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分别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情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友同 茹玉航 +1 位作者 王坤 郝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51-56,共6页
目的对比食管癌分别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择期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8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 目的对比食管癌分别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择期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8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其中研究组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对照组行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术后待患者恢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后采用p H动态监测仪对其进行24 h胃代食管腔p H监测,术后1、3月依据RDQ量表对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进行评分,同时统计术后1、3月的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均未发生有吻合口瘘及胸胃排空障碍并发症;2组患者几乎均达到24 h的全程监测,同时组间比较监测总时间、立位监测时间、卧位监测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24 h反流次数及长返流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反流持续最长时间与p H值<4.00的累计时间显著短于全胃组,De Meest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1、3月的RDQ评分以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较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可对食管癌切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病情起到更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可为食管癌患者术中吻合术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反流 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 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下载PDF
DNA酸解后甲基绿—派洛宁改良染色法在胃癌、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庆玉 申姜颖 +3 位作者 龙跃洲 高慧英 张友灿 张树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对DNA酸解后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进行改良并用于肿瘤诊断。方法 收集已明确诊断的常规外检标本胃癌及食管癌共 12 6例 ,应用改良染色法对DNA酸解后组织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被染组织色彩艳丽可清楚显示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及染色数... 目的 对DNA酸解后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进行改良并用于肿瘤诊断。方法 收集已明确诊断的常规外检标本胃癌及食管癌共 12 6例 ,应用改良染色法对DNA酸解后组织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被染组织色彩艳丽可清楚显示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及染色数量 ,清楚显示肥大细胞的形态特点 ,也显示其他多种组织成分。结论 DNA酸解后甲基绿一派洛宁改良染色法可用于判定肿瘤的增殖活性及分化程度 ,用于区别良、恶性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食管癌 诊断 DND MG-P 组织化学染色法
下载PDF
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鲍峰 许瑞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990-994,共5页
食管癌作为威胁全球人类的健康问题而备受关注。相比传统的全胃代食管手术,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可以明显促进胃排空、使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下降、进而使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得以减少,同时还减轻对心肺的压迫... 食管癌作为威胁全球人类的健康问题而备受关注。相比传统的全胃代食管手术,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可以明显促进胃排空、使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下降、进而使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得以减少,同时还减轻对心肺的压迫、减少术后胸胃综合征。因此,在不延长患者手术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手术也相对较安全的基础上,管状胃较传统全胃代食管更能显著地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防止复发和转移。本文就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运用的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管状胃重建消化道 全胃代食管手术
下载PDF
管状胃技术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龙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管状胃技术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管状胃技术,对照组采用全胃替代食管技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胃延迟排空、食物反流与肠胃综合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研究管状胃技术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管状胃技术,对照组采用全胃替代食管技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胃延迟排空、食物反流与肠胃综合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感染、吻合瘘、乳糜胸、肺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9个月行钡餐造影,治疗组反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 食管癌 食管重建
下载PDF
两种不同食管上提方式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5
作者 陈宏明 李日著 +2 位作者 罗世官 高洁 谭荣邦 《右江医学》 2016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经食管床和经胸骨后两种不同上提方式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间112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56例,A 组和 B 组分别采用经食管床...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经食管床和经胸骨后两种不同上提方式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间112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56例,A 组和 B 组分别采用经食管床和经胸骨后路径行管状胃上提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 B 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和胸管引流时间均多于 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9%,B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A 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高于 B 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 B 组(P〈0.05)。结论经胸骨后和经食管床两种不同上提方式行胃食管颈部吻合均是安全、有效的路径,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管状胃上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管状胃 经食管床 经胸骨后
下载PDF
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代食管对胸段食管癌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应超 刘公哲 +2 位作者 尹波 张磊 李大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5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切除手术中应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莱芜市人民医院93例胸段食管癌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管状胃代食管组(48例)和传统全...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切除手术中应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以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莱芜市人民医院93例胸段食管癌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管状胃代食管组(48例)和传统全胃代食管组(45例)。分别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患者的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代食管组术后1个月的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代食管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2.1%)低于传统全胃代食管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全胃代食管组的术后并发胸胃综合征发生率(8.9%)高于管状胃代食管组(0);管状胃代食管组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6.3%)低于传统全胃代食管组发生率(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代食管对胸段食管癌的疗效较好,并且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等的风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管状胃代食管 直线型缝合器 全胃代食管
下载PDF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反流及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曼新 杨逊军 +2 位作者 岑家福 邓宇江 甘俊任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A0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反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术后随访24周,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反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术后随访24周,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胃食管反流及肺部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吻合口瘘、残胃瘘等,其中研究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9,P〉0.05)。术后12周及24周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周、12周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最大通气量(MMV)、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肺活量(VC)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胃食管反流和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反流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 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诗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食管癌的108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管状胃代食...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食管癌的108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85%和3.7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1%和14.81%,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37%(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2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优于全胃代食管术,且能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代食管术 全胃代食管术 食管癌
