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命运观是消极宿命论吗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代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9-64,共6页
在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 ,“命”包含两个层次 :一表示“天命” ,代表至上神———“天”的意志 ,是道德的最后根据 ;二表示通常所谓命运 ,是对人的客观限制 ,反映了人的有限性。“知天命”是知晓自身肩负的使命 ,“知命”一向难解 ,... 在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 ,“命”包含两个层次 :一表示“天命” ,代表至上神———“天”的意志 ,是道德的最后根据 ;二表示通常所谓命运 ,是对人的客观限制 ,反映了人的有限性。“知天命”是知晓自身肩负的使命 ,“知命”一向难解 ,但是新出土的郭店楚简让我们知道“知命”即明白人应当做什么。孟子的“无义无命”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扬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命运观 消极宿命论 “天命” 社会伦理道德
下载PDF
儒家自然理性主义传统中的德福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儒家天命及其德福一致信仰是以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特质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为思想基础的。而以"天人相分"为哲学基础的自然理性主义(荀学)传统,深刻检讨、批判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儒家天命及其德福一致信仰是以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特质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为思想基础的。而以"天人相分"为哲学基础的自然理性主义(荀学)传统,深刻检讨、批判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及天命神学,从而在哲学上瓦解了天命德福一致信仰的根基。天人相分观念下的德福思想,就其追究天人关系事实的客观性与知识理性而言,确有其进步的一面,但这种儒家自然理性主义的极端追求对天命德福一致信仰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漠视,也丧失了儒家更为本质的精神——人文关怀。这是儒家精英主义的一种典型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儒家 德福一致 “天人合一” “天人相分”
下载PDF
爱之弥深 责之弥切——从变雅斥天诗看西周末期周人对天命的执著信仰 被引量:3
3
作者 邹远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230-233,共4页
20世纪 30年代以来思想界、哲学界普遍认为产生于西周末年的变雅斥天诗反映了周人对天命论的否定。从《诗经》变雅诗及同时代有关文献及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西周末年周人并没有否定天命论。变雅斥天诗实质上反映出周人在变乱时代... 20世纪 30年代以来思想界、哲学界普遍认为产生于西周末年的变雅斥天诗反映了周人对天命论的否定。从《诗经》变雅诗及同时代有关文献及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西周末年周人并没有否定天命论。变雅斥天诗实质上反映出周人在变乱时代对天命的执著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雅 斥天诗 西周末年 天命观
下载PDF
理性敬畏品质及其培育析论——从孔子的“君子有三畏”说起 被引量:4
4
作者 钱广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4,共5页
孔子关于"君子有三畏"的主张,在经验理性上指明敬畏品质的人生意义,在今天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敬畏品质的实质内涵是一定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存在是否合乎理性的差别。理性的敬畏品质,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及... 孔子关于"君子有三畏"的主张,在经验理性上指明敬畏品质的人生意义,在今天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敬畏品质的实质内涵是一定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存在是否合乎理性的差别。理性的敬畏品质,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及由此推演的法律、道德和精神文明要求的真理性认识及价值体验。当代中国社会理性敬畏品质缺失及其危害与成因,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培育理性敬畏品质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进行,实行"治"字当头、以"理"育人、开展科学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同时创新治理体制和改进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有三畏” 理性敬畏品质 社会治理 培育理路
下载PDF
《论语》“天命”概念新解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凯立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46-50,共5页
"天命"是《论语》甚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但因其含义复杂,故难有确解。在《论语》中,"天命"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立体概念,它涵摄了"整体面向的含义"与"个别面向的含义",其中"个别面... "天命"是《论语》甚至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但因其含义复杂,故难有确解。在《论语》中,"天命"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立体概念,它涵摄了"整体面向的含义"与"个别面向的含义",其中"个别面向的含义"又包含着"无待向度"与"有待向度"。唯有分别理清这些方面的"天命"含义,我们才能整体而准确地把握住《论语》中的"天命"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整体面向的含义 个别面向的含义 有待向度 无待向度
下载PDF
试论荀子的天道观
6
