explicit
self-esteem
aggress
ion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
被引量:
7
16
作者
张荣娟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期93-9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个体内隐自尊及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自尊调查表(SEI)、Novaco愤怒问卷、攻击问卷及内隐联想测验等对来自江西2所大学的被试进行施测。结果①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别能预测个体的敌对反应(t=-2.098,P=0.043;t=-1.912,P=0.05);②外显自尊水平高时,个体的内隐自尊与Novaco愤怒问卷总分、身体攻击、口头攻击、愤怒、敌对各因子呈负相关,且与愤怒、敌对相关显著(P<0.05);③外显自尊水平低时,个体内隐自尊水平与口头攻击相关显著(P<0.05);④4组被试在口头攻击方面差异极为显著(F=10.907,P<0.001),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不一致的两组在口头攻击上显著高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相一致的两组(P<0.05),同时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都低的被试组又显著高于两者都高的被试组(P<0.05)。结论个体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者均与个体攻击有关。
关键词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攻击
自尊调查表
Keywords
implicit
self-esteem
explicit
self-esteem
aggress
ion
SEI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母冲突对子女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4
17
作者
罗媛
李鹏程
机构
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2013年第9期43-48,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与子女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内隐测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56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父母冲突对子女的外显攻击性行为和内隐攻击性行为均有显著影响(F1=1.271,p1<0.05;F2=1.687,p2<0.01);②威胁程度、应对效果、冲突程度和解决情况对子女的外显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1=0.929,t1=2.697;Beta2=-0.526,t2=-1.021;Beta3=0.271,t3=0.864;Beta4=-0.137,t4=-0.395;p<0.05);③解决情况、涉己冲突、三角关系和冲突归因对子女的内隐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1=0.813,t1=1.633;Beta2=0.523,t2=1.717;Beta3=-0.462,t3=-1.609;Beta4=0.269,t4=0.023;p<0.05)。结论:影响子女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父母冲突带给子女的威胁感和父母解决冲突的模式。
关键词
父母冲突
外显攻击性行为
内隐攻击性行为
Keywords
Interparental conflict
explicit
aggress
ion behavior
implicit
aggress
ion behavior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8
作者
范丽恒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4CJY001)
文摘
探讨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性别:男性,女性)×2(暴力电子游戏接触程度:长期,短期)的组间实验设计,对122名符合实验研究之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学生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而且在性别上出现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影响的分离,即:女性群体中,长期接触者的外显攻击性显著高于短期接触者;在男性群体中,长期接触者的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短期接触者。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文末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大学生
接触程度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Keywords
violent video games
undergraduate
level of contact
explicit
aggress
ion
implicit
aggress
ion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术专项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被引量:
2
19
作者
沈承勋
徐正旭
秦纪强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0-104,13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ZH174)
安徽省体育局人文社科重点委托项目(编号:ASS2013114)
蚌埠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BB15C013)
文摘
目的:探究武术专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工具:采用中文版外显攻击性量表(AQ-CV)、内隐攻击性联想测验(IAT)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对198名被试进行了单盲式测验。结果:(1)不同性别、年级、项目和训练年限的武术专项大学生在身体攻击性和言语攻击性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散打大学生在内隐攻击性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套路大学生(f=6.519~10.248,p<0.05);(2)内外攻击行为各维度与外倾性人格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60~0.363,p<0.05),与严谨性人格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22^-0.477,p<0.01);(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倾性和严谨性共可解释内外攻击行为17-35%的变异量。结论:武术专项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外倾性和严谨性是内外攻击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
关键词
武术
大学生
外显攻击行为
内隐攻击行为
大五人格
Keywords
martial arts
college students
explicit
aggress
ive behavior
implicit
aggress
ive behavior
big five personality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抑制控制与攻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阿荣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3-86,共4页
文摘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系统性地研究青少年抑制控制与攻击性发展状况。其研究方法采用Simon范式与Go_nogo范式考察青少年在刺激水平冲突上抑制控制功能发展状况;采用攻击问卷与点探测实验,分别考察其外显攻击行为及其内隐攻击性。研究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抑制控制与内隐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与外显攻击攻击无显著相关。其二是不同的抑制控制范式在内隐攻击性上差异显著,与外显攻击行为无显著相关。由此可见研究表明青少年抑制控制显著影响其内隐攻击性。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抑制控制
青少年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行为
Keywords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
Inhibitory control
adolescent
implicit
offensive
explicit
aggress
ive behavior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挑衅情境与自恋类型对初中生攻击性解释偏向的影响
张丽华
杨博
朱丽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魏华
张丛丽
周宗奎
金琼
田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
戴春林
吴明证
杨治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外显和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
徐德淼
唐日新
解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外显与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庄乾
李莹
刘一军
陈安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杨治良
刘素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9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
戴春林
孙晓玲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双重攻击模型的实证研究
周颖
刘俊升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行为和ERP证据
李静华
郑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
云祥
李小平
杨建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高中生攻击性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戴春林
应贤慧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学生外显自日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
段彩彬
周会
张冰
张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段彩彬
张冰
王天奇
宋德群
赵永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
云祥
李小平
杨建伟
《心理研究》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外显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
何朝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攻击的影响
张荣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父母冲突对子女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罗媛
李鹏程
《社会心理科学》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范丽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武术专项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沈承勋
徐正旭
秦纪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青少年抑制控制与攻击性关系研究
阿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