下载PDF
改进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山虎 马小红 原朵朵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0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进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90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管状胃代... 目的探讨改进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90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管状胃代替食管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胃动力指标(24 h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蠕动频率)、胃食管反流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减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周,两组患者FEV1、FVC、MVV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FEV1、FVC、MVV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24 h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蠕动频率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24 h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蠕动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 h反流次数、﹥5 min反流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反流持续最长时间、pH﹤4的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78%(P﹤0.05)。结论改进管状胃代替食管可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和胃动力的恢复,减轻胃食管反流,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管状胃代替食管 全胃代替食管 食管癌 肺功能 胃动力
下载PDF
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大方 刘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析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均为25例。实验组通过管状胃吻合术治疗,参照组通过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析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均为25例。实验组通过管状胃吻合术治疗,参照组通过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食管腔p H监测情况、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参照组24 h酸反流次数、p H<4总时间、最长酸反流持续时间、>5 min酸反流次数比较,前者均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4%,参照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通过管状胃吻合术治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胃食管反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 食管癌手术 胃食管反流 影响
下载PDF
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施乃明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0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采取管状胃代食管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采取管状胃代食管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胃肠减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并发症发生,其中研究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吻合口狭窄、胸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GQOL-74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切除术中不仅疗效好,安全性佳,而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生活质量更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 管状胃代食管术 全胃代食管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应用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伟锋 《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对比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TGCA)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n=40)与参照组(n=40);研究组予以管状胃... 目的对比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TGCA)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n=40)与参照组(n=40);研究组予以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参照组予以TGC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清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与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均无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血清学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患者术后各血清学指标相比术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应用管状胃与TGCA的临床疗效与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相似,但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相比全胃代食管可较好地保留胃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 TGCA 食管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比较
13
作者 张连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8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食管吻合术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比较。方法对100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分为重建I组"P"式空肠袢空肠食管R...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食管吻合术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比较。方法对100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分为重建I组"P"式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ll-Y吻合术50例和重建Ⅱ组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50例。结果重建Ⅱ组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式重建出血量、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重建I组,同时重建Ⅱ组腹痛腹泻、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重建I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术后胃肠消化功能恢复快等特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空肠食管吻合术 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方法制作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立杰 吴骏 +1 位作者 张建鹏 王艳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 总结食管癌手术中两种管状胃的制作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哪种方法更有优势.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7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机械裁剪胃小弯制作管状胃24例(A组),手工缝缩胃小弯制作管状胃23例(B组),... 目的 总结食管癌手术中两种管状胃的制作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哪种方法更有优势.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7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机械裁剪胃小弯制作管状胃24例(A组),手工缝缩胃小弯制作管状胃23例(B组),对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均行肿瘤根治切除,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A组并发胃内切缘急性出血1例,B组并发吻合口瘘及胸胃瘘各1例;随访12个月,A组并发吻合口狭窄1例,B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A、B两组均无明显排空障碍,两组膈上胸胃均有不同程度扩张,且B组较A组扩张明显,其中B组有3例部分胸胃侧方突入胸腔;A组有1例进食后出现胸胃综合征,B组并发胸胃综合征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反流性食管炎3例,反流症状较轻,B组并发反流性食管炎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手术中机械裁剪胃小弯制作管状胃与手工缝缩胃小弯制作管状胃两种方法比较,前者更有优势,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管状胃 重建食管
原文传递
颈部管状胃、食管器械吻合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运用
15
作者 王德昌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9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中上段食管癌手术颈部管状胃、食管器械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8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上段食管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颈部管状胃、食管器械吻合,对照组行全胃手工吻合,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中上段食管癌手术颈部管状胃、食管器械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8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上段食管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颈部管状胃、食管器械吻合,对照组行全胃手工吻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食管胃吻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0.02±40.25)min、(30.25±0.58)min、(15.63±0.25)d,均短于对照组[(268.96±52.63)min、(60.25±5.96)min、(22.56±5.69)d],观察组游离后胃长度为(38.63±3.56)cm,长于对照组[(30.02±3.05)cm],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58、12.6325、17.6257、9.2587,P<0.05);观察组呼吸循环并发症、乳糜胸、吻合口狭窄以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3258、3.6258、5.6247、6.3258,P<0.05)。结论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颈部管状胃、食管器械吻合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段 食管癌 颈部管状胃 食管 器械吻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