作者 王华斌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荀子天道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一直为后人称道,本文从静态——"天人之分"和动态——"天人合一"两方面对荀子天道观进行考察,并对有学者认为荀子的"制天命而用...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荀子天道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一直为后人称道,本文从静态——"天人之分"和动态——"天人合一"两方面对荀子天道观进行考察,并对有学者认为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是"人定胜天"的理解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观 天人之分 天人合一 制天命而用之
下载PDF
中国伦理学中的责任观
7
作者 钱昌照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5-40,共6页
责任概念在中国伦理学中的很少涉及。责任来源于天命,一种外来的力量,是不可改变的,不由自己决定。责任首先应该指向群体,中国式的责任意味着对社会、国家的义务。中国人面对责任选择逃避,因为责任是来自"天命",已经先天地被... 责任概念在中国伦理学中的很少涉及。责任来源于天命,一种外来的力量,是不可改变的,不由自己决定。责任首先应该指向群体,中国式的责任意味着对社会、国家的义务。中国人面对责任选择逃避,因为责任是来自"天命",已经先天地被决定并无可选择。逃避、推诿是中国人责任承担的外在表现;忧患意识则是其内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责任 自由 天命
下载PDF
评先秦哲学中的命运观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如何对待命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生智慧问题,命运观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大约从孔子开始,命或天命问题就与人生哲学结合在一起了。在先秦哲学中,形成了以儒家的知命观、道家的安命观、墨家的非命观为代表的三种典型的命运... 如何对待命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生智慧问题,命运观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大约从孔子开始,命或天命问题就与人生哲学结合在一起了。在先秦哲学中,形成了以儒家的知命观、道家的安命观、墨家的非命观为代表的三种典型的命运观。先秦哲人对待命运态度基本上是理性的,强调人应在命运面前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这是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观 先秦哲学 人生哲学 安命 非命 天命 墨家 哲人 典型 主流
下载PDF
孔子“知天命”之本义及其途径探索——对徐复观《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一文的再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会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7-26,94,共10页
孔子五十而知的"天命",肯定不是徐复观所说的"道德性之天命",亦不是20世纪后期意识形态下祛魅的"天命"(自然规律),孔子是确有其信仰的,即沿袭着西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观念。古代儒者多沿袭前人之说承认孔子... 孔子五十而知的"天命",肯定不是徐复观所说的"道德性之天命",亦不是20世纪后期意识形态下祛魅的"天命"(自然规律),孔子是确有其信仰的,即沿袭着西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观念。古代儒者多沿袭前人之说承认孔子有天命信仰,但对孔子所明确坦言的知天命的"知之途径"(即孔子是如何知得天命)的讨论却寥寥无几,今之承认孔子有天命信仰的学者亦似乎较少注意到这一点(即便注意到了,亦因难说而少言,乃至不言)。这对于21世纪的孔子学说的研究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五十而知天命 本义 徐复观
下载PDF
清华简《子犯子余》与《孟子》“民心”“天命”思想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雅丽 王化平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4-50,共7页
清华简《子犯子余》是一篇有重要思想价值的出土文献。简文以对话的形式,借子犯、子余和蹇叔之口,表达了文献作者的治国理念。简文所体现的"节中于天"的思想与孟子重"道德之天"的哲学观有一定的相似性,言公子重耳... 清华简《子犯子余》是一篇有重要思想价值的出土文献。简文以对话的形式,借子犯、子余和蹇叔之口,表达了文献作者的治国理念。简文所体现的"节中于天"的思想与孟子重"道德之天"的哲学观有一定的相似性,言公子重耳的行为合乎义理及其天命。同时,简文将"民心""天命"并举,把民心上升至天命的高度,述说民心难成或易成取决于"居上位之人",此观点在《孟子》一书中也有类似内容,重在说明以德化民,施德政的重要性。《子犯子余》与《孟子》"民心""天命"思想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心 天命 子犯子余 孟子
下载PDF
孔子哲学中“君子三畏”的敬畏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博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5-86,共2页
孔子的敬畏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君子三畏"思想之中。孔子在前人敬畏思想总结的前提下重构而成,深刻地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天命"神圣性的体悟,对于"诚"的理解和深化... 孔子的敬畏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君子三畏"思想之中。孔子在前人敬畏思想总结的前提下重构而成,深刻地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天命"神圣性的体悟,对于"诚"的理解和深化,以及对敬畏思想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敬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下载PDF
《成都市二仙桥南宋墓发掘简报》券文校补
12
作者 黄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79,共5页
《成都市二仙桥南宋墓发掘简报》公布了墓券拓片及释文,其中买地券和敕告文的识读多处有误。本文结合拓片及字形,对释文略作校补。
关键词 买地券 敕告文 校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